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语文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案

晓芬分享

学习语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借鉴先贤智慧,拓宽思维边界和知识领域。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文章写作背景;

2、掌握文言言阅读方法,学会疏通文意;

3、理解文章内涵,把握父对子的殷殷深情。

教学重点:

1、掌握文言言阅读方法,学会疏通文意;

2、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修身养性。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大意,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同学们知道杜甫笔下写到的是古代哪位精英吗?对就是诸葛亮。今天,我们来学他的一篇家训,解读那蕴含“慈父情,谆谆教子意”的《诫子书》,领悟名人的教育风范,品味出先贤的修身之道。

二、作者及文章写作背景介绍

三、整体感知

1、读课文,划分节奏。

2、小组内翻译课文,老师抽查补充。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文章层次划分

文体:议论文

中心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第二层:阐述“静”与“学”的辩证关系。

第三层:告诫儿子珍惜时光,有所作为。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1、诸葛亮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请找出句子品读;

2、请找出文中的名言警句,并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说说对你的启示;

3、归纳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词类现象。

4、试背诵课文。

一、导入:《诫子书》全文86字,虽阐述的是敬业奉献、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但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今天我们继续来看看这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是如何对儿子进行教导的。

二、研讨课文:

1、读课文,分析诸葛亮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2、请找出文中的名言警句,并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说说对你的启示;

3、完成课本P86第三题。

三、归纳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词类现象。

四、写作特点分析

学习反面(或否定的`角度)论述观点。

五、朗读成诵。

六、布置作业

1、完成完成《阳光学业评价》P68、69;

2、背诵全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

教学方法:

阅读法,学导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杜甫的《蜀相》中的诗句导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几句诗写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学生回答引出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智慧的化身,其实他不但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慈父,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诸葛亮写给他儿子的家信——《诫子书》,去体会慈父的殷殷情怀,智者的谆谆教诲。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顺。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找学生朗读课文,师点拨存在的问题。师生共同明确加点字的注音和课文朗读停顿。

夫:澹泊::淫慢:险躁:穷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全班齐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准确翻译。

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

温馨提示:A、联系实虚词的日常积累(如“以”的常见用法),迁移联想,猜读翻译,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后总结成型。

B、翻译课文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无论哪种译都要保留

原句的句式特征(如双重否定)和原文的风格特点(如本文的简洁精警)

2、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翻译过程遇到的难题。

3、师生共同解疑。教师给予点拨,对学生进行古文学习方法的指导。

四、品读课文,领会深意。

本环节教师以一系列的问题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告诫儿子立志学习、修身养性、淡泊名利、珍惜时间。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2、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从文中找出典型句子,分组讨论交流,指定代表回答;齐读原句,体会作者情感,力求熟读至诵)

明确:A、淡泊: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C、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4、从文中找出你喜欢的一个警句,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明确:六、课堂小结:

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时空,历久弥新,愿这些经典的语句伴随我们大家行走一生。让我们一起背诵全文。

五、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搜集有关诸葛亮的诗句或成语或典故。

六、板书设计:

诫子书

诸葛亮

澹宁

泊静明致

志远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案篇3

一、导入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学生回答:秋)不错,那么我们一年中有几个季节啊(四个,春夏秋冬),很好,为了让大家更能深刻的体会大自然的四个季节,接下来我们来看几张图片(幻灯片放映春夏秋冬四季的照片)这些照片漂亮吗?(漂亮)那有没有谁愿意告诉老师,你们喜欢哪个季节啊?(学生举手发言)

不错,大家回答的都很好,其实,时序更替,四季轮回,春夏秋冬都是美不胜收的。老舍先生曾经在《济南的秋天》中写道:“上帝把春的艺术赐给了西湖,把夏的艺术赐给了瑞士,把秋天的和冬天的全赐给了济南。”在他的眼里,济南的秋天和冬天都是最美的;在他的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风韵。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老舍先生一起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吧。

二、解题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源比较丰富,自古素有“泉城”之美称。尤以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名泉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誉。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国有一位原始部落的首领——舜就诞生与生活在济南一带。李白、杜甫、苏轼、等古今杰出的作家和学者,都先后在济南生活游历或求学为官,故有“济南名士多”的佳誉。

老舍在齐鲁大学任教时著有散文《济南的春天》《济南的秋天》《济南的冬天》《三个月来的济南》《趵突泉》等。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下老舍先生关于《济南的冬天》的学习吧。

三、作者介绍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应召回国。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终年67岁。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音频播放:

(1)播放音频朗读文件,让学生注意其中的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2)让学生边听课文,边动笔在书上圈点勾画,标出生字、难词,重点词语、优美语句及自己的疑问。

2、注音释义:

【注音】

镶(xiāng)

响晴(xiǎng qíng)

温晴(wēn qíng)

安适(ān shì)

肌肤(jī fū)

秀气(xiù qi)

绿萍(lù píng)

水藻(shuǐ zǎo)

贮蓄(zhù xù)

澄清(chéng qīng)

空灵(kòng líng)

水墨画(shuǐ mò huà)

蓝汪汪(lán wāng wāng)

【释义】

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

响晴:晴朗无云.

温晴:温暖晴朗.

安适:安静舒适.

肌肤:皮肤.

秀气:文雅;斯文.

绿萍:一种植物.

水藻:生长在水里的藻类.

贮蓄:积;存.

澄清:水清澈明净.

空灵:灵活而捉摸不透.

水墨画:用墨汁画的画.

蓝汪汪:形容很蓝.

