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优秀作文>

“五个一工程”获奖电影《古田军号》优秀影评观后感心得5篇

庄宇2分享

  《古田军号》讲述了青年革命领袖带领红四军面对重重磨难,坚守信仰,坚持不懈探索革命真理与出路的非凡历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优秀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19《古田军号》观后感

  作为人民统一行动的声音“总指挥”,军号见证了诸多重要历史时刻,古田会议便是其中之一。

  2019年八一建军节首映的《古田军号》,便是取材于1929年古田会议前后的一段历史。在地域色彩鲜明的福建土楼大院中,一段以军号为叙事线索的影像在大银幕上徐徐展开。

  不同于过往主旋律电影宏大视角叙事为主,此片以一个小军号手的第三方观感展开。在客观语境中,观众获得了更好的代入感,能够沉浸到故事的发展中去。

  在人物塑造方面,影片对于青年时期毛泽东形象的描摹,真实接地气。观众既见识了一个青年领袖的年轻有为,又目睹了一位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在宏大主题与真实细节之间,创作者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在新时代如何表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问题上,我们一直在力求创新和突破,力求宏大叙事与个性表达的融合。”导演陈力的创作理念,便是和当代的青年人保持同样的语境,给他们更多的代入感。

  “吃水不忘挖井人,作为新中国的接班人,来电影院感受伟人的英雄事迹,看看他们年轻的时候怀着怎样的信念,才能改变整个时代。”一位网友在观影后如此说到。

  对于当下主流年轻观众而言,硝烟四起的战争年代已无切身感受。《古田军号》则吹响了记忆的乐章,让观众在影像流转之间,感受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在故事结构、画面剪辑、背景音乐方面的突破,降低观影门槛的同时,也增加了观众的观影兴趣。在诸多类型迎来创作高潮的内地电影市场,主旋律影片的春天也已悄然而至。

  2019《古田军号》观看有感

  正值八一建军节,各大院线电影上映,因为节日特殊所以偏主旋律的电影受到追捧。其中根据“大连7·16大火”改编的反映消防员英雄事迹的《烈火英雄》和反映党的古田会议的《古田军号》表现抢眼,目前上映首日,《烈火英雄》累计票房已经超过了1.04亿,而《古田军号》也有近350万的票房入账,尽管票房不如《烈火英雄》的零头,这样的成绩在主旋律影片中的表现也称得上是可圈可点。

  不同于《烈火英雄》的超豪华阵容,《古田军号》各方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题材过于红色不受年轻观众青睐,男主角毛泽东饰演者是名不见经传的王仁君,整体投资少。不过因为导演是陈力,这部《古田军号》又称得上及格。

  放在红色影片的范畴中来谈,制作还是不错的,有年代电影质感。电影符合陈力导演的一贯风格,有比较细腻的任务感情线描写。与陈力导演另一部电影《血战湘江》不同,《古田军号》并没有大量的战争场面,但从另一条感情线进入观众的心里也同样成功!

  全片最有活力、最亮眼的部分,就是王仁君饰演的红四军毛委员与王志飞饰演的朱军长经常意见不合而吵架,刘智扬饰演的陈毅则在一旁当和事佬,这些斗嘴的戏码明显是导演有意为之,王仁君等人的演绎很精彩,这样拉近了与当下观众的距离,增加了电影的亲民效果,也略为缓解了片中历史过度的沉重感,增加了观赏性。

  故事情节既有真实事件,也有些我们不了解的人物故事,例如胡兵饰演的刘安恭,对大多数观众是在看了影片之后才了解这样一位承担历史重任的人物,而且胡兵是首次饰演历史人物,成熟而又严谨的演技下证明了他的实力!当然,故事的叙述上比不过大片的细腻精致,但基本讲好了一个故事,看完电影能够清楚地了解古田会议始末,影片并不无聊,这就是红色影片最大的成功。

  其他方面则还是落于红色片的窠臼了,电影采用穿插性的方式,还有旁白式的方式来开展剧情,对电影的连贯性有影响,而贯穿始终的画外音旁白也显得聒吵与多余,为数不多的战争场面显得廉价而低级。此外,主角的配音非常尖锐刺耳,让观众容易出戏。

  不管如何,陈力导演的红色影视剧还是值得一看的,毕竟代入感很足,言之有物。

  2019《古田军号》观看影评

  电影是讲故事的艺术,讲好中国故事,对电影创作来说是使命也是责任,对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创作更是如此。在“八一”建军节登陆全国院线的红色史诗电影《古田军号》,就是这样一部完成度非常高的红色题材佳作。

  取材于1929年古田会议前后历史的《古田军号》以独特的叙事视角、青春化的影像语言和饱满的人物形象,讲述了青年革命领袖带领年轻的红军在绝境中探索革命真理,开辟中国革命成功之路的非凡历程。影片赋予发生在古田的这段激荡历史更多新时代的解读,其展现出的青春热血更是直击人心,让观众穿越时空感受到革命激情澎湃的力量,实现了主旋律影片讲好中国故事的新高度。

