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原创作品专栏>观后感>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真情实感5篇600字影评

家锐分享

  《送我上青云》是由姚晨,袁弘等明胁同出演的剧情电影,有的认为它是一部文艺片,有的认为是黑色幽默篇,故事主要讲述了生活自立进取的现代女性盛男,渴望真爱却总是孑然一身。希望以下影评对您有所帮助!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

  上映5天,《送我上青云》口碑上升,但票房不过1000万出头,即使有姚晨监制主演,导演滕丛丛发文求排片,女性电影的遇冷在所难免。

  《送我上青云》讲的是女记者盛男得知自己得了卵巢癌,踏上旅途寻找自己的一个过程。影片前半部分节奏缓慢,着重营造情境,让人昏昏欲睡,中间黑色幽默不断,笑点密集,是本片的精华,后半部分感伤舒缓,并不尽兴。

  但是它难得的展现了一种渴望理解和尊重的平权意识,一种不想理会操蛋潜规则的反抗精神,一种愤激直白的女性世界观。

  姚晨饰演的盛男是个年过30岁的单身女记者,一身中性装束,满脸写着不想交配的想法,职业身份庚女性气质,这样的人不会成为男性的欲望客体,她也抱着爱谁谁的态度,既不想庸俗地依附于男权,也没有找到独自和世界打交道的适宜方法,是处在叛逆期的理想主义者。

  盛男的妈妈梁美枝,一身粉嫩装扮,会打扮,会撒娇,会装傻,表面上具备让普通男人意乱情迷的一切女性美,镜头也多次随着男性的目光将她的身材从头审视到尾,她是那种认同规则,并擅长利用强者寻求庇护的女人。

  据说影片里的男性角色让直男们不舒服,其实感觉导演收敛了很多,如果拿男性生殖器开开玩笑就算冒犯的话,那多年来满屏的种马电影岂不是都在往女观众脸上喷屎?

  男主角刘光明是个入赘富豪家,不甚得志的诗人,善良温和,喜欢拍云,喜欢跟文艺女青年谈诗论人生,但他更愿意主动扑倒姑娘,而不是被姑娘扑倒,所以当盛男急切地想和他做爱时,刘光明拔腿就跑,午夜追爱场面挺搞笑。但影片后半程让刘光明当众背圆周率,还愤而自杀未遂,这些桥段都挺刻意的,人物也脸谱化了。

  与闷骚刘光明相对的是风流的毛四,曾经也是个有理想的人,后来变得圆滑谄媚,男女关系混乱。但浪子能比伪君子风评好点,因此让盛男找到生死大门的床戏是跟毛四而不是刘光明。

  可以看出,《送我上青云》导演本着平衡原则,影片里两性各有困境,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同为有点追求的记者,一个无所依傍的女性可能比男性更纯粹,更刚正,盛男不需要扮演某个社会角色,仅可依附在理想之上。而毛四,他记者梦受挫之后,转头跟在老板屁股后面装孙子谈项目,因为无论坚持什么,他所要的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正如俞飞鸿访谈所说,男性的外界压力会比女性大点,他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职责,要表现得进取、坚强。盛男两手空空,唯有自由,毛四混世度日,刘光明窝囊透顶,男女比惨,谁赢还不一定。

  沉重但有趣,是《送我上青云》给笔者的最大观感。影片里盛男想睡毛四被反杀,轻松引出“弱肉强食”的性法则,盛男和梁美枝母女形象的喜感对比再明显不过,李父见了梁美枝动心破戒的想法也印证了禁欲的徒劳。

  只是,影片整体上还是和解,在前半部分的锋利还没有戳透偏见厚重的皮囊时,就缴械了。后半部分盛男和毛四合体,李父去世梁美枝痛哭,都点明了那句“爱欲是生死之门”,残抱着理想主义愤恨世界不一定高尚,年过半百寻个靠山也不可耻,只有感觉到爱欲的人生才是值得过的,落脚到“爱最大”的主题削弱了影片的先锋性。

  结尾,女性意识高涨之后,困境依旧无解,解决方法就是改变心态,像个疯子一样自嘲下:“哈哈哈”。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二

