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观后感>

2019《终结者黑暗命运》观后感5篇_看终结者有感5篇

庄宇2分享

  《终结者:黑暗命运》即将上映,全球影迷期待已久的经典科幻电影IP《终结者》正式回归!本片不但由著名科幻电影大师詹姆斯·卡梅隆监制,由实力导演蒂姆·米勒(代表作《死侍》)执导,荧幕硬汉阿诺·施瓦辛格也将携手最初的“莎拉·康纳”琳达·汉密尔顿重磅回归!除拥有黄金阵容之外,本片在剧情方面更是《终结者2:审判日》的直接延续。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19《终结者黑暗命运》观后感5篇_看终结者有感5篇

  2019《终结者黑暗命运》观后感

  一部经典电影,近30年后再出正统续集,那会是什么样子?

  《银翼杀手2049》做出了一次良好的示范。

  丹尼斯·维伦纽瓦的主创团队找到了前作的一点缝隙,成功地拉开了的一个全新的空间。

  在新拓展的世界观外壳下,关于人的本质、记忆等核心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探讨延伸,加上唯美而宏大的视听效果,老版角色的回归,得到观众的认可合情合理。

  《终结者:黑暗命运》要复制《银翼杀手2049》在口碑上的成功,需要做的事情是类似的。

  第一,找回主题内核;

  第二,找到前作的“间隙”;

  第三,老角色回归。

  詹姆斯·卡梅隆亲自监制,是起到作用的。

  之前《终结者3》、《终结者:创世纪》丢失的内核,《黑暗命运》终于找了回来,并载入到角色身上。

  开场部分,詹姆斯·卡梅隆就兑现了承诺,少年John Conner和年轻的Sarah Connor一起出现。CGI“换脸特效”再次大显神通,使得故事可以紧接《终结者2》结局之后。

  对于终结者的死忠粉丝来说,开头几分钟是不可错过的。观看院线版请千万不能迟到。

  备受命运折磨的Sarah Connor好不容易拯救了世界,却再次遭到心灵暴击。她需要变得更加坚强,才能再度发起反击。

  主线故事时间设定在2020年,终结者的猎杀对象变成了在一家工厂打工的墨西哥女孩Dani Ramos。

  Dani Ramos遭遇了和Sarah Connor当年一样的噩梦,她在一夜之间家破人亡,手足无措,被迫无奈地踏上了逃亡之路。

  Sarah是过来人,她深知被一个终结者追杀是什么滋味,所以她的回归是有着实质性作用的。有了她的帮助,Dani可以更加快速的战胜恐惧。

  通过Sarah和Dani的角色连结,以及影片窒息的压迫感和氛围,观众看到了1984年《终结者》的影子。

  Dani的初始人设和《终结者》里的Sarah有着很大的不同,《黑暗命运》的角色塑造做得还算不错,Dani骨子里的勇敢在危机发生之前就已经显现。她更像是John Conner和Sarah的结合体,有着成为影响人类未来的潜质。

  只是当《终结者》的故事套在了她的身上,感情冲击力却没有Sarah的那么大了。影子只是影子,点到即止。

  因为她的成长并没有费多大的力气,她本身并不懦弱,加上有Sarah这位心灵导师,站起来对抗终结者变成了一件理所应当的事。

  Sarah则是从一个弱小的餐厅服务员,面对恐惧的团团包围,在逃亡路上逐渐学会了反击,最终蜕变成为一个女战士,她的成长,是更加难能可贵的。

  派来保护Dani的女战士Grace在角色定位上并非是阿诺·施瓦辛格的接班人,她更像是《终结者》的Kyle Reese,从未来穿越回到过去,为的是报答恩人,完成属于自己的救赎。

  她和Dani之间的连结,也基本是复刻Kyle和Conner母子的。

  阿诺·施瓦辛格继续扮演T-800“经典型”终结者机器人,他负责把《终结者2》的记忆带了回来。

  《黑暗命运》里的T-800比和少年John Conner一起历险的T-800经历了更多。编剧保留了《终结者:创世纪》的一些设定,T-800的皮肤会老化,然后事情就变得像《银翼杀手2049》里的老Rick Deckard了。

