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压力太大,备考状态越来越差,该怎么做?
当我第一遍读一本好书 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 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我们要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并自觉把读书和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博览、精思、熟读,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到学习啦一起学习吧!
一、高考压力太大该怎么做?
距离高考还有仅仅两个月的时间,这两个月是高三学生最后的冲锋时刻。在这个时间段里,不少学生的心态也在悄悄发生变化,相信很多人都感受到了来自高考的压力。学生自己都在不断地努力,有的同学会顶不住压力,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及时帮忙疏导,缓解他们的压力。那么,在这仅剩的两个月的时间里,高三学生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让自己留下遗憾呢?
一、 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保持平和的心情
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心态也许比埋头苦读更加重要。面对重要的考试,心态焦虑是很正常的,适当的压力也会变成动力激励自己前行,但是过度的压力则会导致心态崩塌,所以在这个时候一定要保持好心态。
如保持锻炼,不少高三的同学总觉得在高三这段时间里只是要学习,这是不对的,锻炼必不可少。每天晚上在晚自习或者放学后去操场跑步,运动结束后再继续学习,这样学习效率也会提高。还有多与老师家长沟通,很多同学会将这份焦虑放在心底,这样只会让负面情绪不断堆积,直至爆发。一旦有了解不开的心结一定要找老师和家长沟通,他们会帮你疏解。
二、 多看前几年的真题
在这个时候同学们就不要急于刷题了,因为好多同学只顾刷题,并没有真正了解到高考的题型,这样只会事倍功半。所以,同学们多翻翻前几年的高考真题,首先看看有哪些比较固定的题型,在这方面下一下功夫,争取保证这部分得分;其次,多看看解题思路,比起做题的数量,更重要的是打开自己的解题思路;
最后,对比自己和答案,查找两者的差距,不断向标准答案靠拢。
三、 多看错题本
相信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错过一次的题目第二还是会以同样的方式错。
所以说,第一印象很重要,那么这个时候就要把这种错误的思想扭转过来,多看错题便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错题的类型也有很多,比如因为马虎犯的错,这种错题就可以不用看了,只要认真细心就可以了,重点应该放在当时没有任何解题思路和想偏了的题上面。虽然这么说,但是基础题的作用不容忽视,高考基础题所占比例是60%,中档题占30%,难题占10%,最后那10%是留给那部分尖子生的,普通学生的重点应该放在前两档题上面,所以也不要忽视基础。
高考是人生中第一道坎,同学们也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重要考试。但是请所有高三的同学相信,你们并不是孤军奋战,你们身后有老师和家长的支持和祝福。所以请你们相信自己,相信老师和家长,只要努力,相信大家都会取得让自己满意的成绩。
成绩下滑、容易疲惫、情绪低落、自信心下降……距离高考还有两个多月,相信有很多同学或多或少都遇到了这样的情况。该怎样调整好状态,应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呢?
建立学习仪式感,提高学习效率
高考压力心理案例:
案例一
小欣是高三生。刚进入高三时,她干劲十足,信心满满,复习效率也非常高。但是随着复习的推进,她感觉学习效率明显下滑,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容易疲惫。
她希望能保持高效率的学习,可自身状态却不给力。她陷入焦虑中,不知该如何是好,更担心因此影响复习效率,不能考入理想的大学。
支招
学习仪式感能给学习者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这种暗示可使考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做到手眼脑协调统一。
那么,怎样建立学习仪式感?考生可像做操一样建立几个规定动作,经过反复练习,就会形成习惯。
第一步:静心冥想,集中注意力
考生可做几组深呼吸,放空头脑,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体验自己的呼吸动作,内心便可迅速平静下来。如果不容易进入冥想状态,可尝试做一些手部操或眼保健操。手指抓握、手腕转动或做一组眼保健操。在清空头脑、集中注意力的同时,也能让身体做好准备。
