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名场面”闪耀冬残奥会赛场2022观后感十篇
3月7日13时12分,在北京冬残奥会单板滑雪男子障碍追逐UL级决赛赛场,中国队纪立家率先冲过终点线。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罕见“名场面”闪耀冬残奥会赛场2022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罕见“名场面”闪耀冬残奥会赛场2022观后感1
无障碍“双奥之城”提供最有温度的保障。为带给运动员美好的竞赛和生活体验,北京冬残奥会在筹备过程中一直遵循“观念无障碍、信息无障碍、硬件设施无障碍、服务无障碍”准则。在冬奥会圆满落幕后,组委会迅速启动并完成了对所有涉及冬残奥会的场馆及非竞赛场馆、冬残奥村的升级改造。“双奥之城”将以安全、顺畅的“无障碍环境”为参赛健儿超越自我、追逐梦想提供最有温度的保障。
京张冰雪赛场,绽放坚韧之花。体育运动是人类的权利。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权利,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冬残奥会如期举办向世人表明,任何人都有可能站上竞技赛场,挑战自己、挑战运动极限。北京冬残奥会将向中国、向世界展现残疾人运动员乐观、坚韧的精神,他们冲破冰雪,向着暖阳盛开。
罕见“名场面”闪耀冬残奥会赛场2022观后感2
“残健融合”,一起向未来。作为代表世界残疾人竞技水平的体育赛事,北京冬残奥会的召开,不仅为全世界的残疾人运动员提供了同台交流、竞技的舞台,也将鼓励更多的残疾人参与运动、融入生活,同时让全社会更加了解、拥抱、关爱残疾人和他们的生活,推动世界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推动残健携手共建和谐、有尊严的社会。
北京冬奥会已经向世界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北京冬残奥会也必将努力践行“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庄严。
让我们共同期待冬残奥会的运动员在“双奥之城”的冰雪运动场赛出精彩、赛出风采,期待北京冬残奥会能凝聚起坚韧强大的力量,飞越隔阂,共同书写不畏困难、奋勇拼搏、超越自我、自强不息的新篇章,一起开辟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
罕见“名场面”闪耀冬残奥会赛场2022观后感3
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后,根据残疾人运动员的特点和竞赛规则,冬残奥会比赛场地做出相应转换与调整。国家体育馆设置了用于残奥冰球项目的防冰板和透明挡板,国家冬季两项中心规划建设了残奥项目专用部分赛道……
北京冬残奥会的举办,也是中国残疾人大众冰雪运动蓬勃发展的缩影。连续6年的“残疾人冰雪运动季”,开展地区已从首届的14个省级单位发展到如今的31个省(区、市),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感受到冰雪运动的魅力,融入“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之中。
北京冬残奥会,不仅将展现残疾人运动员与命运抗争的恢弘史诗,也是人类文明的一面镜子。它将进一步增进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了解,助力建设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
正如在冬残奥火炬的见证下,残健融合的理念从开幕式延伸到赛场之外,融入全球发展进程之中。中国携手世界,将对于残疾人的包容与关爱,以北京冬残奥会为媒传向世界各地。
我们心中的这团火焰,足以驱散任何黑暗。它温暖了人心、照亮了前路,指引着这群不向命运低头的人,一起走向光明的未来。
罕见“名场面”闪耀冬残奥会赛场2022观后感4
这是一枚创造历史的金牌!四年前,中国轮椅冰壶队在平昌冬残奥会上实现中国冬残奥会金牌零的突破。四年后,刘子旭为中国拿下冬残奥会第二金,这也是中国冬残奥雪上项目的首枚金牌和冬残奥个人项目的首枚金牌。
这是一枚得来不易的金牌!它不仅是刘子旭个人的顽强拼搏、还是中国几代冬残奥运动员赓续奋斗的结果。在“勇气、决心、激励、平等”为核心的残奥运动价值观感召下,中国残疾人运动员付出了健全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不断向领奖台发起冲击。顽强拼搏,超越自我,这是对体育精神的诠释。
这是一枚意义非凡的金牌!它展现了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辉煌成就。我国冬残奥项目开展相对较晚,从20_年在美国盐湖城首次亮相冬残奥会,到20_年在平昌实现冬残奥会金牌零的突破,国家对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是残疾人体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奥运赛场成绩突飞猛进的决定性因素。
这是一枚鼓舞士气的金牌!人可以有残缺的身体,但不会有残缺的生命。刘子旭用拼搏实现梦想,用坚持重新定义可能,书写了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动人篇章。本届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总人数为217人,其中运动员96人,这是中国第六次组团参加冬残奥会,也是中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的一届。首金入账,凝心聚力,刘子旭的这枚金牌为中国队提振了士气。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首金只是开始,未来8天里,北京冬残奥会必将见证中国运动员更多的荣光!讴歌生命奇迹、诠释残奥精神、彰显人文之光的残奥运动史卷将增添新的华章!