  比较可惜的是,关于T-800的“人性觉醒”的部分只是通过台词带过,而不是像《终结者2》那样在电影中经历转变。

  有着T-800的角色成长,《终结者2》的结局才异常悲壮感人。

  透过T-800这扇“铁窗”,Conner的母子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T-800一开始是一个冷冰冰的机器,只懂得执行任务,它经常基于“理性”而做出判断,不过是看着John Conner为母亲一次次失去“理智”,它开始思考,探索人类的情感力量。

  于是,它变成了他。

  他懂得了人类为什么会哭。

  “大拇指竖起的时候,我们热泪盈眶。”

  而《黑暗命运》里的T-800再有人性,观众很难快速地进入到他的感情世界,这使得结局的悲壮程度打了些折扣。

  只有看过《终结者》系列的观众才能感受到一个机器人为人类而战的那种觉悟,路人观众可能就会感觉阿诺·施瓦辛格是被编剧硬插进来救场的。

  但如果阿诺还愿意拍续集的话,拍一部前传性质的“T-800流浪记”也未尝不可。

  除了《终结者》反击恐惧,《终结者2》机器学会人性两个主题元素的回归,《黑暗命运》还继承了近距离动作戏的系列特点。

  当镜头放得很近,打斗戏将更具有打击感。

  擅长拍动作片的导演蒂姆·米勒完成了多场追逐戏的调度,《死侍》打斗戏的那种爽感,他确实是带过来了。

  但很遗憾,他并未能在两部老版电影中找到“间隙”,对核心问题的讨论也只是照搬,而不是延续讨论。

  所以《黑暗命运》比起《银翼杀手2049》,整体品质上是有些逊色的。

  观众都想看新鲜的东西,不断重复角色的系列电影更加需要创意的支持。

  《银翼杀手2049》拥有更宏大的世界观,光是这一点,就能让老粉对整个系列充满想象。

  终结者系列曾在《创世纪》试过玩大格局,可惜复杂的剧情还是离不开爆米花的拍摄套路,电影的口碑未如预期。

  《黑暗命运》吸取教训,回归了简单粗暴的“追杀剧情”,系列的原汁原味是有了,可是现在终究不是30年前。把所有的老东西拿回来凑成一部电影,能给老粉带来许多情怀。

  而对于非粉丝群体来说,那大概就只能是一部缺乏创新的爆米花电影。

  如果《黑暗命运》票房能够飙红,那证明这个科幻IP还拥有着一定的生命力,就算创意匮乏也能活下去。

  不过等到灵魂人物阿诺不能再拍的时候,故事还是同一种“套路”,那大可能就行不通了。

  《黑暗命运》暴露出了重启的意愿,“天网”的故事正式成为过去式,现在换了一个“军团”,对付人类反抗军却还是一模一样的方式,难道终结者就只能玩穿越梗了?

  “I won't be back.”

  阿诺说了这么一句令人感伤的台词。电影上映的时候,他已经72岁了。以他老人家的身体情况,5年内再拍一部类似的续集问题应该不大。他有这般铁打的身体,才能在终结者在走下坡路的时候,帮助整个系列撑了过来。

  他已经尽了自己的极限能力,即便这次不是告别,总有一天,他还是会像金刚狼和钢铁侠一样谢幕。

  《终结者》系列不可能依靠他一直这么撑下去,如果没有一个能够颠覆性的故事创意,那么终结者在未来将迎来真正的黑暗命运。

  拖延症兼分身乏术的詹姆斯·卡梅隆要想再延续下去,就必须找到一位敢写敢拍的导演,才是上上之策。

  不想的话,《黑暗命运》便是终结者的最好结局。

  2019《终结者:黑暗命运》观看心得

  由州长领衔、蒂姆·米勒执导、卡神监制的这部《终结者》,很可能是年底之前国内院线能看到的最后一部好莱坞科幻大片。

  作为个人最早接触的科幻巨制,在我眼中,《终结者》系列的前两部,都能在“影史最佳科幻动作片”的最前列排得上号。它们不仅在当年风行全球,更是一代人心目中的科幻经典——美国电影杂志《电影周刊》在票选“20世纪最值得收藏的电影作品”时,《终结者》就在众多强有力的竞争者之中获得了最高票数,一举摘下了桂冠。

