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语文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晓芬分享

教案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教师和学生共同遵循的指导,确保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能力目标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情感目标

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等;

教学难点

品析“论战”内容;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习过程

旁注与纠错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您能介绍一下吗?今天我们就来走近一场在史书熠熠生辉的战役——齐鲁长勺之战,走进一位因这场战役而名垂青史的人物——曹刿,共同学习《曹刿论战》。

二、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1、《曹刿论战》选自《》又称《》或《》,家经典之一。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所撰。

2、查字典和工具书,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曹刿()间()焉肉食者鄙()

玉帛()夫()战小信未孚()

小惠未徧()望其旗靡()公与之乘()

三、朗读理解,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注意把握朗读的浯调:

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

小惠未褊,民弗从也。(读出否定的意味)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读出肯定的意味)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语调应舒缓、深沉,读出议论语气)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有解说的意味,语调应低缓)

2、积累实词:

第一段

(1)齐师()伐()我(2)公将()战()

(3)肉食者()谋()之(4)又何间()焉

(5)肉食者鄙()(6)何以()战

(7)衣食所安()(8)弗()敢专()(9)小惠未徧()(10)小大之狱()

第二段

(1)公与之乘()(2)战于()长勺

(3)公将鼓()之(4)败绩()

(5)公将驰()之(6)其辙()

第三段

(1)既克()(2)公问其故()(3)一鼓作()气

(4)再而衰()(5)三而竭()(6)彼竭我盈()

(7)难测()也(8)惧有伏()焉(9)望其旗靡()

3、理清线索:提示:有两条线索,

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

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

4、本文可分几部分?简要概括段意。

提示: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

四、深入赏析,合作探究:

(一)学习第一段:

1、“十年春,齐师伐我”鲁庄公的态度怎样?说明什么?

2、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

直接原因-根本原因-

3、从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中我们看出他们对战争取胜的根本条件看法有什么不同?

4、此段的哪些话可以直接体现他的这一认识?你赞同他的看法吗?为什么?

5、本段末句“战则请从”表明了什么?

(二)学习第二段:

1.这次战争是由谁指挥的?根据何在?

2.作战地点选在哪里?

3.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三)学习第三段:

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是如何回答的?

五、总结要点,盘点收获:(师生共同进行)

1.中心思想

2.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3.写作特点

六、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长勺之战是古代著名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著名战役?请你谈谈战争中能以少胜多的原因是什么?

七、当堂检测,巩固提升:

1、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与信”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2、鲁国此次取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曹刿的远谋?

4、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忠之属也”的实质是什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2】

课文分析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争发生在公元前684年,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它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全文的关键是“远谋”一语,通过人物对话,曹刿的“远谋”和“肉食者鄙”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意,并要求学生积累文言重点词语,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选材、组材,详略得当的特点,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

3、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主旨。

德育目标

学习曹刿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品读分析法。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2、教师准备小黑析(语音、释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同志的称赞。

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

强军的有名的战例。”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二、检查预习

1、简介《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发生的背景;

2、语音:

刿(guì)又何间焉(jiàn)鄙(bǐ)弗敢专也(fú)

小惠未编(biàn)玉帛(bó)小信未孚(fú)公与之乘(chéng)

辙(zhé)轼(shì)旗靡(mǐ)

3、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停顿和重音)

4、释词:

肉食者鄙又何间焉牺牲玉帛小大之狱??

5、释句:

a、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忠之属也

b、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可以一战

c、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

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何以战?”战于长勺(倒装)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用简要的话概括文章内容;

2、理清课文线索。

明确:(人物活动线索:请见—问战—参战—分析;事件发展线索:迎战—备战—胜战—释战)

四、课后思考

在这个故事中,曹刿和鲁公各充当了怎样的角色?找出能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

第一课时板书设计:

曹刿论战

《左传》

线索人物活动:请见—问战—参战—分析

事件发展:迎战—备战—胜战—释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课文线索

二、深入探究

a、第一段

1、 “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

补充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

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

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明确: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2、曹刿的身分怎样?

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忧国”。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

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5、“何以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明确: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回答的?为什么第三个准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7、本段小结:这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b、第2段

1、作战地点选在哪里?

明确: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2、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明确: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3、本段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c、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

明确:缘故,“攻击”的缘故和“追击”的缘故。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

明确:有两层意思:

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竭”)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

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3、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三、归纳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思想。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2、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四、背诵课文。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疏通文句,掌握课文文意。

2、熟读进而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作者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后生勤奋学习的。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讲读法和讨论法。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古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苦难,遭遇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那么苦难就会成为促进我们取得成功的动力。这也正验证了孟子的一句话,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1、作者简介:

宋濂(131~1381)字景濂,号潜溪,浙江浦江人,明初著名散文家。他生活在元末明初,少时家贫,却勤奋好学,以文章著名。负责和参与了《元史》《国史》《日历》的编修以及明王朝开国之初许多典章制度的订定工作,从文治方面对明王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贡献,被推为开国文臣之首。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尤其长于传记的写作,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在当时影响很大。

2、解题:

本文写于洪武十一(1378)年。这一年,辞官归里的宋濂又从家乡到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当时是国都)朝见朱元璋。他的同乡晚辈马君则来拜见他,他便写了这篇赠序送给东阳马生。本文是是一篇赠序。赠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有临别赠言的性质,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

