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民俗文化>谜语>

关于灯谜的历史

旸旸分享

  导语:灯谜是我国谜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特有的瑰丽奇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灯谜发展的历史吧!

  灯谜的历史

  灯谜又称文虎,猜灯谜,亦称打虎、弹壁灯、商灯、射、解、拆等,但人们都习惯用“灯谜”一称。灯谜是中国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汉族传统文化的一门综合性艺术。

  灯谜是写在彩灯上面的谜语,谜语来源于汉族民间口谜,后经文人加工成为谜,它在中国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隐语”或“廋辞”。秦汉时则成为一种书面创作。三国时代,猜谜盛行。在宋代出现了灯谜。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花灯上,供人猜射。明清时代,猜灯谜在汉族民间十分流行。

  早在夏朝,就出现了一种用暗示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歌谣发展,演变成“廋辞”(亦称“隐语”)。当时由于列国分争,有不少游客在进谏时,往往都用“隐语”道出已见,使君王从中得到启发。《国语·晋语》记载“有秦客廋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可见那时的这些“廋辞”和“隐语”,就是中国灯谜的雏形。直至南朝宋学家鲍照作“井”、“龟”、“土”三个字谜,并以《字谜三首》收入他的诗集后,才有了“谜”字一称。

  开始的谜流行于口头说猜,三国时期有人把谜写在纸上贴出来令人猜对。到了南宋,有一些文人学士为了显示才学,常在元宵花灯之夜,将谜条贴在纱灯上,吸引过往行人,因之又有了“灯谜”一称,《武林记事·灯品》中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清中叶以后,谜风大盛,涌现了许多谜师。辛亥革命后,灯谜形成了南宗北派两种风格,到了旧社会,由于谜家大都是士大夫阶层,有些文人自命清高,片面强调风雅,排斥民间灯谜。解放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指引下,灯谜活动更加蓬勃发展,谜材谜作日益完善丰富,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都有灯谜活动及灯谜学术交流。《谜语》古称“隐语”,“廋辞”。今通常指汉族民间谜语。中国著名古典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谐隐》中说:“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之嘲隐,化为谜语。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或体目文字,或图像物品,纤巧以弄思,浅察以炫辞。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他对谜语从理论上作了高度的概括,对谜语发展的历史,谜语的定义及其特征都作了深刻的分析和精辟的阐述。

  在灯谜文化源头,应该是人类远古的神话。神话时代是人类文化发生的时代,而所有文化的发生都源自于人类的问题意识。

  汉族民间谜语与灯谜不同,灯谜属于文义谜,而民间谜语除了少量字谜外,都是以事物的特征来隐射的,因此,民间谜语属于事物谜。民间谜语主要着眼于事物的形体,性能,动作等特征,运用拟人,夸张、比喻等手法来描绘谜底,从而达到隐射的目的。灯谜主要着眼于猜射对象的名称,主要运用别解手法。民间谜语的谜底范围比较窄,除了少量字谜以外,极大多数都是事和物,如动物、植物、用物、人体器官、自然现象、人类行为等。灯谜的谜底范围更广,从字谜、成语、诗词、各种用语,到事物、事件等皆可入谜。民间谜语的谜面往往是山歌体的民谣,以四句形式出现较多,讲究押韵而有节奏,读之可以琅琅上口,而且形象生动,便于口头传诵。由于民间谜语通俗易懂,故大多数都适宜少年儿童猜射。

  称作儿童谜语。而“灯谜”的规则比较严格,文学特征也比较强,因而猜射难度也比较大,需要一定的学识水平,因而对成年人来说,更有趣味。自古以来,谜语由于其谜体不同,所以在各朝代的名称亦有所变化。谜语在春秋时叫“言隐”、“隐语”、“廋辞”;在汉时叫“射覆”、“离合”、“字谜”;在唐时叫“反语”、“歇后”;在五代叫“覆射”;在宋时叫“地谜”、“诗谜”、“戾谜”、“社谜”、“藏头”、“市语”;在元时叫“独脚虎”、“谜韵”;在明时叫“反切”、“商谜”、“猜灯”、“弹壁”、“弹壁灯”、“灯谜”、“春灯谜”;在清时叫“谜子”、“谜谜子”、“切口”、“缩脚韵”、“文虎”、“灯虎”、“春谜”、“灯谜”等。