罕见“名场面”闪耀冬残奥会赛场2022观后感5
北京冬残奥会的精彩举办,推动的不仅有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推进的还有不断完善的无障碍环境,而不断完善的无障碍环境,同样是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取得的新成就。
北京冬残奥会的整体大环境,都力求做到想运动员之所想、办运动员之所需,为运动员提供方便、快捷、精准、细致的服务,特别是针对残疾人运动员的相关无障碍设施。
北京冬奥组委专门组织编制了《无障碍指南》,而全国全社会同样也需要这样一本“无障碍指南”,应该说,我们身边的无障碍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也能走出家门,参与体育运动,但是,无障碍环境的建设还远远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
全国两会之际,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人民群众对无障碍环境的需求逐渐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无障碍环境建设迫切需要高质量发展,他因此建议加快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满足社会成员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
因此,要持久系统地保障残疾人权益,就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需要在各方面建立管根本、顾长远的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
罕见“名场面”闪耀冬残奥会赛场2022观后感6
20_年8月8日晚上8点是令全中国人民激动的一刻。这一刻,点燃了人们心中共同的激情;这一刻,实现了中华民族百年梦想百年企盼!如今,奥运会闭幕了,残奥会也闭幕了,但我相信,残奥会别样的.美丽更鼓舞人心,因为那别样的美丽改变了我对残疾人的看法,那忘我的拼搏让我对自己有了更强的责任感。
伴着清清的微风,我来到了农业大学体育馆,等待着我的将是一场男子坐式排球赛,波黑队对伊拉克队。我很少见到残疾人,偶尔在街上看到,我会感到他很可怜,很让人同情,需要别人的帮助。今天要见到的残疾运动员会是怎样的呐,我心里在想着——,一进场,我惊讶了,他们都是非常健壮的运动员,波黑队员与伊拉克队员正在做赛前准备:他们有的搓搓手,等待着比赛的开始;有的一边拍球,一边思考着打球的计策;还有的则正在和队友分配任务。当我仔细看这些队员时,不禁愣住了——他们一个个安着假肢,有些还露着半截大腿。
比赛开始了,由伊拉克队先发球,只见队员中的一个人猛地跳了起来,又用尽全身的力气托起排球,重重的把球打到对面去。波黑队也不甘示弱,当球“嗖”的一声飞到对面时,一个队员又飞似的跳了起来,稳稳地托住了球。于是,球又飞上了半空。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又一个波黑队员接住了球,他皱着眉,瞪着眼,又猛的一拍,球又“嗖”的一声飞到了伊拉克队,飞出去的球像射出去的箭,速度快得几乎无法形容。此时的我,已经目瞪口呆,说不出话了。这时,球马上就要落地了,一个队员又飞一般冲了上去,一把接住了球,在把球传给队友之后,这名队员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汗水不断地流了下来,是呀,这对残疾人来说真是太困难了!球又飞到了波黑队手里,可是,由于用力过度,球出界就要落地了!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一个队员飞一般冲了出去,不断地左右移动,就在球要落地时,他一边用一只手支撑着身体,一边又伸出另一只手去救球,球竟然稳稳地落在他地手上,现场的观众都为他欢呼起来,我也情不自禁地鼓了掌。
比赛结束了。此时的我,脑子里只剩下了一个词——惊讶。他们把残疾的身体运用的如此灵活,充分发挥着每一部分的作用,他们顽强的毅力、他们坚定的信念、他们忘我的精神让我感动,他们虽然坐在地上,但此时他们在我心中是如此的高大。
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残疾运动员别样的美丽,是超越、融合、共享最好的解释。他们惊人的毅力使我们无不为他们欢呼!同时我又该怎样安排我的学习和生活哪?他们让我沉思、他们给我压力、他们伴我腾飞!