二、朗读课文

1、生字学习,注音朗读。

嗜 弗 怠 俟 箧 屣 皲 媵 衾 烨 緼 廪 馁 谒 撰 贽 叱 咄

2、全班朗读。

3、教师范读。

三、探讨讲析

1、教师组织探讨发言,学生举手解词析句,教师指正。

2、教师将重要实词、虚词、文言现象板书整理在黑板上。

3、学生在讨论的同时认真笔记板书内容。

板书内容:即:就。 嗜:喜欢,爱好。

致:取得,这里是买到的意思。

每:常常。 假借:同借义。

弗之怠:即弗怠之。怠,懈怠,放松。

走:跑,引伸为赶快。

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既:已经。

加冠: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进入成年。

硕师:才学渊博而有名望的老师。硕,大。

趋:快步走,奔赴。

乡之先达:当地在道德学问上有名望的前辈。

执经叩问:拿着经书请教问题。

德隆望尊:即德高望重。填:充塞,挤满。

降:和缓。 辞色:言辞语气和表情态度。

援:引,提出。 质:询问,请教。

请:请教。 或:有时。

叱咄:大声斥责。 至:周到。

俟:等待。 卒:最终。 箧:书箱

曳屣:拖着鞋子,形容匆忙赶路的样子。

穷冬:隆冬,深冬,严冬。 皲裂:皮肤受冻开裂。

舍:这里指学合、书馆。 支:通肢

僵劲:僵硬。 媵人:这里指旅店里的服务人员。

汤:热水。 沃灌:浇洗,擦洗。

衾:被子 和:缓解过来,暖和过来。

寓:寄居。 逆旅:旅店。

再:两次。 食:同饲,给饭吃.

被:通披,穿着。 绮绣:绣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缨:帽带。 腰:名词用为动词,腰带上悬着。

容臭:香袋,香囊。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烨然:光彩耀眼的样子。

緼袍:粗麻絮制作的袍子。 敝,破。

略无:毫无。 慕艳:羡慕。

以:因为。 中:内心。

口体之奉:供养口和身体的,指吃的穿的。

廪稍:官家给的粮食。廪,米仓。

县官:指朝廷、官府。

四、教师指导学生辨别词意

1、一词多义:

和:久而乃和 缓解、暖和

言和而色夷 谦和

冠:勇冠三军 天下第一

既加冠 男子20岁成年

请:战则请从 请让我

俯身倾耳以请 请教

再:一而再,再而三 第二次

日再食 两次

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担忧

无冻馁之患 忧患

2、古今异义:

媵人持汤沃灌 汤:古义: 热水 今义: 菜汤

走送之 走:古义: 跑 今义: 行走

尝趋百里 趋:古义:快步走 今义: 趋势

或遇其叱咄 或:古义:有时 今义: 或者

卒获有所闻 卒:古义: 最终 今义: 士兵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古义:借 今义:假期

3、词类活用:腰白玉之环 腰:名词用为动词,腰挂

4、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着

日再食 食:通饲,给饭吃

5、虚词辨析:

以:以衾拥覆 介词,用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介词,把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介词,因

无从致书以观 连词,来

之:录毕,走送之 代词,他

无鲜肥滋味之享 助词,的

弗之怠 助词,宾语提前标志

五、朗读背诵课文

六、感知研讨

1、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

2、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3、作者写出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的目的.是什么?

4、文章从哪些地方表现出其他学生的优越的条件?写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

5、本文中的对比有什么作用?

6、分析文章写作上的基本特点

7、列举古人在艰苦条件下勤奋学习、以苦为乐的事例

明确:

1、课文通过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种种艰辛和现在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的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与专心与否,赞扬马生的谦虚好学,表达对他的期望与勉励之情。

2、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为师严厉,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主要语句有:

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⑵ 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⑶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⑷ 余则组袍敝衣处其间。

⑸ 未尝稍降辞色。

3、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就的根本原因。

4、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但他们都没有成学,由此可见作者在困苦中能够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而处于优越条件下的人不能有所精,有所成,只能说明其用心不专。

5、本文善用对比,集中在文章正体的第1、2段上,以自己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蕴袍敝底与太学诸生廪稍之供葛裘之遗的求学生活相对比;以自己行深山巨谷与太学诸生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的求学环境对比;以自己未尝稍降辞色叱咄与太学诸生的未有问而不告的求师状况对比;以自己假借于藏书之家,乎自笔录与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的求学条件对比,对比之后,段末水到渠成,顺势假设,指出大学诸生中,如有业不精,德不成者,根本原因在心不若余之专,辜负了那样好的环境条件;用假设方式而不指实,谦和客观,使人感到亲切真诚。

6、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增添了文采,显得更加生动具体。比如,写到百里之外向硕师名人求教的情景,写了周围的环境,写了先达的表现,写了自己求教时的谦虚恭谨。文字简洁,而人物神情跃然纸上。又如写奔走途中的艰难,寥寥数语,情态毕现。写同舍诸生的服饰华贵,采取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更衬托出作者的朴素与艰苦。

7、囊萤映雪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韦编三绝 画荻教子

七、课文作业

第一课时:1、理解背诵重点字词语句的意思。 2、书面完成同步练习

第二课时:1、背诵课文,准备默写。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②领悟作者“勤且艰”的好学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求学态度。把握写作目的,领会写法作用。

2.过程方法目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章大意,诵读,合作探究,把握课文主旨。

3.情感态度目标:学习作者克服困难、勤奋求学的精神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通过对比表达自己观点的写作手法。

2.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理解。

教学准备

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大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设计思路

这篇文章字词难度不大,除了一些重点词句,其他都比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开篇提出“嗜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层层展开,并采用对比法,点明求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然后,由字词理解到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要贯穿朗读,以朗读带动文章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古今中外,家境贫寒,但是勤奋好学,终成大器的人屡见不鲜,同学们能举出相关的例子吗?今天我们也来结识这样一个人,看看他是怎样克服艰难困苦、自强不息,成为明代大学士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板书课文标题。)

二、介绍作者和作品

1.介绍作者。

(学生自己介绍,教师补充。)

他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晋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集》。

