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原创作品专栏>读后感>

《择天记》500字作文

斯祺分享

  认真回忆了下,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玄幻作品,包括猫腻的其他作品。这些年基本看过了耳熟能详的大多数玄幻小说。在某种意义上这些小说各有所长,我个人偏爱《择天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择天记》读后感:请别强行给秋山君配对啊

  后记里作者提到因为怕把秋山君写的太出彩抢风头而刻意压制了秋山君的戏份,这个我可以理解。但我不能接受的是最后一章里对秋山君和南客的描述,仿佛暗示着这两个人要有什么发展。

  在我看来即使作者刻意压制秋山君的戏份,即使陈长生和徐有容最后修为都已远超秋山君,但既然作者用在秋山君身上的笔墨如此用心,甚至是完美的,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他本人也应该在某种程度上(心性,智谋,见识等)是和陈徐二人并肩的。

  但南客则不同。除了孔雀血脉,魔族公主之外,我看不出她哪点能和徐有容比,前期看上去就像个偏执阴狠的小姑娘,周园里才一见面就被徐有容看作是打猪猡草的小姑娘,要不是南客的仆人插手,她也完全战胜不了徐有容。后期白痴了更是被陈长生魅力俘虏,为其擦身洗脚,无比依赖。请问这样地人最后怎么能强行配给近乎完美的秋山君!伺候过陈长生且陈长生看不上的就配给秋山君啊?我觉得这是对秋山君的侮辱啊!

  另外秋山君性情洒脱不羁,我觉得颇有种令狐冲的感觉。和南客这种偏执阴冷的完全没有CP感。我倒觉得南客被陈长生这种性格的吸引很正常。

  总之最后在北海对秋南二人的描述让我心都凉了。作者要是不喜欢秋山君让他孤独终老都行,请别强行配对,我谢谢你。

  《择天记》读后感:热血少年们

  终于看完了《择天记》,很长的一部小说。

  认真回忆了下,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玄幻作品,包括猫腻的其他作品。这些年基本看过了耳熟能详的大多数玄幻小说。在某种意义上这些小说各有所长,我个人偏爱《择天记》。

  那到底是是什么打动我的呢?

  应该是那些热血少年们吧。除了陈长生和徐有容这两个主角,唐三十六,轩辕破,落落殿下,还有那些离山剑宗的弟子们,太多的配角,都是如此的生动形象,他们之间的情谊打动了我。

  在人族魔族妖族三足鼎立的背景下,这个长长的故事想说的其实是人心。少年们的顺心意和锐气,强者们的强大实力深谋远虑,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这个世界对陈长生来说恶意远多于善意,师傅从头到尾都把他当作一颗旗子,在知道这事之后他有很充分的理由去报复这个世界,做一个叛逆的孩子,让这个世界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是他没有做这种选择。从普通少年到成为教宗,他始终在做顺心意的事情。

  徐有容,一开始不怎么喜欢这种高洁的圣女形象,不过一位热爱打麻将的圣女,还是有些意思的。

  妖族的落落公主,我最喜欢的女孩子,谁会不喜欢这样一个女孩子呢?

  唐门的独苗唐三十六,我最喜欢的男孩子,快意人生,重情重义又毒舌,胆大心细,真是帅呆了。

  大刀王破,肖张,苏离,太多有意思的人了。

  我不后悔这段时间没日没夜不问世事的追小说,它让我懂得了很多很多。

  《择天记》读后感:求仁得仁,不过如此

  猫腻有个习惯,每本书写完之后都会有一篇后记来总结自己创作想法和点评书中人物,相比于《间客》和《将夜》,《择天记》的后记写的又散又短,他在里面这样写道:“为什么要写少年的故事?因为我渐渐老了,失去热血了,很害怕像书里写过很多次的那样,变成渐渐向淤泥里沉去的肥鲤鱼,想要提醒自己,不能腐朽,不能害怕,就算不敢战斗,沉默也是一种态度。”

  假如通读一遍猫腻的书,会发现十几年间写作的变化非常之大,最早的《朱雀记》和《庆余年》都有开头情节故事太平的毛病,中期渐入佳境,后期灵气十足,那时候猫腻对网文创作的节奏把握和高潮安排还不是特别熟练。而到了《间客》时期,猫腻对写作节奏的把控已经相当纯熟,对读者爽点也摸的差不多了,当然“自己写的爽”依然还是他这个时期重要的创作标准之一,所以段落总结之间的自夸频率也相当之高,那时候他还没考虑太多市场的事情,就像他自己一开始也认为这个虚拟宇宙下的机甲少年的故事不会有太好的成绩。至于《将夜》则是我认为猫腻的集大成之作,哪怕后期被人诟病注水拖沓,但是这本书无论从世界观的完整度,角色群的塑造,还是情节的流畅性来看,都到了网文界相当之高水准。

  这可能也是《择天记》有很多批评声音的原因之一,这不是说《择天记》不是一本好网文,相反,在同时期的网文圈里,《择天记》依然是最为优秀的那一批,只不过和猫腻之前《将夜》这种注定成为网文经典的水平落差太大了。

