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五年级上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五年级上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趣。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2、布置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清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2、质疑问难: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小苗是谁?大树又是谁?
3、互相交流:
把收集到的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4、这篇课文的形式与我们以前读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互相评议。
3、指名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交流汇报:
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你是从哪些词句了解到的?
三、深入感悟,明白道理
1、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完成表格。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3、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1)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2)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3)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4)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四、积累运用,培养能力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
五、拓展活动
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书。
五年级上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文
时间:1999年8月21日
地点:北京大学季羡林家
季羡林:苗苗,现在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
苗苗:好。
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吧。
苗苗: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爷爷,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欢看闲书。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儿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季羡林:(笑)我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让看闲书。怎么办呢?我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我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我是主张看闲书的,为什么呢?苗苗你说说,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呢?
苗苗:我觉得,应该写真事。
季羡林:嗯,你再说说,从技术上讲,怎么才能写的通顺呢?
苗苗:得多看点儿课外书。
季羡林:是这样。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笑)
苗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欢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苗苗: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记住了。爷爷,有人让我妈妈赶快给我找一个好外语老师,说过了12岁再学外语就永远也说不准了。爷爷,您会那么多种外语,您说,他们说得对吗?
季羡林:倒不一定是12岁,当然早学比晚学好。学外语的发音跟母语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学起来就困难。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最近出了一本书,鼓励小孩背诗。我提个建议,应该再出一本散文集,从《古文观止》里选,加点儿注。小时候背的,忘不了。
苗苗: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呀!
季羡林:(笑)可不是让你一天背下来哟。
五年级上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
语文课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玄乎,形式多,花样多,更让人觉得繁花满目,流光溢彩,但细细咀嚼,却又感觉平淡,缺乏内涵和品位。而有一些简单朴实的课,初听不怎么样,但越嚼越有文化气息,书卷气浓。“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领异二月花。”“简不是简单无物,教学手段、方法单一,而是将教学内容精简浓缩,力求“简而精,单而丰”,并以简化教学过程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它需要教师要有丰厚的教学修养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正如李怀远老师所执教的《小苗和大树的对话》,我认为,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李老师的课就像一杯真正的没有任何香味的水,自然、和谐、不事雕饰地美。
1.教学内容简约。从听课者的角度来看,我想,课前李老师肯定对教材进行了认真地研读。只有课前在“深入“上下了工夫,课上才能做到“浅出”。李老师没有对文章进行琐碎的分析,而是将整个教学环节分成了最主要的五大块,每一块都设计了具体要落实的学习任务,如:(1)读出下面的词语;(2)这篇课文写了什么;(3)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比较,有什么不同;(4)说出你感兴趣的或不明白的地方,自读课文后全班交流;(5)季羡林和苗苗算不算书虫?在文中找出你的理由,等等这些,都以“闯关”的形式进行,内容简约,重点突出,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对教材进行了合理裁剪,大胆地进行了不得取舍,而不是面面俱到,浮光略影。
2.教学过程简化。李老师将整个教学环节分成了五大块,实施的时候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从词到句,由句到段再到文,降低了学生的认知难度。条理很清晰,也没有让学生感到复杂深奥。去掉了很多不必要的环节,重点也就更突出了。
3.教学媒体简便。众所周知,多媒体是把“双刃剑”,有时使用不当,反而束缚了学生的想象,扼杀了学生用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创造力。李老师只用了幻灯展示了季羡林爷爷的生平介绍,苗苗和季羡林的人物形象,以及“闯关”的问题。没有五花八门的动画,最主要的还是靠粉笔在板书。
4.教学语言简洁。李老师的引导、过渡、讲解、评价的语言都做到了精炼、简洁、准确。如:当学生对究竟“是谁背的忘不了”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理解时,教师说“你觉得怎么理解好”,委婉地将问题抛给了学生,没有给出固定答案,学生怎么理解都行,因为每个人读书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又如:当教师让学生思考采访时该注意些什么时,有个学生的问题很简单,教师没有说他回答得不好,而是说“这个问题如果你不问他,你知道答案吗?”学生很快就把答案说了出来,这时教师又说“那这个问题还需要问吗?”学生说不要了。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让学生自己明白了,采访时要提一些分量重,只有被采访的对象才能回答的问题,不问就能知道答案的题目就免了。执教者避免了啰唆杂乱,引导追求启发性和艺术性,学生置身于优秀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从而受到了感染和熏陶。
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都能做到像李老师这样真实、朴实、简单、高效,便是理想的语文课堂了。这仅是我个人的体会,望大家提出不同的看法,在交流中去共同提高我们语文教学的质量。
五年级上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