2.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内容多为勉励、称许、推重之辞,如韩愈的《送孟东野序》。

三、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小组合作,尝试性美读

2.教师随意抽一名学生朗读,师生合作评议。

3.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摹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好节奏、揣摩语气及情感。

四、学习课文

1.学生分组讨论翻译文句。

2.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字词或短语。

(1)余幼时即嗜学:我从小就爱好读书。

(2)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之:指抄书。

(3)硕师:大师,对学者的尊称。

(4)先达:有地位有声望的前辈。据有关资料来看,可能是指黄晋。

(5)未尝稍降辞色:态度一直严肃。辞色:语言和脸色。

(6)援疑质理:援疑,提出疑难;质理,质询道理。

(7)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盖,句首发语词。我求学时辛勤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

3.思考探究。

让我们跨越700年的时光,回到明代把自己想像成宋濂,“用第一人称复述求学的经历。”那么自己求学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呢?

(1)用圈点批注法,划出描写作者借书难、求师难、求学路途艰辛和生活条件艰难的语句,好好地读一读,品一品,想一想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2 ) 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3 ) 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

要点提示:

(1)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主要语句有: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②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③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④余则绵袍敝衣处其间。

(2)讲述作者本人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

(3)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六、探究,把握写作目的,领会写法作用。

1.本文在写作上,注意了记叙、描写、议论三者的自然结合。

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增添了文采,显得更加生动具体。比如,写到百里之外向硕师名人求教的情景,写了周围的环境,写了“先达”的表现,写了自己求教时的谦虚恭谨。文字简洁,而人物神情跃然纸上。又如写奔走途中的艰难,寥寥数语,情态毕现。写同舍诸生的服饰华贵,采取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更衬托出作者的朴素与艰苦。

2.围绕课文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设计一段正面劝勉马生勤奋学习的话,引导学生与课文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并学习“现身说法以及对比手法的作用和好处,也更感悟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

七、总结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佩戴。) 手自笔录。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手:名词作动词,动手。) 戴朱缨宝饰之帽。(宝:名词作状语,用珠宝;朱缨,名词作状语,用红缨) 主人日再食。(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不必若余之手录。(手:名词作状语,用手) 寓逆旅。(寓:名词作动词,寄住) 无鲜肥滋味之享。(鲜肥:形容词作名词,鲜鱼和肥肉)

2.古今异义

余幼时即嗜学(余:古义为我,今义为剩下,余下) 媵人持汤沃灌 (汤:古义为热水;今义指汤水) 走送之。(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走路) 寓逆旅(逆:古义为迎,今义为逆向,相反方向) 穷冬烈风(穷:古义为深,今义为贫穷,穷尽) 尝趋百里外(趋:古义为奔赴,今义为趋势) 日再食(再:古义为两次,今义为又)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古义为因此,今义为判断动词,是;假:古义借,今义与真相对) 卒获有所闻(卒:古义:终于 今义: 小兵) 右备容臭(xiù) (臭:古义:香气 今义:(chu)臭气,气味难闻) 以中有足乐者(中:古义:心中 今义:表界限)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博士:古义:大儒,博学之士 今义:硕士后的学位) 门人弟子填其室(填:古义:挤满 今义:填满 填充) 或遇其叱咄(或: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3.同义复词

假借 :借 叩问 :请教 沃灌 :浇洗 叱咄 :训斥,呵责 欣悦 :高兴,快乐

4.一词多义

⑴以:①连词:相当于“而”,译为而,来(俯身倾耳以请;无从致书以观)②介词:把,用 (以衾拥覆;生以乡人子谒余;以书假余;撰长书以为贽)③连词:因为(以中有足乐者)④表修饰,不译(计日以还)⑤介词,前者译为因为,后者译为把(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之:①结构助词:的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②代词,指书(走送之)③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当余之从师也) ④无实义(无鲜肥滋味之享)⑤代词,抄书,宾语前置(弗之怠)(3).患:①担忧,忧虑,动词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②忧患,名词(无冻馁之患矣)(4).故:①因此,连词(故余虽愚)②特意,故意,副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⑸道:①学说,名词(益慕圣贤之道) ②说,动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⑹至:①周到,形容词(色愈恭,礼愈至)②到,动词(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⑺质:①询问,动词(援疑质理)②本质,资质,名词(非天质之卑)⑻色:①脸色(未尝稍降辞色) ②表情(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⑼.而:①表转折:但,却(足肤皲裂而不知)②表修饰:(久而乃和) ⑽.或①有时(或遇其叱咄)②有的人(或以钱币乞之)⑾慕 ①仰慕(益慕圣贤之道)②羡慕(略无慕艳意)⑿虽 ①虽然(故余虽愚) ②即使(虽人有百手)

5.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2)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3)手指不可屈伸(屈:通“曲”,弯曲) 4主人日再食(食:通“饲”,吃)

6.倒装句

(1)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之”作宾语,动词后置。“之”代笔录的事。“弗怠之”就是“不懈怠抄书这件事”。) (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介词(于)+名词(家)=介宾 作 状语 是状语后置 原来应是每于藏书之家假借)

7.省略句:(1).以是人多以书假(于)余。(2.)余则缊袍敝衣处(于)其间。(3).撰长书以(之)为挚。

八、布置作业

1.作者家贫嗜学,乐而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想一想,并将它写下来。

2.背诵课文。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阔绰、颓唐、间或、不屑、置辩”等词语。

2.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3.体会小说精巧含蓄的布局。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2.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的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教学重难点

1.把握小说主题。

2.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多角度鲜明、生动刻画人物的写法。

3.结合时代背景,深层领会小说的思想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反复诵读,仔细揣摩鲁迅小说含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以深刻理解人物形象,进而整体把握内容。

2.质疑探究法 小说从多个角度鲜明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深入分析和思考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

3.比较阅读法 将本文与《范进中举》对照比较,了解封建末期知识分子的心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孔乙己画像“咸亨酒店”的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大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孔乙己》的;大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对《孔乙己》如此钟爱,而孔乙己又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孔乙己》,去体味它复杂的情感内蕴。(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1、写作背景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2、为什么酒店取名“咸亨”呢?