  可惜,从第三部开始,没了卡梅隆的这个系列开始渐趋式微、口碑不佳。尤其是在电影院中观看的第四部和第五部,着实让我失望,感觉它们就是“为续集而续集”,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终结者》续集。

  幸而,《黑暗命运》在卡梅隆的把控之下,重新回到了正轨。《黑暗命运》算是这个系列IP的第六部电影,但它实际上属于《终结者》的“正传三部曲”,是《审判日》的直接续集。不仅故事上直接抛弃了第三部到第五部,而且最初两部的主角施瓦辛格和琳达·汉密尔顿也都双双回归。

  故事方面,紧接《审判日》之后,莎拉·康纳和约翰·康纳阻止了“审判日”的降临,约翰却没有逃过一批又一批终结者的追杀,一开始就领了便当。约翰的被杀,也让莎拉从此成为一名“终结者猎人”,其生活的最大乐趣,就是干掉一个又一个被派来执行任务的机器人。

  没有了“审判日”,“天网”自然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性质相似的“军团”。在一夜之间背叛人类的“军团”,为了彻底赢得和人类的战争,派遣了最新型号的终结者“REV-9”,前来刺杀另一位事关未来人类存亡的主人公丹妮——用片中莎拉·康纳的话来说就是“另一个莎拉·康纳”。

  故事开场,随着电光石火降临的赤身的一男一女,瞬间就把我们带回到原汁原味的《终结者》故事当中。除却必要的一展身手,这出经典开场戏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则是——抢一件合身的衣服。

  整部《黑暗命运》的故事,可以说都回归到系列前两部那种经典的“追杀—反追杀”的叙事模式当中。当然,终结者的性能有了明显的升级,追杀和逃亡过程中的动作场面,也比前作有了一档明显的提升。

  在动作戏的设计上,这一部也明显顺应当下潮流地加入了陆战、空战和海战等不同风格的动作戏。飞机上处于半失重状态下的那场打斗,尤其炫目。像《审判日》一样,性能强大的液态金属终结者依然是追杀的一方,而被派来保护主人公的,却不再是一个终结者,也不是一个纯粹的人类,而是经过改造的升级版人类格蕾丝。

  这个彪悍的女性角色,由此前曾在《银翼杀手2049》和《塔利》等片中表现不俗的麦肯兹·戴维斯饰演。格蕾丝这个角色,也和莎拉、丹妮一起,完成了一出极具当代女权主义意味的好戏。

  英姿飒爽的格蕾丝和莎拉两人,尤其吸引眼球。一个是高挑冷酷,不惧肉搏戏份的打女,一个则是老当益壮,动不动就举起重型武器炮轰对手的硬核领袖。对于熟悉《终结者》系列到的观众而言,暌违系列已久的琳达·汉密尔顿的回归,宣布一个原汁原味莎拉·康纳回归的同时,也意味着《终结者》精神的真正回归。

  同时回归的阿诺·施瓦辛格,看上去虽然不再是戏份最重的主角,但依然扮演了整个故事里最重要的一个角色,是决定故事走向的“神秘X因子”。事实上,施瓦辛格的每一次出场,乃至每一次开口说话,都会让我们忍不住唏嘘感慨。

  在施瓦辛格的这个角色身上,导演蒂姆·米勒也寄托了他最钟情的关于“机器与人”的思考。这个角色依然是一个机器人,更准确地说,是杀死约翰·康纳的那个终结者,但完成终极任务后的他,却成了一架没有新的指令输入的被遗弃的机器,他必须找到新的目标和生活动力。