第二步:浏览内容,提前预热
考生可先浏览一遍接下来几个小时即将学习的内容,就像考试时先浏览一遍试卷,对考试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翻看学习内容时多关注要学习的重要概念或例题,在头脑中形成思维导图,在正式学习过程中再学习重点内容时,会起到强化效果。
提前预热有助于调动学习动机,并容易形成知识脉络。零散的知识不容易长时记忆,知识之间的有效连接有助于形成意义学习。
第三步:1分钟自我暗示
完成前两步以后,考生可静待1分钟,感受1分钟的流逝。在这个过程中,告诉自己即将开启一段愉快的学习旅程,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会复习很多内容。这些内容有可能出现在高考试卷上,告诉自己每一次高效学习都在为高考助力。经过这样的自我鼓劲,考生会对学习充满期盼。
第四步:学习结束,自我肯定
学习结束时的仪式感也很重要。不管对此次学习的效果是否满意,但学习过程中自己付出的专注和努力都是值得肯定的。自我肯定也有助于激发下次学习动力。
学习结束时,考生可闭目休息1分钟,伸伸懒腰,同时在心理上进行自我肯定。例如“这几个小时我很专注,表现不错”“我复习了很多内容,感觉收获满满”“我的状态越来越好,下次会更好”等。
学习仪式感其实是对枯燥疲惫的高三生活的调节。当考生长时间沉浸在一种重复单调的活动中,容易产生懈怠和疲惫感,适时制造一些小变化可以对高三生活保持新鲜感,从而产生动力。
巧借外力度过“瓶颈期”
案例二
小明是高三生,近期他在备考中遇到了“瓶颈期”,成绩没有明显提高反而下降了。这让他十分困扰。但他把所有心事都闷在心里,怕父母担心不敢跟父母说,碍于“面子”不想跟同学交流。
这段时间,小明情绪低落,吃不好睡不好,整天愁眉苦脸,不仅影响学习效率,也打击他的自信心。
支招
遇到“瓶颈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困难没有勇气和信心,封闭自我,不与外界沟通。只有调整好精神状态,学会借用外力,有效利用社会支持资源,对症下药,才能顺利度过“瓶颈期”。
学会放松,劳逸结合
遭遇“瓶颈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多都伴随身体或心理疲劳,例如情绪低落、自信心受挫、自我否定等状态。这时,考生不要着急想办法提高成绩,可适当放空,从不佳状态中抽离出来,转移注意力,调整好身心状态,以更加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困难。
考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如短暂外出散心、看场电影、逛逛街、享受一顿美食、玩喜欢的游戏等释放焦虑和压力。另外,不要长时间处于紧张的备考状态,要学会劳逸结合,阶段性地放松,张弛有度,保证良好的身心状态。
增强体质,改善状态
高考备考期间,大多数考生容易陷入“三点一线”的生活,每天课桌—饭桌—床。争分夺秒的高强度学习让考生根本无暇顾及体育锻炼。
适当运动不仅可增强考生的身体素质,让考生在备考期间少生病,更能释放压力,缓解焦虑情绪,帮助考生调整精神状态。
因此,考生要抽出时间练习一些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相比于长时间的低效率学习,不如把握最有效的时间,最高效地学习。
学会沟通,获得支持
多项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对考生来说,社会支持包括亲人、朋友、老师、同学等可利用的人脉资源,在遇到自己难以疏解的困难或心理问题时,考生要走出孤岛,求助于身边的社会支持资源,不仅可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助于有效解决问题,也会从思维陷阱中“逃脱”出来。学会借助外力,有效利用周围社会资源,是成功之人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调整好身心状态,与周围人进行有效沟通后,考生也要静下心来,冷静思考,分析造成自身学习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抓住问题要害,使问题迎刃而解。
此外,备考冲刺期,在查漏补缺的基础上,考生更要熟练应试技巧,提高应试能力,合理安排复习内容和时间,充分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提高分数远不止“死记硬背”学“死知识”那么简单。
课堂学习为主 自主补习为辅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教师 王 阳
案例三
小尹最近状态不错,一直有些波动的成绩近期稳中有升,做题也越来越快。同桌一副“膜拜”的眼神令他很是得意,心情也变得轻松。他决定要提升复习效率,课上听懂了就不听老师讲了,并利用课上时间做难题。
支招
复习进行到后期,考生更要警惕自作主张,避免本末倒置,要将主要精力放在课堂学习上,合理规划时间,劳逸结合。这样才能保证复习状态高效而持久。
首先,端正心态,调整认知,重视课堂学习。
虽说每名考生的基础不一样,的确有不跟随课堂节奏、成绩依然出色的考生,但这是个别情况。课堂学习始终是考生复习的主战场。