罕见“名场面”闪耀冬残奥会赛场2022观后感7
第十五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9月7日至18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市举行。这是残奥会历史上首次在南美大陆举行。一些“热词”受到广泛关注。
比赛项目:里约残奥会共设置22个大项、528个小项,包括了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三大残疾类别。其中皮划艇和铁人三项为本届残奥会新增项目。中国体育代表团将参加视力残疾和肢体残疾两大类别的射箭、田径、硬地滚球、皮划艇、自行车、盲人柔道、举重、赛艇、射击、游泳、乒乓球、轮椅击剑、轮椅网球、盲人足球、轮椅篮球、坐式排球、盲人门球等17个大项、328个小项的比赛。将有来自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350名运动员参赛。
中国与残奥会:1984年,我国首次派出24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残奥会,共获得24枚奖牌,其中金牌2枚、银牌13枚、铜牌9枚,9人次打破世界纪录。女选手平亚丽、赵继红各获1枚金牌。此后,在1988年至20_年间举行的4届残奥会上,中国在金牌榜上的名次由第14位上升到第12位、第9位、第6位。
20_年雅典残奥会上,中国运动员获得的金牌数和奖牌总数均名列首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_年的北京残奥会上,中国的金牌数和奖牌总数再次双双名列首位。20_年的伦敦残奥会上,中国代表团以95金71银65铜高居金牌数和奖牌总数的首位。
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里约残奥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由中国残联主席、中国残奥委会主席张海迪担任。代表团总人数499人,有运动员308人(男161人,女147人)、教练员和工作人员177人、竞赛辅助人员14人。是我国参加境外举行的残奥会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多、代表团规模最大的一届。运动员全部是业余选手,平均年龄26岁,年龄最大的52岁,最小的14岁。运动员具有新人多、重残人数增加、受教育程度为历届最高的特点。集体项目中,我国有6支队伍获得了里约残奥会参赛资格,其中,我国坐式排球女队连续获得三届残奥会冠军,盲人门球女队连续获得两届残奥会亚军,盲人门球男队、轮椅篮球女队是亚洲唯一获得里约残奥会参赛资格的队伍。
罕见“名场面”闪耀冬残奥会赛场2022观
后感8
全场屏住呼吸的马拉卡纳,一场骤雨不期而至。
此刻,一道光柱穿透雨幕,聚焦跑道上的一位老者。
她一手拄着拐杖,一手高举火炬,在风雨中颤颤巍巍却又异常坚定地前行。
短短的30米距离,她突然摔倒在跑道上,火炬掉在身旁,全场一片惊呼。
这是当地时间9月7日晚间的里约残奥会开幕式,正迎来最激动人心的环节——点燃圣火。
第二棒火炬手玛西亚,1984年残奥会巴西代表团成员。她的前面不远处,盲人运动员阿德莉亚正在等待火炬交接。所有人的目光,此刻都聚焦在玛西亚的身上。风雨中跌倒,短短的几十秒却好似无比漫长。当工作人员正要上前施以援手,玛西亚已独自坚强地站了起来。
火炬依旧燃烧,目标终会达成。
全场观众起立,掌声动地而来。
残奥精神,残疾人面对困难的不屈意志,浓缩在这一幕难以预料、没有彩排的场景中。
4年一个轮回,残奥会再度向世人打开了一扇奏响命运壮歌、感悟生命力量的大门。
罕见“名场面”闪耀冬残奥会赛场2022观后感9
里约残奥会将于9月7日至18日举行,昨天,里约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征动员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残联主席、中国残奥会代表团团长张海迪以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李颖川分别向运动员做了动员讲话。据介绍,里约残奥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有308名运动员,代表团将于8月31日凌晨奔赴里约。
里约残奥会共设有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三大残疾类别的22个大项、528个小项,届时将有来自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350名运动员参赛。中国体育代表团总人数为499人,其中包括男运动员161人,女运动员147人,教练员、工作人员177人,竞赛辅助人员14人。运动员平均年龄26岁,年龄最大52岁,年龄最小14岁,将参加17个大项328个小项的比赛,比上届残奥会增加了2个大项和40个小项,是我国参加在境外残奥会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多、代表团规模最大的一届。此届代表团新人多,重残人数增加,基础项目具备优势,集体项目参赛面广,将参加里约残奥会田径、游泳、乒乓球等三个项目60%至79%的小项,6支集体项目队伍获参赛资格。
让我们为这些身残志坚的运动员们加油!
