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800字范文4篇
向感动中国里面的人物学习,努力为社会作贡献,不断提升自己。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感动中国观后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感动中国观后感(一)
叶连平生活的卜陈村,比邻长江,地处省道。2000年左右,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每年暑假,顽皮的孩子们在省道边上打闹嬉戏,爬树逮鸟,极易诱发安全事故。叶连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我是共产党员,又是退休的人民教师,我有责任和义务看护这些孩子呀!”叶连平说干就干,他将自己30多平方米的房间收拾出来,创办和县关工委首个“留守未成年人之家”,为孩子们免费提供学习场所,义务教学,分文不收。从2000年至今,叶连平创办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共义务辅导留守儿童1000余名。
因为看到孩子们学习成绩进步快,他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孩子越聚越多,本村的、邻村的,甚至连南京浦口桥林小学的孩子也送来了。
有的孩子因为住家比较远,来回不方便,叶连平就让孩子们吃住在自家里。现已工作的洪瑞瑞同学爸爸去世得早,妈妈又远走他乡,年迈的爷爷难以抚养洪瑞瑞,叶连平知道后就让她吃住在自己家里,这一住就是两年多。初中毕业后,叶连平将其送到马鞍山幼儿师范学校读书,并垫付了1950元的学杂费。此后,叶连平还通过乌江镇妇联为洪瑞瑞联系了乌江工业园振海重工企业负责人,解决了洪瑞瑞五年制大专的学费。
刚开始,老伴并不理解叶连平的举动,她认为叶连平每月3000多元的退休金,根本难以承担如此重负。上课不收费也就罢了,还让孩子们吃住在家里,一文不收,这不是“老二百五”吗?!可看到丈夫无微不至地照顾这些留守孩子,老伴还是被他的助人为乐精神感动了,并默默地配合丈夫的工作。
20年间,叶连平辅导过多少孩子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但帮扶过的孩子有多少人考上大学,成为国家有用人才,他一个也忘不掉,每每说到这些有出息的孩子,叶连平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感动中国观后感(二)
“一个人,燃尽了青春,把爱与希望种在无数人心中……你赋予的力量,再艰难的道路,我们继续着征程……”最近,在广西百色市,许多人都在动情地传唱着这首名为《力量》的歌。它是百色市一位村民为哀悼因公殉职的黄文秀所作。
黄文秀,一位广西的贫困山区的第一书记,一位从事于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好干部。但在6月16日晚,在回村部署抗洪的途中遭遇山洪,不幸牺牲。她的身上有太多的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她有太多的事迹需要我们所有人铭记。
学习黄文秀,就是要学习她“想回去建设家乡,把希望带给更多父老乡亲”。除了感恩,她的心里还默默地存放着一份责任。她不怕艰辛,把能使家乡的脱贫致富作为自己的使命,啃硬骨头,把困难扛在肩上,充分体现了新时代青年担当作为的优秀品格。
“她饮水思源,不改本色。是党的扶贫政策让黄文秀一家摆脱贫困,让她坚定了铭记党恩、跟党走的决心。”黄文秀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她的精神缺一直照亮着我们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她让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时刻提醒自己要勇于担当,无私分享。
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而青春则是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中易逝的一段。我坚信:流星虽然短暂,但在它划过夜空的一刹那,已经点燃了最美的青春。学习“黄文秀式”的好干部,让我们肩负起历史的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身体里流淌的血液迸发出激情!让我们都做夜空下那颗闪亮的星星!
感动中国观后感(三)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6月16日在山洪中不幸遇难,年仅30岁。她从贫困山区走出来,又回到家乡从事扶贫工作,用生命诠释了她的初心和使命。
通过学习“第一书记”黄文秀的事迹,让我明白了基层是艰苦的,只有心怀信仰,才能成就芳华。努力、阳光、热情、真诚、有追求,是黄文秀留给所有人的印象,她用赤诚的初心,质朴的奉献融入贫困群众,担当起脱贫攻坚重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学习“第一书记”黄文秀同志不畏艰苦,奋勇向前的精神。只有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把一脉相承的信仰,奉献与牺牲的信念,化作迎难而上、登高行远的力量,铸成共产党人无私奉献、不负人民的魂。
黄文秀同志在入党申请书中写到:“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加远大。一个人要活得更有意义,生存更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贡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黄文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她短暂的一生,为老百姓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践行了一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铿锵誓言犹在耳,壮志未酬泪满巾。黄文秀同志走了,带着百坭村的扶贫重任和群众的脱贫愿望、带着她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群众的无限深情,匆匆离去。在她短暂的生命里,用青春书写韶华印记,以信仰铺设脚下芬芳。虽然黄文秀同志走了,但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她用生命照亮的扶贫路,也将激励着千千万万扶贫干部不懈奋斗,继续前行!作为一名中共党员,黄文秀同志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在今后的基层工作路上我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一往无前的毅力和决心,助力党和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融入基层,深入脱贫攻坚战主战场,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己任,初心不改,努力奋斗,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践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虚心学习,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和扎实的工作能力贡献青春力量。
感动中国观后感(四)
“提到中国女排,就有落泪的感觉。”这几天,年轻网友这样说。
伟大的精神总有催人泪下的力量。正是靠着百折不挠、英勇顽强、团结奋斗的拼搏精神,中国女排在极其艰难的情形下创造了一个个奇迹,赢得了一场场荡气回肠、慷慨壮烈的史诗般胜利,最终在里约赛场赢得金牌,再次在奥运赛场奏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高高升起五星红旗。
这种感动整整绵延了35年。从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冠军起,拼搏精神一直深植于中国女排,成为这支光荣集体的强大基因。尽管其间几经挫折、磨难、沉浮,但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一直洋溢于国际赛场。在最艰困的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是一次次奋起,而没有丝毫放弃。这种愈挫愈奋的坚强,铸就了几代中国女排的精神气质,在漫漫岁月中丰富了中国女排精神的,成为一代代中国观众热爱女排、支持女排、守望女排、将女排视作“英雄之师”的重要理由。
一支英雄之师需要一代代人去奉献和传承。在中国女排漫长的奋斗历程中,有一位代表性人物需要我们铭记,她就是郎平。在中国女排最需要、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她一次又一次放弃个人利益,不计荣辱得失,毅然走向一线,担当起国人的期望与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