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生活课堂>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奕玲分享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那么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地震有哪几种类型,我们该怎样面对地震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为什么会发生地震防灾减灾知识,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防灾减灾知识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

地震是一种极其普通和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但由于地壳构造的复杂性和震源区的不可直观性,关于地震特别构造地震,它是怎样孕育和发生的,其成因和机制是什么的问题,至今尚无完满的解答,但目前科学家比较公认的解释是构造地震是由地壳板块运动造成的。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必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世界上运转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

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所谓成功预测地震的例子,基本都是巧合。对于地震,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提高建筑抗震等级、做好防御,而不是预测地震。

地震的震级与烈度

表示地震大小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地震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另一种是根据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确定地震大小,也就是烈度。

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它有大有小,大可以大到山崩地裂、房倒屋塌,小可以小到人体根本感觉不到,只有灵敏的仪器才能记录到。

一般用地震的震级来表示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大小,震级大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就多。

表示地震大小的第二种方法,是用地震在地面上产生的破坏程度,地震越大,它产生的破坏就大。

我们把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叫作地震烈度。

中国和世界上多数国家一样,采用12级的地震烈度表。下面给出不同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面破坏情况(习惯用罗马数字表示)

我国的地震带

由地球板块运动造成的“构造地震”(占了所有地震的大多数)总是发生在有活动断层的地方。

在远离活动断层的地方,地震的危害性就很小。与此相反,在有活动断层分布的地方,特别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大震的地方,未来就有发生地震的可能,应该多加注意。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地震带上:

■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

■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

■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遇到地震应该怎么办

在学校怎样避震:首先,我们要伏而待定,蹲坐下,头部躲在课桌下、讲台旁,绝不要乱跑。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地震停止后,应当马上在老师指挥下有序撤离。撤离时把书包顶在头上,前后同学要保持一定距离。特别在教室门口、楼梯间等狭促地方,一定要放慢速度,发现有摔倒的同学要相互帮助,并及时通知后面的同学以免发生拥挤。

跑到室外后,一定要躲在尽量空旷开阔、周围和头顶没有易掉落物的地方。如果我们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千万不要因忘拿某些东西回到教室去。

在家怎样避震:避震时,要根据地震时你所处的位置,就近躲避,震动停止后再撤到安全地方。要躲在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它的旁边,如桌、床等;也可以快跑到开间较小、有支撑的房间去,如厨房、卫生间等。

在避震时,要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同时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也可以蹲下或坐下,尽量把身体蜷曲起来。

要注意保护头部和颈部,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顶在头上,闭上眼睛,防止异物伤害。

    1615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