“咸亨”一词,最早见于《易经》。 《易经》中有“品物咸亨”之句。据《尔雅 释诂》:“咸,皆也”。“亨”是通达顺利的意思。 “咸亨”合在一起,就是一切通达顺利。

在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之际,绍兴的咸亨酒店又重新开张了。

3、关于“孔乙己”原型的几种说法:

(1)《孔乙己》中的主角孔乙己,据鲁迅先生说,实有其人,此人姓孟,常在咸亨酒店喝酒,人们都叫他“孟夫子”,其行径与“孔乙己”中所描写的差不多。

(摘自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孔乙己》)

(2)他本姓孟,大家叫他孟夫子,他的本名因此失传。------他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以至穷得几乎讨饭。他替人家抄书,可是喜欢喝酒,有时连书籍纸笔都卖掉了,穷极时混进书房里去偷东西,被人抓住,硬说是“窃”书不能算偷------他常到咸亨酒店喝酒,可能住在近地,却也始终没人知道,后来他用蒲包垫着坐在地上,两手撑了走路,也还来吃过酒,末了便不见了。

(摘自陈根生的《孔乙己》从生活到艺术)

(3)作者的本家,名叫“四七”。此人喜欢喝酒,抽鸦片,但能写得一手好字。经常穿着破旧肮脏的竹布长衫,头上歪戴瓜皮帽,到处游荡。他好。却经常被人打。 -------(摘自陈根生的《孔乙己》从生活到艺术)

(4)相传当时绍兴城内有一个名叫“亦然先生”的,此人生活贫苦,为谋生计只得以卖烧饼油条度日,但不肯脱下长衫,又不愿大声叫卖。小贩们吆喝一声,他跟在后面低低叫一声“亦然”,令人啼笑皆非。孩子们常围着哄笑,异口同声叫他“亦然先生”。从此亦然先生也就此扬名绍兴了。 “亦然先生”卖完大饼,就缓缓踱到咸亨酒店,掏出几枚铜钱,要一碗酒,一碟茴香豆,慢慢边喝边嚼着茴香豆。孩子们见了纷纷赶来讨豆吃,他就每人一颗地分给孩子们,直到碟中的茴香豆所剩无几,就用手盖住碟子,嘴里还念念有词:“多乎哉?不多也------”。

(摘自黄道富《咸亨酒店与孔乙己》)

三、检查生字新词预习情况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颓唐(tub) 附和(he) 分辩(bean) 不屑置辩(die)

咸亨酒店(hang) 砚(yam) 荤菜(hen) 羼水(Chan)

拭(shy) 蘸(Zhan) 惋惜(win) 阔绰(Chou)

舀水(you) 涨红(hang) 绽出(Zhan) 哄笑(hang)

间或(jean) 着了慌(Zhao) 打折(she) 门槛(ken)

2、查工具书,解释下面词语。

①、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或申辩。屑,值得。

②、颓唐: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低落。

③、分辩:辩白,辩解。

④、格局:布置的格式。

⑤、缠夹不清,搅扰、夹杂不清。

⑥、之乎者也:“之、乎、者、也”是文言文里常用的语助词,常用来形容丰文不白的话或文章。含讽刺意味。

⑦、大抵:大概。

⑧、君子固穷:语出(论语)意思是“君子能够安于穷困,不因穷困而丧失其道德意志。固,固守,安守。

⑨、营生:谋生,筹划如何生活。

⑩、附和:(言语、行动)追随别人(多含贬义人)

四、速读课文,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

开端:(开头3段)介绍鲁镇咸亨酒店的大概情况,做为孔乙己出场的背景。

发展:4—9段)写孔乙己第一次出场,表现孔乙己是大伙的笑料。

高潮和结局:(l0-13段)写孔乙己第二次出场,表现孔乙己被打折腿后的遭遇。

五、小结

课文塑造了孔乙己这样一个悲剧形象,深刻揭露了腐朽的封建社会制度和科举制度的罪恶。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研讨与练习二、三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作为中华民族20世纪的文化伟人,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鲁迅,以文艺实现他改变“愚弱的国民”精神的启蒙主义抱负。在他一生所创作的三十多篇小说中,他最喜欢的是收在小说集《呐喊》中的《孔乙己》。巴金也说《孔乙己》写得好。日本有一位作家说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孔乙己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二、合作探究--分析孔乙己形象

1.小说是从哪些方面对孔乙己进行个性刻画的?

(1)概括介绍: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种矛盾现象充分说明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征。

(2)肖像描写:

①第一次出场:写他“身材很高大”,说明他尚有劳动能力;“青白脸色”说明他穷困潦倒。营养不良又不肯劳动的结果;脸上“时常夹些伤痕”,是他穷困而偶然偷窃被人打伤的标志,也是他走向没落的重要标志。“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既表明他年龄较大而又精神委顿颓唐。他那件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穷酸潦倒,懒得出奇的经济状况和性格特征。

②第二次出场:“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着一件破夹袄”说明他衣食无着,穷途末路。“盘着两腿,下面垫着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满手是泥”说明他被打折了腿,丧失生活能力。

断腿前后肖像的对照,更显出他遭遇的悲惨。

(3)语言神态描写:

①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说明他以读书人自居,卖弄学问。迂腐可笑的性格。

②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说明他死要面子,怕人嘲笑。

③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说明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的性格。