如果对课堂学习重视不够,导致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重难点和形成的思维方式没有把握住,那么课后会花更多时间、投入更多精力。考生在课堂上一心二用或多用,会导致学习效果不好。长此以往,更觉得时间不够用,形成恶性循环,成绩下滑更快。
因此,无论是不喜欢或不适应某位老师的上课方式,或觉得课堂学习不重要,考生都要调整认识和情绪。对于老师的讲解,已经知道的可进一步巩固或侧重其他方面,不会做的更要认真听。
总之,要善于用各种方法和学习策略,集中注意力,紧跟老师思路和步伐,形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始终把课堂作为复习的主要阵地。
其次,合理规划,劳逸结合,提高效率。
复习进行到中后期,考生会感觉时间越来越不够用,常通过熬夜复习等方式缓解焦虑。但睡眠不足会使白天学习效率低下,对课堂知识掌握不好,又会导致学习动力减弱,疲惫不堪,学习成绩不理想。
因此,考生要养成健康的作息,坚持运动和锻炼,尽可能地保证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把大脑兴奋点调整到白天。课间休息时,考生可通过听音乐、闭目养神、远眺、聊天或运动等方式放松和休息,保证高效投入课堂。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让持久的复习变得不那么疲惫。
再次,制定适合目标,增强学习动机,乐学善学。
合适的目标能激发和增强考生的学习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过高目标让人倍感压力,产生较强的焦虑感,容易导致疲惫和枯竭感,丧失信心,不愿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目标制定得太低又起不到激励作用,容易使考生自暴自弃,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
因此,考生要面对现实,客观制定学习目标,调整学习计划,让学习尽可能愉快而稍有挑战。这样才能保证学习效率,让良好的复习状态变得可持续。
最后,善用资源,积极沟通,保持状态。
复习过程中,老师是最了解考生学习状况的,可以给予考生有力指导和帮助。
因此,考生遇到困惑和问题要积极主动地跟老师沟通和请教,尽快解决问题,避免孤军奋战,保证高效的复习状态。
调整作息,以最佳状态备考
北京联合大学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耿胜男
案例四
小A是高三生,寒假回来不久,就来到心理咨询室诉说他的苦恼:“寒假回来我就觉得很烦,最让我头疼的是早起。我是走读生,每天不到6点就要起床,6点40分进行早锻炼,20分钟后进行早读。每天早起导致我经常出现头痛、头昏、上课没状态、想睡觉等情况。我每天都纠结睡觉还是学习,很影响复习。”
支招
小A反映的问题在高三阶段具有普遍性,即该睡的时候睡不着,不该睡的时候又想睡觉。对于和小A有相同症状的孩子来说,父母不必太过焦急,可先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看看孩子是否出现了身体上的器质性病变,如果没有,那么就该考虑从心理方面进行调节。
方法一:担心写纸上
当孩子因为紧张、担心而睡眠不好时,父母可以让孩子把自己的担忧写在纸上,一目了然。经过分析,那些没必要的担心就可自动抛弃,之后解决问题的思路会更加明了,这样孩子的心里也会踏实许多。
方法二:睡觉有妙招
孩子睡觉时,可尽量选择侧卧,左侧在上,右侧在下。因为人的心脏在左侧,这种睡姿使心脏位于身体上部,不至于压迫心脏;睡觉时选择宽松面料、质地柔软的睡衣,被子不能盖得过厚,压在身上过重容易做梦;睡觉时不要蒙头。蒙头睡觉会导致棉被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升高,氧气浓度不断下降,大脑供氧不足,长时间吸进污浊的空气,不仅孩子的睡眠质量不高,对大脑损伤也很大。
有的孩子睡得时间不短,但仍感到睡眠不足,这涉及睡眠质量问题。深度睡眠可以提高孩子“睡眠的效率”,在短时间内获得良好的休息。
如何进入深度睡眠呢?高三生要记住一点:不要从书桌直接上床,放下书倒头便睡,这样不利于进入深度睡眠。因为人的大脑从兴奋状态到睡眠状态,要经过一个缓冲过程。因此,孩子睡觉前要让大脑先放松五分钟,使思维放松下来再入睡。
方法三:放松小贴士
第一,自由站立,全身放松,双手在身体前有节奏地上下摆动,双腿带动身体进行有节奏地抖动,进行十分钟左右。
第二,和做眼保健操一样,先用手指推眼眶周围,然后揉太阳穴和眉心各两分钟。
第三,睡觉前数自己呼吸的次数,同时做深长的呼吸。呼气时尽量呼尽,吸气时尽量吸足;吸气、呼气都要舒缓,持续做三十次左右。
每天可尝试睡前使用这三种放松的小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聊天、饮食、运动、音乐等都能对睡眠产生作用,但最重要的是心理调整。
预祝2019高考考生
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成就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