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语文知识大全>

高中语文劝学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梦荧分享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练习题,那么高一语文《劝学》练习题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高中语文劝学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仅供参考。

高中语文劝学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劝学》练习题与答案

一、理解性默写

1《劝学》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多用比兴手法,因而取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

2《劝学》中从正面阐述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学》中说明人的资质差异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解: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二、阅读下文,完成1~5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学不可以已 已:完毕

B.木直中绳 中:符合

C.輮以为轮 为:成为

D.金就砺则利 就:凑近

解析:A.已,停止。

答案:A

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虽有槁暴

C.参省乎己

D.君子生非异也

解析:A.“知”通“智”,B.“有”通“又”,D.“生”通“性”。

答案:C

3.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用法及词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取之于蓝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吾身

寒于水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 相同, 不同 B. 不同, 相同

C. 不同, 不同 D. 相同, 相同

解析: 于,介词,介绍出动作发生的处所; 于,介词,用在形容词后,表比较,并介绍出比较的对象; 而,连词,表并列关系; 而,连词,表转折关系。

答案:C

5.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A.虽然有的枯干了,不再挺直,这是火的熏烤使它变成了这样。

B.即使又枯干了,也不再重新挺直,这是使它弯曲成了这个样子。

C.虽然有的枯干了,不再挺直,这是使它弯曲成这样的缘故。

D.即使又枯干了,也不再重新挺直,这是火的熏烤使它变成了这样。

解析:准确理解句意。注意“有”的用法。

答案:D

三、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斗折蛇行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衣水犀之甲者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解析:C项中“衣”名词作动词,其他三项加粗词是名词作状语。

答案:C

2.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吾尝终日而思矣

B.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C.登高而招

D.顺风而呼

解析:B项中“而”表转折关系,其他三项加粗词为连词,连接修饰语与中心语。

答案:B

3.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A.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却比不上短时间内学习收获大。

B.我曾经整天地独立思考,却比不上短时间向他人学习收获大。

C.我曾经一天到晚不停地学习,却比不上短时间内学习收获大。

D.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却不如一会儿向别人学,一会儿自己思考收获大。

解析:准确理解句意,注意“学”、“思”的意义和用法。

答案:B

4.对上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终日而思”之所以不如“须臾之所学”收获大,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利用外在的人或物。

B.文章很好地运用了比喻论证方法,来阐述“善假于物”的重要意义。

C.学习上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把个人独立思考和向他人请教结合起来,这也是上文重点论述的道理。

D.学习可以使人“善假于物”,从而培养起自己超越常人的智慧和品德。

解析:准确理解文意。“善假于物”是论述重点。

答案:C

四、阅读下文,完成1~3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给上文划分层次,正确的是( )

A. / /

B. /

C. / /

D. / /

解析:本段论述学习要“积累”、“持恒”、“专心”三点,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论述。

答案:A

2.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A. 积累善行,养成美好的品德,而且情操高尚,智慧日增,也就具备了圣人的思想品质。

骏马跳跃一次,不能超过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地前进。

B. 积累善行,养成美好的品德,就能情操高尚,智慧日增,也就具备了圣人的思想品德。

骏马跳跃一次,不能超过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地前进。

C. 积累善行,养成美好的品德,而且情操高尚,智慧日增,也就具备了圣人的思想品德。

骏马能跳跃一次,不能走出十步;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地前进。

D. 积累善行,养成美好的品德,就能情操高尚,智慧日增,也就具备了圣人的思想品德。

骏马能跳跃一次,不能走出十步;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出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地前进。

解析:理解 句,注意“而”字作用;理解 句,注意前后句对比关系。

答案:B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学习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只有不断地积累,才能获取渊博的知识,达到“神明自得”的地步。

B.“骐骥”、“驽马”两个比喻暗示客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好坏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

C.在学习上尽管主、客观条件有不同,但要学习成功就必须专一而不能浮躁。

D.上文运用比喻论证方法,从正面证明了学习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解析:文章正反对照论证。

答案:D

《劝学》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蹂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蹂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假如)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所以木材经过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我曾整天思索,(结果)不如片刻的学习收获大;我曾踮起脚跟远望,不如登高处见得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

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没有(办法)走到千里之远的(地方);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它不停的走。雕刻(一下)就放着(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的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六条腿,两之蟹钳,(可是)没有蛇和鳝鱼的洞(就)没有(地方)可以寄托(身体),(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的缘故。

《劝学》注释:

1.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学不可以已:学习不能停止。

3.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蓼(liǎo)蓝: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红紫色,叶子长椭圆形,干时暗蓝色。花淡红色,穗状花序,结瘦果,黑褐色。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于:从

4.青于蓝:比蓼蓝(更)深。于:比。

5、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

6.輮以为轮:輮: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一种手工艺)。以:把。为:当作。

7.规:圆规,测圆的工具。

8.虽有槁暴: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晒干。槁暴,枯干。

9.挺:直。

10.受绳:用墨线量过。

11.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12.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接近,靠近。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博学:广泛地学习。日:每天。知:通“智”,智慧。明:明达。行无过:行动没有过错。

14.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表修饰。

15.须臾:片刻,一会儿。

16.跂:提起脚后跟。

17.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

18.而见者远:意思是远处的人也能看见。而,表转折。

19.疾:快,速,这里引申为“洪亮”,指声音宏大。

20.彰:清楚。

21.假:借助,利用。舆:车。

22.利足:脚走得快。致:达到。

23.水:指游泳。名词,用作动词。

24.绝:横渡。

25.生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资质,禀赋。

26.善假于物也:于:向。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27.兴:起,兴盛。

28.焉:于之,在那里。

29.渊:深水。

30.蛟:一种似龙的生物。

3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累善行而养成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通明的思想(也就)具备了。得,获得。而,表因果关系。

32.跬:古代的半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33.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34.骐骥:骏马,千里马。

35.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驽马,劣马。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

36.功在不舍:(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舍,停。

37.锲:用刀雕刻。

38.金石可镂:金:金属。石:石头。镂: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

39.用心一也:(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用,以,因为。

40.六跪: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跪,蟹脚。(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或自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另一说,“六”虚指。这两说高中课本中没有提到)

41.螯:螃蟹的大钳子。

42.躁:浮躁,不专心。

43.神明:精神智慧。

44.跪:脚,蟹腿。

    2135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