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原创作品专栏>观后感>

电视剧《安家》评价观后感10篇(4)

庄宇分享

  电视剧《安家》观后感【篇9】

  最近热播的一部由安建执导,六六、九牧玉编辑,孙俪、罗晋主演的都市剧《安家》,频频霸占热搜榜。

  自播出后豆瓣评分虽只有6.5分,但热度与话题度还是相当高的,网友们对这部剧的评价呈现两极分化。

  首先凭该剧的演员阵容来说,《安家》无疑会成为下一个爆款作品,再加之该剧是一部极为贴近现实生活,接地气的同时也能让更多的观众在剧中找到共鸣。

  然而该剧自开播以来,便在网上掀起了一阵热潮,剧中的演员频遭吐槽,连带着编剧也受到牵连,总而言之网友们给出的评价不容乐观。

  而受争议最大的就是该剧的女主孙俪,作为一线实力派演员的她,从接下这部剧就备受瞩目,观众们更是寄予厚望。

  可是几集播下来却发现(房似锦)一角并不是很讨喜,槽点主要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点:可能与之前捐款的事情应该有千丝万屡的关系吧?在捐款30万后,很多的网友就明确表态“拿高额片酬却只捐30万,以后拒绝看她的剧”,所以猜想会有一定的影响吧。

  第二点:就是与剧中的人物有关了,孙俪饰演的空降的地产中介门店的店长,以租房房客的身份出现在自己员工的面前,自信又出其不意,而且对没有业绩的员工,毫不留情,还有对于自恃是老员工的员工,也够狠。

  她的口号是:没有自己卖不出去的房子,真是又飒又自信,撬单,不择手段,还缺乏一点人情味,这一系列人设都不是很讨喜,所以与剧中的人物也有很大的关联。

  除了孙俪饰演的房似锦一角惹争议之外,还有饰演谢亭丰的杨皓宇,剧中的他是一个

  房产中介公司中的元老级员工,由于其资历深、经验足等特质被戏称为“老油条”,他的“油”常常体现于对业务的精准判断、对客户的家人式服务、对生活的热爱和坚持,有龟毛八卦也知事明理。

  作为“老油条”不仅圆滑世故,更是口出金句,舌灿莲花,不甘被一个新上任的店长“碾压”,于是开始各种为难,但都成为了“打脸”日常模式。

  搞笑的同时也令人恨得牙龈痒痒,所以网友认为现实中这样的人鲜少存在,实在是太气人了,所以还是人设的问题喽?

  但不得不承认这就是实力允许,他将一个市井劳动者的真实还原到超出观众们的局限。

  演员因人设引热议出现两极分化,有人认为真实,但也有人认为过于夸张,当然离不开编剧的“功劳”了。

  对此,六六则表示:

  很多观众提的问题,认为我们虚构夸张,我其实都懒得反驳,因为绝大多数人一生只买一次、两次房,像我这样能用十个月的时间去了解上千个购房经历的人少,你没有约到但不代表现实生活中没有。

  而对于选角六六也表示因为原型人物与他俩有定的区别,原型房似锦只有24岁,因此不同年龄段会有不同的行为方式,为此也做出了调整。

  还有罗晋作为偶像剧演员,也担心在生活剧上稍微有一点虚假就会被无限放大,观众会因此出戏,但好在成片出来,结果出乎意料的好。

  不过话说回头,所有的好与坏只是单方面的意见,任何一部剧都不可能让所有观众满意,对吧?

  电视剧《安家》观后感【篇10】

  由六六、九枚玉编剧,安建执导,孙俪、罗晋领衔主演的《安家》,翻拍自日剧《卖房子的女人》,这是一部关注房产中介的职场剧,编剧进行大幅度的本土化改编。

  剧集讲述的是,安家天下中介公司的金字招牌房似锦(孙俪 饰)临危受命,空降利润一直在下降的静宜门店担任店长,总公司上级密令她在三个月内撬走现店长徐文昌(罗晋饰)手上的客户和房源,将其PK掉。两个店长的经营理念和管理风格截然不同,冲突由此展开。