罕见“名场面”闪耀冬残奥会赛场2022观后感10
里约残奥会将于7日揭幕,赛前一天,记者利用组委会组织的媒体参观机会,走进残奥村内的运动员居住区。已入住一周的中国残奥健儿纷纷表示在村里的生活还不错,对于比赛有信心、很期待。
中国代表团成员在8月31日开村第一天就入住了残奥村。与奥运会时一样,残奥村的“中国楼”依旧挂满鲜艳的五星红旗。而其他楼外也都被参赛代表团挂满了旗帜和标语。
中国运动员在里约逐步走入正轨,各队每天都安排训练,回村之后去餐厅吃饭、去健身房练力量,生活、训练两不误。
里约奥运会8月21日结束,运动员村在经过一系列无障碍改造之后重新开村。比如为了让轮椅运动员在房间里有更大空间,原本一间房里的两张单人床搬出一张,而在餐厅里也移除了部分桌椅。此外,残奥村专门设立了运动员相关器材维修中心。
对于这里的无障碍设施,中国残奥健儿表示“还不错”。参加铁饼、铅球项目的盲人运动员汤红霞说,村里班车上下车都无障碍化,再加上教练引导,各方面比较便利。轮椅乒乓球运动员周影也说:“残奥村离乒乓球馆很近,无障碍化都还不错。”
中国乒乓球队领队仉兴玉说,残奥村基本具备无障碍设施条件,但有些细节不是那么方便,比如供轮椅运动员使用的洗浴凳没有,一些轮椅辅助性用品也没有,但在提出要求之后,组委会会很快送过来。
为给运动员提供充分保障,中国代表团还专门设立医疗保障组,针对残疾人运动员的特定需求,派出4名医生,设立眼科、内科、骨伤科以及传统针灸按摩等。医生韦景斌介绍说:“队员们在刚到里约时,有一些人出现水土不服、感冒等症状,但这两天大家逐渐适应,前来医疗组看病的人也少了。”
在残奥村的健身房内,无论是跑步机还是力量器械都已有人使用。劲爆的背景音乐下,每个人都在挥洒着汗水。整个残奥村中,这里最能感受到大赛在即的紧张气氛。
7块残奥会金牌得主、中国游泳运动员许庆也和队友在练力量,他说:“来了一星期,一切适应都在计划之内,场馆感觉比较好,时差调整也很快。”
不过,许庆说村里的餐厅对于中国人来说口味一般,但有麦当劳和烤肉,就是排队时间长一点。周影也说,虽然口味有些差别但还是可以接受的。此外队员们自己也准备了泡面、榨菜等食物,能够满足“中国胃”对家乡味道的思念。
中国代表团此前连续三届获残奥会金牌和奖牌数双第一,这次队员也都表示会拼尽全力争取佳绩。失去一条半手臂的水中“鲨鱼”许庆说:“这是我第四届残奥会,希望可以拼尽全力。”
轮椅乒乓球运动员冯攀峰是第三次参加残奥会,他说随着各队运动员陆续抵达和赛事抽签的进行,残奥比赛氛围愈发浓烈。“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这几年欧美国家进步比较快,但我们还是蛮有信心的。”
第一次参加残奥会的男子铅球运动员林科立说:“在村里感觉挺新奇的,好多东西在国内没见过,比如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住在一个小区,饮食和国内完全不一样。残奥会是(残疾人)层次最高的赛事,能够参与其中非常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