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语文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美丽的晋祠》备课教案

李斯分享

  《美丽的晋祠》本文采用了说明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以简练传神的语言,按总—分的顺序,有条理地、详略恰当地介绍了晋祠自然风景“三美”。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美丽的晋祠》备课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六年级语文《美丽的晋祠》备课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从整体上把握本段的结构,理解本段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通过句中关键词语想象、感受、品读体味晋祠的水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品味优美生动、精准的语言,体会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5、教给学生批注的方法。以读促写,并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学法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7课《美丽的晋祠》的第2、3自然段,一起感受了晋祠山和树的美,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板书课题,齐读)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是用怎样的方法学习的吗?(学生交流,老师板书)

  二、研读课文,感悟晋祠的水之美

  (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第四自然段是围绕什么来写的?(板书:水)

  (二)、快速浏览,找出总写水的特点的句子。(学生交流,老师相机板书)

  1、指导体会顿号的作用

  2、指导朗读

  (三)文中哪些语句分别表现了水的这些特点呢?默读勾画相关语句,并作出批注。

  交流:

  1、第一个特点——多

  A、抓住“这里”、“那里”、“桥下”、“亭中”、“路边”等词语体会到睡得数量多,并指导朗读。

  B、这里写了几种水?(潭、渠、河、井、溪)什么是“渠”?指导朗读体会水的种类多。

  C\、抓住“……细流脉脉”、“如线如缕”、“……碧波闪闪”、“如锦如缎”体会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的妙处,指导朗读体会水的姿态美。

  2、第二个特点——静

  A、抓住“叮叮咚咚”体会“鸟鸣山更幽”,指导朗读。

  B、“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和上文的哪一句话相呼应?

  3、第三个特点——清

  A、抓住“历历可见”体会水之清。

  B、指导朗读

  4、第四个特点——柔

  A、指名读,想象柔和美,从哪些词语体会到?

  B、出示动词想象画面。

  C、体会比喻句的妙处。

  D、比较区别文中两个“绝”的不同意义。

  (四)、学习总结部分

  1、引读李白的诗句并区别引号的不同作用。

  2、引读最后一句,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引导体会“漂”。

  3、指导朗读。

  三、感悟写法,大胆质疑

  1、作者的写法中有没有值得你借鉴的地方?

  2、为了是文章更有条理,层次更清晰,可以怎样调整?

  四、课后拓展,学以致用

  用上今天学习到的方法来描绘我们美丽的校园。

  小学六年级语文《美丽的晋祠》备课教案二

  学习目标:

  1、学会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整体把握晋祠自然风景“三美”的特征及泪品的独具匠心,感受晋祠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说明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品味优美生动的语言,体会比喻、对偶、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晋祠的山和树各有什么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说明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品味优美生动的语言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前板书晋祠

  1、师述:是啊!晋祠座落在我国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的悬瓮山麓中,是一大片古建筑群。有近的殿、堂、楼、阁、亭、台、桥、榭,这里,山环水绕,古木参天,美景如画,在苍都的树林掩映之下,清澈见底的泉水蜿蜒穿流于祠庙殿宇之间,历史文物古自然风景荟萃一起,使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晋祠的美丽,常常地吸引作家梁衡,他游览了晋祠之后,忍不住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了这篇《美丽的晋祠》,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领略晋祠的美丽。

  2、齐读课题

  ①同学们晋祠的“祠”是平翘音,来大家再读一遍,而且祠是“示字旁”,这儿只有一点,大家用手写一写。

  (二)整体感知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将生字新词的字音读准,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没读好的地方可以反复练练。

  2、分词出示生字词,大家刚才把课文很认真地读了一遍,读准读顺吗?现存老师来检查一下。

  草木萧疏拾级登山周柏唐槐虬枝弯曲老妪负水偃卧草蔓荫护

  3、师述:现在,请你们再一次读读课文,找到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①指名回答

  ②再读读这句话,看看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③齐读这一自然段

  ④老师板书:在山、在树、在水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晋祠的美在山,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晋祠的山美在哪,有什么特点?