  国产职场剧几乎没有不被骂的。《安家》亦然,毁誉参半,豆瓣评分勉强及格。就职场剧(行业剧)的角度,对《安家》的评判,可以将前三集和之后的剧情分隔开来,这部剧很神奇地将职场剧的正面典型与反面教材结合起来,是一个典型的分析样本。

  作为正面典型的前三集

  前三集播出时,笔者对《安家》抱有很高的期待。理由是,从房似锦成功签约两单的全过程,《安家》展示了一个成功房产中介的模板,也让观众看到这一行业的甘苦。它具有标准职场剧的品格。

  房似锦空降,店里的老员工谢亭丰(杨皓宇 饰)就倚老卖老,想给房似锦一个下马威。他手上有一套开发商委托十多年仍未成功出售的奇葩户型房,同时也有一个看了一年多房子还没挑到满意房源的奇葩客户,他把这两个棘手任务扔给房似锦,表面上是让房似锦指点一二,实际上是让房似锦证明自己的能力。

  奇葩户型原型是,建于1993年的上海“五环大楼”的一个“跑道型户型”。有一个房间在楼层的另一头,每次要去这个房间,就要经过电梯间和消防通道,要走过一段长长的暗黑狭窄的通道。房似锦爽快接过任务,也说出了原版中那句经典台词,“没有我卖不出去的房子”。

  这个“奇葩”的客户,是妇产科医生、医学博士宫蓓蓓(海清 饰),每周都看房,前前后后看房快一年,看的房子也不少,有的房子看了七八遍了,仍没有成交。谢亭丰吐槽,“这一家人啊,就是克我们而生的,钱少,事多,态度鸟。”房似锦坦然接招。

  房似锦首先给宫蓓蓓打电话,宫蓓蓓在中介那里留的是化名,房似锦打了十几个电话,宫蓓蓓未接,换手机打,也不接。她询问谢亭丰缘由,谢亭丰故意不告知。

  装有宫蓓蓓资料的是某奶粉品牌包装袋,房似锦便由此入手,找到附近商超该品牌专柜服务人员,拿着袋子和手机号码说有人向她推荐该品牌奶粉。服务员便查询该手机号码,果然查到了。她告诉房似锦,号码的主人是宫蓓蓓,是知名的妇产专家。房似锦立即在网络上查询宫蓓蓓资料,确认了宫蓓蓓长相,查到宫蓓蓓的门诊时间,她打算去医院亲自找宫蓓蓓谈一谈。

  一个成功的房产中介的重要技能之一,就是获取信息,因为房源是中介立足之本。而获取房源不能等着客户上门,很多时候需要自己去争取。就比如A中介公司率先挂出一套房源,B中介公司如果也想获得该房源信息,他们就得有能力从这套房源的布置、格局,推断出它所在的小区、楼层,想法设法找到房东。

  房似锦获取宫蓓蓓信息的过程虽有不少巧合,但它也还原了成熟中介获取信息的敏锐能力。

  中介本领之一,获取信息

  宫蓓蓓看到房似锦到医院“堵”她,很不开心,她认为这是侵犯隐私和骚扰。房似锦先是安抚宫蓓蓓,说她值夜班辛苦了,给她带了面包和矿泉水。看到宫蓓蓓不悦,她果断抛出关键信息:买房需要专业经纪人的帮助,宫蓓蓓属于连环购房,她希望可以先帮宫蓓蓓看看手头的房子,估估价。

  宫蓓蓓没有听进去,还生气地放下狠话,让房似锦以后别给她打电话。房似锦诚恳地致歉,但她并没有放弃,赶忙递上名片,让宫蓓蓓有任何需求都可以联系她。宫蓓蓓拿走名片,房似锦赶紧走到角落,方便宫蓓蓓进电梯。

  宫蓓蓓进电梯,房似锦赶紧走到角落。中介本领之二,笑脸相对于各种拒绝

  这一段孙俪演技上佳,房似锦平日里是强硬派,但在客户面前她是“柔软”的,孙俪表演出了中介人员遭拒时的“小心”,抱歉、卑微和诚恳等情绪杂糅,同时也有坚韧的一面——她渴望得到客户认同。

