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词语大全>词语意思>

茶陵诗派的名词解释_源起_艺术风格_历史意义

莉莎分享

  茶陵诗派的名词解释

  明初成化至弘治年间李东阳以内阁大臣的身份主持诗坛,追随者趋之若鹜,形成一个以籍贯命名的“茶陵诗派”。针对台阁体卑冗委琐的风气,提出“轶宋窥唐”,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强调对法度声调的掌握。因其历任馆阁,四十年不出国门,诗风雍容典雅,平正典丽,仍有台阁体的余波。但另一些作品却摆脱了台阁风,展示了广阔的社会视角,表现了作者的个人的真情实感和精神状态。自然清新、意趣横生,不刻琢,有浓烈的生活气息。

  茶陵诗派的源起

  明成化、弘治以后,随着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加深,官场日益腐朽,社会动荡不安。在严重的内忧外患面前,专以粉饰太平为己任、脱离社会现实生活的“台阁体”文风已经无法继续维持,诗坛急需新的诗歌创作理论来指导诗歌的创作与发展。

  茶陵诗派的艺术风格

  台阁体诗文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格调雅丽雍容,这与其“歌盛世,颂太平”的主题内容有较大关系。茶陵诗派诗歌作品中还有一些遗留有台阁体的气息,显示出雍容平易的风格,如李东阳的《庆成宴,次焦少宰韵・其一》:“旌旗簇拥千人队,衮绣分明五色光”。这类风格的诗歌在茶陵诗派的作品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但与台阁体不同的是他们的诗歌风格不只限于此,而是注入了更多新的因素。茶陵诗派对个人情感的关注和对民生的关心,使诗歌呈现出清新淡雅和苍凉沉郁两种风格倾向,又由于受李东阳格调说的影响,格律谨严。

  (一)清新淡雅

  茶陵诗派不再局限于台阁体诗雍容平雅的风格,他们对当时的险恶的仕途感到力不从心,试图寻找心灵的宁静和灵魂的出路,将目光投向下层农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受“野俗说”的影响,创作开始倾向于山林诗宁静淡雅的风格。在他们的作品中,有不少描写农家生活的诗歌,这些诗歌格调清新自然,意境淡雅,趣味横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

  春尽田家郎未归,小池凉雨试�衣。

  园桑绿罢蚕初熟,野麦青时雉始飞。

  ――(《茶陵竹枝歌・其七》)

  诗人用“小池”“凉雨”“初蚕”“青麦”“野雉”等田园景象勾勒出一幅清新明丽、恬淡静雅的晚春图,让人读后顿感神清气爽,心灵得到净化。

  (二)苍凉沉郁

  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人民生活的关注,是茶陵诗派诗人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在他们的诗歌中,有不少是忧国忧民的作品,因其深深的忧虑、无奈的感慨,形成了苍凉沉郁的风格。

  李东阳的《白杨行》描写的是荒年百姓的痛苦生活。“路经白杨河,河水浅且浑。居人蔽川下,出没无完�。”衣不蔽体的老百姓聚集在又浅又浑的河边,他们“俯首若有得,昂然共腾欢”,只是因为在河边挖掘到了可以吃的东西而高兴。这是多么心酸的一幕,饥饿竟把人折磨到了这种地步!“吾人未沟壑,生意谅斯存”更显得沉重,“微心不盈寸,引此万虑端。”是作者深深的忧虑。整首诗语调低沉,感情沉重,风格苍凉沉郁。   (三)格律谨严

  《麓堂诗话》是茶陵诗派的诗歌纲领,其中居核心地位的格调说势必对茶陵诗人的创作起着指导作用。在茶陵诗派的作品中注重讲究声律的和谐、节奏的抑扬顿挫,显示出格律整饬的音乐美。李东阳的乐府诗具有代表性。例如:《三字狱》(卷二):

  朋党谪,天下惜,惜不惜,贬李迪。

  三字狱,天下服,服不服,杀武穆。

  奸臣败国不畏天,区区物论真无权。

  崖州一死差快意,遗恨施郎马前刺。

  本诗借助音律节奏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前两句以六个三字短语作为开起,形式上体现了诗歌的对称美,同时以紧迫急切的声响、抑扬顿挫的语调来传达情感上的义愤填膺,这样既符合声律的要求,又加强了主观情感的抒发。

  茶陵诗派的历史地位

  从《麓堂诗话》和创作实际来看,茶陵诗派从理论到实践都对台阁体进行了反拨,给当时衰微的诗歌注入了新的因素,使诗歌创作朝着正常的轨迹发展。同时在《麓堂诗话》中提出的“宗唐”等主张,对前七子复古思想有铺垫和推动的作用。

猜你感兴趣:

1.太康文学的名词解释|基本特点|代表人物

2.法律援助的名词解释 - 学习啦

3.百科全书派的名词解释|形成过程|派别影响

4.教会文学的名词解释|背景|基本特征

    3895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