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原因大全>

全球化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小兰分享

  政治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政治发展研究对我国的现实政治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中国的发展正不断融入世界的轨道。全球化对国家政治产生哪些影响?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全球化对中国政治的影响,一起来看看吧!

  全球化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一方面,全球化给中国政治带来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全球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提出了挑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由于意识形态的显著差异以及某些国家的“霸权主义”价值取向,导致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千方百计地遏制中国的发展。他们通过多个领域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战略。在经济方面,把发展对华经贸关系作为突破口,利用其经济和科技优势,向中国渗透、传播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扩大其对中国政治、社会生活的影响。在文化方面,利用各种宣传工具不断加强对中国思想和文化的渗透,动摇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企图达到动摇、分裂、演变社会主义中国的目的。在外交方面,利用所谓的“人权问题” 多次对中国进行攻击,干涉中国内政。“和平演变”战略的实质就是要使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向资本主义方向转变。应该说,这是对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其次,全球化对我国的国家主权与安全构成威胁。我国作为全球化进程中的后来者,为了在短期内实现自身发展,不得不接受主要由西方国家制定的、有利于实现其自身利益的国际惯例和国际规则。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参与全球化进程,可能会给国家带来更多的全球性制约,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自主性,使国家的宏观控制力有所下降。如今,我国已经全面加入世贸组织,而类似于这样的全球性组织的运行是以参与国给予一定的主权让渡和转移为条件的,这必然在无形中缩小了我国完全处理经济的自主权。同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我国经济将会更明显地受到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这又将会在国内引起相应的政治影响。可见,全球化对我国国家主权和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形成的挑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再次,党的执政能力面临全球化的考验。这主要来自于融入全球化进程中我国国内产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民众政治认同的影响和冲击。一是全球化背景下的腐败问题严重威胁党的执政地位,一些腐朽思想传入国内,导致有些干部宗旨意识淡薄了,党纪国法的意识丧失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思想滋生,致使各种腐败案件层出不穷。有资料显示,在已查处的腐败案件中,相当多的犯案人员与涉外工作有关。这极大地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削弱了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二是全球化引起我国社会结构的分化,增大了执政党对群众政治思想整合的难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非公有制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这些新阶层虽也属于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但同时他们却拥有与执政党不同的利益和理念。这样,就增加了执政党整合民众思想的难度。因此,如何整合新形势下人们的政治思想,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胜利前进,将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

  另一方面,全球化也给中国政治带来难得的机遇。

  首先,全球化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机遇。在当代全球化进程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各国之间的政治交往日益扩大与频繁,这就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和学习的机遇。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①这其中就包括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建设的经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资产阶级民主的某些具体形式和做法,比如监督制度、权利保障制度、退休制度等,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上的某些调节机制,比如参与机制、竞争机制、制衡机制等,经过改造可以为我们所借鉴参考。因此,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全球化为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提供了机遇。

  其次,全球化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起推动作用。由全球化而引发的世界各国行政体制改革,为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提供了机遇和值得借鉴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行政改革的好经验、好做法,来推进和深化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从而改变我国政府机关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严重等弊端。同时,还可以引进竞争和激励机制,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从而提高各级政府办事效率。

  再次,全球化对我国的法治进程起着推动作用。由于全球化提出了国际商贸、市场准入、证券期货、商务税收、信息交换、环境保护、人口和移民、国际犯罪等许多超国家的政治法律问题,而要在这些方面进行国际合作,我国就必须加快在各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上与国际接轨。同时,在实践这方面,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也在制定有关市场经济立法甚至政治立法时,参考借鉴了国外的有关经验,树立了国内立法与国际立法接轨的观念。可见,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多地学习、借鉴和吸收了国外立法的经验,提高了我国立法体制的民主化、立法行为的程序化、立法技术的规范化等法制建设水平,这对于进一步加强我国民主和法治的建设,提高我们应对当代全球化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摘自王金柱《中国特色与世界眼光》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利弊分析

