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体会
我们要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发挥奥林匹克促进人类和平发展的重要作用,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收看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体会,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体会一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凝结着各条战线人们的辛勤付出和智慧汗水,是新时代中华儿女对自信自强的中国力量的最佳诠释和演绎,生动而精彩地描摹了中华民族逐梦奥运的恢弘画卷。
4月8日上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一道,克服各种困难挑战,再一次共创了一场载入史册的奥运盛会,再一次共享奥林匹克的荣光”。这些荣誉和成绩的取得,是党的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中国奥运健儿奋勇拼搏的结果,更是千千万万的奥运参与者、推动者和支持者无私奉献的结果。
从体育弱国到无与伦比的“双奥之城”,从“0到1再到奖牌榜金牌榜第一”的历史性突破,中华儿女意气风发、骄傲自豪,昂首阔步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事实雄辩地证明,引领新时代自信自强的中国力量的根源来自于党的坚强领导。拉长时间的轴线,留存在2001年夏季的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依旧令人热血沸腾、血脉偾张,这也正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现如今,北京成为全世界首个“双奥之城”,兑现了如期举行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庄严承诺,注定将在奥林匹克史册镌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背后,是党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在统筹防疫和生产中践行“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将中国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相融相通相促,进而推动中华儿女自信自强自立,广泛地汇聚起“比铁还硬,比钢还强”的团结奋进之力,为我们的奥运健儿在赛场上摘金夺银创造了极好的的条件和环境。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明确提出要建设体育强国,全力推进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使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和运动频次得到大幅提升,此次“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愿景的成功实现,充分印证了这一发展新纪元。
一次次强而有力地响彻在“双奥之城”上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出了最有力量、最富激情、最为曼妙的时代强音。中国奥运健儿在本次的北京冬奥会、残冬奥会赛场上创造了参加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历史最佳成绩,他们的幕幕身姿,是最靓丽的风景线,更是新时代自信自强的中国力量的代名词。没有一枚奖牌会从天而降,更没有一枚奖牌会唾手可得。中国奥运健儿在北京冬奥会、残冬奥会上获得的每一枚奖牌,都来之不易、分量沉甸,凝聚力量、催人奋进。无论是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上逆天一跃,还是苏翊鸣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上气冲霄汉的高难度动作,抑或是郑鹏在越野滑雪男子长距离(坐姿)比赛中的“云淡风轻”,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中国奥运健儿顽强拼搏、挑战极限的精神风貌,完美展示了年轻一代的中华儿女该有的模样,激励着我们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正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些在奥运赛场发光发热、释放力量的楷模榜样是我们看得见的哲理,我们要以他们为镜,无论在任何岗位上,都要全身心投入、全身心付出,坚决把平凡的事业干得出色出彩、出新出效;无论在任何环境中,都要永不言弃、敢于突破,不被外界的杂乱因素所干扰、所诱惑,善于把逆境、险境、困境转化为提升能力的机遇和挑战。
更不可忽视的是,千千万万的奥运参与者、推动者和支持者的倾情服务与贡献理应成为本次盛会关注的焦点重点,他们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能够圆满落幕、北京“双奥之城”能够闪耀世界的重要因素。在赛场上,裁判员高效专注、判断准确,力求为奥运健儿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赛场环境;奥组委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尽心竭力、考虑周到,对赛程中的每一个影响比赛环境的细节进行反复推敲演练,力争做到精益求精、不出差错。在赛场外,每一个奥运的支持者和工作者,或以精神默默支持,或以行动践行担当,面对奥运健儿取得优异成绩时拍手称赞,面对奥运健儿失利时撑腰鼓劲,展现了奥运赛场外最为温情的一面。而这也正是新时代自信自强的中国力量的精髓所在,既包容万象又蕴含热情、既富含个性又能接地气,不断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时间的书页在不断翻新,进步的步伐将永不停歇。这场“冰雪盛会”不仅让“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新格言得到成功实践,更深刻诠释了新时代自信自强的中国力量,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的精神财富和实践经验。让我们以这场“冰雪盛会”为契机,共同凝聚起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一起向未来!
