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观后感>

终结者6黑暗命运电影观后感_终结者6影迷影评精选【五篇】

景清2分享

  2019年电影《终结者:黑暗命运》正式回归,其作为全球影迷期待已久的经典科幻电影IP《终结者》,本片不但由著名科幻电影大师詹姆斯·卡梅隆监制,由实力导演蒂姆·米勒(代表作《死侍》)执导,荧幕硬汉阿诺·施瓦辛格也将携手最初的“莎拉·康纳”琳达·汉密尔顿重磅回归!而且在剧情方面更是《终结者2:审判日》的直接延续。所以关于观看《终结者:黑暗命运》电影的观后感及影评,小编准备了以下文章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终结者:黑暗命运》观后感及影评【1】

  “一部情怀,一声再见” 不得不说,在观看《终结者-黑暗命运》这部影片的过程中,作为一名典型的80后,我是带有怀旧情怀去看的。这部影片的片头做的很不错,很是一部卡梅隆式的作品呈现样式,黑白色的调色搭配加上后期剪辑之后的效果,很是能够体现《终结者》以及《终结者-审判日》的一种色调怀旧的视觉感。

  再来说说影片本身,从1984年第一部《终结者》作品,到1991年《终结者2-审判日》,这部间隔7年的作品,也是目前为止口碑最好的一部,堪称旷世佳作(不算最新这部《终结者》作品),期间也是陆陆续续出现了一些相关作品,但是都只能算作中规中矩,并不是那种让人能记忆深刻,耳熟能详的。直到目前最新的这部作品《终结者-黑暗命运》,2019年,这中间间隔第二部作品又长达了28年之久,而离最初作品长达35年。纵情使然,我一个80后,现在也在感叹这期间的时光岁月(不好意思,跑题了……)。影片中的演员阵容,也是空前强大,阿诺.施瓦辛格和琳达.汉密尔顿的回归,以及新老交替的过程,也是让人回味。70多岁高龄的两位演员,也是再给自己的《终结者》系列作品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影片中我最喜欢的两个动作场景,一个是在部队基地,他们准备登上运输机的那个场景,还有一个段落就是在空中大战的场景,在还原年代背景下,还能制作出难度系数如此之高的战斗场景实在是为难“卡神”了。相比这么精彩的动作戏,这里面也有让我潸然泪下的场景,比如,州长拿起了那副标志性的“墨镜”,但是又放下了,一句“I won't be back”……让我当时瞬间回想起了很多很多《终结者》系列的精彩镜头画面。再比如,最后的一副钢铁骨骼,T-800的牺牲,我们知道“他”不会再回来了。

  总之这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一部经典的作品,一部耐人寻味可以走入所有人视野的作品。一部情怀,一声再见。

  《终结者:黑暗命运》观后感及影评【2】

  看完《终结者:黑暗命运》,最大的感慨无疑就是——这是一部真正重情怀、而非简单贩卖情怀的续集。

  从片头电影厂牌与《终结者2:审判日》中莎拉·康纳的梦境阐述片段对切剪辑开场,就奠定了一份复古怀旧的基调,也一下子就将我的记忆带回到小时候看《终结者》前两部的那些夜晚。

  作为个人最早接触的科幻巨制,在我眼中,《终结者》系列的前两部,都能在“影史最佳科幻动作片”的最前列排得上号。它们不仅在当年风行全球,更是一代人心目中的科幻经典——美国电影杂志《电影周刊》在票选“20世纪最值得收藏的电影作品”时,《终结者》就在众多强有力的竞争者之中获得了最高票数,一举摘下了桂冠。

  可惜,从第三部开始,没了卡梅隆的这个系列开始渐趋式微、口碑不佳。尤其是在电影院中观看的第四部和第五部,着实让我失望,感觉它们就是“为续集而续集”,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终结者》续集。

  幸而,《黑暗命运》在卡梅隆的把控之下,重新回到了正轨。《黑暗命运》算是这个系列IP的第六部电影,但它实际上属于《终结者》的“正传三部曲”,是《审判日》的直接续集。不仅故事上直接抛弃了第三部到第五部,而且最初两部的主角施瓦辛格和琳达·汉密尔顿也都双双回归。