  2、学生交流

  ①生:巍巍的 长长的

  生 :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晋祠的山这两个特点?

  生:从这个拥字体会到:这个字既准确地表达出山与晋祠之问的地理关系——晋祠在群山怀抱之中,又巧妙地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山对晋祠的“呵护”写得充满温情,谁来读读,传递出这脉脉温情。

  再指名读这一句

  ②师过渡:刚才你们读的这一句话写出了山的形美,晋祠的山不仅形美,而且色彩也很美,出示课件,看这两句多工整啊!作者用对偶的手法,为我们展现了晋祠山西幅绚丽的画面。

  谁来读读这两句,男女生配合读

  师评价:真美,真让人感

  师述:同学们,通读你们读,让我感到晋祠的春、秋天太美了,你们能不能根据晋祠山春、秋的景色展开想象,描绘一下夏、冬之景呢?

  夏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述:因此作者说“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都———”谁还能通过自己的读表达这种情感。

  ③师述:是啊!作者在这一段抓住了晋祠山巍巍的、高高的,四时景色皆宜的特点,写出了晋祠山的美,让我们通过朗读来体会。

  齐读这一自然段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师过渡:晋祠的美不仅在山,而且在树。

  2、指各读第4自然段。

  思考:晋祠的树美在哪?有什么特点?

  3、学生概括:古老苍劲 .还有什么特点(造型奇特)

  你们能用不仅……而且……来说说晋祠树的特点呢?

  (1)说到古老苍劲,我们不得找到作者写到的两棵树,它们就是:周柏唐槐。

  (2)我们反从他们的名字上,周柏,唐槐就见它们的古老。那么我们再来读读描写他们的句子吧!(指名学生读)(出示课件)

  (3)大家自由读这两句话,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晋祠树的古老苍劲。

  学生抓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老干粗大、虬枝盘曲”等体会

  指导朗读,读出苍劲有力

  (4)体会这两句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A先看看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树干、树皮、树顶、枝条、姿态等几个方面来说明周柏、唐槐的古老苍劲)这是这两棵树的相同点

  B作者在描写周柏、唐槐同样古老苍劲时,还写出了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读读句子,这两棵树还有着怎样的不同

  师小结:周柏还有稀疏的特点,而唐槐则是茂密的美

  教师小结:课文按一定的观察顺序,写出了周柏、唐槐古老苍劲,又各具疏朗,浓密的特点,可谓是匠心独运。男生、女生合作读,体会一下作者这独具的匠心。

  晋祠的树,不仅周柏、唐槐具有古老苍的特点,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树,元不显出苍动的风骨。

  (5)前面我们说晋祠 树不仅美在古老苍劲,还以造型奇特见长,现在我们看看课文又是怎样写造型奇特这个特点的呢?

  默写第三自然段后半部分,用波浪线划出描写晋祠的树造型奇特的句子。

  谁把这些句子读出来,指名读。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有的偃如老妪负水,低下去的树像一位老婆之背着很重的水,被压弯了腰,有的挺拔的树,像一位壮士屹立在天地之间托起了天,你们看这树的形状奇特,说说晋祠的树有哪吸哪些奇特的造型吗?有的弯如虹桥,有的大如巨伞,像这样形状其特的还不止一棵、两棵呢?