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体会二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受到了世界广泛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寄语运动员:“人生能有几回搏,拼搏是值得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中国的运动健儿们用驰骋纵横的身姿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奇迹”,广大青年干部要从他们超越自我、永不言弃的拼搏中汲取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踔厉奋发的前进力量,用实际行动奏响“伟大中国梦”的时代强音。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在东京残奥会,女子50米蝶泳S5级决赛中,中国选手卢冬以39秒54的成绩,绝杀西班牙夺冠,并以超世界纪录近1秒的成绩,成功摘金。这位没有双臂,完全凭借腰腹力量游泳的女孩,看起来是如此单薄瘦弱,却早已经成为残奥会、世锦赛、亚残会的大满贯得主。没有双臂也没有经验的卢冬,就每天泡在游泳池里,练习翻滚的技巧,转身的动作。由于游泳规定头部触壁成绩才有效,所以为了争取那0.1秒的领先,她需要用尽浑身的力气用头撞击泳池边。一次又一次的拼尽全力,一次又一次的用力一击,命运为她关上的那些大门,就在她笨拙而执拗的叩击中,徐徐打开。没有繁花似锦的绚烂前程,只有对自我的超越和生命的证明。青年干部要向她学习“钉子精神”,保持孜孜不倦的求学态度,沉下心学习,俯下心干事,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真抓实干,苦练内功、夯实基础、补齐短板,切实提高业务能力与水平,努力成为新征程路上的“领头雁”。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很难想象,那个在冰雪之巅飞翔的张梦秋,今年不过19岁。在2017至2018年的雪季比赛中,张梦秋开始崭露头角,并因此入选国家集训队。之后的一年里,初生牛犊猛如虎的她,不仅在新西兰南半球杯、残奥高山滑雪世界杯等国际大赛中斩获6枚金牌。在2021年的冬季赛中,成为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和亚残运会,高山滑雪项目的三冠王。梦秋曾说:“我的梦想就是,站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最高领奖台。”当得知自己入选成为2022年冬残奥会中国高山滑雪队参赛运动员时,张梦秋非常兴奋。而现实是,14岁时梦秋因患小儿脑性瘫痪,导致身体运动功能障碍。她的反应总比别人要慢很多,尤其是教练讲解动作要领时,别人一个小时可以学会的动作,她总要花两三倍的时间,才能够学会。梦秋有一股永不服输的韧劲,和永无休止的自我超越精神。青年干部必须正视前进道路上的曲折坎坷,鼓起“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把困难当作“磨刀石”,把挑战当作“练兵场”,啃下“硬骨头”,扫清“拦路虎”,以愈战愈勇之斗志,续写时代新篇章。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2016年,崔玉涛代表省队参加全国锦标赛荣获冠军。同年,入选国家残疾人冰球队,不仅成了国家队队长,还出征俄罗斯洲际对抗赛,荣获第四名。2018年,入选国家队,参加俄罗斯锦标赛夺得季军。崔玉涛说:“只有你心无旁骛的时候,才能做到天人合。冰撬、球杆、自己融为一体。”这位身披23号战袍,体能过硬,性格够蛮,敢冲敢拼的山东硬汉,中国冰球队队长,在比赛中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他用自己的汗水和胜利宣告:人生只有拼来的精彩,没有等来的辉煌。青年干部应当保持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拼劲,激发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敢于突破自身,在崭新的篇章中继续策马奔腾,努力成为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才。
有太多被人遗忘的残奥英雄的故事值得被人看见,无奈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展开。残奥会不仅挑战人类的身体极限,还让我们观瞻人类的精神极限。新时代的年轻干部必须不断审视自己、检查自己,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中,形成“认识大局、把握大局、服从大局、维护大局”的格局,才能攥紧拳头、打出力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体会三
北京冬奥盛会让世界在无与伦比的“中国式浪漫”中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而接棒登场的冬残奥会则让世界在无处不在的“中国式细节”中体会无微不至的中国温度。作为新时代年轻干部,也当从冬残奥会中汲取“三心”力量,在伟大复兴新征程担当新作为。
在“方寸厘米”间汲取精益求精的匠人心。