  影片导演陈力表示,对于电影创作来说,“古田会议”这个题材首要的也是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表现充满冲突和对峙的历史真相。在古田会议召开的特殊历史时期,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和革命队伍的不断扩大,红四军及其党组织内加入了大量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同志,加上环境险恶、战斗频繁、生活艰苦,得不到及时教育和整训,因此,极端民主化、重军事轻政治、不重视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流寇思想和军阀主义等非无产阶级思想滋长严重,从而产生了摩擦、冲突甚至是对峙……对此,影片主创不仅没有回避,还在深刻把握重要人物的同时,深入闽西采风,在影片中着力凸显了会议开始前的历史矛盾。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领导人心怀共同的信仰,又有着各自的性格特点,在革命探索的道路上,他们既有摩擦冲突,更有解决冲突后的高度统一和紧密团结。影片对这种矛盾冲突的把握让人物更加丰满立体,让历史真实感和代入感更加强烈,也让革命艰难复杂的主题更加深刻。

  值得一提的是,对影片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人物塑造上,《古田军号》颇具创新,大胆起用多位青年演员担任主要角色。新面孔带来的不仅售影的新鲜体验,更多的是在人情味、贴近性上的生动传递。青年演员王仁君在该片中饰演的毛泽东血气方刚、充满激情,与以往大银幕上成熟稳重、运筹帷幄的领袖形象相比,更多了一份年轻人的气质;王志飞饰演的朱德既憨厚朴实又果敢有个性,人物丰满而立体;31岁的青年演员刘智扬,从生活化的语言与行为出发刻画人物,展现出了陈毅的温和睿智;而鲜有影片涉及的红军高级将领刘安恭,其身上的书生意气、坚定信仰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通过演员胡兵成熟的演技到位地表现出来,呈现出其独特的闪光点。

  陈力在影片路演中曾表示,《古田军号》力求展现出几位伟人青年时期的风貌,希望他们的壮志豪情可以打动如今的年轻人。“这些领袖人物,正是90年前的青年人,也是一代又一代国人的偶像。他们的激情与信仰,可以触动每个人。”

  《古田军号》在艺术表达上的独具匠心还体现在其叙事视角的新颖独特,与以往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宏大叙事不同,影片选择了以红军少年小号这个个人化的第三视角出发,并利用蒙太奇手法连接历史与当下,在细节处理与意境设置上生动逼真又富有表现力。比如,以上杭传统民俗板凳龙灯将观众代入到古田会议前夕,氛围感真实强烈。而舞龙灯在影片中出现了3次,并且参与了剧情的发展。毛泽东和朱德冲突之后悄然离开,在去上杭的路上偶遇舞龙灯排练,情不自禁地道出“心齐方可成龙”的主题,既与开头和结尾的舞龙画面相呼应,更寓意着党领导和统一思想的重要性,也凸显了古田会议的里程碑意义。以小视角艺术化地展开大历史的铺陈,《古田军号》在这方面无疑是成功的。

  此外,影片整体的影像语言也很成熟,除了演员的选择、剪辑处理之外,专门在古田会议旧址拍摄,在镜头画面和制景道具处理上都非常真实,成功地还原了那个时代的质感。再加上音乐氛围的营造,节奏张弛有度,颇具感染力和冲击力,也使得这部具有浓郁青春底色的影片,洋溢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情怀。毛泽东在裁缝林师傅的带领下穿过赶制新军装的铺子,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大红色和沉稳的军装蓝、古朴的闽西建筑、轻快稳健的鼓点声令人欢欣鼓舞;椿娃子入党的一场戏,画面光影严肃,情绪饱满克制,也成为全片最为动人的情节之一……

  随着电影观众年龄结构和审美趋向的变化,当下,主旋律电影特别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创作和传播也遇到了新的机遇。在群雄逐鹿的暑期档,将这样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革命历史事件改编为电影搬上大银幕,是非常有意义的。

  正如影片最后,毛泽东目送朱德率队远行,画面恰当地转为现代化的人民解放军钢铁雄师,将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历史传承以及古田会议的重要意义巧妙连接。《古田军号》这样一部展现革命时代的“青春偶像片”,将90年前那段峥嵘岁月用光影记录、流传,吸引了很多“90后”走进电影院,让当下的年轻人与革命历史、与和国家的发展史“亲密接触”,与那个特殊时代青年人的坚定勇敢、热血激情共情共振。这是电影创作在新时代不忘初心的精神召唤之下,对革命青春最好的纪念和传承。