  坦白讲,平日里大多数人接到中介的推销电话,都会觉得烦,如果中介找到单位去,我们大概率也会跟宫蓓蓓一样反感。但作为一名中介,被嫌弃、被讨厌、被驱赶,就是工作的常态,他们必须有强大的内心适应、消化这一切,然后以笑脸相迎。

  功夫不负有心人,凌晨三点多,房似锦接到宫蓓蓓明天中午可以看房的短信。此时房似锦还没入睡,正狼吞虎咽地吃着面包,一边还不不停刷着房源信息。

  中介本领之三,吃得了苦。上图左上角时间显示已是凌晨3:18

  这个细节也体现出中介的辛苦。想成功签单,就得以客户的需求至上,客户随叫随到。所以很多中介一日三餐是不稳定的。剧中还有一个桥段是房似锦吃早餐,她不一会儿工夫,就狼吞虎咽地喝了两杯豆浆、吃了四个包子。对于卖命的中介来说,这一点都不夸张,带看是体力活,下一餐不知道什么时候吃。

  到宫蓓蓓家看房,房似锦也认真帮宫蓓蓓收拾,希望房子看上去宽敞一些,卖相好一点;踩着凳子拍完照,很顺手地从桌上抽纸巾擦椅子;约好时间带宫蓓蓓去看房,提前到达,喷口气清新剂,整理着装;到房门前,赶紧蹲下帮怀孕的宫蓓蓓穿上鞋套……中介细致入微的专业可见一斑。

  中介本领之四,细节上精益求精

  当然,作为房产中介尤为关键的职能是,知道客户的需求什么,并尽力满足客户的需求。房似锦给挑剔的宫蓓蓓介绍的是这套奇葩户型,要放在平时,宫蓓蓓估计看都不会过来看。房似锦事先实地探测这套房源,晚上加班加点绘制户型图,研究户型的优缺点和解决方法。最后根据宫蓓蓓的需求进行装修,把户型的最大缺点跑道改成画廊,把宫蓓蓓孩子要扔掉的绘画裱了画框挂在墙上;画廊一头的房间,她做成了一个安静的书房,书房上面是个阁楼,有个可以看星星的天窗。坐在阁楼里,房似锦动情地跟宫蓓蓓谈着诗和远方,“当您累了烦了,被生活磨得百孔千疮的时候,这里就是你独处的空间。不必走出家门,就能拥有诗和远方。”房似锦成功地签下这单。

  中介本领之五,知晓客户需求,击中其心理痛点

  之前Angelababy、邓伦主演的《我的真朋友》也是关注房产中介这一职业,但这部剧备受诟病,因为它是真的“悬浮”,剧中的房产中介一个个人美心善,好像卖房子是做慈善,而不是图赚钱。在上海这样的城市做房产中介,辛苦归辛苦,但签单的暴利也真的是暴利。因此,一个正常中介的主要目标都是签单,然后收取高额佣金。

  房似锦才像一个正常的中介,她的认真、细心、周到等等,除了帮客户找到满意的房子外,就是要签单、挣钱。她对客户有真心的部分,同时她也有“狡猾”的地方。

  比如她电话通知宫蓓蓓下午六点去看房,只能一个人去,并直接挂断电话,让宫蓓蓓没有多余的反驳时间。看房时,宫蓓蓓带着丈夫去了,房似锦也早有备案,她做了一张小区配套图,让宫蓓蓓丈夫先去看看周边,自己先只带宫蓓蓓去看。

  这背后的门道是:一个人看房的时候,更容易做决策;她与宫蓓蓓诗和远方的对谈,也适合就她俩在场。

  也就是说,为了促成交易,房似锦其实也在通过种.种小手段,促使客户做决定。

  中介“本领”之六,掌握消费心理学,为促进成交,适当地“用手段”“耍心机”

  这在房似锦签的第二单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房似锦撬走了门店下属王子健(王自健 饰)的一个客户——客户是门店附近一对卖包子的夫妇。房似锦约老夫妇看的正是宫蓓蓓现有的房子,她特地采用集中看房方式,并请来了“托”,制造出一种抢房的局面,给老夫妇施加压力,他们当即同意买房。在房价上,她一开始给宫蓓蓓估320万,让她虚高8万挂出去,回头又跟老夫妇说,房东同意抹掉8万零头,让老夫妇以为捡到便宜,更加坚定买房的念头。