④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说明孔乙己自命清高。

⑤“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亡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说明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至死不悟。

(4)动作描写:

①“便排出九文大钱”既表现他拮据而穷酸的本相,又对酒店卖弄分文不少,自己是规矩人。并对短衣帮的耻笑表现出若无其事,这一“排”的动作,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他的心理。

②“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说明穷困潦倒到极点,“摸”字表明了他悲惨的境地。

2、归纳孔乙己的性格。

孔乙己地位低下但追求功名,穷困潦倒但好喝懒做,迂腐不堪死要面子而自欺欺人,遭人嘲笑但又孤芳自赏、自命清高,凄苦惨绝但麻木不仁至死不悟,同时又有质朴善良的一面。

三、精彩研读

1、对次要人物的描写与分析

(1) 掌拒:“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东西了!’”四次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以追逐利润为目标的经营者,为赚取利润不择手段。自私冷漠贪婪

(2)短衣帮

“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两次出现“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快乐的空气。” “谁晓得,许是死了。”

靠出卖劳力维持生计。没文化、愚昧、麻木、缺乏同情心

(3)小伙计

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吗?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

年幼单纯,不谙世事,受大人影响,为生计也变得冷漠无同情心

(4)丁举人

“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在打折了腿。”

爬上去的“读书人”有权、有势、有钱。凶狠、残忍、仗势欺人

2、文章通过对鲁镇酒店和次要人物的描写,你觉得孔乙己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

孔乙己生活在一个 充满黑暗、腐朽、麻木、冷漠、虚伪、势力的封建社会环境中。

3、学生合作探究孔乙己矛盾表现的思想原因和社会原因,深刻理解孔乙己形象。

思想原因:思想僵化,因循守旧,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

社会原因:是吃人的封建社会和封建科举制度。

四、研读探讨,理解文意

1.学生阅读课文的前三语段,也即“序幕”部分,思考:小说一开始没有直接写孔乙己,而是介绍咸亨酒店的格局和顾客的情况。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小说开头对咸亨酒店的介绍,交代了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渲染“短衣帮”与“穿长衫的”两大泾渭分明的社会群体,表现了社会严重的阶级对立,人和人之间冷酷的关系,这样一个势利、冷酷、虚伪的社会环境,为我们渲染了一种冷漠、悲凉的社会气氛,为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预示着人物悲剧的必然性。咸亨酒店可以说是当时中国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缩影。

2.学生通读课文第4~12语段,也即小说的主体部分。合作探究:

(1)文中有几处写到众人的哄笑?他们为什么而笑?作者用众人的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文中四处写众人的哄笑。他们意识不到自己与孔乙己同处于社会底层,麻木不仁,自私冷酷,对孔乙己这样一个不幸者不但没有同情与帮助,相反只知哄笑取乐,在劳累而苦闷的生涯中寻求片刻的快乐。

用众人的哄笑贯穿孔乙己的故事,烘托和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意味,以乐境写哀,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悲剧而是社会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更加深刻了。

(2)孔乙己到咸亨酒店仅仅是为了寻口酒喝,以此来麻醉失落的灵魂吗?请大胆谈出自己的看法。

孔乙己到酒店不仅是为了寻口酒喝,以此麻醉灵魂深处的隐痛,他可能另有所求:

①他只有站在“短衣帮”这个社会群体中才能显示他读书人的身份,他要在这里寻求人们对他的“读书人”社会地位的肯定和认可,以抚慰他那因没考中秀才而产生的悲哀;

②“不拖欠酒钱”是为了表现他想在酒店这个小社会里寻求人们对他品行的认可;

③“教小伙计认字”是要求得到人们对他学识的认可;

④孔乙己在别的酒店那里承受的是冷酷无情的嘲笑,只有在孩子们中间才能寻求到一点温暖;

⑤他每次用辩解来掩饰自己的劣迹,同时也是为了想寻求一个读书人的自尊。

五、写法点拨

1、小说对孔乙己的描写,哪些地方是正面描写?哪些地方是侧面描写?由这些描写看出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

正面描写:孔乙己的外貌、绰号的来历、面对众人嘲弄时的语言、神态、动作等。

侧面描写:孔乙己的身世、被丁举人打折了腿。

由这些描写看出孔乙己是一个麻木不仁又至死不悟的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也是冷酷社会的牺牲品。

2、作者没有采用小说常用的第三人称的写法,而是以“小伙计”的'口吻来叙述。这样安排角色的作用是什么?

本文要在短短的篇幅中交代孔乙己的一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而以一个小伙计“我”的角度审视观察周围世界,既方便叙述,减少叙述文字,又显得客观、真实、可信。连一个12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更能说明这个社会对不幸者的冷漠,有利于表达一种悲喜交融的气氛。另外,小伙计涉世未深,还不像掌柜的那样冷酷,表现出对孔乙己的同情。

3、讨论:“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句话一方面深刻说明孔乙己可有可无、可笑可怜、无足轻重的地位,显示他的寂寞与悲哀;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的冷漠、麻木,对他人漠不关心、毫不同情。

4、讨论:小说的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既然是“大约”,为什么又说“的确”,这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小说结尾意味深长。孔乙己既然是个可有可无的小人物,没有人关心他,谁也不能确切知道他是死了,还是活着,只能说“大约”。

孔乙己是个好喝懒做的人,只要有一口气,就是爬也要爬到咸亨酒店来喝上一口酒的,然而从初冬到年关,到第二年端午,再到中秋,又到年关,始终没见孔乙己来,看来孔乙己并非“许是死了”,而是“的确死了”,这是很合乎逻辑的。结尾处看似矛盾的词语更加含蓄、深刻地表现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无疑也加强了小说对吃人的封建制度的控诉和鞭挞的力量。