  2019《古田军号》观看心得

  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正在热映的《古田军号》,作为唯一的电影作品获得“五个一工程”特别奖。这部继承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精神内核,又通过现代视角和精细的艺术表达方式,诠释共和国伟人们年轻时期峥嵘岁月的热血史诗电影,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讲述着1929年古田会议前后鲜为人知的峥嵘岁月,展现了深刻又不失生动的主旋律基调。

  该片取材于1929年古田会议前后的一段历史。以一名红军小号手的视角,讲述了红军从井冈山突围到闽西期间,青年革命领袖毛泽东带领红军在绝境中探索真理,开辟中国革命成功之路的非凡历程。

  宝剑锋从磨砺出 八年打磨出精品

  “成功从古田开始。古田会议最能展现伟人情怀的历史是我一直以来最想拍的。”该片导演陈力表示,她拍了不少讴歌人民、讴歌时代的影视作品,但心中始终牵挂着古田会议这段最有魅力的历史,今年恰逢建党98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古田会议召开90周年、“新古田会议”召开5周年,在这样极富历史意义的时刻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古田军号》亮相,再次吹响强军冲锋号角,激励人们拼搏奋斗、勇往直前。

  “如何再现革命前辈的真实人生,并于生活中凸显人物的性格,是我作为创作者面临的首要难题。”陈力表示,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从2011年剧本创作开始,她就带着主创团队多次深入革命老区生活、重温革命历史、潜心艺术创作,深入挖掘与影片有关的创作素材,陆续采访了很多人,还采访了101岁老人——当年毛泽东的学生,并反复到毛泽东、朱德当年工作、生活过的数十个场景,感悟当年的情与境。

  经过8年不断打磨,2018年正式开机。《古田军号》成片镜头超过3600个,战争场面动用了官兵8000多人次,战争场面恢宏震撼,后期制作用时8个多月,一心要将《古田军号》打造成一部无愧于英烈和时代的红色史诗电影。

  高度还原历史 以青春奏响“古田军号”

  《古田军号》以一名红军小号手的视角,讲述了红军从井冈山突围到闽西期间,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青年革命领袖带领红军在绝境中探索真理,开辟中国革命成功之路的非凡历程,并通过旋律流畅、节奏鲜明的电影语言表达,让观众不由自主地沉浸于对历史事件的想象和具体的电影情景的设计之中。

  难能可贵的是,《古田军号》理性面对具体而尖锐的矛盾,围绕政治建军、实行民主集中原则、创建革命根据地等问题,让观众真实地看到了建军初期极端的艰难困苦和共产党人毫无个人私念的坦荡襟怀。

  影片采用“青春演员实力戏骨”表现伟人们的青春奋斗史,很多青年演员都没有此类题材的演出经验,但都心怀对革命前辈的崇敬,努力理解、融入他们的精神世界,全身心投入角色的塑造。

  毛泽东的扮演者王仁君表示,在创作过程中他多次通过研读剧本来揣摩人物的内心。陈力导演给了他很多建议及指导,因为导演的“高要求”,因为整个团队的专业及匠心,让他在整部电影的创作过程中受益良多。

  著名演员王志飞(朱德饰演者)、胡兵(刘安恭饰演者)倾情出演,呈现给观众个性鲜明的全新形象。著名表演艺术家孙维民、李幼斌此次甘做“革命军中马前卒”,饰演的老裁缝、印刷厂老板虽然戏份不多,但两位老戏骨的出色表演为影片增色不少,极为生动地展现出闽西人民的政治风貌和精神境界。

  该片以历史事件影响年轻人的人生观,让年轻人了解历史,铭记英雄。影片在古田会议召开90周年之际上映,对于当下年轻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有专家认为,这部影片是献给伟大的党和祖国的一支深沉颂歌;是展现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一部生动教材;是文艺为时代画像、立传、明德的一个重要成果。

  反响热烈 口碑爆棚

  “一部不同以往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从细节刻画人物,从情绪拉近距离,让剧中人物贴近现实生活,有血有泪,有笑点有冲突。”该片上映后口碑爆棚。近日,记者走进多家影院采访了观众对于该影片的感受。

  来自福建工程学院大三的陈同学表示,这部电影深入人心,一改传统历史革命题材说教老套的方法,用优秀的音效、画面、情节、色调等,让这部接地气的电影不“俗套”不“难看”,而且让我们90后00后更加了解那段历史。

  带着孩子前来观影的郑女士表示,这部影片很接地气,平易近人,既寓教于乐又不乏一些战争镜头,既有教育意义,又有感官刺激,比较符合孩子们的需求,会推荐给其他朋友带孩子来观影的。

  在福州某部礼堂军营观影现场,战士列队入场,放映前战士齐唱军歌,并与电影主创互动。观影过程中许多战士被电影故事感动的热泪盈眶,战士们表示: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和平,捍卫和平,用我们的血和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强化使命担当,苦练本领,维护祖国和世界和平。