  该片讲述盛男(姚晨饰),一个独立上进有追求的女记者,一次意外发现自己患上了卵巢癌,需要进行手术,但父亲出轨,母亲幼稚,她不得不接受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去筹手术费,因此踏上一段寻求爱欲亦是寻找自我的旅程。

  该片从豆瓣出分6.8涨到目前为止的7.4,算是同期上映的片子里口碑最好的一部,但与其同期上映的《沉默的证人》、《愤怒的小鸟2》、《全职高手之巅峰荣耀》等电影相比,票房可谓是最惨淡最难看。

  正如该片的制片人顿河所说,该片的口碑两极分化,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觉得它缺点短板特别多,嘟姐在这里不评论其好坏,只来谈谈从中看到的特别可贵之处。

  近几年有个说法特别火:

  “中国人最缺的三种教育:性教育、爱的教育、死亡教育”

  性、爱、死亡这三个元素就是《送我上青云》中最主要的要素。

  “爱欲是每个人必经的生死之门。”是片中的金句,也是李老去世之前对性、爱和死亡的见解。

  用偏喜剧的方式去讲述死亡是本片的一大特点。

  女主角姚晨饰演的盛男和杨新鸣老师饰演的李老都是将死之人,不同之处就是一个是“寿终正寝”,一个则在青壮年被癌症判了死刑。

  两人在片中对于疾病和死亡的讨论以及李老的“哈哈哈”梗既是影片的笑点,也是盛男对死亡的态度发生转变的重要原因。

  而片中出现的几对关于“爱”的关系也展现得非常真实。

  与梁美枝(吴玉芳饰)之间有趣接地气的母女相处方式,对文艺青年刘光明(袁弘饰)的爱慕与失望,盛男的爱使这个人物真实而丰满。

  就像天下庸庸碌碌的普通人们一样,与母亲矛盾重重却依然爱着彼此,好不容易喜欢上的文艺青年也可能是爱掉书袋的软饭男。

  该片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对“性”的直言不讳了。

  9102年了,我们的社会是依然是谈性色变。《小欢喜》中黄磊对儿子的性教育备受称赞的同时,深圳地铁站内的避孕套广告被全部撤下。

  而《送我上青云》里面关于性的台词和情节直白地告诉观众:“性”是常识,不需要避讳。

  母亲梁美枝因为“绝经”而跟女儿踏上旅途去寻找第二春;

  盛男对刘光明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欲望,说出了全片的最佳台词“我想和你做爱”;

  刘光明婉拒时给的理由是“你好像来例假了”;

  盛男对李总那段类比希特勒生理缺陷的反击以及四毛和盛男性事结束之后盛男为寻高潮而自慰的行为……

  《送我上青云》将我们之前要用“那个”来代替的字眼理直气壮地表达出来。这在现今的国产电影中是弥足珍贵的,还没看过的朋友们要抓紧时间去看了,且看且珍惜。

  最后,嘟姐跟大家分享一段性学家李银河在观看该片后的评价:

  “这个电影提出了一个对女性来说特别重要的问题,就是女性的性愉悦权力,《送我上青云》很少见地直面了这个问题。这一点在东西方社会中几乎都是男女双重标准的:在大众认知中,总是认为男人可以喜欢性,女人不可以。

  如果男人喜欢性,例如说他有好多性伴侣,大家总是会给正面评价,觉得这个人一定很有权、有钱、有魅力,或者至少身体好。如果一个女人喜欢性,她有好多性伴侣,那评价大多会是负面的,例如会说她是下流的、肮脏的、堕落的荡妇,是一个坏女人。

  女性的性愉悦在中国从来是一个不可伸张的权利,于是许多女人以性欲低下为荣,以喜欢性为耻。”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三

  现在这个年代,真的是“笑贫不笑娼”的年代。

  这是我看完电影后最直观的感受,

  有几个片段有些触动我的神经:

  刘光明在宾客面前背圆周率;

  盛男在几个油腻男人面前签合同;

  毛毳压在盛男的身上咆哮地说出“有钱才有尊严”;

  这几个场景都直指一个主题:穷没有尊严。

  当然这个主题并不是适用所有的阶层,

  这个故事里没有中产、没有高层,

  只有不太穷的穷人和不太富暴发户,

  这两个群体的关系非常微妙,

  不太穷的穷人似乎只要稍微放下尊严,

  就有可能挤入暴发户的行列,

  刘光明和毛毳就是其中一员。

  而不太富的暴发户只要稍微一得瑟,

  就又会被打回原形,成为不太穷的穷人,

  例如盛男的爸妈。

  (一)有钱等于尊严?