  电影在开篇就开启了一个大胆的转折——《审判日》之后,莎拉·康纳和儿子约翰·康纳阻止了“审判日”的降临,但在双线时间流的交错下,有一批终结者被“错误派送”,任务仍旧是狙杀约翰·康纳。

  1998年,约翰没有逃过一次终结者T-800的追杀,不幸去世。而这也彻底让莎拉绝望,自此,她转变成了一名“终结者猎人”,在一条条神秘短信的指引下,去杀害那些“错误派送”的终结者。这样的生活持续了22年。

  2020年,是《黑暗命运》发生的“主时空”,两个来自2042年的终结者穿越而至。“审判日”消失了,并不代表未来只剩一切光明的可能——如同州长所言,人类还是会走向74%的毁灭可能。治表不治里,取代“天网”的是相差无几的“军团”,而且它们的机器人们更加强大。于是乎,电影回归了系列最经典的创意,“军团”派遣了最新型号的REV-9,前来杀害未来的重要人物丹妮。丹妮、格蕾丝、莎拉和州长饰演的T-800,组成了一支小型的“反抗同盟”。

  《黑暗命运》对于州长和琳达·汉密尔顿而言,是一部意义重大的新作。他们从这个系列的第一部起便建立了深厚的关系,在《审判日》中又再度联手创造辉煌,如今回归,35年的时光流转变迁,给我们带来一波回忆杀。电影在开篇的时空中,很叫人感动的一点,就是对年轻的琳达·汉密尔顿和年轻的州长的“技术还原”。

  但《黑暗命运》并没有沉迷在这种情怀的“重塑”中。

  戴上墨镜、火速切换着手头的步枪和火箭筒的莎拉,显然已经不再是曾经的莎拉。

  不戴墨镜、在岁月洗礼后选择直视自己苍白鬓角的T-800,也显然已经不再是曾经的T-800。

  州长再度以《终结者》时经典的T-800身份亮相,“廉颇老矣”的形象,真是令人动容。而影片也对这一角色有了更深入的刻画——他不再是一个会火爆杀人的机器战士,而是误杀(在此就不剧透了)后选择归隐,慢慢生发出自主意识的“普通人”,平平凡凡地度过了一生。

  这个T-800比起此前的所有版本,都显得更加“人性化”。这一层“人类意识”让他有了家庭观,有了世俗的情感,也有了爱好的事业(卖窗帘...)。这些超越了T-800本身的机器人设定,让人产生些许时移世易的感慨。也许,这个形象也是卡梅隆的自比,曾经有着“少年狂”,如今则趋于沉稳。

  三位女性角色,真正地扛起了整部电影的大旗,是整部电影的核心人物。相比之前由男性角色主导的《终结者》,《黑暗命运》成为了系列中最颠覆、最“WOMEN POWER”的一部作品。除了前面提到的“曾经不再”、发生重大转变的莎拉外,新加入的两个角色亦可圈可点。

  格蕾丝(麦肯兹·戴维斯饰)是来自未来的“改造加强版”人类。在一次抵抗行动中身受重伤,所以她选择了肉体改造,把自己变成了“人机器”。某种意义上而言,她是介于人类和机器人之间的终结者,能与终结者们直接进行正面对抗。

  丹妮·拉莫斯(娜塔利娅·雷耶斯饰)则是这部电影中人物成长弧线最丰满的一个角色,有着前后递进式的自我觉醒历程,并非是简单的救世主。她其实综合了第一部中的刺杀目标莎拉和第二部中的刺杀目标约翰的双重身份。这也是为什么莎拉刚见到她时说她是“另一个莎拉·康纳”,而在电影的后半段又改口道:“你就是约翰”。

  也许有人会觉得《黑暗命运》的剧本,在时间旅行的设计上稍显传统,不够创新。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剧本其实是非常工整且不缺巧思的。

  三个时空中的故事线索,其实紧密地联结在一起——1998年的仇恨、2042年的恩情,让四个主要人物之间不断地产生因为时空错位而造成的“情感落差”。这种落差暗藏在大量的动作戏码之下,却一直在持续发热,令人无法忽视。

