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观后感>

关于央视《一诺无悔》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精选_看一诺无悔有感5篇(2)

庄宇分享

  央视《一诺无悔》观后感3

  近年来,以时代楷模、英雄烈士的先进事迹为原型拍出的影视作品不少,大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播出后引发巨大反响。正在央视一套热播的《一诺无悔》也是这样一部品质佳作。该剧将镜头对准了当代基层党员干部、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导演欧阳奋强用朴素的色彩进行浓烈的精神表达,以“接地气”的方式,塑造了一个心系群众,工作忘我的楷模形象。

  以身作则——一位党员干部的自我修养

  “基层干部忙”!这是人们对基层干部的一句评价。

  忙到什么程度呢?电视剧《一诺无悔》中给出了答案。剧中政和县委书记廖俊波身先士卒,事必躬亲,始终秉承“群众的事情、人民的事情无小事”这一信念。大到县委省委的重大决策,比如建设开发区、申请丰洋桥建桥项目等等;小到村庄山区的开发改造、解决同事的生活问题,比如帮助乾东镇古宅修复申请资金、帮助上访的池小妹赶走不法开发商、帮助犯了错的钱科长照顾得了绝症的父亲等等,廖俊波时刻奔忙在为人民造福的路上,生动诠释了“芝麻官、千钧担”这句话。

  从前十九集来看,最让观众佩服廖俊波的并不是“建设经济开发区”、“开办小胳大赛”这样比较大的决策举动,而是廖俊波不经意间的细心和暖心。

  在石砚村和上屯村帮助村民清理垃圾和污水,帮忙抬大雨冲坏的大树,他只透露自己是一个过路的人而并未把自己当成县委书记。

  他上任后就叮嘱门卫老沈,对待上访的群众要客气,只要有群众找他,无论他在干什么,都会立刻赶回县委大院。

  丰洋桥重建,为了抢测洪峰流量的数据,廖俊波亲自步入河心帮忙,测出了最准确的数据,却一脚蹬空险些出危险。

  在《一诺无悔》中,廖俊波低下身子、放下架子,以真心换真情,以务实求踏实,被观众称为“最接地气的县委书记”。从廖俊波身上完全看不出“官架子”,他知道自己是人民公仆,做官也不为私只为民,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党员干部,他始终保持对自己的清醒认知和公仆情怀,这就是一位党员干部的自我修养。

  精神感染——“红花配绿叶”的集体力量

  《一诺无悔》以细节支撑人物,使得廖俊波这一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立体、“接地气”。而除了廖俊波本身,围绕在他身边的同事、合作伙伴等人物形象同样深入人心。

  一直跟随廖俊波的司机兼秘书曹明宇;刚开始对廖俊波保持怀疑态度,到后来同他成为知心朋友的丁副书记;和廖俊波一见如故的“老农民”洪武功;工作严谨,思维缜密,工作雷厉风行,始终与廖俊波并肩作战的董秋云;一心实干却犯错误,被廖俊波“解救”的乾东镇代理镇长罗强;本想弃政从商,却被廖俊波精神感染成为廖俊波得力搭档的熊一光……

  红花还需绿叶配。《一诺无悔》除了致敬时代楷模廖俊波,还展现了基层干部群体是如何被廖俊波精神感染的过程。

  廖俊波低下身子,以身作则,他的同事们也是如此。在昨天的剧情中,廖俊波拿着一沓资料前往发改委找沈厅长却碰壁,他选择在车里凑合一晚,第二天一早继续等沈厅长;而丁峰为了等桥梁设计院的常院长,甚至在长椅上坐着睡着;廖俊波为了省下县里的住宿费,常常在自己后备箱备上枕头和被子;而熊一光抱着招不到商就不回来的想法,带着一年四季的所有装备,为了给县里省钱,定下全程火车硬座,住宿标准一天一百,饭补一天三十的标准。不知不觉间,他们被廖俊波精神感染,有观众表示,“他们似乎都成为了另一个‘廖俊波’”、“了解了基层干部是怎样工作后,对他们更加敬佩”。

  在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努力下,整个开发区建设完毕,充分体现出“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的道理。在招商过程中他们会遇到什么难题?廖俊波将怎样应对陈一年和童半壁的破坏计划?更多精彩,请继续关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的《一诺无悔》。