5.讨论归纳小说的主题思想。

分析后归纳:这篇小说,通过对孔乙己后半生几个悲惨生活片断的描述,成功地塑造了封建末世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国民冷漠、麻木的状态。

七、小结

小说通过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时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板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6】

【设计思路】

1、《孔乙己》是鲁迅先生“于廖廖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漠,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作风”的小说力作,将其纳入文学作品的欣赏单元,颇有意味,因为可以挖掘的地方、可供鉴赏的角度很多。

2、尝试“探究性学习”,初步获得鉴赏小说的方法。指导学生利用材料集中探究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深入探究悲剧来源的复杂性。教师放弃权威角色,与学生共同探讨,起着启发、引导、帮助的作用,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品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尝试一种探究的乐趣。

3、抓住矛盾性和复杂性是解读鲁迅系列悲剧小说的钥匙,并学会利用相关的材料撰写鉴赏文章。

4、鉴赏文学作品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积累、历练。激发兴趣,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是本次阅读训练的要求。文学鉴赏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培养。

【学习目标】

1、学会利用材料,从多角度、细节处探究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以及探究悲剧来源的复杂性,初步学会赏析小说的基本方法。

2、抓住矛盾性和复杂性是鉴赏鲁迅系列悲剧小说的钥匙,并学会利用相关的材料撰写鉴赏文章。

3、在鉴赏中初步学会思辨,思考社会中人的命运与性格、社会等的联系。

【学习重点】

学会利用材料,从多角度、细节处探究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以及悲剧来源的复杂性,初步学会赏析小说的基本方法。

【学习难点】

学会利用材料,全方位深入探究悲剧来源的复杂性。

【课前准备】

1、分发积累A卡,指导学习本卡的生字难词。

2、准备积累B卡,收集有关评价《孔乙己》一文的材料,以备探究学习之用。

3、准备积累C卡,收集有关封建科举考试的材料,以备探究之用。

【指导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1、教师导入:过去我们阅读小说,评价人物,总是简单地判为“好人”和“坏人”,这就像京剧的脸谱“忠”、“奸”分明,犯了评价的幼稚病;而分析人物的悲剧,喜欢简单的贴上标签或无限拔高。真正理解人物、读懂小说,还要抓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探究悲剧来源的复杂性。

2、学生利用积累卡,自读课文,了解内容,解决生字难词。

3、师生讨论(重在讨论的过程,答案不求统一)

①小说为什么将酒店作为孔乙己活动的环境?

②酒店小伙计“我”是否可有可无?

二、初步探究

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具有哪些性格特点?

1、师范读,学生重点感受孔乙己的言行举止。

2、论:用“可的人”,概括出孔乙己的形象。

(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训练学生利用材料,品析课文,从多角度、多层次和细节处探究孔乙己形象。)

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可笑的人,可悲的人,可怜的人,可恶的人,可气的人,可爱的人……(学生观察人物的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看法也不一样。由浅入深,从片面到全面,就是一个认知水平提高的过程。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去补充,教师起引导者和帮助者的作用。)

3、找出依据:让学生细读课文,筛选信息,找到句子,支持自己的看法;可以重点抓住一、二点,给予精心品析。

①讨论:孔乙己是一个“可笑的人”(引导学生探究孔乙己的可笑,在于自相矛盾)

可笑之一: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巨大反差,尴尬可笑)

可笑之二:“窃书不能算偷……”(迂腐、狡辩)

可笑之三:便排出九文大钱。(装阔、炫耀;书呆子的一丝不苟)

可笑之四:……

②讨论:孔乙己仅是一个“可笑的人?”还是……(可恶的人)。

典型处: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

③讨论:在他的可笑、可恶之外,还有……(可爱之处)。

可爱之一: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的茴字,怎样写的?”(真心诚意)

可爱之二: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善良、爱心)

④讨论:孔乙己是可笑、可恶、可爱的一个人,他还是……(可悲、可怜的人)

可悲之一:众人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取一个绰号唤作“孔乙己”(卑贱的人)

可悲之二: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多余的人)

可悲之三:……

⑤进一步讨论:为什么孔乙己的可笑带着泪水,可恶不使人恨,甚至是可爱中透着凉意?(因为他的可笑、可恶、可爱中包藏着深深的可悲。)

A、可笑中的可悲:

a、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穷死不肯脱下象征读书人身份的破烂长衫,多么可悲。)

b、窃书不能算偷。君子固穷。多乎哉,不多也。

(典型的孔乙己式语言,透着迂腐,发着酸气。鼓励学生积极品味语言,提出新解。)

B、可恶中的可悲:不会营生→好喝懒做(这是一个深入点,性格可恶,还是封建教育制度的可恶。)

C、可爱中的可悲:热心考“茴”字和分给孩子茴香豆。

(这是一个难点,引领学生感受一个落魄读书人的孤独与凄凉。)

讨论、小结:(引入瞎子摸象的故事,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正确评价人物?)评价一个人物不能像瞎子摸象一样,摸着一个地方就说是全象,而要多角度、多层次,全面深入地评价一个人。孔乙己是可笑、可恶、可爱、可悲的,这组成他悲剧的性格,交织成他悲剧的人生。

4、讨论得出。鉴赏要点:①学会利用材料,帮助落实重点,从多角度、细节处,品析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三、深入探究

讨论:可恶与可爱,可笑与可悲,组成了孔乙己悲剧性格;悲剧性格演绎悲剧人生,他的人生悲剧还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1、引入有关封建科举考试的材料和《范进中举》的精神片断描写,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帮助学生理解科举制度的罪恶,了解天堂地狱一考之间,懂得封建教育思想的弄人,以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罪过。在更大的文化背景下,理解孔乙己的悲剧来自封建科举制度,他是这一制度的牺牲品,是制度的悲剧。

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孔乙己的悲剧还由什么原因造成?