  你能发挥一下你的想像,仿照这两句说说,所以作者用了一个词来形容,是——生答(不一而足)

  师述:这其中造型最为奇特,当数晋祠圣母殿前的左扭柏,这就是左扭柏,来我们来读读描写它的句子吧!比较一下把红颜色的句子换成括号里的字好吗?品味一下,作者的语言让你感受到了什么?(通过与学生一起作者的用词准确细致)

  师评价:作者就是这样细致而准确、生动,多角度的观察地写出左扭柏高大,左扭的特点,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五)总结:

  漫步在晋祠中,满目苍翠,难怪作者会说:晋祠在古木——满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配乐齐读课文,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在古老苍劲,造型奇特的古树荫护下晋祠的美丽。

  板书:

  美丽的晋祠

  在山  巍巍的  高高的  拥

  在树  古老苍劲  造型奇特

  在水

  小学六年级语文《美丽的晋祠》备课教案三

  教学目标

  1. 掌握文中生字词。

  2.初步学会分析短小的文艺性说明文,体会说明文中运用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的效果,明确说明顺序。

  3.感受晋祠的“美”,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从文艺性说明文生动形象的语言角度入手感受晋祠的“美”。

  教学难点 在说明文中通过合理的顺序的安排表达感情。

  教学工具 多媒体:ppt

  课时安排 一课时

  预习要求 1. 朗读课文,圈出生字,画出词语,标注段的序号。

  2. 在文中画出欣赏的语句并加以旁批。

  3. 查阅有关晋祠的资料,提出疑问题写于作业本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因为临时换初三的班级,考虑他们文体知识已陌生,故修改导语,不从文体入手。)很高兴认识咱们班的同学,有个小问题调查一下,咱班有旅游爱好者吗?(有,则问:游过哪些地方或为什么不去?没有,则从我的旅游心情谈起。主要是从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入手。)老师现在教初二,正在教说明文,同学们也学过。有人说,说明文学起来很枯燥,你们当时感觉如何呢?(只请一名同学发言)老师却觉得在说明文里可以游历很多地方呢,如《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等,让老师重温旧地,乐不可支啊!今天老师也很高兴,因为有缘和咱们同学一起跟着梁衡到晋祠去看看了。顺带我们也温习一下说明文文体知识吧。

  二、检查预习,了解学生

  1. 读准下列字音。

  wèng shè cūn yìn yǎn yù mò

  悬瓮山 拾级 皴裂 荫护 偃卧 老妪 脉脉

  xuān xiè rǎn rán fāng yíng

  亭台轩榭 冉冉不绝 鳞甲须髯 牌坊 瀛胜楼

  2. 让学生谈谈初读感受。(了解学生预习层次及其内在能力)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 同学们已经了解了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晋祠,那么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出一句话概括。(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

  2. 为什么是这句呢?(鼓励学生从全文结构看)

  (因为全文是从自然风景和历史文物两个角度展开介绍的)引导学生分析结构。

  过渡:悠久的历史与优美的自然风景共同构成了晋祠的美,罗丹曾说过:“世界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下面让我们随着梁衡的视线去领略晋祠的美吧。

  四、精读课文,感受“美”

  (一)研析2~5节,感受自然美

  1. 总领晋祠自然美的中心句是哪一句?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晋祠的自然美在什么地方?(第二节;山、树、水)

  2. 老师读,学生思考,练习。

  边听边想边做:a想一想作者运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使我们对晋祠自然美的特征获得形象的认识?(描写与说明相结合)

  b 请画出你欣赏的字、词或语句,加以点评;或画出你欣赏的景,谈谈你的见解。

  (这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欣赏优美的语言,感受自然美。多鼓励学生说)

  (山:用“拥”字形象生动说明了晋祠与山的地理位置;树:用“挑”字极富表现力地说明树的“苍古”;水:多“这里……,那里……,桥下有……,亭中有……,路边有……”(条理清晰),清、静“细流、碧波、叮叮咚咚”(“蝉鸣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淙淙的流水声里,人的心灵得到净化,脱尘之感油然而生。令人叫绝。)柔“流势不大”等等,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3. 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之一,是说明中有描写,刚才我们一起随着作者领略了晋祠的自然美,你觉得说明文这样写有什么效果呢?(学生自主发言)

  4. 小结:上文在说明晋祠的自然风景之美,用了描写的手法,这是很必要的,要使晋祠鲜活在读者的心中,离不开描写。因为,美在形象,美在生动。以后大家如果要写文章介绍某一个地方,可别忘了今天学的哦!