  当他逐渐融入普通人类的家庭生活,变得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人类时,他开始去体会和思考原本只有人类才具有的感情。而当他最终毅然决定帮助莎拉三人,干掉追杀她们的REV-9时,他完全像一个真正的人类那样,做出了一个人才能做出的主观选择。

  可以说,这集故事的真正核心,就是这个终结者的自我觉醒和救赎,而他的觉醒和救赎,也意味着他完成了从一架机器到一个人的转变。最高级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依然要回归人性,这才是机器无法战胜人类的根本命题。人类与远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机器对峙的希望,最后也系于此。

  总而言之,这部电影挺适合进影院看的。

  2019《终结者:黑暗命运》观看影评

  当施瓦辛格的“I won’t be back”定格情怀,人间是否再无“终结者”?

  有一种情怀叫做《终结者》,有一种执着叫做"T-800"!

  有一种燃烧叫做《终结者》,有一种坚毅叫做"施瓦辛格"!

  而如果,有一种倔强叫做"I'll be back",那一定会有一种遗憾叫做"I won't be back"!

  "终结"的情怀

  到底是什么力量,催促着我们为2019年11月1日即将上映的《终结者:黑暗命运》不辞辛劳的捧场?又到底是什么让《终结者:黑暗命运》未播先火、人气高涨?

  一切或许只因是"情怀"二字!

  当《终结者》中,永远说着"I'll be back"的"T-800"扮演者施瓦辛格,真的说出那一句"I won't be back",一切"终结"或许都已成为定局,也似乎预示着《终结者》终将离我们而去。

  他带走了一代人的记忆,带走了一代人的情怀,只留下无尽的伤感与不舍。而唯一的珍藏,也便只有这即将上映的《终结者:黑暗命运》。

  "终结"的魔力

  《终结者》为什么会有如此魔力?"T-800"以及他的扮演者施瓦辛格,为什么都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一切似乎还得从1984年说起。

  作为一个老少皆宜的美国著名科幻电影系IP,《终结者》可谓是不负众望。自第一部上映以来,就赢得如潮好评。而它也不断地将这一精神传承了下去,从而造就了今日堪称美国科幻电影界"不朽神话"的《终结者》。

  对于我们90后来说,《终结者》似乎更像是一位"长者"。但观看了《终结者》之后,我们之间却更像是朋友,毫无隔阂与代沟,亲密无间。小到它的每一个场景,大到它的科幻特效巨制,一切都是那么的浑然天成。只需一眼,便将观者深深的吸引住。

  那些超越时代的前卫梦境,也在瞬间便将我们情牵一处,将无数与它素不相识的观众牢牢锁定在大银幕之前。

  "终结"的点睛

  如果说,观众的支持是一部影片兴旺发展的强大动力。那么,一个好的剧本,甚至是一众优秀的演员,便是一部电影的核心内驱力。似乎也可以说,拥有一众优秀的演员,一部影片便成功了一半。

  而说起《终结者》,他的演员阵容不可谓不强大。囊括了诸如阿诺德·施瓦辛格,迈克尔·比恩,琳达·汉密尔顿,爱德华·福隆,等诸多当下的一线影星。在这一众重量级明星当中,尤以阿诺最为著名。

  但凡说起《终结者》,便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施瓦辛格。他所扮演的"T-800",成为了整部电影浓墨重彩的点睛之笔,早已深入人心。

  当《终结者》一次又一次的登上"热搜",你也一定会在其中看见施瓦辛格的身影,似乎,施瓦辛格早已与《终结者》密不可分,他就是当之无愧的"T-800"。

  "终结"的感伤

  而今,当《终结者》再度登上"热搜",它所带来的却不仅是风靡一时的科幻浪潮,而是让人无限惋惜的感伤——《终结者》真的要"终结"了吗?这或许是无数观者曾经所疑惑的。而当这一天真的来临时,我们却是多么的不舍!

  当施瓦辛格说出那一句"I won't be back",我们却只记得"T-800"的"I'll be back"言犹在耳。或许,我们还会不由自主地在无数个日子里,问自己:

  《终结者》真的"终结"了吗?"T-800"真的"I won't be back"了吗?一代人的青春真一去不复返了吗?我们的"阿诺"真的再也"回不去"了吗?

