春节的来源和意义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年节”俗称新禧,春节这个节日的魅力是中国的魅力、东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春节起源于上古时代,起源时间约4000年前左右,固定形式的春节于2000年前的西汉出现,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历史悠久。你知道春节的来源和意义吗、
春节的来源和意义
人们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华儿女,而有中华儿女的地方,就有春节这个节日。放眼中华大地,举目五洲四海,每逢春节这个节日,礼花绽放,龙舞翻飞,欢声笑语荡漾,春节这个节日热闹了中国,春节这个节日也正走向世界。
春节这个节日不仅是中国人的春节这个节日,也是世界的春节这个节日。
春节这个节日首先是个亲人的节日、家庭的节日,而人特别是中国人最看重家庭和亲情。中国有句老话:“大年三十吃饺子,没有外人”,意思是说一年忙到头的人们,四处漂流的人们,过春节这个节日时一般都要回家,父子两代,祖孙三代,甚至四世同堂,敬杯酒,鞠个躬,父慈子孝,母良妻贤,人们在鞭炮声中,在锣鼓声中,在欢笑声中,享受着人间温暖。这种温暖同金钱无关,同权力无关,同势利无关,是骨肉情,阖家欢。同时,春节这个节日还是加深人与人之间感情、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节日,是团结的节日。不但在亲人之间,即使在互不相识“外人”之间,包括在有些隔阂、有些矛盾的人们之间,春节这个节日见面时也会客气一点,会有笑容和宽容。有点理解和关心,一句“恭喜发财”,一句“新春愉快”,谁听了谁高兴。总之,春节这个节日是使人和陆相处、欢乐愉快的盛大节日。
春节这个节日是集中展现传统文化的节日。过春节这个节日,是对和平、友谊和亲情的检阅和激励,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祷。春节这个节日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受人喜爱,深入人心。如今,春节这个节日不但深入中国人心,还深入了外国人心。重家庭、重亲情,中国人、外国人都一样。在一些有中国人的国家和地区,外国人也同中国人一起过春节这个节日。除了原来的几千万华侨华人和留学人员,今天还有的中国人在走出国门,也有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人的进进出出,势必促进文化的进进出出,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东西方互相吸收文化的精华,取长补短,凡是健康的、文明的就是世界欢迎的。文化交流使世界更文明,生活彩。
春节这个节日的魅力是中国的魅力、东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国的春节这个节日,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是送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中华各民族如何庆祝春节
春节起源久远,它在伴随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程中,经过持久地交流融合,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节日。汉族与诸多少数民族都共享春节文化,满族、蒙古族、藏族、回族、壮族、土家族、彝族、畲族、苗族、瑶族、侗族等几十个民族都过春节。
当然因为地方物产与生活习惯的差异,各少数民族的春节有着自己的风土特色。比如武陵山区的土家族过赶年,他们在大年三十之前,就吃年饭,起源于当年抗击倭寇,为国出征的历史纪念。瑶族春节习俗,如同汉族一样重视辞旧迎新,如龙华的花蓝瑶,年三十要沐浴祭祖,大年初一早晨,老人起床开大门,首先向吉利方向烧香叩拜,然后行四方之礼,鸣炮告四方神灵,然后家中其他成员方可出门。首次出门都得鸣炮。花蓝瑶人认为除夕夜祖宗回家团聚,大年初一一早就要离开,所以,儿孙需要鸣炮送行。春节还是瑶族青年集体舞蹈欢乐的日子,初一至十五期间,青年男女身着盛装,歌舞娱乐。
布依族,春节早上要抢新水,谁先挑了新水,谁就得新年好兆头。景颇族春节初一到初五,青年人身着盛装,背着装有酒肉菜米的竹篓,到公房欢度佳节,白天进行秋千、射箭比赛,夜晚则跳象脚鼓舞。仫佬族春节做糯米糍粑供祖先,初一早上汲新水,当天吃水圆,不吃荤。侗族春节守岁要吃“年更饭”(稀粥),表示新的一年犁田有水,泥巴不硬,粮食丰收。裕固族春节要祭祖守岁,互送礼物,表示祝福。春节期间,是各族人民家庭伦理关系与邻里社会关系增强的重要时间,同时是人们与自然沟通与先人保持精神情感联系的重要时机。
春联由来
五代时期,公元955年的春节,后蜀皇帝孟昶在桃符上自题:“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意思是说:新年享受先代的遗泽,佳节预示春意常在。
对联语言简意赅,工整对偶,表达了古人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强烈愿望和追求,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
在宋代,春联仍旧叫做“桃符”。王安石有诗云: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因为宋代造纸术的发明,纸张的使用得到普及,桃符便由桃木板改为纸张。
用纸张书写楹联,并在春节张贴,就叫做“春贴纸”、“春联”。
到了明代,开始盛行贴春联。
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亲手挥毫,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
有一年大年初一,朱元璋微服私访,看到公卿士家门上的喜气盈盈的春联,十分高兴,于是对春联大力提倡和推行。
春联自此流行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