  俗话说:一桶不满,半桶晃荡。

  这句话的涵义嫁接到本片的主题,意思大概是:

  真正看透的人,了解自己需要什么的人,才能真正获得幸福和尊严,

  反倒是对自己一知半解的人,看似很得意,其实都是虚妄。

  但《送我上青云》却告诉我们:

  这个世界上一桶水的人几乎没有,全是半桶水的灵魂。

  李平的父亲看透了吗?没有。

  他在死前依然认为“爱欲”才是人的起点和终点。

  爱欲最直接的实现方式就是:变得有钱。

  因为钱能实现很多欲望,包括尊严的获取,

  也可以践踏和玩弄别人的尊严。

  践踏尊严最爽的玩法就是——用钱来践踏别人的自豪的地方。

  盛男你不是记者吗?你不是能写东西吗?老子给你钱,乖乖低头给我写!

  刘光明不是“才子”吗?不是能背圆周率吗?老子给你想要的生活,喝酒的时候给我助助兴!

  毛毳不是会来事吗?好好给老子伺候着,会分肉汤给你喝!

  如果仔细分析这三个人物,我们会发现:

  文化,在这个故事里,是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但这并不是无中生有的现象。

  2016年春节期间,一篇《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在网上爆火,

  其中就说到了几个有趣的现象:

  过年期间农村变成“堵村”,拥堵程度堪比北上广,

  远在千里之外的打工者都不顾旅途奔波,开着车回乡,

  就是为了让自家门口放一辆车(无论什么牌子),这样显得倍儿有面子!

  “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似乎在农村蔓延,一个中专毕业的去做房屋中介,赚得盆满钵满,

  回乡时腰杆子挺得很硬,还专门要去他发小(考上博士)的面前发一根烟,炫耀这一年的收入,

  这样的场景不就跟片中的很多场景很相像吗?

  于是有钱成了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有钱成为受人尊敬的筹码。

  如果说变有钱和变有文化哪个更重要?

  可能好多人都会选择前者。

  变有钱和变有文化都不是捷径,

  但有钱似乎可以把自己包装地有文化,

  有文化却不一定能让自己变得有钱。

  那么文化在很多人眼里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二)有文化等于幸福?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这个词用得有点严重,

  但我想表达的是:大环境就是这样,个人如何不受到影响?

  刘光明们和毛毳们就是向现实妥协的例子,

  刘光明活得很拧巴,他更像古代士大夫阶层的思维,

  凭借应试教育这个“好风”借力,送他上青云,

  但这个风没有将他送上青云,他找了暴发户岳父这个“好风”,

  毛毳曾经也有新闻理想,也曾是有抱负的青年,

  碰壁碰多了,就迷茫了,活得没尊严了。

  攫取尊严的最好的方式,这个社会环境已经给了答案,

  那就是变得有钱。

  但有钱真的能幸福吗?

  过来人盛男告诉我们,似乎也行不通,

  从小穿对勾的鞋,吃穿不愁,

  也知道自己要什么,想成为什么。

  但她不幸福,一个肿瘤就能将她拉回到现实,

  她在澡堂里跟一群油腻男人battle,

  据理力争地保护着自己的尊严,

  但暴发户李平一句:记者?纽约时报都倒闭了,你还牛逼个啥?

  对啊,大环境都在佐证暴发户的论点,

  盛男的尊严被倒逼到墙角,

  她只能以希特勒的例子来羞辱没文化的傻缺李平,

  但她知道自己输了。

  她喜欢看名人传记,她说是想看看别人是怎么生活的,

  因为她对未知的生活有某种恐惧,

  她想用过去的人物经历来去证明自己是对的,

  但李平用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的事实告诉她:你们这些文化人就作吧!

