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词语大全>词语意思>

古文经学的名词解释定义是什么

镇权分享

  古文经学是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儒家经书。古文经学的意思是什么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古文经学的名词解释,供大家阅览!

  古文经学的意思

  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籍的学术流派。与“今文经学”相对。古文经,指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儒家经书。始皇焚书期间,民间儒生将一些古文经书埋藏起来,至汉代前期,相继发现,如景帝时,河间献王以重金在民间征集所得古文经书,以及武帝时鲁恭王从孔子故宅壁间所发现的古文经籍。诸王等先后献给朝廷,藏于秘府。今文经,则指汉初由老儒背诵,口耳相传的经文与解释,由弟子用当时的隶书(今文)记录下来的经典。至哀帝时,刘歆领校秘书,发现古文经不但文字与当时立于学官的博士本有异,而且有的博士本定为今文经。他指责今文经为秦代焚书之余,残阙不全。基于此,刘歆请立古文经《毛诗》、《左传》、逸《礼》于学官。因遭到太常博士群起反对,刘歆离开京都。西汉末,王莽欲篡权,提出“王田”的主张,要将土地收归国有,利用《周礼》关于井田制的说法,以为现论依据。

  《周礼》属古文经,古文经学地位因得以提高。平帝时,立五个古文博士,以与今文经学对抗。东汉初,刘秀利用谶语巩固政权,即位后,倡今文,废古文。谶纬之风影响了东汉经学的今古两派。中叶以后,古文经学压倒今文经学,著名古文经学大师如大卫宏、贾逵、马融、许慎等,以学术取高官。或有门弟子几千人,势力极盛。古文经学斥责今文经学附会谶纬的妖妄,强调文字训诂对于治经的重要性。为了准确解释儒家经书,古文经学者对文字、音韵、训诂作了精深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学术观点,撰为著述,如齐歆认为“六书”是汉字造字的基本法则,扬雄著《方言》,许慎著《说文解字》等,皆有相当程度的科学性,至今仍为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钥匙,受到学者的重视。至东汉末,儒学大师郑玄以古文经学为宗,兼采今文之说,综合两派,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唐代,太宗诏使国子祭酒孔颖达统一异说纷纭的南北经说,撰定《五经正义》一百八十卷,使明经取学者屏弃今古文的门户之见,自出亲意,宋人抛开旧注,直接往经文中寻求义理,敢于怀疑和独立思考,遂成为“宋学”。

  明代经学衰弱,少有建树。直至清代,乾嘉学者所用方法,称为“汉学”、“朴学”,无论吴派、皖派、扬州学派,皆与古文经学为近。惟常州学派上承汉代的今文经学,依据《公羊传》及董仲舒、何休等人著作,借阐发孔子“微言大义”表达自己的历史哲学和政治态度,影响及于龚自珍、魏源、康有为等思想家。古人以后,经学今古文之争遂告结束。然作为不同的治学方法与对待古代思想文化典籍的不同态度,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的影响并未结束。

  经与经学

  经学

  “经学是我国历史上训解和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经学通论·出版说明》,中华书局编辑部,1982年2月)

  顾名思义,经学的研究对象是儒家经典,具体包括的内容随时代而有不同,有“五经”、“九经”、“十三经”之说;经学的研究方法是对儒家经典进行文字的训诂解说以及对其意旨的阐述发挥。

  经

  “经”的本义是经线,也就是织布机上的纵向的线,后来引申出“标准”、“原则”之义。所以,“经”是对儒学典籍的尊称。

  先秦有“六经”之说,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后来,因为《乐》亡,而将另外五部称为“五经”;

  按清代全祖望《经史问答》,汉代在“六经”之外加《论语》为“七经”,东汉则去《乐》而再加《孝经》;

  唐代有“九经”之说,有两种说法:一是《易》、《书》、《诗》,加“三礼”、“春秋三传”,一是《易》、《书》、《诗》、《周礼》、《仪礼》、《春秋》、《论语》、《孝经》;唐文宗时又出现了“十二经”之说:《易》、《书》、《诗》、《三礼》、《三传》、《论语》、《孝经》、《尔雅》。

  五代时蜀主孟昶石刻“十一经”,把“十二经”中的《孝经》和《尔雅》去掉,而代之以《孟子》;

  宋代则在“十二经”基础上再加《孟子》成为“十三经”,一直沿用到现在。

  古文经学两者分别

  两汉经学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分。历经秦火战乱,汉初儒家经典大都无先秦旧本。今文经指汉初由儒生口传,并用当时流行的隶书记录下来的经籍。古文经指汉代前期从民间征集或孔子故宅壁间所发现的用先秦古籀文字写成的经籍。

  对孔子态度

  今文经学认为六经皆孔子所作,视孔子为托古改制的“素王”;注重阐发经文的“微言大义”,主张通经致用;以董仲舒、何休等为代表,最重《春秋公羊传》。而古文经学崇奉周公,视孔子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先师;偏重训诂,与现实政治问题联系较弱;以刘歆、贾逵等为代表,最重《周礼》。

  经典顺序

  今古文经学视经典的学习顺序的不同,源于两派对于孔子的定位不同。今文经学视孔子为教育家、思想家,所以将五经顺序定为《诗》、《书》、《礼》、《易》、《春秋》,由浅入深;古文经学视孔子为史学家,将五经顺序定为《易》、《书》、《诗》、《礼》、《春秋》,按时间顺序排列。钱穆先生认为今古文经学之争始于利益之争,当是定论之言。