3、学生朗读

让同学们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初读课文,挑选几位同学给大家做个示范,分别朗读文章的第一段、第三段和第五段。

五、疏通文意,赏析全文

1、思考问题:

学生朗读全文,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写景的文章可按“找景物,抓特征”的方法阅读课文。请你运用这种方法自读课文,找出济南冬天的总的特征是什么?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表述。(温晴)

(2)文中选取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描写济南的冬天?分别突出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点?(山景、水色)

2、板书:

济南的冬天

(1)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温晴。

与北平相比——无风声

与伦敦相比——无重雾 (响晴) 宝地

与热带相比——无毒日 (温晴)

(2)景物:

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

山景 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

城外的远山——淡雅;

水色 绿、清、亮

3、课堂小结:

文章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

4、作业布置:

(1)认真,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

(2)复习这篇课文的生字词,下一堂课准备听写。

(3)每人回去搜集描写冬天的语句至少一则,古诗词至少三句以上。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案篇4

秋天的怀念

教学目标:

1、学会如何正确对待人生路上的困难和不幸,学会坚强,珍惜生命。

2、品读细节描写的词句,带着不同的感受朗读品味描写菊花的句子,层层深入,感悟母爱的无私、博大、宽容、深厚,感受力量,感悟生命。

3、能深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赏乐揭题。

1.播放歌曲《叫一声妈妈》。

师: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她愿意用自己的一生来爱你;有一种爱,她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

2.点击课题。

是啊!母爱不仅仅是爱和给予,还应担起一份责任――就是教给儿子如何面对有缺憾的生命。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母亲教给儿子如何面对有缺憾生命的故事。这个故事的题目叫……师板书《秋天的怀念》,生读课题。

二、自由研读,真情感知。

师:秋天的怀念,多么诗意的题目,请大家读读课文,找出洋溢着母爱的句子。

1、学生自读。

2、全班重点交流:要求学生抓住母亲的表情﹑动作﹑语言来说,体会母亲的心情。(结合交流,师引导。附:①母亲扑过来------这位母亲,你干吗忍住呢?你应该把你的悲伤、痛苦都哭出来呀!你为什么不哭呢?指导朗读:你真懂得母亲的心思!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母亲当时的心情吧!②后来妹妹告诉我,她的肝常常-----指导朗读:是啊,整宿整宿,多么漫长的煎熬啊!让我们也去体会体会!齐读------③我那个生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说话训练:母亲的这句话里有个省略号,表示——读到这儿,你能把母亲没说完的话说出来吗?)

3、引导小结。

师:是呀,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朴实的话语,一件件平凡的小事都涌动着母亲的爱,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说说母爱是怎样的。

师小结:母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的。作者正是抓住一个个细节来描写伟大无私的母爱的。

三、重点择读,深情感悟。

1、师:刚才,我们一起感知了母亲对儿子的舔犊深情,现在咱们请同学读出最感动我们的语句来,让我们再次感受感受伟大而无私的母爱(配乐《江河水》)。

2、师:母亲的一个个小小的动作,细微的眼神,只言片语,都使作者记忆犹新,这体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你能从文中找出直接表达秋天的怀念的段落来吗?

3、交流:大家同意吗?课件出示: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①图欣赏——美吗?就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读这句话。

②自由读练读。③指名读。

④你为什么把淡雅读得那么轻、那么柔呢?

⑤师:这么一个伟大的母亲已经离我而去,又是一年秋来到,又是菊花烂漫时,睹物思人,思绪万千,在花丛中,“我”仿佛又看到母亲憔悴的脸、“我”仿佛又听到母亲那和蔼的话语……带着这种感情,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自然段。

四、从母爱中感受生命的力量。

1、师:就是这北海的菊花,曾经使重病缠身的母亲一而再,再而三地想带我去看。现在,你明白母亲为什么要带“我”去看菊花的原因了吗?你明白了母亲未说完的话吗?

2、又一年的清明节到了,“我”来到母亲的墓前,请把想说的说给母亲听听吧!

3、师:是啊,作者也懂得:母亲让他去看菊花,是想他学会菊花的坚强,想他好好地珍惜自己的生命,勇敢面对现实,顽强地生存下去。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生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我们应珍惜我们的生命,好好活下去!这里,我想送大家一段话:

当灾难与逆境来临时

愿我们更坚强!

当爱围绕我们周围时

愿你我都珍惜!

愿我们的生命之花

越开越烂漫!

愿天下母亲的笑脸

越来越灿烂!

板书设计:秋天的怀念

伟大“我”

怀念

无私母亲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读写、理解“憔悴”、“瘫痪”、“翻来覆去”等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与体会,通过朗读与体会,联系上下文,学习作者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伟大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的分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伟大深沉的母爱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情境导入,从《合欢树》中读出了什么?

2、初读

(1)自主解决字词关

(2)课文概述

(3)文章写了几次秋天

3、析读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汇报: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内容一: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1)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小心翼翼的母亲)

(2)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悄悄地偷偷地)

(3)母亲为什么要“悄悄地躲出去“又“偷偷地听我得动静?(担心挂念我)

(4)母亲心里在想些什么?她是什么心情?(心痛、无能为力)

(5)指导朗读(小心翼翼的感觉)

内容二: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一块好好活儿”。

(1)母亲为什么要说这段话?儿子哪里不好好活了?(母亲的病已到了那步田地;作者曾说“我活着还有什么劲?”)

(2)母亲是怎样做的?

(3)她的动作说明了什么?(母亲的担心、着急)

(4)能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勇敢的)

(5)指导朗读(忍住哭声)

内容三:母亲过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1)母亲为什么要挡在窗前(怕“我”触景生情)

(2)作者之前有什么触景生情的表现吗?(北归的雁阵、李谷一甜美的歌声)

(3)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细心的母亲)

4、品读

进一步体会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5、小结:教师总结

6、作业:课下搜集资料,看一看史铁生后来变成了什么样,写一份500字的心得体会。

四、板书设计(略)

    2008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