  刘光明在图书馆感慨:这里只有我一个人来,这个县城已经没有文化了。

  他想用文化的力量让自己超脱一些,

  他拍云,希望能看到更多更远的东西,

  他在扮演另外一个角色,如同古代游历山水,放浪形骸的诗人,

  他的幸福使用逃避和妥协换来的,这样活着是很痛苦的。

  无论是盛男,还是刘光明,毛毳,

  他们的不幸福来自于他们“太有文化了”,

  当人们越想抛开物质去看这个世界,

  去追求纯粹的东西,

  就越容易被这个大环境啪啪打脸,

  就像当年不啻于成为房奴的我们,

  不愿意进体制工作的我们,

  都选择了妥协,这是大环境的倒逼,这是尊严的驱动,

  毕竟,没有一个人能真正超脱于物外。

  这个故事里,教给我们最好的示范就是李平的父亲,

  沽名钓誉,用文化来换来金钱地位,

  似乎才是这个阶层文化的最终归宿,

  文化的纯粹性早已缺失,

  这便是《送我上青云》的悲凉底色和基调。

  (三)大环境等于妥协?

  以前的小孩想当科学家,

  现在的小孩想做网红或主播。

  这一切都似乎是既得利益的驱使,

  上青云的阶层跨越最好的捷径就是出名,

  用名赚利,无可厚非,

  但未来的互联网和科技还会带来哪些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

  我们还不得而知,

  就像《寄生虫》的主题一样,

  如果有钱人的品质你学不会,

  充其量只是个暂时获得利益的寄生虫,

  当下一波浪潮来临之时,

  也许就会被淹死,

  尽力去做那个一桶水,

  环境的潮水无论再怎么变,

  都不会随波逐流,无根漂流。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四

  送我上青云是一部节奏不快不慢的现实题材文艺片,主人公盛男家道中落,命运似曹雪芹。父亲和自己的同学搅在一起,母亲和别人搞破鞋。盛男是一位记者,有情怀的记者,研究生学历,然后查出了卵巢癌,决定给李总的父亲写传记赚取手术费。

  盛男自身的矛盾和她与家庭的矛盾交织在李总的父亲处,那里算是一个戏剧冲突。母亲指责她为何不把病情给自己说却给外人说,盛男担心自己给家里造成麻烦造成厌恶,这个逻辑是行得通的。从那儿开始,她与母亲的矛盾逐渐缓和,最后经由一句“你妈还怎么熬“完全疏解,盛男给妈妈拍了一张照片。

  另一条线是她和她的朋友毛毳。小毛做记者只是为了结交朋友拓展社交,而盛男却是有文学功底有记者理想的人。小毛为了钱而巴结,为了钱跟盛男斤斤计较让人捧腹。二者形成对比。

  还有一条线是盛男和刘光明,是盛男找到依靠和支柱却一再破灭的人。他只拍云,他口中有若干的哲理,他给盛男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他给盛男驱散死亡的恐惧,但是却由于看到盛男流血而逃跑。实际上他也是一个没有尊严的人。

  三条线交集在一个庄园,小毛跟李总谈合同,盛男一旁拍照,刘光明被众人吆喝背圆周率。盛男用单反敲响了警报,所有人仓皇地向外逃,有钱的没钱的,有尊严的没尊严的。

  最后,盛男和家庭和解,和疾病和解,和不体面和解。

  有意思的几个镜头

  导演是很有心思,同时也是很幽默的。同时我也很喜欢全片雾蒙蒙山色空濛的色调。

  第一个情节盛男遇到了神经病,被他打晕。最后,盛男在和解的过程中,登上山顶,再次遇到他。他对盛男说“我喜欢你”(or我爱你,I forget),盛男让她再说一遍。盛男从这句话中感受到温暖,不再是冷漠地看待。她站在山顶,张开双臂,高呼“哈!哈!哈!”

