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相关的学习攻略
英语学习不能光靠别人的学习方法,你自己也要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中英语相关的学习攻略,供大家参阅!
高中英语相关的学习攻略:高考复习每日学习计划安排
对于学习来讲,除了要对一年以来高考复习的时间要统筹安排外,合理安排每日时间,最大效率得提高复习效果尤为重要。以下是精品学习网小编为大家每日学习计划的安排,考生可以参考进行。
早上6点-8点: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一般人来说,疲劳已消除,头脑最清醒,体力亦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段。可安排对功课的全面复习。
早上8点-9点:据试验结果显示,此时人的耐力处于最佳状态,正是接受各种“考验”的好时间。可安排难度大的攻坚内容。
上午9点-11点:试验表明这段时间短期记忆效果很好。对“抢记”和马上要考核的东西进行“突击”,可事半功倍。
正午13点-14点:饭后人易疲劳,夏季尤其如此。休息调整一下,养精蓄锐,以利再战。最好休息,也可听轻音乐。但午休切莫过长。
下午15点-16点:调整后精神又振,试验表明,此时长期记忆效果非常好。可合理安排那些需“永久记忆”的东西。
傍晚17点-18点:试验显示这是完成复杂计算和比较消耗脑力作业的好时间。这段时间适宜做复杂计算和费劲作业。
晚饭后:应根据各人情况妥善安排。可分两三段来学习,语、数、外等文理科交叉安排;也可作难易交替安排。
以下是一位高考优秀考生的每日作息时间表,可供参考:
每天6:00起床, 6:30-7:30复习英语,7:40-9:40复习数学,9:50-11:50机动安排;中午午休;下午2:00-4:00复习化学,4: 10 -6:10复习物理;晚上2个小时复习语文;其余时间机动。在每一门课的复习中,不同阶段以不同内容为主,多看课本或多做习题,要掌握好。
总之,在总体计划的基础上,注意小块的时间安排,既要抓紧时间,又该有张有弛,这样才能以一个较好、较正常的心态去参加高考,才能考好!
高中英语相关的学习攻略:高考复习法
9月21日,我受《求学》杂志社之邀到哈尔滨做了两场演讲。除了我之外,《求学》还邀请了黄冈中学的英语教研组长孙峰老师、哈尔滨师大附中特级教师郭建民以及清华大学前学生会副主席高皓。以前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到各地去做报告,这回有机会跟众多“高人”交流心得,实在是太好了。
首先学习的是孙锋老师。黄冈中学绝对是中国最著名的中学,能够在这里当上高中毕业班英语备考组组长,那绝对不是盖的。2007年12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专门做过一期《解密黄冈高考升学率奇高的“神话”》的节目,记者同时实地调查走访,得出了很多让外界大吃一惊的结论,实际上连我也是通过这期节目才改变了自己以前对黄冈的很多错误看法。由于黄冈中学成名已久,各种“黄冈密卷”满天飞,外界大都以为黄冈中学就是靠拼了命的让学生做题,大搞“题海战术”来取得高考佳绩的。实际情况却正好相反,跟很多学校用超负荷的作业来把学生的时间彻底压榨干净不同,黄冈中学的学生每天有很多时间来自由活动和自习,而且学校还规定学生每天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一个小时。更夸张的是,在黄冈中学居然有很多老师允许学生迟到!一个物理老师就说:“第一节课迟到一点很正常,睡过头了或者闹钟坏了都有可能。只要不早退就行。”说实话我并不赞成这个,但是这确实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黄冈中学并不是靠“逼”着学生拼命做题来取得成功的——实际上,也不可能靠这种方式取得成功。
这个东西跟我在《学习改变命运》里面强调的:“抓紧每一分钟学习,不如抓紧学习的每一分钟”有异曲同工之处,不过我这个思想是从别的地方来的,连我以前也误会黄冈了,因为我读高中的时候就做过不少打着“黄冈”旗号的参考书,难度普遍都比较大,印象太深刻了,以为那里的学生都是做题狂人。现在,遇到了黄冈来的孙老师,自然要更加仔细的听一听了。
结果,很自然,孙老师讲的东西都和“题海战术”“疲劳战”截然相反。我不是英语教学的专家,孙老师的演讲我主要关注他的学习方法这个方面。我把他的演讲PPT内容直接贴出来给大家看看:
“注意处理几组关系:
一、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知识是基础,基础知识不扎实,谈不上能力的培养;能力强,掌握知识就快。
二、看书与做题的关系
一定要保证看书的时间,对一些常见的词汇、知识点、语法、结构、考点一定要记 熟,不要搞题海战术,但是也要做一定量的试题,试题要有代表性,典型性,质量要高,专项和综合题要分清。
三、要有良好的心态,不要打疲劳战,劳逸结合,要注意效率和效果,天生我材必有用。”
大家看看来自高考圣地的黄冈资深教师都强调了什么:
首先,强调基础。
按照道理,像黄冈这样的名校,在大家想象中招收的都是一流的尖子生,那么基础就不需要太强调了,应该主要以做难题为主,这样才能高考得高分。但是孙老师的演讲反复强调的就是基础,就是要把基础知识打扎实。而且还有一段他是这样说的:
“对偏难偏怪的试题,最好不做。临考前的这段时间,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水平,做与自己水平相当的模拟题,首先要保证基础题要做对,基础题没做对,难题更没有希望。越临近高考,越要适当降低练习的难度,这也有利于增强自信心。”