  中国是世界只带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人类发源地之一。很久以前就有了劳动剩余,从而产生了商品交易,而中国也是世界商品交易发展最早的地区之前。在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于世界很长一段时期,特别是在唐朝时期达到了繁荣的最顶峰,成为世界经济中心。随着新航线的开辟,世界开始逐渐联系为一个整体,西方各国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促使西方经济的飞跃。而当时中国正处于清朝执政时期,当时的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实习闭关锁国政策,致使中国的经济开始落后于世界的发达水平。从此开始中国很长的一段时间处于抵抗外来侵略的抗战时期,而经济也发展缓慢。直到建国初期,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实行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在对于恢复歹势中国的经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中国的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发展却又缓慢起来。直到1978年,中国政府开始改革开放,对内改革,转变成市场经济,对外开放,也多国建立毛衣关系;真是这一历史性的政策,促使了中国经济的从此的飞跃。而正在中国经济飞跃时,世界经济逐渐联系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经济全球化在90年代以后快速发展。它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应该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

  正面效益: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技术、劳动力、自然资源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按照更有方式的重新配置。发达国家因为或得更多的资源和市场而受益,弱势国家则很有可能会丧失原有的资源和市场而被边缘化。而美国作为经济势力最强、技术进步领先的国家是最大受益者,而中国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的受益国。融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既可以发挥廉价劳动力和市场潜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也可以弥补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和就业压力大等方面的劣势。中国作为人口第一大国有着极其明显的优势。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诸多利益

  一、人口众多曾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最大障碍,从而引发的就业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中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来国内建厂,大大增加的就业岗位,为中国的就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经济全球化对于中国这类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对于改进国类的生产技术带来了很大帮助,在经济全球化的席卷中,也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技术与优秀的人才资源。

  三、世界经济联系为一个整体,扩大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系列的对外贸易也开展了起来,特别是对沿海城市的飞跃创造了契机。

  四、经济全球化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品,世界各国生产的物美价廉的商品也出现在中国的市场上供中国消费者选择,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

  负面效益:

  全球化在给中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的挑战。除了少数发展中国家中的强大的公司可以从市场中得到好处外,大部分国内公司遭到跨国公司的冲击。

  一、民族产业遭到冲击。在短短的数年之间,国内多了成千上万家跨国公司,国内的一些传统产业几乎是遭到的毁灭性的冲击,导致国民经济的失调,民族产业的破产。

  二、对外经济贸易不平衡。一些国际大型的经济组织的领导权都在发达国家手中,所以大部分的国际贸易规则都是由少数的发达国家制定的,而这些规则的制定肯定是有利于这些国家的,这样就导致中国的对外贸易的不平衡,一直经济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中国与一些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三:经济危害的全球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经济危机也会向全球蔓延,比如说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这样的危机沉重打击了国内的生产企业,导致一部分公司破产,失业人口急剧上涨,危害到了我国的经济。

  四、生态环境的破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暴增。一些大型的跨国公司,将生产制造基地建在我国,这些生产制造厂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而生产需要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消耗了我国的自然资源。

  对此,我国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以使经济全面健康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意义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较快发展。但同时,也使世界经济的发展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来看:

  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一国经济运行的效率无论多高,总要受本国资源和市场的限制,只有全球资源和市场一体化,才能使一国经济在目前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摆脱资源和市场的束缚。经济全球化,可以实现以最有利的条件来进行生产,以最有利的市场来进行销售,达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优状态,提高经济效率,使商品更符合消费者的需要。

  促进国际分工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区域统一,使国际分工更加深化,各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事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比较优势的产品的生产,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经济全球化可以促进产业的转移和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可以弥补各国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不足,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迅速实现产业演进和制度创新,改进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积极开发新产品,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

  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和生产力的较大提高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实现了在全球化范围内的科技研究和开发,并使现代科学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传播,现代科技创新是世界性的,任何国家的科学技术活动,都必须也只能以世界上现有的科技成果为前进的基础。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科学技术的世界性流动,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可以进口世界上自己需要的先进科学技术,借助“后发优势”,促进科技进步、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

  促进经济多极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使国际经济关系更加复杂,它使以往的国别关系、地区关系发展成为多极关系和全球关系,推动了处理这些关系的国际协调和合作机制的发展,并必然会导致一系列全球性经济规则的产生,使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国家出让或放弃部分主权,形成和遵守这些经济规则。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是一个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融合渗透的过程。

  促进发展模式创新

  全球化促进生产、资源、人员、贸易、投资和金融等生产要素全球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跨国公司已发展到在全球布设研发、生产、销售链条的全球公司阶段。经验显示,一国经济开放度提高与其人均GDP增长之间成正比。无论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如何调整变化,不考虑全球化因素,不利用全球化机遇,就不可能探索出先进的发展模式。

