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读后感>

《爱的艺术》读后感1000字

家志分享

  学习啦:孩子能感受到爱,能理解爱,能合理地爱别人,我想是小学阶段教育应有的内容。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爱的艺术》读后感》。

  弗洛姆在前言中说: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性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永远也得不到满足。

  一 婚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陌生的,虽然每个人都努力同别人接近,但实际上都是孤独的。千篇一律和僵化的机械性工作再加上享受,这样可以减少人的孤独感。

  成年人开始寻找爱情。

  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为此,男男女女会竭力提升自己的魅力,或依靠名利地位,或依靠美貌颜值,或让自己品格高尚……如果你对“缘分未到”、“我还在等对的那个人出现”这样的话不陌生,那就意味着你身边有人深信:爱本身十分简单,困难在于找到爱的对象或被爱的对象。弗洛姆说:人们在选择对象时,往往以权衡对方本人的交换价值为前提。决定要不要与一个人发展恋情,就像做一笔交易,要考虑对方值不值得我追求,也要考虑自己的实力,猜想对方会不会看上自己,如果找到在“市场上所提供的最合适的对象”人们就决定交往。人们认为爱的问题是对象问题,却不知道“堕入情网”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最后的结局往往是,在生活的琐碎、无聊中,在双方不可避免的分歧中,原本灿烂夺目的爱情变得黯然失色甚至面目可憎。

  怎么拥有一点幸福的婚姻呢?

  心理学家研究了1500多对夫妻的样貌的相似性。这些夫妻有的刚刚结婚,有的结婚超过50年。心理学家把不同结婚年数的夫妻照片混在一起,让受试者去挑选最有夫妻脸的人来进行配对:当结婚数在5年以内的,受试者根据脸的相似度来匹配夫妻的正确率接近随机水平,也就是,开始的时候并不像。但是当婚姻超过10年,受试者的匹配精确度就会显著提升,而且结婚年龄越久,匹配的精确度就会越高,说明结婚越久,夫妻果然长得很像。

  这说明夫妻双方生活在一起,共同经历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时的哈哈大笑,同时的愤怒伤心,他们的面部肌肉也在做着同样的运动。日积月累,他们就会逐渐形成相似的面部曲线、皱纹等,因此长相会越来越相似。更重要的是夫妻之间无意识的模仿,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变色龙”效应,即我们会不自觉地去模仿别人,越是亲密的人,我们越容易,也愿意模仿。

  我们注意到“互相”是夫妻生活中的“萧何”,如果夫妻间的互相信任、互助,他们就可以共同成长;如果夫妻间互相指责、欺瞒,他们的婚姻就面临危机。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请夫妻俩把所有的家务事、家庭活动全部列出来,比如做早餐、洗盘子、买菜、拖地、出去旅游等等。然后,心理学家会再请夫妻俩估计一下各自承担了多少。比如说,做早餐,你承担了多少,他承担了多少?显然,夫妻俩肯定有个人在某一件事情上多干一点,而另一个人在其他的事情上多干一些。这没有关系。可是,当这对夫妻把各自的估算的比例加起来,你会发现,这个数字一定会超过百分之百,可能120%甚至更多,也就是说,一定有人高估了自己的贡献,但是更大可能是两个人都高估了。

  我经常能看到一些家长互相指责对方,或者指责孩子,这样的情形非常糟糕。因为爱是一种能力。如果我们本身不具备这种能力,便无法驾驭“家庭”这辆大车。在家庭的第一个阶段:相爱的人通过婚姻联结形成家庭,如果彼此还没有爱的能力,它包括:给、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那么在家庭的第二个阶段:第一个小孩的到来,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将成为必然。

  二 养育

  婴儿出生后要经历自恋、被人爱和爱别人三个阶段。

  曾经有一个实验:猴子被单独关押到冰冷的笼子里,笼子中有一个很像猴子的铁丝架子,架子上放有牛奶瓶,另一边放了一个毛茸茸的看上去很像猴子妈妈的玩具。这些猴子平时都围绕在毛绒玩具妈妈身边,只有在饿得要死的时候才去喝奶。

  可怕的是,这些猴子长大后,都出现了各种社交障碍,无法融入到正常猴子的族群。哪怕他们当了父母后,也没有改变,而是把自己的孩子推出去,甚至亲手杀死自己生的孩子。

  心理学家哈洛用猴子告诉我们一个真理:爱是一种能力,他不会因为我们大脑健全而自动产生,它必须来自我们所有人的亲子关系,来自我们亲生父母的爱。

  八岁以下的儿童还不会爱,他对被爱的反应是感谢和高兴。但是这一阶段会出现一种新的感情——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孩子第一次要送给父母一样东西,写一首诗,画一张画等。我见到一些家长很珍惜这样的时刻,他们很激动地表示:孩子长大了!但遗憾的是接下来便束手无策。要怎么做呢?