  许多省直机关单位也将《古田军号》作为主题教育内容之一,大家在观影后纷纷表示:影片在细节刻画上很细腻,一些道具的运用很能打动人心、感动人意。一把军号,作为剧情的线索,贯穿整部电影。片中,小军号手在不断练习吹军号中逐渐成长,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军号手。借他的视角见证了人民逐渐强壮的成长过程,这让革命前辈经历风雨历程才创造的美好生活显得尤为珍贵。

  作为新时期换羽新生的火焰蓝,消防指战员队伍在观看影片后深有感触,纷纷表示:我们有责任传承好、发扬好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使命担当,苦练本领,为一方平安保驾护航。

  2019《古田军号》观看体会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批优秀国产影片正在全国展映展播。以《古田军号》《红星照耀中国》为代表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受到观众的好评,掀起了爱国主义热潮。两部影片以富于感染力的现代影视语言、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唤起了广大观众的红色记忆。影片中革命先辈为了信仰不懈奋斗的精神,温暖和感动了很多年轻观众,为主旋律影片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古田军号》是一部精心打造的,具有高度思想蕴含、丰厚艺术韵味和较强艺术感染力的优秀影片。

  作品真实、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我军初创时期最艰难困苦的一段岁月。当时,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与朱德、陈毅率领的湘南起义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改编后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为了打破敌人封锁和围攻,决定开创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由于建军初期在思想、组织和军事各方面的准备还很不充分,加入党组织和革命队伍的成分十分复杂,更兼条件险恶,生活艰苦,战斗频繁,无法得以及时整训。外在的压力,加之内部的矛盾,随时面临生死存亡的巨大风险。这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创作题材。令人惊讶和赞叹的是,编导不仅没有刻意回避这些严峻、具体而尖锐的矛盾,而是正面介入,围绕着政治建军、实行民主集中原则、创建革命根据地等问题,让观众真实直观地看到了建军初期极端的艰难困苦和共产党人毫无个人私念的坦荡襟怀,从而也切身体验到共产党如何在生死存亡关头,勇敢探索革命道路的艰辛曲折历程。这里的矛盾展示不是好奇和渲染,更不是寻求感官刺激,而是真实沉重的理性面对。影片对革命历史题材的突破性把握,给观众留下强烈的视觉震撼和心灵感动。

  《古田军号》巧妙地以小切口来剖析重大历史横断面,显示出编导的良苦用心。作品没有丝毫的宏大叙事和高台教化味道,精心选取红四军小号手回述的方式切入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用小号手沉静的观察视角追忆历史波澜惊心的进程,这就减少了相应的过程性交代,展露出诸多现场性冲突的真实。叙事的小切口也表现在细节的选取和运用上,比如毛泽东和陈毅宿舍窗口的设置,成为人物性格塑造的特殊媒介。比如朱德的严肃状态,显示出红军领导人紧要关头的执着、沉思与神勇,王志飞用精心倾情的表演设计,展现了一个立体鲜活的领袖人物的丰采神韵。再比如板凳与板凳舞,毛泽东离开古田以及从长汀养病回来时都带着一个板凳,最后毛泽东、朱德、陈毅同坐在那个板凳上,昭示出革命团结胜利的开端。影片以板凳舞开篇,又以板凳舞收束,用一个非军品的道具赋予了一个典型的军事题材以更加生活化的质感。

  导演陈力在场景调度和诸多艺术手段运用上也颇具突破与创新。一是场景的设计多用实景,每一场景的铺展都与人物命运及性格的碰撞发展为前提,没有一个多余的虚镜头。二是整部影片在正常的叙事过程中加入很多穿插,乍看这些穿插很突兀,但仔细琢磨又都入情入境,有效地摆脱了叙事的沉闷,给人以节律的动感。三是注重音响效果的运用。适应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把沉重的历史故事讲述融于旋律流畅、节奏鲜明的电影语言表达,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让观众不由自主地沉浸于对历史事件的想象和具体的电影情景的设计之中。

  《古田军号》的成功拍摄给人以有益启示,那就是主旋律创作如何把辉煌的革命历史和深刻的思想价值传递给年轻人,依然需要精心琢磨和认真策划。革命历史特别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拍摄,不能简单地重复历史,而是需要注入时代精神,开掘现实意义。既要有对历史真实情境的真实还原,也要有符合特定历史真实的虚构故事和人物去再现历史的生动性,避免与现实脱节的刻板复制;既要有宏大的历史叙事和真实历史人物的塑造,也要注意从小视角、小切口、小人物入手来展现历史的丰富。倘如此,革命历史题材的文艺创作才能减少与青年观众的疏离感,更加生动鲜活,喜闻乐见,切实发挥这些作品在认识历史、丰富精神、提升审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105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