冬残奥会运动员餐厅在原有的冬奥会标准基础上将餐台提高了5到6厘米,运动员起居床降低了10厘米,以便残奥运动员能够方便自如。不仅如此,在卫生间、衣架、衣柜、镜子等这些生活常用设施无障碍设施也对高度做了有针对性地调整。而这几厘米是工作人员反复测量,测试多种轮椅等器械尺寸、规格做出的最人性化尺寸调整。青年干部作在工作中同样需要这样精益求精的“厘米”精神,自觉摒弃“差不多”“无所谓”的粗枝大叶工作态度,认认真真对待实际工作中的一篇文章、一个答复、一处调查,常怀“厘米”的干劲儿,一丝不苟真干事、干实事,在成长路上不断打磨自己的匠人心。
在“一高一矮”中汲取为民服务的利他心。
为了照顾残疾人记者和运动员的需要,冬残奥会公共场所的门把手都做了“一高一矮”的设置,北京赛区主媒体中心的手部消毒机也同样以“一高一矮”的设计呈现,方便不同高度的运动员使用。作为青年干部,也要将这份可贵的“利他之心”谨记心底,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重视、去解决。着手一份工作,要多走“乡间路”,多沾“泥土气”,多想想工作有没有考虑民情的“一高一矮”。要不断用利他之心去顺应民意,始终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热爱人民、奉献人民。
在“无障碍化”里汲取同理包容的平等心。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在雪上防滑垫下会加铺一层木板,轮椅在木板上有了着力点通行便会更方便,冬奥运动员可以实现“无障碍化”独立操控轮椅行动。场馆负责人解释这样的设计是希望尽量不借助人抬等外力帮助残疾人运动员,让他们能够凭借自己力量通行,努力形成一个包容性的环境,从而体现平等与尊重。进入新时代,多元化的理念、文化奔流不息,青年干部要在时代大潮中修炼一颗“站在他人角度”的平等心,海纳百川,包容共赢。在工作中,难免遇到不同的声音、多面的观点,青年干部要用懂得同理和包容,时刻警惕“盲人摸象”的偏执,面对工作中的人、事、物,不妨多听听多方意见,多想想不同角度,多试试各种方法,不断以包容平等的心态共作为、共担当。
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体会四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于4月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回顾7年来不平凡的筹办举办历程,我们不仅在奋斗中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也在奋斗中收获了丰厚的精神财富,收获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发扬光大。”回望我党走过的百年奋斗征程,离不开一辈又一辈的共产党人在艰苦岁月里接续奋斗、砥砺前行。时有所需,必有所为。作为作为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的年轻干部,我们更要把个人梦想汇入时代洪流,让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共振,用青春奋斗之星光点燃伟大事业之火炬。
基层当赛场,激情追梦促发展。
鲁迅先生在《导师》一文中曾说过,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在北京冬奥会期间中,中国健儿谷爱凌、金博洋、张雨婷、任子威等不负众望,携手夺金,用年轻的肩膀扛起了为国争光的使命,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担当精神。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不是弹指间就能实现的,身为青年干部,我们更应积极主动的播种希望、追求理想、点燃梦想,在人生之路的进程中将个人的奋斗发展目标向国家繁荣复兴靠拢,努力提高各项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担负起历史重任,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真正将基层一线当做满怀激情、干事创业的“赛场”,不断从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中寻找方向,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贡献力量。
压力当动力,甩开膀子加油干。
2月7日晚,北京冬奥会男子短道速滑1000米项目展开角逐。中国短道速滑队在经历跌宕起伏的“短道求生”后包揽冠亚军,实现了中国在该项目的突破,捍卫了“王者之师”的荣誉。而在“夺冠”之路上,中国短道速滑队所展现出来的坚定的信仰、团结的力量、拼搏的精采和过硬的作风,更值得所有青年干部学习。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但没有任何一次苦难能够打垮我们,最后都推动了我们民族精神、意志、力量的一次次升华。国家如此,个人亦是如此。进入新发展阶段,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年轻干部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接烫手山芋,要努力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要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实践中去,要到乡村振兴的一线中去,通过不断“苦其心志”,练就过硬的本领,成长为关键时刻顶得住、急难险重冲得上的新时代“狮子型”“实干型”干部。
出战当决战,优干创干大胆干。