  兴盛衰落

  汉武帝所立五经博士皆为今文经学,今文经学长期垄断汉代官学。后今文经学逐渐陷入了僵化和烦琐,且又与谶纬结合,流于妄诞,西汉后期见衰。同时,古文经学却不断发展壮大,王莽当政时一度得立学官,东汉后期逐成压倒今文经学之势。

  汉末,古文经学家马融、郑玄兼采今、古文之说,今、古文之争遂息。至清代,今、古文经学之争再起,古文经学的治学路数为乾嘉学派和章太炎等所发扬,今文经学则为常州学派所复兴,并最终成为康有为推动变法维新的理论依据。

  用古文经学造句

  1. 艾尔曼强调中国历史的阶段性主题与线性历史观所规定的目的论式主题之间存在着紧张关系,所以在评价常州今文经学的作用时,就要把它放在一种当时政治社会的复杂脉络中去理解,而不应把它与具有现代变革意义的康有为今文经学硬扯上关系,刻意形成前后衔接,相互呼应的关联性解释。

  2. 今文经学更接近孔子的学术源头和可靠的传承谱系使之足以与古文经学相抗衡,而其讲求微言大义的学术旨趣以及通经致用的学术风气,不啻为已经死气沉沉的乾嘉学术带来一股新风,更为站在时代前沿立意革新的学者提供了理论基础。

  3. 此外,经学还有一套自己独特的解释系统或者说解经系统,用经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家法或师法,不通过这套独特的解经系统我们就无法进入经学的义理结构,也就无法读懂经学,比如我们不懂今文经学家法,我们就读不懂汉代的经学。

  4. 综如上述,我们可以看到,龚自珍为了冲破传统封建思想的统治,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充分利用了今文经学书短易习,便于牵强附会的特点,又充分利用了今文经学中某些变易进化的观点,用以宣传他的反对封建专制的新思想。

  5. 出身古文经学世家的刘氏对古文经学情有独钟,在所难免,当然对今文经学就存有门户之见了,所以他对今文经学与近代疑古思潮的兴起以及晚清的政治变革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都没有清楚的认识。

  6. 更重要的是当时中国社会的资本主义萌芽还非常微弱,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民族资产阶级,因此,龚自珍就不可能提出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他的今文经学也只能是一种萌芽状态的启蒙思想。

  7. 刘逢禄将公羊学奉为汉学之正统,沿着汉学家的路线捧出了公羊学,以考据学的形式和话语将今文经学带回人们的视野中,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粒石子,漾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涟漪。

  8. 艾尔曼先生将学术史与社会史相结合,考察了常州庄氏家族与地域乃至中央政治体系的关系,揭示了今文经学在其兴起之初的文化和思想况味,填充了今文经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

  9. 这样,今文经学同古文经学相比,对于经义的解释就具有不可比拟的自由,只要对某个字解释为褒或贬,就可以推论出圣人对事物的截然不同的态度,因此也就便于牵强附会。

  10. 于是代表今文经学传统的变的,遭遇到了个不要求变的场面,原来反映这种思想的阶级变了,他们放弃了这种思想体系,因之今文经学在学统上遭逢不利,而古文经学兴起。

  11. 如上文所述,皮锡瑞是晚清今文经学家,又是当时的一位家,这种学术出身和政治立场难免对他的学术活动有所影响,但总的来说,这种影响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大。

  12. 这些理论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思想体系,主要是康有为装在今文经学套子里的进化论的社会观点和严复以西方天赋人权和民约论为基础的较彻底的资产阶级人权平等学说。

  13. 实际上,学术史研究中对学术论域的考察已算不上最前沿的新方法,美国学者艾尔曼在考察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过程时,就已经注意到并且明确指出这种研究的必要性。

  14. 今文经学不甚重视名物训诂,而认为经书上的每一个字都寓有圣人的褒贬,寓有所谓微言大义,他们可以通过探索这微言大义去揣摩圣人对事物的看法或对未来的预言。

  15. 自汉武帝确立儒术独尊的文化政策以来,江东地区经术文化的传播不断加强,而汉朝所立学官者尽为今文经学,江东接受官方学风的影响,当然也以今文经学为主流。

  16. 刘逢禄因应时代的呼唤,以西汉的今文经学来抗衡当时汉学家们所奉之古文经学,以讲求经世致用的义理之学引领学术走出故纸堆,敏锐地推动了学术方向的转化。

  17. 今文经学产生的时代较早,汉初的儒生们由于经历了秦汉之交的激烈的社会变革,又因为要为新兴的刘汉王朝服务,在他们的著作中就表现为对变革的承认和肯定。

  18. 这时新兴的地主政权正处在朝气蓬勃的成长时期,充满着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发展和变易为主要特点的今文经学受到了他们的垂青,今文经学得到了大发展。

  19. 这种启蒙思想之所以幼稚与粗糙,乃是因为今文经学的古老形式不可避免地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影响它的内容,使它仍旧具有某些封建色彩甚至封建因素。

  20. 这些人大多是经学家,他们厌恶传统的古文派旧说,求助于被压千百年难见天日的今文经学中主张变易思想的公羊学说,以之作为变法改革的理论支柱。


猜你喜欢:

1.汉赋的名词解释

2.古文经学的名词解释

3.关于古文的名词解释

4.古典主义的名词解释

5.资本主义的名词解释

    2806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