  促进国际利益融合

  利益融合既表现在经济领域,又表现在其他领域;既表现在双边领域又表现在多边领域。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逐步深化,俱荣俱损局面开始形成。全球经济链条越拧越紧,一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发展的依赖增强。除国家利益外,共同地区利益和全球利益明显增多。利益融合有利于国家关系改善,国家间协调合作增多,出于不同利益而形成的不同“志愿者联盟”不断出现。谋霸权、搞对抗,坚持集团政治和冷战思维越来越不得人心。

  促进安全内涵扩展

  安全已从传统安全领域扩展到非传统安全领域。恐怖主义、经济安全、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疫病蔓延、移民浪潮和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威胁增大,涉及到经济、民生、社会和自然等广泛领域。非传统安全主要由人类发展的不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自然的不协调引起,其实质是发展问题。非传统安全问题模糊了安全与发展的界限,增大了国际安全合作的紧迫性,挑战着传统安全的主导地位,缓和了国家间的军事对抗关系。如恐怖主义和气候变化不是任何单一国家能够解决得了的,美国在反恐中不得不多方借重国际社会。又如,美俄在导弹防御问题上矛盾尖锐,但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总的来说合作顺利。

  促进国家主权转移

  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组织的发展。仅1990至1998年,国际组织就从26656个增至48350个,其中政府间国际组织25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成为全球性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实施者、全球性问题的管理者和全球性争端的解决者。WTO在其《关于解决争端的规则与程序的谅解》中,全面规定了WTO解决贸易争端的政治方法、法律方法、裁决执行与监督以及救济办法等,并专门设立了争端解决机构(DSB)。的确,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的主要行为体,国家主权仍然是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利,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国家主权在越来越多地向政府间国际组织转移。比如,向联合国、地区组织转移政治、外交和军事权利,向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全球公司转移经济权利,向各种各样的其他非政府国际组织转移社会权利。全球化还促使一国的国内规则尽可能与国际规则协调与一致。

  推进国际体系转型

  现行国际体系的主要特征是:由西方特别是美国主导、国家间名义上平等而事实上不平等、国际组织作用有限、霸权主义和“问题国家”得不到有效制约。现行国际体系在应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方面日渐乏力,其调整、完善和转型乃大势所趋。今后几十年内新的国际体系有可能基本形成,其主要特征:一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由于新兴大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振兴,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有利于多强不利于“一超”、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不利于发达国家的变化,“一超”与多强、南方与北方两个力量对比失衡问题有望最终解决。据国际权威机构预测,2020年世界排名前20位的经济大国将重新洗牌,中国将跃居世界第二位,俄罗斯、印度、巴西将跃入前10名,另有部分发展中大国将跃居前20名。美、中、欧、日、俄、印度、巴西等新的各极之间利益融合与相互依存度提高,彼此发生尖锐对抗与全面战争的危险性降低。二是西方与非西方国家共同主导。将来随着美国“一超”地位和西方力量优势的逐步丧失,西方的主导地位将难以维系,多极、西方与非西方将共同主导新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民主化将得到发展。三是国际组织作用增强。国际组织和国际规则将进一步充实、完善和强化,对大国和“问题国家”的约束将得到加强。四是国际治理多样化。全球性问题增多将促进国际治理模式多样化,如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大国共治与中小国家共治、全球性国际组织治理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治理等相互结合和相互补充。五是和平渐进性。以往国际体系的变革都是通过战争实现的,这一次国际体系转型可能在保持总体和平状态下通过大国之间、南北方国家间的斗争、协商、妥协以渐进式改良逐步完成。

  推进人类文明进步

  人类有可能在全球化、全球性问题、全球利益和全球治理基础上,形成人类新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新的人类文明,打破西方在人类文明中的主导地位,实现对西方文明的总体超越。

  但是,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经济全球化中占有主导地位和绝对优势的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资本主义的内在本质和规律性特征会得到充分体现;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会更加突出,使国家之间的市场竞争和民族冲突会更加激烈和尖锐;少数大国一手操纵世界经济事务,使平等互利原则和国际间的合作屡遭破坏;局部地区的民族摩擦、经济危机以及政治经济的震荡也极易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扩展,增加了国际政治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猜你喜欢:

1.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论文

2.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3.辩论赛:全球化有利于/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4.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变迁与政治发展论文

5.试论经济全球化与当代中国发展

    1979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