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原创作品专栏>教育心得>

教师语文教育随笔:默会知识的认知

佩珊分享

  学习啦:默会知识的范例体现了智力的各种机能,它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领悟力、判断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默会知识的认知》这篇作文吧。

  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是英籍犹太裔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波兰尼在1958年首先在其名著《个体知识》中提出的。主要是相对于明述知识而言的,它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

  譬如我们能清晰的感知一杯绿茶的味道,但绿茶的味道是怎样的?我们无法准确的说出,无法让一个没有接触过绿茶的人仅凭我们的言说获得完整的绿茶味道的知识。

  又譬如我们能一眼从人群中认出熟悉的某个朋友的面容,但当被问及你如何做到的?我们常常说不出来,我们也许可以归纳几条朋友面容的特征,但仅靠这几条特征其他人仍然不能像你自己那样一眼就从人群中认出你的朋友,也不可能获得关于你朋友面容的全部知识。

  再如我国民间“吹糖人”的艺人,要把手中的那些麦芽糖吹成什么形状,民间艺人心理知道,但他无法仅通过言语告诉你如何吹成他心中预想的那样。即便吹糖人竭尽其表达能力告之你如何把一团麦芽糖吹成一只小猴子,但你按照吹糖人言说的知识去做依然吹的一塌糊涂。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其中客观上蕴含有语言所不能直接传递或不能充分传递的默会知识。

  事实上,对于默会知识我国古人很早都关注了,最典型的当属《庄子·天道》中的“轮扁斫轮”,“轮扁曰: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轮扁认为如何砍削木材,制作车轮,这里面有知识又规律,但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显然,这期间的知识和规律就是我们现代所谈论的默会知识。

  默会知识论把能力之知(英国哲学家赖尔认为能力之知(knowing how)就是体现在活动或行动中怎么做的知识)作为默会知识的重要形态;能力之知主要包含技能、鉴别力、判断力和理解力等;默会知识论强调在技能、鉴别力、判断力和理解力等具体的默会能力的培养上,范例优先于规则,类比思维或范例推理是默会能力传递的基本方式。

  以技能、鉴别力、判断力和理解力等为主的默会能力概念的提出为我们探寻学习默会知识的方向,而类比思维或范例推理的推崇为我们提供学习默会知识的方法。

  我们可基于这些理论来思考当下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困境,并尝试探求破解困境的方向。

  公众号:深圳波波语文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47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