  签约时,老夫妇的儿子突然提出房产证上要写儿媳的名字,老夫妇有些犹豫,儿媳明目张胆地要挟。徐文昌看着儿媳妇的作态,感觉她不太靠谱,担心万一儿媳不孝,老人日后就无钱养老。于是就提醒老夫妇可以贷款,付一部分首付,让儿子还一部分贷款。

  房似锦当即告诉老夫妇,如果首付一半,贷款利息至少需要120万,一块五的包子要卖80万个。这就“吓退”了老夫妇,他俩最终还是决定全款买房。全款买房对于房似锦和宫蓓蓓是有利的,整个交易时间大大缩短。但买房一点杠杆都不用,的确并不经济,而且让两个老人也处于风险中。

  事后徐文昌质问房似锦,但房似锦说,“我们是房产中介,不是婚姻中介。”她也知道这可能让老人处于风险中,但赚钱和签单还是排第一位。

  有观众据此认为房似锦这个人设不讨喜。但我恰恰以为,这才是有真实感的人物塑造。生活中但凡租房买房的,遇到黑中介的概率一点都不低,没有哪个中介是“做慈善”的,那些销售达人无不是圆滑老道的。房似锦如果真像《我的真朋友》里的程真真,观众会觉得圣母般的程真真“真实”吗?

  房似锦为了成交,失去了对客户真正的同理心

  房似锦的赚钱第一,也为日后客户的风险埋下伏笔,暗含了创作者对于房似锦的部分不认同,并最终回归到剧作主题上——房子不仅仅是房子,房子还是家;房产中介不能为了签单、赚钱这一终极目的就不择手段,他们心中得有客户,得明白他们的职业本质是帮人“安家”,要有良心和底线。

  《安家》一开篇两个卖房小故事,就让房似锦这个有瑕疵的人物立住了,让观众了解房产中介的工作性质与流程。同时也通过不同人群的买房故事,让我们看见城市里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比如宫蓓蓓夫妇,双博士,工作十几年买个二居室还不敢贷款,房似锦对她说,“您和您先生这么优秀,如果在这个城市连你们都买不起房,那太不公平了。”

  因此,前三集播出后豆瓣评分虽然只有6.5分,但笔者个人打出了四颗星(8分)。编剧通过集中紧凑的剧情,以及诸多细节的累积,相对准确构建出了中介这一职业的“真实感”。只要把握住职业、职人和职场的灵魂,细枝末节的夸张并非不可接受,比如短时间内完成毛坯装修出售,吃相难看的撬单,不穿职业装等等,观众大可不必刻舟求剑。

  游离、拖沓成负面教材

  《安家》前三集节奏虽不及日版(日版基本是一集售出一套房),好歹房似锦也卖了两套房,并交代了职业属性、主要人物、主要矛盾。如果《安家》之后的主线能够围绕着“卖房”展开,把国人买房卖房的那些糟心事都过一遍,比如卖家临时抬价、房子产权不清晰、买家征信有问题、银行不愿意放贷、利率临时提升等等,那么口碑逆袭大有希望。

  但遗憾的是,三集过后笔者打出的四颗星就被打脸了。《安家》也陷入国产职场剧的两大死胡同中:一,为拉长剧集,剧情开始拖沓,各种无关情节占据主导,主要角色智商开始下降,真实感愈发淡薄;二,又了增加男女主角的对手戏,各种陈腐老套的桥段纷纷冒出来。

  简单回顾下后续播出的4-13集,剧情都在干些什么。

  第4集主要讲了两件事,房似锦巧斗“黑物业”,以及掉入物业陷阱,带客户去看房,结果客户直接与物业签订合同。但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房产中介带客户看房时都会签订一个看房协议,即如果买家跟中介获取了这套房子的相关信息,买家就不可跳过该中介成交该套房子,否则要支付中介同等佣金(判例中根据不同情况法院有支持有驳回)。剧集为了制造冲突,对中介行业这一通行规则视而不见,失真了。

  第5集则是狗血桥段,徐文昌发现前妻(假离婚)张乘乘(张萌 饰)偷人,浪费30分钟时间;房似锦揽下卖凶宅业务,凸显的是卖凶宅的噱头。

  张乘乘“激情犯错”

  第6集、第7集就进入了增加男女主角对手戏的烂俗桥段环节,两人“同居”了;同居也就算了,张乘乘来闹,徐文昌搂着房似锦当假情侣;房似锦甚至装扮性感、故意亲昵气走张乘乘……

  这里已不仅仅是老套、游离、拖沓的问题了,而是房似锦前三集建立的“拼命三郎”的专业人设在坍塌了。她白天刚丢了一个别墅大单,大为光火,晚上竟然有闲情逸致、甚至故意穿着性感来管人家闲事?不加班加点看房源了?