  某种程度上说,猫腻确实同他自己说的那样,热情不在了,哪怕《择天记》是他商业化最为成功的一本,改编成动漫电视剧电影游戏,也不能遮掩猫腻在这本书当中的气力不济,当然这种这种“气力不济”也可能是他故意为之的。在间客后记里他谈关于创作:“我是靠诚意细节和努力吃饭的人,如果愿意我会有很多新桥段,我这几年成了读书时最瞧不起的摘抄者,我在电脑里没有像蛤蟆那样储备很多开头,却储备了无数有意思有趣有力量的小段子。无论是人物设计还是情节构造,我都投注了极大的心力,当然,还有那个该死的爱字。” 古人说四十不惑,今天猫腻刚好四十,从03年的《映秀十年事》算起,他已经写了14年网文,超过一千万字。这种高强度的创作已经透支了他的精神和体力,这里写作技巧的提升也无法弥补的事情,他凭着喜好和爱去设计情节和创造人物的那种热情消退的差不多了,换句话说,要继续高质量网文的写作只能舍弃一些东西。我觉得《择天记》就是这样的一种尝试,它就像是猫腻之前小说的小白化尝试,当然,由于猫腻本身水平的支撑,他笔下的“小白文”也有着相当高的质量。这种转变在网文圈并不少见,同时期的烟雨江南也从《亵渎》《尘缘》走到了《永夜君王》。

  关于《择天记》是在写少年的故事,从易天行、范闲、许乐到宁缺陈长生,猫腻似乎永远站在少年的这一边,这些少年都有一种奇特的固执,这种固执和猫腻本身的气质有关。有人说猫腻是网文圈最大的文青,而文青总会有拒绝妥协的冲动,所以在猫腻笔下,这些少年都固执地拒绝被世界改变——他们选择改变世界。而且令人满意的一点是,猫腻笔下这种希望改变世界的少年们并不会令人生厌,企图改变世界也不是由于狂妄自大,某种程度上说,这些主人公都有着“无聊的无政府主义的小市民”这样的特色,这也是猫腻的自我定位。小市民的重要特点就是朴素又原始的道德观,用猫腻自己的话讲就是“不伤害无辜,不牺牲不愿意牺牲的无关者,不说假话欺骗他人的利益,看见有人要掉井里去了,哪怕是你湿了身的嫂子,你也要闭着眼睛拼命去把她救起来,至于其间你有没有眯眼睛,那真的并不重要”。所以这些少年们在读者们看来往往亲切又可爱,带有网文界难有的“真”的气质。

  《择天记》也不例外,它讲的就是一个少年改命的故事,逆天改命,听上去很俗套的故事,而开头则是更加俗套的退婚流开头,新瓶装旧酒这件事老猫不是第一次干,《间客》就是无数俗套故事的大成。不同于别的小说中逆天改命的主人公对老天的咄咄逼人,对退婚对象的咬牙切齿,陈长生有一种真实的可爱。“为什么要改命?”“因为不想死。”《择天记》从陈长生西宁下山入长安,到大朝式一步通幽夺魁,行文流畅无比,爽点槽点应有尽有。主人公陈长生作为一个“真人”,虽然生活作风和之前许乐范闲等主人公大相径庭,像是一个处女座,但是他依旧固执,保持着少年的善良,也愿意用少年的锐气去对抗这个世界,改变这个世界,而这也是猫腻最为喜欢写的一个主题。

  除此之外,《择天记》依旧保持着猫腻之前小说特别好的那部本,比如稳定的世界观和人物实力设定,优秀且丰富的配角群,从始而终的人物属性。但是为什么即便如此,《择天记》还是收到如此多的批评,或者说它和前几本猫腻的书差在哪里?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在于后力不足。猫腻每本书其实讲的故事核心都是“对抗世界改变世界”的故事,《间客》里许乐对抗联邦和帝国,《将夜》里是“举世伐唐”,《朱雀记》是易天行对抗佛道,《庆余年》则是范闲反抗庆帝。“反抗”是猫腻每本小说叙事和议论的核心,同时反抗的结局也永远是小说的高潮所在。

  但是《择天记》的高潮来得过早了一点,由于最早就定下了逆天改命的事情,给人一种逆天改命就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同时这件事发生在文中最强的进入神隐境界的天海圣后遭到举世围攻之际,全文的高潮就这样早早到来。哪怕后面陈长生和师傅计道人对抗取胜,人族魔族大战,种种情节,再没有比天海替长生改命之时更加精彩,让人觉得后面之事都像是顺势而为,理所当然,整本小说早早显出了“疲态”。

  其次《择天记》的角色群虽然也在水准之上,但是和猫腻前几本的人物们差距显而易见,主角们和主要配角们依旧写得很完整,然而那些重要的次要配角们,猫腻已经没有精力去为他们设计伏笔,打下基础,甚至连“神国七律”和“国教六巨头”们这样的重要角色在中后期也沦为酱油角色,个性不再,只有主角团们保持着一定的出镜率。至于最大的酱油“秋山君”,猫腻的说法是“因为担心秋山君写的太好,所以一直在强行减他的戏份。”这种人物的刻画不足在以前的猫腻身上是不敢想象的,因为他在自述中也承认自己并非靠结构创意取胜的网文作家,猫腻最为突出的就是文笔和人物塑造,而《择天记》中甚至连这个部分猫腻都没有用心做好,这也是这本书遭受许多老书虫非议的重要原因。

  其实对于这本书猫腻的商业野心很大,写到一半时候大堆的改编事项都已经谈妥,而艺术野心很小,情节设计也相对简单,总体而言的格局就是关于人魔两族两代人的大陆史,哪怕引入圣光大陆也只是为了完善主人公和故事的大背景,并没有实质性的格局提升。《择天记》算得上一本不错的网络小说,但是距离称为网文经典则还有较大的差距,我相信猫腻对此也心知肚明,不过这应该也算是他求仁得仁的结果了。

    4176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