  央视《一诺无悔》观后感4

  廖俊波同志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曾任政和县县委书记,2015年6月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2017年3月18日,廖俊波同志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今天,我们一起怀念这位县委书记,缅怀这位优秀县委书记身体力行筑牢的扶贫精神高地。

  廖俊波不忘初心、始终牢记党的嘱托。他是一名党员,他也是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他时常用入党誓言警醒自己,走上领导岗位不是权力的彰显,而是为人民服务的责任重大。2011年廖俊波到政和时,政和还是福建省为数不多的贫困村,经过2年的努力,他带领着政和百姓走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十佳,从贫困村到十佳,这背后的辛勤付出可想而知。但廖俊波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是人民的“好儿子”。原本是教师的他,从走上仕途开始,就转变观念:从教书育人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形式变了,他却从未忘记自己肩上的使命。

  廖俊波廉洁奉公、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的忠诚。1992年入党,已有24年党龄的廖俊波,用生命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入党誓言。在担任领导职务期间,他从未做过违反党纪党规的事情,不仅管住自己,还管得住身边人,在担任县委书记的4年里,该县未发生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违法犯罪案件。廖俊波带头作为,管住每一个环节,确保每一分扶贫资金都用在脱贫的刀刃上,用清正廉洁的作风保一方政风清明。

  廖俊波无私奉献、扑下身子苦干实干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从“当官”以来,廖俊波几乎没有睡过安稳觉,天天工作到深夜,他的心里总是牵挂着那些困难群众,总是在思虑如何才能让他们脱贫。他是大家眼里的“铁人”、“工作狂”,但他从未埋怨过苦和累,相反,他觉得很快乐,扑下身子,“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和困难群众同劳作、共耕耘。他说:“能够当一个领头人,让23万政和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廖俊波就是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他却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保一方安宁、富一方百姓,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把党的扶贫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身体力行筑牢扶贫精神高地,将引领我们的党和干部在扶贫攻坚路上勇敢前行,真真正正的为人民造福。

  央视《一诺无悔》观后感5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一个年轻的生命,一个党的好干部,一个人民的公仆就此离去,带给人们无限的悲痛。走近廖俊波,我们可以看到,他曾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受到中央领导的会见和表彰。在惋惜的同时,我们更多的是感动和敬佩。

  “扛”字显担当。廖俊波的优秀在于他的责任与担当。政和地处山区,交通闭塞,基础薄弱,发展长期滞后,是为数不多的贫困县。11年担任政和县县委书记,他实地调研,主动带头,扑下身去,真抓实干,大力提升传统产业,催生新兴产业,发展电商产业。短短几年,政和山乡巨变,不仅摆脱了贫困的帽子,2013年,政和县首次进入全省发展十佳。他用实干的精神诠释了“人民公仆”的内涵,他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人民公仆”的感人篇章,他用责任和担当站好了人民公仆最后一班岗。

  “民”字显情怀。廖俊波的优秀在于他对工作的尽职,对百姓的大爱。上任伊始,身兼重任,集思广益,绘发展蓝图。宁可让身体透支,也不能让工作欠账。一年到头,廖俊波几乎天天工作到深夜,是大家眼里的“铁人”、“工作狂”,短短4年,政和山乡巨变,人民安居乐业。不仅如此,他深入群众,他到乡镇考察,不是简单地发号施令,而是与老百姓一起沟通,帮助找原因、想办法、定措施,解决问题。在他的工作当中,始终贯穿的是老百姓的利益,他用自己一颗炽热的心与老百姓结下鱼水情深的党群、干群关系,他用“一生心系群众”的情怀留给百姓温馨。

  “廉”字显作风。廖俊波的优秀还在于他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风清气正方能政通人和”、“纪律面前没有例外”,狠抓廉政建设。4年来,不仅经济加足马力,更拧紧了党员思想上的“开关”,该县无一例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违法犯罪案件。“廉”字当头,以身作则,他用以实际行动感染大家,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留下清白在人间。

  逝者已逝,俱已往已。廖俊波虽然走了,但是他的精神我们不能忘。痛苦和不舍不应该是生活的主旋律,应该化悲伤为力量,他所留下的精神也将勉励更多的党员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挥洒热情,让我们带着遗憾和感动,沿着廖俊波同志的足迹行路致远,砥砺前行,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还有很多他未完成的梦想等待我们去实现。

384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