  过渡:作者虽看不够晋祠的自然风景但他认为晋祠的最美在何处呢?(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是啊,自然风景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可历史文物可凝聚着先人们的智慧和汗水啊!一起领略吧。

  (二)研析7~11节,体现人之美

  1.晋祠林立一百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轩榭,作者却主要抓住了什么来介绍?(古建筑中的“三绝”:圣母殿、木雕盘龙、鱼沼飞梁)

  2. 为什么呢?(抓住典型的事物介绍特征。又教会同学们一招喽)

  3.“三绝”“绝“在何处呢?(学生默读讨论,前三组顺次负责三个内容,第4组负责10、11小节概括其内容)

  (明确:圣母殿——现存最早、殿内无一根柱子、泥塑圣母像及42个侍女;木雕盘龙——现存最早、木质优良、工艺精巧;鱼沼飞梁——十字形飞梁“我国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曾评价道:‘此式石筑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一例,洵〈实在〉为可贵。’”)

  (师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帮助学生理解:圣母殿内无柱子(南京无梁殿),鱼沼飞梁十字形飞梁(立交桥的雏形))

  4. 第4组概括10、11节内容。(次要建筑及园中小品,突出精巧、匠心独运)

  小结:这里也用了描写的手法,让我们了解了晋祠的历史、文化悠久的特点。我们虽然没有亲临晋祠,却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不能说,这不是得益于文章生动的描写。

  (三)结构分析,体会感情

  1. 文章在介绍晋祠的历史文物时先重点介绍了“三绝”,再粗略的介绍园中其他景物,这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那对于晋祠的自然风景又是按什么顺序的呢?(每一部分都是总分,作者的视线是由高到低)(师板书)

  2. 提醒学生看板书,作者介绍的顺序与开头总说的特征顺序并不一样,为什么先介绍优美的自然风景,再介绍悠久的历史文物?

  (提示:晋祠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因为自然风景,还是历史文物的悠久呢?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来看,人们是易于感受自然美呢,还是历史文物美?)

  (明确:作者由浅入深,先写人们容易感受的自然美,再介绍有深刻内涵的历史文物美,符合认知的规律。这一句的语序,突出了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的赞美。)

  小结:在这篇课文中,晋祠向我们展示了它的美,这在于它的风景优美,也在于它的历史悠久,还在于梁衡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伴随着优美的文笔和合理的顺序安排啊。

  五、总结全文,巩固学法

  1. 在文中我们看出了作者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由衷的赞美我们也由衷赞美一句吧,集体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小节。

  2. 结合板书,学法小结。

  a 把握行文思路。

  b学会用描写进行生动说明。

  c抓住典型的事例,说明事物的特征。

  3. 小结全文: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晋祠》。本文的作者就像一名高明的导游,一路娓娓而叙,侃侃而谈,带着我们在晋祠这幅优美的图画中驻足观景,留恋忘返。有和老师一样有旅游爱好的同学,咱么有空也去看看吧。

  六、小尝试,激发兴趣

  让学生试着给晋祠写副对联(即楹联)。

  例: 悬瓮山高,碧玉一湾分晋水;剪桐泽远,慈云千古荫唐村。(圣母殿)

  一湾碧水馨唐叔;开遍莲花到晋祠。(唐叔虞祠)

  唐国封桐七百年,功存王室;晋渠水灌三千顷,泽及生民。(唐叔虞祠)

  七、小练笔,加强实践(课后作业)

  咱们的伯乐校园也是非常美丽的,同学们是否可以学着梁衡,向大家介绍一下呢?试试看吧。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校园的生动的说明文。


相关文章:

1.小学六年级语文《花的话》备课教案

2.小学六年级语文《勇气》备课教案

3.小学六年级语文《荷塘旧事》经典备课教案

4.六年级下册语文美丽的规则教案

5.小学六年级语文《语言之美》教案设计

    326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