⑴讨论:环境使然,在课文中寻找,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环境。

①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冷漠)

②几次写到“笑”,一是围绕孔乙己因偷被吊打的“笑”。二是嘲笑孔乙己连半个秀才没捞到,三是孔乙己被打折了腿,仍要取笑。(无情、冷酷)

③念念不忘“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④……

小结:这是一个冷漠、无情的社会,是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这也是社会的悲剧。

⑵讨论:人们是如何看待孔乙己的?(笑料、多余的人)

孔乙己的自我感觉、自我认识如何?(至少是个读书人,高人一等)

从这种反差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孔乙己的精神处于一种什么状态?(麻醉,被毒害,精神悲剧)

⑶讨论:小说为什么三番五次写到“笑声”,这似乎与小说的悲剧气氛不相符合?

以乐写悲,一倍增其悲。这种笑声,其实是反复渲染人们对可怜的孔乙己的逗弄赏观、取笑作乐,人性到了这种地步,其实也是人性的悲剧。

3、讨论得出借鉴要点:学会利用材料,帮助攻克难点,全方位深入探究悲剧来源的复杂性,感受《孔乙己》一文中彻头彻尾的大悲剧。

四、扩展探究

学习课文之后,初步获得鉴赏小说的方法,找到“抓住矛盾性和复杂性”是鉴赏鲁迅系列悲剧小说的钥匙,并利有相关的材料撰写鉴赏文章。

(1)列举系列鉴赏题目给学生,选其一课外完成,做到口子小,挖掘深。

1、我看杨二嫂(抓住其复杂性来分析,重新认识杨二嫂)。

2、祥林嫂的悲剧(参阅《祝福》及相关材料)。

3、孔乙己与范进比较欣赏A、B、C(参阅《范进中举》全文)

4、……

(2)要求学生学会选择相关材料(专家、学者的品析文章,读者的读后感)、平行材料(人物命运或性格类似的作品)等进行参考、比照、分析,撰写鉴赏文章。

附:

积累A卡

1、注意音形义

阔绰(chuo):阔气孱(chan):混合、掺杂踱(duo):慢慢地走。(注意文中的含义)蘸(zhan):沾折(she):断不屑(she)置辩:认为不值得与人分辩。

2、释义

“短衣帮”与“长衫主顾”上大夫孔乙己

积累B卡

一、关于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在人们的心目中,孔乙己只是一个非常可笑的人物,一个可以解闷取乐的工具。这“可笑”,首先表现在他的外貌的奇特和思想的迂腐上面:孔乙己是酒客中间唯一的“读书人”,又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单从这幅独特的肖像看来,也约略可以判定,这是一个颓唐不堪、没有前途的书呆子了。不是吗?旧社会的生活对这个人物显得是那样残酷无情,几乎把他逼到了穷途末路,变成“讨饭一样的'人”了,可是他不愿意抛弃那件“破长衫”,还要摆出“读书人”的臭架子,穷酸相,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以表示自己比别人高明几分。可是,别人不但不把他放在眼里,反而借此逗笑取乐。当别人直截了当地揭穿了他因偷何家的书被吊着打的时候,他一面“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一面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着就说了些“君子固穷”“者乎”之类似通非通的话,于是,便引得众人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孔乙己是自尊的,可是别人却故意要去刺痛他,问他为什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手,这就使他“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回答不出,于是,“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这是一幅多么可笑,然而又是多么可悲的画面呵!一面是灾难、痛苦和不幸;另一面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把“乐趣”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面,封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无情,通过这幅“可笑”而又可悲的画面,不是暴露无遗了吗?含着眼泪的笑,以喜剧形式出现的悲剧,这是鲁迅在这篇小说中所表现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孔乙己诚然是“可笑”的,但在这“可笑”的背后,却隐藏着弱小者的寂寞而痛苦的灵魂。

孔乙己,这个浸透了封建思想的旧社会的牺牲品,在他的品性中,难道没有一点可取之处么?他的凄凉的结局,难道不能引起人们的丝毫的同情和关怀么?

孔乙己在那群无聊的酒徒和小市民中间是找不到丝毫的人间的温暖的。成人社会的冷酷无情,逼着他把自己的真诚的感情转移给孩子们,他也迫切地希望着从孩子中间获得一些温暖和谅解。他真心诚意地考小伙计“茴”字的四种写法,给孩子们每人一颗茴香豆,这些地方使我们发现他的迂腐的个性中还包含着诚恳和善良。可是即使在孩子们中间,孔乙己也还是找不到丝毫人间的温暖。

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奴役下的一个可怜的牺牲品,黑暗王国里的一个被侮辱与被践踏的卑微的小人物。他的迂腐无能,是受封建文化、科举制度毒害的结果。他虽然已经沧落在社会的最低层,但对仕途的梦想,却并没有完全幻灭,他念了一辈子书,到了须发花白的年纪,还只是个“童生”,连个秀才都不是,却只知道“茴”字的四种写法,既不能进学,又不会营生。人们哪个还瞧得起他,早把他看成一钱不值的废物了,可是他还自得其乐,满口“诗云子曰”,表示自己至少是个读书人,比人高出一头,在某种程度上,有点阿Q相。这真是个精神悲剧。鲁迅用他的锐利的笔,就是这样透过孔乙己的灵魂,把封建文化、科举制度的道德文明的虚伪与无耻,以及它对历代知识分子的严重精神戕害,冷静而深刻地剖析出来了。