北京冬奥会上,18岁的谷爱凌在赛场上摘金夺银,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关键时刻,她毅然选择了自己之前没有在赛场上完成过的高难度动作,选择相对保守的动作或许更加稳妥,但她依然决定勇敢尝试,努力打开自己运动生涯的可能空间,最终收获成功。“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实践再一次证明,只有敢于突破,才能不断超越,成就更好的自己。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重要节点,我们要释放“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活力,要敢于在发展大局中勇挑重担,在争先创优上敢闯敢试,敢于到基层的广阔田野释放青春力量,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百余年前,五四先驱李大钊先生寄语青年:“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如今的我们,恰逢百年变局,身处改革潮头,扎根基层一线,就要在最好的年华为梦想努力拼搏,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奏响年轻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青春华章。
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体会五
4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广大参与者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北京冬奥精神,知难不退不言难、迎难而上不畏难、排难而进不避难,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知难不退不言难,端正想干事的态度。确保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如期安全顺利举办、同样精彩,是中国人民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在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背景下,维持一个国家或地区安全和稳定已经十分艰难,顺利举办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第13届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许多国外人士对中国、中国人民持否定态度。冬奥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梦路上的重要一环。中国办冬奥,言必行,行必果。从2015年7月起,全体中国人民重信守诺,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主动防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最终如期举办,为世界呈现了“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在温暖中永恒”的冬残奥会。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北京冬奥精神中汲取知难不退不言难的力量,紧盯工作和发展目标,端正干事创业态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实现民族复兴梦凝聚奋勇前进的力量。
迎难而上不畏难,练就能干事的本领。既要在严峻的疫情挑战下保障赛事顺利进行,又要保障91个国家和地区近3000名运动员比赛安心、生活舒心、生命安全,中国为何能出彩?冬奥7年艰辛,奋斗铸就辉煌。近年来,经过全体中国人民的努力,坚实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为成功举办冬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筹备期间用一项项中国技术、一件件中国制造、一批批中国设计为冬奥举办贡献了中国力量。广大冬奥参与者坚持“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的担当奉献精神,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北京冬奥精神中汲取迎难而上不畏难的力量,围绕工作重心和目标任务,练就干事创业的过硬本领,在实现民族复兴梦的征程中敢于担当、奋勇前进。
排难而进不避难,保持干成事的韧劲。回望筹备之路,皆是拼搏与跋涉。从提名到申奥成功,从筹备到精彩开幕,经过14年的时间,中国再一次成功举办奥运盛会。从申办答辩前11.2万字的申办报告、从克服气候自然条件到场馆维护建设、从完善跨区域交通条件到人财物保障服务,中国没有避难而行。中国坚持赛事筹办和疫情防控“两手抓”,造就了绿色电力全覆盖、制冰碳排量接近零、场馆实现“水冰转换”等奇迹。在世界动荡不安和严峻的疫情挑战下,中国完全有理由申请停办或缓办冬奥会,完全有理由降标准、降服务,但排难而进和自我升华是中国的倔强性格。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北京冬奥精神中汲取排难而进不避难的力量,保持干成事的韧劲,在实现个人梦、体育强国梦和民族复兴梦的征程中攻坚克难、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