  剧本中的人物设置也下了不小的心思。“I won’t be back.”这句话,是这部电影的题眼。无论是有了人性、与家人共度一生的T-800,还是年轻的新角色“改造人”格蕾丝,都说了这句台词。那两个段落不仅是电影的动情时刻,同时也构成了这两个人物双重的对于牺牲与告别的互文,两种不同却又何其相似的“回不去”。而这也让系列的粉丝如我,感受到了这部有着“谢幕意义”的电影中所包含的情感力量。

  当然,《黑暗命运》的动作戏是值得一提的,它还原了整个《终结者》系列的精髓。其中有四场打斗场面特别突出,分别是开篇的高速追车截杀、监狱的多方缠杀、结局的密室大战,以及全片最酷炫精彩的——上天入地下水大乱斗。这一长段动作戏的容量极大,在整个系列中,都算得上是质量很高的动作戏。

  本部中的反派人物REV-9,堪称整个系列的“最强反派”。他的人物设定就是史上最强终结者,是具有金属骨骼的T-800和具有液化金属的T-1000的“究极混合”版,不仅浑身上下都是武器,而且可以分身成两个不同的实体。REV-9饰演者加布里埃尔也表示,他“在李小龙的身上寻求角色灵感”,演出目空一切的霸气感,给人冷绝的印象,还是够来劲的。

  作为系列正统重启的新开端,《终结者:黑暗命运》在情怀和品质上都有着不错的表现。它值得被每一个曾经被《终结者》震撼的影迷,当作真正意义上的《终结者3》。

  《终结者:黑暗命运》观后感及影评【3】

  说起《终结者》系列,相信不用过多介绍,大家对它都已经足够熟悉。

  1984年,由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终结者》,在当年是一部席卷全球的开山之作。起初,这只是一部出自新人导演的科幻B级片,并没有很多人对它看好,却最终引发了观影狂潮,还被国内的观众奉为“史上最经典的引进片之一”、“科幻启蒙片”。

  自此,卡梅隆开启了自己走向好莱坞一线大导演之路、主演施瓦辛格被推上了演艺事业的巅峰,而这个系列也成为好莱坞流行文化所不可或缺的经典。

  可惜的是,《终结者》在前两部达到了相当高的影史地位之后,却从系列的第三部开始渐趋衰落。3/4/5的反响接连平平,最为人所诟病的便是它们单薄老套的剧情。

  这一切源于卡梅隆最初的破釜沉舟之举,为了给第一部筹集资金,他以1美元将自己的剧本卖给制片人,条件是由他来当导演。而在《终结者2》之后,终结者系列的版权被多番转让,卡梅隆数次想要买回版权无果,也回绝了执导续集的邀约。

  缺乏了灵魂人物,系列不可避免地陷入狗尾续貂的低潮之中,不仅口碑一般,甚至连摄制成本都无法收回。 当然,也正是因为续集们的失败,让流转在外的系列版权,最终转手给了梅根·埃里森与大卫·埃里森。卡梅隆再度进行商谈,终于拿下了2019年起的版权所有权。

  时隔28周年之后,《终结者》的版权又回到了卡梅隆的手中。

  也正是在这28周年之际,卡梅隆亲自参与编剧并监制《终结者:黑暗命运》,足见他的重视程度。这一次,才是《终结者2》之后,卡梅隆的第三部正统续集。

  那么卡梅隆重磅回归之后,《终结者:黑暗命运》会有什么继承与创新呢?

  目前看来,这部最新的重启电影,不仅在故事设定上直接承接第二部、抛弃了3/4/5的时间线与设定,而且最初两部的主角施瓦辛格和琳达·汉密尔顿也都双双回归,无疑会是一部带有浓厚情怀的承上启下之作。

  从之前曝光的预告片和特辑中,我们可以看到施瓦辛格的几次出场,外形上雄风不减,在动作戏上也有宝刀未老的风范。虽然暂时不知道这次他的角色会是什么身份、会站在哪方阵营,但个人猜测他也许将以正派的面目融入到影片之中。

  而莎拉·康纳(琳达·汉密尔顿饰)和其他女性角色,则会扛起整部电影的大旗。预告中,她带着一对年轻人抵挡来自终结者的追杀,手头的武器火速切换着——火箭筒、手榴弹、步枪,每样都得心应手,战斗力爆棚。