基础是什么呢,就是课本上的那些知识,就是我们平时做得最多的经典题型!这些东西才是高分的保障,而不是一些难题偏题。我在《学习改变命运》的“方法篇”第一章第一节就提到学习的四字秘诀“以本为本”,就是一切学习都要以课本为本,在学习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练习题的基础上再来做别的事情,这也是我到各地讲课必讲的内容。这个道理,今天有一次在孙老师这里得到了印证,实在是一件让人快活的事情。
其次,强调做题的质量胜过数量。
对于经典大量例题,要彻底做透彻、做明白。毛主席说的好:“伤敌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我们在学习中,盲目的做大量的题目是不会有太多的效果的。这一点,我在《学习改变命运》中专门创造了一个术语叫“学习的辩证法”,就是说:“最慢的方法就是最快的方法,最笨的方法就是最聪明的方法”。听起来有点故弄玄虚的味道,其实意思很简单:盲目的贪多求快没用,如果你英语阅读能力很低,一口气看上十几篇阅读理解的文章,做了好几十道选择题,但是可惜一篇都没看懂或者都是半懂不懂,选择答案的时候也是连蒙带猜。这样做下来,阅读能力提高很慢。还不如用“最慢”的办法,就是做一篇,就彻底把它读懂弄透,不认识的单词去查字典,最后把整篇文章的结构、每个句子的意思都弄清楚,每个题目选择那个正确答案的原因都弄明白,总之就是做一篇就彻底吸收一篇,就进步一点。这样哪怕你每天只做一篇阅读理解,日积月累下来,进步是非常惊人人。做什么数学题啊物理题啊也是一样的,做一道,就把它的解题思路、涉及的知识点都彻底弄明白,能够举一反三,下次再碰到类似的题目就不怕了。这样哪怕是用平时做十道题的时间来做一道题,学习效率也会大大的提高。
在我的专门谈学习方法的《高考状元的屠龙宝刀》一书中,我更加彻底的贯彻了这个精神:就是在解题的时候,不仅要知道答案和解题过程,还要用思路图把整个解题的思路用图画出来,彻底看清楚从题目的条件到找出答案的全过程。这种方法简直就是“慢到家”了,在考试过程中根本不可能适用,但是你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就必须在平时的学习中彻底慢下来,用最笨最麻烦最慢的方式把每一道题目的思路都完全理清楚,到了真正考试的时候才有可能真正的“快”起来。
这就是“黄冈秘籍”,一个资深黄冈高级教师亲口讲出来的秘诀,可能会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甚至我观察在演讲现场也确实有很多听众觉得不好理解——这里的“理解”不是说他们不知道孙老师在讲什么,而是无法深刻体会这些东西的重要性,因为什么基础啊、重视解题质量啊听起来太普通了,一点也不像什么可以立竿见影的“秘密武器”。不过,我在下面听得那是眼明心亮啊,“于我心有戚戚焉”,因为我终于确信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说的都是真实的了:大好基础,强调通过适量的但是高效的做题来加深理解,而不是一味的强调题海战术。在这样一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黄冈中学的学生们当然可以在拥有大量自由活动时间的同时,又能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了
高中英语相关的学习攻略:6条学习经验
2013高考已经过去,新高三的同学们马上要进入新一轮的复习,迎战2014年高考。相信很多高中生都非常想了解高考高分生的学习心得,得以借鉴,在这里2013年高考清华保送生就为大家提出了高三学习的六点建议。
1、要多做题,但忌题海
理科学习最重要的是操练,做题练习总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切忌题海战术。做题应当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题目,一题中包含一定的知识点与重要的思想方法,老师们上课所讲的例题是很不错的例子。
2、学会一题多解
一道题目可以用许多方法来解答,平时做题不应只着眼于做出这道题,而要尝试用多种解法来解答。尝试从多个角度去解题,可以拓宽思路,在遇到其他类型的题目时更会有意外收获。
3、善于整理和总结
学习理科,要整理的东西有很多,各种知识点、定理,每隔一段时间的学习就要整理自己所学的知识。形式可以是笔记整理、错题本和总结心得等。
4、不能为了拼竞赛成绩而影响正常学业
有些同学拼命去搏一个竞赛成绩,也许是为了保送或者高考加分,但这不应是竞赛的真正目的。过度拼竞赛会影响正常的学习,造成偏科甚至是全科成绩下滑,而残酷的赛场结果或许会使很多同学多年辛苦付之东流。
5、可以选择不做,但选择做了就必须坚持
无论是课程学习、书法、音乐、竞赛都可能会占用自己很多的时间,但既然选择去做一件事,就要认真做到底。尤其是理科竞赛,会有许多的知识点与平时的学习有很大区别,若一知半解,不刻苦深入钻研,容易造成“半吊子”。
6、业余爱好与学习只要合理安排,不会冲突
进入高中后,学业压力增大,我练习书法和萨克斯的时间都减少了许多。但是我始终坚持将这两项业余爱好作为调节情绪和消除疲劳的方法。有时候做作业觉得累了,我就会听听音乐或吹吹萨克斯,也可以提笔随手涂鸦,既放松身心又练练手。
以上是学习啦小编整理所得,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