  我们首先要知道,父母的爱对孩子而言意味着什么。

  孩子一开始感到母亲是“一切存在的基础”而与之紧紧相连。他感到自己弱小无力,需要包罗万象的母爱。母亲的本质意味着关心孩子的成长,这也就意味着也关心母亲和孩子的分离。弗洛姆说:只有那些真正有能力爱的妇女,那些觉得“给”比“得”更幸福的妇女,那些生命之根底很扎实的妇女才会继续是一个疼爱孩子的母亲。

  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教育》中举过一个例子:一个小男孩总是试图支配他的母亲,对他专横霸道,发号施令,一句话,他总是以各种讨厌的方式随时随地寻求引人注目。他的心理完全萦绕着这样一种算盘:我要控制母亲,而且要独占她。人学校对他的期望则完全相反;他必须独立学习,整理好自己的课本和作业。人们形象地称这种情况类似给一头烈马套上一辆马车。惩罚是没有意义的,如果被学校开除,他会感到正中下怀。将孩子的生活背景做整体的观察,我们发现,原因是这个小男孩自从有了妹妹开始,就开始用自己的恶劣行为吸引大家的目光。

  孩子年龄、身体在长大时,“精神”也在长大,母亲的引导和逐渐“放手”就显得格外重要。所以龙应台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然后孩子又转向父亲,把父亲看做是他的偏爱的新的中心,父亲成了他的思想和行动的准则。但是父亲的爱是有条件的,并且规定原则和法律,父亲对孩子的爱取决于孩子服从他的程度,靠努力换来的爱常常会使人痛苦地感到:我之所以被人爱是因为我使对方快乐,而不是出于我自己的意愿——归根结蒂我不是被人爱,而是被需要而已。鉴于这种情况,所有人,都牢牢地保留着对母爱的渴求。

  父亲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动机是需要得到父亲的赞赏和避免父亲对他的不悦。

  缺少父亲教育的孩子很可能成为“娇宠儿童”(阿德勒《自卑与超越》),他们多会期待别人把他的愿望当法律看待,他不必努力便成为天之骄子,且常认为“与众不同是他的天赋权利”。他们生活的意义是独占鳌头,并借此获取心中想要的每件东西。这无疑是危险的。

  在我国“教育”这两个字最早可以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找到。甲骨文中的“育” 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上方代表的是正在用乳汁哺育婴儿的母亲,右下方是在襁褓里的孩子。左右结合起来是妈妈抱着襁褓里的孩子,给孩子提供食物和爱的依恋,以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教育”的“教”由三部分组成:左下方是一个离开襁褓四处奔跑的孩子,左上方代表学习材料,右边是一个拿着棍棒的手。结合起来表示:一个拿着棍棒的手正在教孩子学习。有趣的是,甲骨文中,这个拿着棍棒的手同时也是“父亲”的“父”字,也就是说,是父亲拿着棍棒教孩子学知识。所以在东方传统智慧中,母亲的主要职责是“育”,给孩子,特别是在襁褓中的婴儿,提供食物和爱的依恋,让孩子能够心智健全和身体健康。而父亲则需要教会孩子各种知识和技能,让孩子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对部落或者社会有用的人。

  在孩子全面成熟阶段,会从母亲和父亲这两个保护和发号施令的权力形象中解放出来,他在自己身上建立起父亲和母亲的原则 。

  弗洛姆说:孩子在他的生活中爱的观念——第一次从“被人爱”变成“爱别人”,变成“创造爱”。但是从爱的最初阶段到爱的成熟阶段还会持续许多年。进入少年时代的儿童最终会克服它的自我中心阶段,通过爱他就从他的自由自恋引起的孤独中解脱出来,他开始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另外他还能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

  公众号:益起学堂和孩子一起出发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6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