  其实这一次,莎拉以如此彪悍、硬核的形象出场,还是非常令人惊喜的,这将我的记忆拉回到了当年《终结者》和《终结者2》时她的样貌。

  卡梅隆之前曾说,“这一次将有更激烈的交火和对抗,而莎拉·康纳是影片的核心主角与灵魂角色”。

  想必,相比之前的男性角色主导,《终结者:黑暗命运》或将成为系列中最具颠覆性的一部作品。

  琳达·汉密尔顿在《终结者2》后,仅在《终结者4》里以声音形式有所出现。此次回归并担以重任,想必除了卡梅隆的昔日情分外(她是卡梅隆的第四任妻子),也是对本片剧作的认可。

  《终结者》系列的口碑差异,除了导演水平的天差地别外,卡梅隆强大的类型片编剧能力也是一个原因。纵横交错的时空结构、独具一格的人物形象与身份反转、繁复的矛盾冲突,这些都是《终结者》的前两部在剧作上的优秀之处。

  这次,由卡梅隆的监制与操刀剧本,显然能让系列从3/4/5的歪路上重回正轨。施瓦辛格此前就曾透露过《终结者:黑暗命运》在剧作环节的优秀——

  “这部新作中充满了各类情节转折与复杂的人物设置,即便是我都感到非常复杂,需要努力才能弄明白故事和时间线。这就是詹姆斯·卡梅隆的力量,他非常清楚的明白《终结者》系列电影的故事、创意和角色,包括各个人物的行为和责任、时间旅行的设计、回归角色的故事线、所谓的未来如若永不发生将会如何、新的未来又将是什么?”

  至于电影在特效上的尝试与完成度,则是令人放心的。因为卡梅隆本人就是“技术前沿”的代名词——《终结者》、《深渊》、《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等作品,一次次地引领了几十年来好莱坞大片的技术革新。年初上映、同样由他监制的《阿丽塔:战斗天使》,更是当下把CG特效用到极致的科幻巨制。

  《死侍》的导演蒂姆·米勒,此次接下导演大梁,同样有着令人期待的表现。毕竟,《死侍》就是整个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的工业生产流水线中,最另辟蹊径、出人意料的存在之一。更何况,看过成片的卡梅隆自信地说道:“蒂姆·米勒真的拍出了该系列的原有风格,节奏很快,非常刺激,会是一部令人大呼过瘾的冒险”。

  《终结者2》结束之时,莎拉在一条公路上独自飞驰,喃喃自语:“不可知的未来在我们面前展开,我头一次充满希望地面对它。”而《终结者:黑暗命运》作为系列重启三部曲的开端,直面未来,也将开启更宏大的篇章。目前还有两个月才能看到正片,由衷希望,它能带我们重温当年的激动与震撼。

  正式影评: I won’t be back,《黑暗命运》是真正意义上的《终结者3》

  《终结者:黑暗命运》观后感及影评【4】

  今天要聊的《终结者:黑暗命运》,并不是一个新的开始,更像是一场荣光回归。

  在终结者宇宙里,正所谓出道即巅峰,1984年《终结者1》和1991年《终结者2:审判日》在当时爆了,终结者成就了施瓦辛格,也成就了詹姆斯卡梅隆。

  但遗憾的是脱离了卡神的光环后,之后的终结者都没能延续《终结者1和2》的辉煌,2003年《终结者3》给终结者世界一个新的后续补充,但由于除了施瓦辛格以外,演员清一色脸盲,导致《终结者3》反响一般。

  2009年《终结者2018》做了大胆尝试,没了T-800只剩约翰康纳,剧情则玩到飞起放在“审判日”后的末日未来,影片更像是一部衍生作品而不是续集,最后以口碑和票房不佳划上句号。

  到了2015年《终结者:创世纪》,施瓦辛格回归,主创当时信誓旦旦要来个全新重启三部曲,玩了一个平行时空,再次对抗起天网,结果依然观众不买单,票房和口碑的失利,导致重启无限期搁置。