  无关紧要的桥段一多,纰漏就越多

  第8集、第9集主要讲述旁边两家门店结盟,抢夺安家天下客户。中介间的冲突是有了,但诚如前文所言,这完全违背房产中介的行业规则。客户跟甲中介看房,却跟乙中介成交,甲中介的法务部门大概率会将客户告上法庭,绝不可能发生剧中的情况。

  第10集到第13集仍主要男女主角打转。一个是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又是一个“重男轻女”式的故事,有话题,但呈现方式陈旧。一个是房似锦与徐文昌感情不断提升,房似锦都主动给徐文昌过生日了;徐文昌摔伤了,房似锦又是搀扶上下班、又是给他炖排骨、又是给他洗衣服;并交代了房似锦与徐文昌的前缘……房似锦有人情味得太突然了,与她卖房至上的人设产生冲突。三,张乘乘怀孕“赖”上徐文昌。这桥段除了狗血没其他意义了。

  自从和徐文昌“同居”后,就没见过房似锦在家刷房源了

  这其间也零碎地夹杂着卖房故事。比如一个大老板韩大哥竟然有闲情帮房似锦“整”另一家中介;比如一个大老板给小三买房,徐文昌出于正义感拒绝做这单生意,而老板夫人大闹中介,好像他老公就只能通过这家中介买房……

  这10集里,房似锦只卖出了三套房,一套凶宅,一套没体现卖房过程,一套卖给老客户——过程简略,未能进一步体现房似锦业务能力,主要是通过卖房引爆某一个话题或冲突。其余剧情游离于“卖房”这一主线,更多是为了拉长剧集的凑情节、凑冲突,这“凑”要么俗不可耐(各种社会话题都来一遍),要么与基本常识、基本事实不符。

  房似锦带看,手被车窗夹住,客户冷漠旁观。这一桥段是最近10集为数不多的有职场感的

  虽然编剧六六在采访中这样自我辩解,行业剧也是由人构成的,只要是人,他就有情感问题,他就会有吃喝拉撒的问题,“我认为这都是正常的人之常情的表达。”可问题是,哪种类型的剧不是由人构成的?作为职场剧,她颠倒了最基本的关系,卖房是核心,家长里短、人情冷暖是点缀,而不是相反。

  前三集建立起的行业真实感已被冲淡,之前的一些戏剧性夸张,已变成浮夸和悬浮。前三集对门店员工群像的刻画,整体还算在线,但随着剧情推进,他们就跟《我的真朋友》里门店里的员工一样,没有什么职人感,存在的功能就是“八卦”。一个个坐在店里,闲聊领导私生活、插科打诨、偷听八卦、闹哄哄地制造热闹氛围……但你作为中介,大部分时间不是坐班闲聊,而是给客户打电话、在外带客户看房啊。

  中介人员不是去跑业务,店里有什么冲突,他们一个个齐齐整整地围观

  《安家》在失真的路上越走越远,“从行业剧变成又一部鸡毛蒜皮家长里短剧”的担忧正在发生。因为国产剧还没有形成日韩剧这种精短化的趋势(人家周播我们日播),加上制作成本等因素考量,可以理解编剧拉长剧情的难处,但无关紧要的拖沓与游离,对于职场剧是致命伤。最近的剧情也许是“好看”的肥皂剧,但不是合格的职场剧。只能期盼后续剧情赶紧回归正轨,前三集证明编剧是有这个能力的。

上一篇:2020《梨泰院Class》电视剧观后感影评最新5篇

下一篇:看《安家》观后感评价5篇_看安家有感5篇

329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