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原因大全>

宝宝大便不成型是什么原因

显钤分享

  便不成形是人们生活当中最常见的症状,几乎每个人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况,那么为什么宝宝会大便不成型呢?接下来就跟着学习啦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宝宝大便不成形的原因

  1、新生儿宝宝排胎便,所以便便不成形

  宝宝一般在出生后12小时开始排便。胎便呈深绿色、墨绿色或黑色黏稠糊状,这是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吞入羊水中胎毛、胎脂、肠道分泌物而形成的大便,3—4天胎便可排尽。吃奶之后,大便逐渐转成黄色。

  2、母乳喂养的宝宝刚开始可能会出现糊状便便

  母乳喂养婴儿多是金黄色的糊状便,次数多少不一,每天1—4次或5—6次甚至更多些,一般为糊状或水状,里面可能有奶瓣或是黏液。有的婴儿则与之相反,经常2—3天或4—5天才排便1次,但粪便并不干结,仍呈软便或糊状便,排便时要用力屏气,脸涨得红红的,好似排便困难,这也是母乳喂养儿常有的现象,俗称“攒肚”。

  而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质地较硬,基本成形。添加辅食后,宝宝的大便会慢慢成形变硬,逐渐接近成人。

  3、已经吃饭的宝宝大便不成形的原因可能是进食过快

  对于已经吃饭的宝宝来说,宝宝大便不成形的原因还有可能是因为他吃饭速度过快引起的。人的口腔唾液里含有唾液淀粉酶,食物进入口向后,唾液可以和它充分的混合,经过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使食物初步消化。孩子的咀嚼能力有限,如果吃的过快,咀嚼不细,食物没有经过初步消化就进入胃里,因此吸收就差,大便不容易成形。这种情况下,爸爸妈妈要培养孩子细嚼慢咽的习惯,少让他吃生冷食物,以免伤及脾胃,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

  4、需要爸爸妈妈警惕的宝贝大便不成形的情况:

  若宝宝大便为黄色,水分多、粪质少,这可能表示宝宝有病毒性肠炎了,多发于4个月后的宝宝。4个月内母乳喂养的宝宝便便水分也很多,妈妈很难判断是否是蛋花汤样大便。那就看宝宝的其它情况。如果食欲正常、体重增长良好,那没有问题。如果本来大便就变少,添加辅食后突然变成蛋花汤,那就要及时就医。

  宝宝不便不成形怎么办?

  1、黄腻便: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会出现大便不成型的问题,虽然不成型,如果宝宝是健康的,那么宝宝的大便虽然不成型,但是很细腻,是黄色的软便。

  2、大便散状:

  大便中含有没有消化的奶瓣,致使宝宝的大便是散状的,大便比较稀时会呈现蛋花状,酸奶味。这是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完善,消化功能没有达到正常水平,稍不注意就会出现“欠消化大便”。

  3、稀水便:

  如果宝宝有稀水便,那么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这很可能是由于消化道感染引起的。

  4、黏液样便或大便颜色深黄或带血色:

  但是在判断宝宝大便颜色的时候要首先排除食物或药物对大便的影响。如果不是食物或药物所致,就应该即使就医。因为这种情况往往是宝宝肠道发生问题却没有及时处理后恶化的结果。

  5、泡沫便:

  宝宝的腹部受凉,大便中就会出现大量的泡沫。

  宝宝脾胃不和的注意事项

  1、宝宝的脾胃与成人不同

  宝宝的脾胃功能并非一出生就已发育成熟,脾胃功能是随着宝宝的成长而慢慢发育成熟的。

  尤其是新生宝宝的胃,特别稚嫩。而且新生宝宝的胃和成人的胃有很大的不同,它仅有弹珠大小,而且是横躺着的。

  2、需恰当的喂养常识

  在喂养过程中,任何小疏忽都会影响宝宝的脾胃功能。如果妈妈没有储备必要的喂养常识,不恰当的喂养方式会造成宝宝脾胃不和。

  比如,有的妈妈总怕宝宝吃不饱,喂养过多,宝宝的脾胃不能承受,而损伤脾胃。

  喂养宝宝也要每餐只要七分饱;

  有妈妈总想给宝宝吃更多营养的食物,而没有注意宝宝此时的脾胃还不能过多食用寒凉的食物,像雪梨、菠菜、螃蟹。

  宝宝的脾胃同样喜欢平性的食物,像苹果、樱桃、葡萄、花椰菜、南瓜等;还有的妈妈宝宝过了1岁,依然会在睡前加餐。

  其实12个月以前的宝宝,吃夜奶很正常,可当宝宝过了1岁,作息越来越正常,此时便不宜在深夜给宝宝加餐。

  过度加餐,脾胃会因得不到休息而导致消化功能紊乱,从而导致脾胃不和。

  3、药物需酌情使用

  宝宝免疫力差,难免生病,然而治疗的药物也会影响到宝宝的脾胃功能,比如过量使用苦寒的药物会伤脾阳,过量使用辛燥的药物则会伤胃阴,长期反复使用抗生素也会导致脾胃不和。

  4、病后康复疏于调养

  宝宝在生病后需要特别对待,易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果妈妈在宝宝康复时疏忽调治,让宝宝像平时一样进食,也会影响宝宝的脾胃功能。

大便不成型相关文章:

1.为什么大便不成形

2.造成大便不成形的原因

3.从不便秘的人突然便秘了怎么回事

4.如何看出体内是否有湿气

    1346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