  到了今天我们要聊的《终结者:黑暗命运》,施瓦辛格T-800还在,最初两部的莎拉康纳饰演者琳达.汉密尔顿也回来了,更重要的是,詹姆斯卡梅隆回归做了这部电影的监制,导演是曾执导过《死侍》的蒂姆.米勒。

  这样的神仙组合阵容,主创也有底气官宣,《终结者:黑暗命运》才是《终结者1和2》之后纯正血统的第三部作品。

  “没有命运,只有我们自己创造”。

  这是终结者几乎每部作品要传达的核心思想,如果从这句话去解构,那么《终结者:黑暗命运》确实称得上是正统意义的第三部,在国外影评人协会,大家对影片给予了肯定,并称这是《终结者1和2》之后真正的升级之作。

  既然《终结者:黑暗命运》是动作类型片,那咱们先开聊最重头的动作戏份吧!

  这次影片在国外定位R级N16,可喜的是,国内和国外版本一刀未剪,所以我们不管是在对白的情绪表达还是动作的爽爆程度上,依然能享受到原汁原味的《终结者:黑暗命运》。

  卡梅隆在访谈中说过,终结者系列一开始就是R级动作片,所以这次《终结者:黑暗命运》R级的定位,才是终结者纯正DNA精髓所在。

  此外,《终结者:黑暗命运》动作戏至关重要吸引人的原因,在于它的节奏感,如今看惯了商业动作大片的观众,其实很容易对动作打斗产生视觉疲劳,原因在于动作场景编排一旦节奏把握不好,会让人产生搞不清发生什么事就要打起来的错觉。

  而《终结者:黑暗命运》在打斗节奏把握上,踩着观众心中情绪点准时准点爆破,这些动作戏之间彼此促成因果,情绪呈递进式上升,一环扣一环,看起来十分过瘾。

  在动作设计上,影片不仅有传统的飙车对战,更加入了飞机,水下等高难度的戏份,极富创造力,枪战爆破弹药也给足燃料,一点都不吝啬。

  在终结者世界格局上,影片也做了合理的延展和细分,预告片中莎拉康纳,有说到她打断了审判日,拯救了30亿人的命运,改变了未来。

  影片呈现了终结者未来世界被改变的另一种可能性,但这并不像《终结者:创世纪》简单的重启平行时空,而是更强结合了《终结者2》的故事,打造出未来错乱感时空的交织性。

  这样的未来世界格局更让人信服,也更让《终结者1和2》有存在的价值,比如《终结者3和5》的剧情,都侧面否定《终结者1和2》的无用,重新循环灭天网模式,但《终结者:黑暗命运》则用了更聪明的方式展示。

  末日景象依然还会出现,但这次《终结者:黑暗命运》和现代人工智能话题更紧密相连,切合了副标题黑暗命运的不可逆说法,圆了多年终结者为何一直要干掉天网,却一直干不掉的bug。

  剧情模式方面,在原有的经典框架基础上,加入了更多新鲜的面孔,REV-9的出现,堪称整个系列最强反派,REV-9和《终结者2》的T-1000液态终结者类似,但当然又强于T-1000,可以分身格斗,也加入了很多互联网概念的技术,用主角的话来说,这样的机器只有逃的份没法灭。

  而被送回来的格瑞斯,则是未来新的人造人,这有点像《终结者2018》主角死刑犯的设定,但看起来更先进,也更可能是我们未来的样子。

  影片新角色的加入(是新角色不是新演员演旧角色),对于新观众来说是友好的,对于老粉丝则加入了新鲜感,这也抚平了过去终结者系列各种错综复杂的时间线,重新做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而怀旧情怀方面,当然是交给了T-800和莎拉康纳,这一次两人的联结性比前两部更为强烈,而且在他们身上,都增添了不小的感情力量,莎拉康纳在第二部和这一部几十年内的遭遇和经历,让她成为更顽强和坚韧的女性。

  在此前的T-800,要么是杀戮机器连台词都没有,要么是有着明确目的机器人面无表情,但这一次的T-800,加入了更多的感情内心戏,同时也探讨了机器觉醒意识的话题。

  当T-800出现的那一刻,我们看到的是苍老有着花白头发的施瓦辛格,依然能感受到T-800强大的气场和魅力,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从T-800充满感情的眼神中,不由回想起这35年终结者系列的变迁岁月,也同样流淌在施瓦辛格身上。