  或许是,或许不是,而我们只知道,在这短短的几年中,美国科幻电影界已经经历了太多的伤感:漫威"离开"了,碟中谍"收官"了,阿汤哥"远去"了,史泰龙与我们"告别"了……似乎是在一夜之间,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的记忆,一部电影的情怀就这样悄然远去……

  不错,陪伴了我们35年的"T-800"老了,《终结者》或许也到"终结"的时刻。当我们仍愿相信,他的"终结"不是离开,而是为了将更美好的记忆留在思维深处,以留给世人无限的遐想。

  从"I'll be back"到"I won't be back",是否人间再无《终结者》?但人间依然会有"T-800",会有施瓦辛格,会有无数爱他的、也被他爱着的人。

  2019《终结者:黑暗命运》观看体会

  终结者系列电影第六部《终结者:黑暗命运》口碑解禁:烂番茄新鲜度61%(28评),MetaCritic综合评分56/100(21评)。

  如果后续能稳住,这会是T3后首部烂番茄及格的终结者电影。

  评价节选:

  《TheWrap》影评人William Bibbiani (94/100):“完全不像是情怀炒冷饭或剪切粘贴出来的片子。这个故事实际上有必要被讲述,并且被讲得很细致且很有技巧。”《帝国》影评人Helen O'Hara(80/100):“很容易成为系列前三,这份称赞比听起来要更甚。汉密尔顿能回归这个角色非常棒,并且同另外两位女演员的搭档非常出色。”

  《银幕破裂》影评人Matt Singer(70/100):“在审判日消失20年后让人重新感到畏惧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导演米勒、制片人卡梅隆、电影的编剧成功做到了。”《Uproxx》影评人Mike Ryan(60/100):“琳达汉密尔顿使这部影片成为T2后系列最好的一部。”

  《影音俱乐部》影评人Jesse Hassenger(58/100):“尽管有许多大牌加盟,但《终结者:黑暗命运》只是一连串糟糕终结者电影里的又一部(尽管好于T5)。”

  《娱乐周刊》影评人Darren Franich(50/100):“至少是以一一种有趣的方式烂了。”

  《IndieWire》影评人David Ehrlich(42/100):“好消失是它能让你无视T2后的其他作品。”《卫报》影评人Peter Bradshaw(40/100):“这个系列依靠第六部作品再一次回归到人们的视野并告诉我们——终结者是绝对不会停下来的,不仅会反复去做要做的事情,还会去重复他们反复做过的事情。”

  《纽约邮报》影评人Johnny Oleksinski(38/100):“讲了很多关于I’ll be back的笑话,却忘了最重要的一个:I’ll be bad。因为这部影片真的很差劲。”

  2019《终结者:黑暗命运》观看感想

  10月23日,《终结者:黑暗命运》 主创来华宣传,主演阿诺·施瓦辛格和琳达·汉密尔顿同台,上演回忆杀。

  两人演第一部《终结者》是35年前,演第二部是28年前。琳达说,她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又可以回来,她以为已经结束了,卡梅隆给她提到可以再回来时,她非常期待。她说自己非常喜欢Sarah这个强悍、厉害的女性角色,同时也对这个角色非常好奇,过了28年,想看到她有什么样的变化。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角色。她评价施瓦辛格是一个非常好的演员,很荣幸能再次和他合作。

  施瓦辛格透露,他跟卡梅隆常骑摩托车,两年前卡梅隆说有一个新的想法,要找琳达加入,他就说自己决定要加入。施瓦辛格夸卡梅隆是一个非常棒的导演,记得1984年的时候,他去卡梅隆那里试镜,没想到得到了角色。当时这部电影只是花了650万美元拍出来的,没想到上映后会那么成功,让他变成好莱坞明星,有机会参与很多动作片。

  《终结者:黑暗命运》在剧情方面是《终结者2:审判日》的直接延续。卡梅隆担任监制,导演是拍过《死侍》的蒂姆·米勒。

    176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