  哈!哈!哈!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庄园的家门口,换鞋的地方贴上了刘光明的照片。李总说,这是刘光明认为可以给他鞠躬的唯一时机。后来李总的父亲追悼会,他趁大家鞠躬的时候移动到大家面前仿佛大家为他而鞠躬。这个镜头实在是太幽默了。渴望受尊重,使用这种方式使自己感觉受到了尊重,却仍要在众人面前对着镜子出糗,看自己的丑恶嘴脸。

  有一处让我十分动容的地方。母女二人当着李总的父亲面前吵架。盛男说“我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我那么努力,但还是要死。”坚韧与无奈,无奈又心酸。

  河里漂着的棺材出镜很多次,最后一次,李总的父亲交待如何写自己的结局——往生之来处。他打开了棺材,里面躺的人正是他。

  不仅仅关乎女性

  这部电影关注女性,首先在于这是一部“大女主”电影,但是区别于以往的“大女主剧”,盛男是一个有原则坚韧的记者,她金钱的获得靠的是“朋友”这个身份而不是“男人女人”这个身份,或者说,她周围的男性是在吸她的血而不是让她踩着上位。

  其次在于,她鲜明地表现女性的性欲和性爱。这的确是以往的荧幕很少关注到的地方。男性欲望被视作自然性,女性欲望被视作荡妇,因此在以往的男女性爱上很少关注有女性视角的描述。这部电影刚好打破了这一固有思维。

  需要提及的是,这部电影关注女性,它的成功或者说贡献在于提供了一种打破原有的男性视角,而不能说,这部电影仅仅关注女性。

  四处拍马屁的小毛,最后记者的工作也丢了;讲着灵魂四处背后却窝囊的刘光明,羞愧地跳楼;李总一边跟其他人嘲笑父亲,一边为他父亲写传记,只是希望自己的父亲是个名人不被人忘记,方便自己名扬于世;取名李平是希望他平庸,不易成为祸患。

  众生相。

  这部电影还关乎体面不体面,尊重不尊重。戏谑与讽刺交织,感动与心疼交织。

  不足

  导演的处女作,这个程度已经很厉害了。不过,一些不足仍需要指出来。

  一些台词和情节过于突兀和生硬,比如在船中,刘光明和盛男的聊天。使人摸不着头脑,有故作深刻之嫌疑。最后盛男手术的30万也没说清楚是哪里来的,生活的不体面瞬间消失,不太符合逻辑,也有损于电影的深刻性——本就是谈论盛男面对不体面的态度,却在此刻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

  还有一些地方的剪辑和镜头的切换不够连贯,使人疑惑——这是下一个镜头了吗?还是在继续上一个镜头的故事。

  ALL IN ALL,《送我上青云》是一部值得男性女性去观看去深思的电影,去深思每一个看似荒诞的安排背后的意图,看过往对女性欲望的遮掩是否是不公平的,看那些不体面与尊严。

  最后,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五

  说起来是讲的女性生存困境,但是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生存与尊重的问题。

  刘光明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有文化,自视甚高,说起哲学问题来一套一套,正是这样的人如何看得上没文化的妻子?是金钱。的确,每个人的选择不同而已,唯金钱是论虽然一直以来被人们所唾弃,但是人性的真实面就是会对金钱有渴望,承认自己追求的是金钱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就跟一些人追求的是其他东西一样。但是当他在妻子和岳父的要求下、将背圆周率当作一种炫耀的资本、在众人面前进行表演的时候,旁观者看来还是充满了讥讽。他在换鞋子的地方贴上自己的照片以别人换鞋时给他鞠躬、他在别人的葬礼上冲上棺材以期获得众人的鞠躬,他是想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吧。但是尊重一定不是鞠躬这种表面的形式,当一个人没有了自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获得别人真正的尊重的。

  四毛毛毳是另外一个对金钱十分渴望的社会中人,他当记者是为了积累人脉,他对于自己的定位似乎比刘光明更加清晰,他可以大方地承认自己就是为了钱,而他对金钱的渴望就是因为想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尽管看似看得更加透彻、对自己也有规划,但是一开始就有了不正确的执念,再怎么努力却也是荒.唐不已。话虽如此,可是谁也不知道何谓正确错误,对错没有标准,只是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别人看来可能荒.唐,自己在遵循自己的价值观生活就好。

  两者的共同之处就是把金钱与尊重等同起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有其合理之处,但随着事物的发展,是否该理论也需要不断调整以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103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