显然,鲁迅在描绘这个被旧社会扭曲了灵魂的“多余的人”的悲惨一生的时候,是交织着爱及憎两种相当复杂的感情的。孔乙己不是坏人,在他身上还保留着善良、诚实的品性,在这地方,鲁迅寄予他深切的同情;可是,作为一个背负着没落阶级不可挽救的悲剧命运的人,鲁迅就给以严厉的鞭挞,毫不容情地把他从历史舞台中葬送出去,替他唱出了一支无限辛酸的挽歌。

(张德林《含泪的笑》)

二、关于小说的主题思想

作品把故事从头到尾都安排在群众熙攘的咸亨酒店门口,不厌其烦地描绘群众中爆发的一阵阵哄笑,这就是把孔乙己身上的封建教育毒害放在喜剧的笑声中进行辛辣的批判,更重要的是作者细致描绘、反复渲染了社会人们对这个可怜弱者的逗弄赏玩,取笑作乐,这就把一个更大、更严重的社会悲剧触目惊心地推到读者面前。“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增其哀乐。”(王夫之《姜斋诗话》)鲁迅深通艺术辩证法,在《孔乙己》中出色地运用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因而使悲剧越发显得深沉哀痛,撼人心魄。所以《孔乙己》不仅是一篇“愤怒讨伐儒家教育的战斗檄文”,实在还是一幅描写中国封建社会人民群众思想昏沉、精神麻木的生活风俗画。

可见,孔乙己受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毒害并不是小说《孔乙己》的全部内容。因为那店堂内外的一阵阵愚妄、麻木的哄笑声,就不是封建教育所能概括得了的。作者把孔乙己摆在酒客、掌柜、小孩子的日常闲谈、戏弄中不动声色来刻画,他的悲剧在社会群众的哄笑中逐步展现出来,这样的艺术构思就使《孔乙己》的主题势必比“抨击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毒害”更为深广。

(陈根生《谈谈〈孔乙己〉的主题》)

三、关于小说中一些词语、句子等的分析

“窃书不能算偷……”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是小说里所写的孔乙己争辩时所说的话。

“偷”“窃”“偷窃”三个词同义,一个是口语词,一个是古语词,一个是书面语词。在这里三个词分别运用,各得其所,既符合语境条件,又有助于刻画小说所规定的人物的特定性格。小店里人们取笑孔乙己,系日常对话,用口语词“偷”。孔乙己为了辩解而用古语词“窃”,故意在字面上做文章,似乎“窃”与“偷”本质不同。这固然是为了摆脱窘境的辩解,也同他开口闭口“之乎者也”的性格特征相吻合,更显出这个没落的封建文人的迂腐和可悲。故事叙述人“我”的叙述不用“偷”而用“偷窃”,特意把“偷”和“窃”连了起来,点破孔乙己的辩解,同时也符合叙述语言(不是人物对话)的语境条件,符合“我”作为懂得几个字(居然能写出茴香豆的“茴”字)的店小二的身份。词语的恰当运用适应了语境条件和刻画人物性格的需要,使篇章前后和谐统一。如果把原文的“偷”与“窃”互换,或者把“偷窃”换用为“偷”或“窃”,既不合语境条件,也会破坏人物性格的一致性,影响意思的确切表达和篇章前后的和谐统一。

(王尔龄夏康达《〈孔乙己〉难句解》)

四、关于孔乙己出场时肖像描写的作用

孔乙己的长衫描写,作为塑造形象揭示性格的点晴之笔,可谓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确实,如果鲁迅先生只写孔乙己站着喝酒而不写其穿着长衫,就很难简明地揭示出主人公思想意识和其所处的经济地位之间的矛盾,奇峰般地凸现出他迂腐寒酸的性格。这长衫是人物灵魂的标签,是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广告。

(田又生《孔乙己的长衫哪里去了》)

不管怎么说,孔乙己的长衫不见了。长衫怎么被脱下的,任凭大家去合理地想象。但必须明确的是,它要与文章的主题思想、与人物的性格命运紧密联系。孔乙己死死不肯脱下长衫,是为了摆读书人的架子,是幻想跻身上流社会。这就说明孔乙己中了封建教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毒害极深;“一心向上爬”的封建等级观念浓厚,是至死不悟的。他企图以一件长衫来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可是孔乙己毕竟是一个“没有进学”,连温饱也无法解决,靠“钞钞书”,甚至“偶然做些偷窃的事”来苟延余生的读书人。丁举人借孔乙己偷了他家的东西之机,一顿惨无人道的痛打,既残酷地打残了孔乙己的肉体,也打破了他那件本来就破破烂烂的长衫。孔乙己的长衫是被丁举人无情“剥”下的。

(何国森《长衫到哪里去了》)

积累卡C

一、科举制度简介

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分科取士而得名。汉代已有考试取士之法,但系临时措施,并未形成定制。随文帝废除世袭贵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这从当时来说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因为它使下层的有才之士脱颖而出。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一直延续到明清。清朝的科举考试,一般童先生在县或府里参加院试,考取的为“生员”,叫“进学”,也就是中了秀才;秀才再到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的为“举人”;举人的选拔考试,中者就是进士。明清两朝的考试内容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规定文章的格式为八股文,解释须依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以“一孔之见,一人之注”的集中和权威,极大地束缚了古代知识分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对人才的桎梏,科举制度已经走向反面。科举制度的最大恶果就造就了一大批追求功名而死读书,读死书的“孔乙己式的人物”,抱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人生信条,屡败屡考,屡考屡败,穷困潦倒一生,成为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由于科举考试制度对人才的极大桎梏,以及与社会发展的不相适应,光绪三十一年,推行学校教育,科学制度废除。

二、《范进中举》精彩片断集粹

1、次日,行香挂牌,…………范进磕头下去了。

2、次日,范进少不得拜拜乡邻。…………一顿夹七夹八,骂的范进摸门不着。

3、报录人见了道…………再为商酌。

4、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范进又谢了领居

    202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