  影片也很好结合了观众这么多年的真.情怀,在T-800角色的背后故事上做了文章,T-800这次有了更多触动人的台词,更完整的人物转变弧线,当然也有更让人泪奔的结局。

  我想每一位童年伴随着《终结者1和2》度过漫长暑假的小伙伴,在看到《终结者:黑暗命运》更有人情味而且带着救赎感的T-800后,一定会被多年的感情积累所打动。

  影片很多处不管是对白,镜头动作和方位,都致敬了经典的《终结者1和2》,这也足以看出《终结者:黑暗命运》巧意暖心的安排,也让我们看到更细腻而丰富的T-800。

  这也正如标题带着命运这个词,一直以来T-800都是终结者反派的代言词,但命运的“捉弄”让T-800不断的改邪归正,对于T-800的命运,连机器都要试着改变命运,那更何况我们人自己呢。

  正如我前面所提到的终结者系列最大的核心命题:“没有命运,只有我们自己创造”。

  不管是莎拉康纳,还是T-800,亦或者是影片中的新角色,他们都在围绕着终结者给出的黑暗命运做出自己人生的选择和抗争,这正是影片给大家传递出来最强的冲击力,这也是终结者系列能火几十年,到今天《终结者:黑暗命运》依然能让人看了热血沸腾的作品。

  如果你心中一直有《终结者》系列未完待续的情怀,或者你只想看一部燃爆的动作片,《终结者:黑暗命运》正统第三部续集,是不能错过的。

  《终结者:黑暗命运》观后感及影评【5】

  随着昆汀的《好莱坞往事》遗憾地宣布撤档,这个十月最令人期待的一部电影也就此与我们擦肩而过。不过,好在一周后就有《终结者:黑暗命运》上映,多少弥补了影迷的缺憾。

  由州长领衔、蒂姆·米勒执导、卡神监制的最新这部《终结者》,也很可能是年底之前国内院线能看到的最后一部好莱坞科幻大片。

  先说一个暴露年龄的事吧。16年前,《终结者3》在国内上映时,我就曾在影院看过大银幕。如果我没记错,这应该就是我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好莱坞大片,某种意义上而言,对于好莱坞电影的启蒙也是由此开始。

  所以,在我这里,对于《终结者》系列始终有一点特殊的情怀在里面。后来的第四部和第五部,也都在国内公映过,我也都去影院看过,但对于当时已经补看过卡神执导的前两部的我而言,第四和第五部,无疑缺了一点惊喜。这种缺憾,更准确地说,是觉得这两部续集,不那么像我记忆里的《终结者》了。

  贝尔主演的第四部《2018》,更像是借《终结者》系列的故事设定,另外拍了一部未来世界的反乌托邦电影,而且,这一部里少了彼时正在当州长的阿诺。第五部《创世纪》则陷入了不断穿越的无限莫比乌斯环中,无端制造了大量时间悖论,容易让观众一头雾水。

  也许是因为大家都明白卡神的前两部太难以超越,所以后来的续集才总是想重启这个系列。第四部想彻底摆脱原有的故事模式和风格,第五部则试图颠覆前两部的时间线和结果。但结果却是,在前两部的巨大阴影下,这两部重启之作,依然不得不大量致敬他们想要颠覆的前作。

  最新这部《黑暗命运》,依然是一次重启,但与前两次重启不同,此番重启,是紧接第二部《审判日》之后故事的重启。由于每一部《终结者》的故事,都涉及到对未来的改变,《黑暗命运》的重启,也正式宣布这一部和最初的前两部成了官方钦定的系列“正史”,其它三部的故事线,则是中途衍生出来的旁支。

  既然是官方钦定的“正史”重启,在影片的卡司上也给足了诚意。素来是系列担当的州长自然必须回归,卡神也归位担任监制,更令人惊喜的则是“初版莎拉·康纳”琳达·汉密尔顿的回归,在正片开始的一幕里,我们甚至还能短暂地看到用数字技术还原的《审判日》里那个年轻的爱德华·福隆。