  灯谜的发展史

  灯谜是我国谜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特有的瑰丽奇葩。

  很久以前,人们为了表达某些不便用语言直接说明的思想、感情和意思,就采用廋辞和隐语的形式,用借代、隐喻及讽喻等间接的方法来表明自己的真实意思。这就是谜语的原型。据《书经 汤誓篇》记载,在夏桀统治期间,就流传着隐喻的民谣:“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夏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曾说过他占有天下如同天上有太阳,太阳消亡了他才会消亡。民谣的意思是太阳啊,你什么时候才会灭亡呢?让我和你一起消失吧!”百姓就是这样通过民谣,表达了对残暴统治的无比愤恨。

  到春秋时期,隐喻、廋辞就已经盛行了。《史记》记载的“申无畏谏楚庄王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春秋时期楚国,楚庄王即位三年不理朝政,整日沉溺于声色之中。大臣们着急却又不敢明说,因为楚庄王有令:进谏者死。后来申无畏用隐语的方式对庄王进言:“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楚庄王听了,知道这是在隐喻自己,但又说得有理,于是答道:“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后来楚庄王一改前行,亲临朝政,励精图治,楚国日益强大,称霸诸侯。

  到了汉代,有了“射覆”的活动,即把东西置于覆器下面,让人去猜(至今人们还把“射覆”作为猜谜的别称)。也是在汉代,开始出现了事物谜和文字谜。东方朔就有一个“蚊子”谜:“利喙(hui)细身,昼匿出昏,嗜肉恶烟,指掌所扪。“这个谜语可以说是最早的事物谜了。蔡邕也给人们留下了一个文字谜,据说蔡邕在看完曹娥碑的碑文后,题下了“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大字,当时无人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后来曹操行军经过曹娥碑时,问主簿杨修是否懂得其中之意。杨修回答懂得,曹操不让讲出来,自己苦思30里路才恍然大悟。原来“黄绢”是带颜色的丝,色字旁边加丝字边就是个“绝“字;“幼妇”是少女,加起来就是一个“妙”字;“外孙”是女儿之子,加起来就是个“好”字,““齑”指的是姜、蒜、韭菜等带有辛辣味的调味品;“臼”指的是用石头或木头制成、中部凹下的捣舂器具;“齑臼”合起来就是用来接“受”“辛”料的器皿。受字加辛字是“辤”字,“辤”字是“辞”的古体字。连起来就是“绝妙好辞”。

  这是最早的文义谜也就是灯谜,后来蔡邕的这种制谜方法,被人们发展成一种特殊的灯谜谜体,叫“曹娥格”。

  谜语在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发展后,方式、种类都逐渐增多。而灯谜的真正出现时在宋元时期。在这个时期,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张灯结彩,赏灯逐渐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民间习俗。随之而来的就是谜语开始和书画、诗词一块被置于灯上供观赏猜射。据记载:“宋元以来,通都大市每于元夕盛张鼓乐、罗列华筵,灯火辉不夜之城,壶觞泻如渑之酒。例用主谜之一人,出片纸书谜其上,数人传播里巷。无长少喧聚相猜,中则予纸请入坐,上座贺以酒。虽穷乡偏邑亦然。”“又有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旧京浑语,戏弄行人。”这些都说明了宋元时期灯谜活动已在元宵节风行。据说,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王安石、秦观等人都是灯谜的积极倡导者和参与者,还著有谜集《文戏集》。

  到了明清时期,灯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主要表现在灯谜的内容由单纯的射字到词语、字句;在制作和修辞上日臻完善,会意、离合、增损各种手法争相出现;质量和难度也都大大增加。

  到了我们新中国之后,灯谜依然有蓬勃发展。在我国各地,都有灯谜协会或者小组,每年的春节、元宵以及中秋节,猜灯谜都是必备的活动。

  最后,引用《文心雕龙》中对谜语的解释:“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或体目文字,或图象品物;纤巧以弄思,浅察以炫辞;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刘勰对谜语的这一精辟论述,千百年来也不失其意义。

    46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