  故事方面,紧接《审判日》之后,莎拉·康纳和约翰·康纳阻止了“审判日”的降临,约翰却没有逃过一批又一批终结者的追杀,一开始就领了便当。约翰的被杀,也让莎拉从此成为一名“终结者猎人”,其生活的最大乐趣,就是干掉一个又一个被派来执行任务的机器人。

  没有了“审判日”,“天网”自然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性质相似的“军团”。在一夜之间背叛人类的“军团”,为了彻底赢得和人类的战争,派遣了最新型号的终结者“REV-9”,前来刺杀另一位事关未来人类存亡的主人公丹妮——用片中莎拉·康纳的话来说就是“另一个莎拉·康纳”。

  故事开场,随着电光石火降临的赤身*体的一男一女,瞬间就把我们带回到原汁原味的《终结者》故事当中。除却必要的一展身手,这出经典开场戏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则是——抢一件合身的衣服。

  整部《黑暗命运》的故事,可以说都回归到系列前两部那种经典的“追杀—反追杀”的叙事模式当中。当然,终结者的性能有了明显的升级,追杀和逃亡过程中的动作场面,也比前作有了一档明显的提升。在动作戏的设计上,这一部也明显顺应当下潮流地加入了陆战、空战和海战等不同风格的动作戏。飞机上处于半失重状态下的那场打斗,尤其炫目。

  像《审判日》一样,性能强大的液态金属终结者依然是追杀的一方,而被派来保护主人公的,却不再是一个终结者,也不是一个纯粹的人类,而是经过改造的升级版人类格蕾丝。这个彪悍的女性角色,由此前曾在《银翼杀手2049》和《塔利》等片中表现不俗的麦肯兹·戴维斯饰演。格蕾丝这个角色,也和莎拉、丹妮一起,完成了一出极具当代女权主义意味的好戏。

  英姿飒爽的格蕾丝和莎拉两人,尤其吸引眼球。一个是高挑冷酷,不惧肉搏戏份的打女,一个则是老当益壮,动不动就举起重型武器炮轰对手的硬核领袖。对于熟悉《终结者》系列到的观众而言,暌违系列已久的琳达·汉密尔顿的回归,宣布一个原汁原味莎拉·康纳回归的同时,也意味着《终结者》精神的真正回归。

  同时回归的阿诺·施瓦辛格,看上去虽然不再是戏份最重的主角,但依然扮演了整个故事里最重要的一个角色,是决定故事走向的“神秘X因子”。事实上,施瓦辛格的每一次出场,乃至每一次开口说话,都会让我们忍不住唏嘘感慨。

  他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变老,两鬓和胡须斑白,身材看上去也不再那么健硕。而他那句最经典的台词“I’ll be back”,在这部里也“移交”给了琳达·汉密尔顿,从他口中说出来的,成了注定会引人微笑继而让人感到哀伤的“I won’t be back”。这意味着《黑暗命运》很可能将是他最后一次出演《终结者》电影了,而没有施瓦辛格的《终结者》,还能不能算是《终结者》,是无数人首先冒出来的疑问。

  在施瓦辛格的这个角色身上,导演蒂姆·米勒也寄托了他最钟情的关于“机器与人”的思考。这个角色依然是一个机器人,更准确地说,是杀死约翰·康纳的那个终结者,但完成终极任务后的他,却成了一架没有新的指令输入的被遗弃的机器,他必须找到新的目标和生活动力。

  当他逐渐融入普通人类的家庭生活,变得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人类时,他开始去体会和思考原本只有人类才具有的感情。而当他最终毅然决定帮助莎拉三人,干掉追杀她们的REV-9时,他完全像一个真正的人类那样,做出了一个人才能做出的主观选择。

  可以说,这集故事的真正核心,就是这个终结者的自我觉醒和救赎,而他的觉醒和救赎,也意味着他完成了从一架机器到一个人的转变。最高级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依然要回归人性,这才是机器无法战胜人类的根本命题。人类与远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机器对峙的希望,最后也系于此。

  《黑暗命运》的北美口碑解禁之后,就有媒体表示这部“宣告了系列的回归”,还有人更直白地赞美这是一次“伟大的重启”。我的看法则是,《黑暗命运》或许不像卡梅隆的前两部那么伟大,但这无疑是《审判日》之后最好的一部《终结者》。

    17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