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阅读推荐>

关于家乡的文章推荐:中川老家

佩珊分享

  学习啦:中川充满了传统文化气息,它是无名之地,但也有着扑朔迷离的神话传说方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中川老家》这篇文章吧。

  我的老家在昌灵山南脚下一个叫中川的地方。从严格意义上讲老家已不复存在,因响应政府的号召,乡亲们全部下山入川迁移到黄花滩居住,只有残墙劣壁在四面环山的保卫下标志着这里曾经充满人间烟火。现在没有人居住,那还叫家吗?离别越久,回忆越真切,走得越远,思念越近。多少回在梦里依然是儿时老家的情景,思念是一种魔咒,总是把人牵回到透着乡音的泥土里,唤醒山间音符的每一个细胞。

  中川,是无名之地,但在昌灵圣山的映照下也有着一段扑朔迷离的神话传说方志。据说,此地充满灵气,固有天降龙脉之传,曾经因红柳遍野,景色秀丽故名称红柳湾,后来,听说是断了龙脉,红柳一夜消失,由于此地形东高西低,一条沙河弯弯曲曲被改名为拐把川,再后来因地形变化分成上、中、下三川。中川以沙河为界由阴屲、阳屲、刘家台、高家湾几个村组成。神话方志仅仅是当地人们的一种敬仰和灵魂,我们无法考究,但山泉六月冻冰,实乃亲眼所见,此地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在方圆百里那是家喻户晓。随着回忆,时光将我穿越到儿时老家情景……

  老家的春天仿佛比其他地方来的晚一些。她没有大靖城东门坡上冰雪融化的泥泞;也没有海子滩铺天盖地的沙尘,万物都在宁静中悄悄地发生变化。一声鸡鸣破晓,春天就进来了,门前的树枝会多几颗嫩芽,父辈们便锲犁夯耙随着春天的脚步踩在松软的、酥酥的、温柔的泥土上将一年的希望播种;树上停歇的两只喜鹊沐浴着丝丝春意,温馨而又暖意的叽叽喳喳;几只老母鸡悠闲自得地在门前松软的泥土里抛着寻觅蚯蚓吃;孩童们在母亲的吆喝下脱去了裹了一冬的大棉袄,在村里轻装上阵撒欢儿;“春催万物”,所有的山间绿意盎然,满村的杏树绽蕊吐香,田间地沟都换上了新的绿装,一切新的活力在宁静中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中川的夏天是一个忙乎的季节,这儿的庄稼大多都在山川,完全属于靠天吃饭。但在儿时的记忆里雨水较多,真所谓“一年丰收,十年不愁”,所以,只要抢抓好夏收的黄金季节,乡亲们的日子就过得安逸自在。天麻麻亮,大人们就备好馍馍、装好开水、套上架子车,一路吆喝着到地里,开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就这样拔完豆子,拔麦子,再拉到麦场上垒成垛,然后按照前后进场的顺序开始打场,等到颗粒归仓已经到了秋季。心细的人家再种上些玉麦子、胡麻、土豆、胡萝卜等农作物就显得更加忙活了。

  暑假的娃娃们也不可能让闲着,放牲口成了第一要务。整个山间地头以及沟沟洼洼都是牛羊骡马出没的地方,孩子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谝着闲传,牲口们悠闲自得啃着青草,只要不侵犯别人家的麦田,便相安无事。那时,中午都不回家,瞅准机会,偷些刚拔下的豆子,烧着吃就算一顿可口午餐,当然,最诱人的是挖个土楼楼烧山药吃了,那个美味,现在想起依然馋相百出。黄昏时分,孩子们回家心切,吃饱了肚子的牲口们精神抖爽,东洼山、八尺洼、赵家山、邱家沟……牲口们从四面八方向大泉沟涌来饮水,整个山川犹如万马奔腾图,气势磅礴,景色壮观,所有生命尽在黄土上的汩汩脉动。等在流着泉水的涝坝上人喊马叫一阵子,大自然又回归于宁静,那空旷的星辰,使每一个细胞都在这静静的夜空里分享着弥漫的土地芳香。

  家乡的秋天仿佛比较悠闲。由于庄稼早已归仓,汉子们抽着旱烟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古论今;婆姨们夹个鞋帮子互相串门;孩子们背起书包上了学堂,牲口们也不在受任何约束,三五成群自由“活动”,就连圈养的猪也解除“禁令”,跑到已经收过的山药地里再掘地三尺。整个村庄犹如与世隔绝,生活在世外桃源。

  冬天的中川充满了传统文化气息。在我模糊的记忆里,那时一到冬天,家家户户便请在村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们来念经卷。这些有威望的人可不是轻易上门的,他们会视情而定,要看你是否团结邻里,是否孝敬公婆。他们一来便盘盘腿坐在炕上,开始弹拉琴唱,念得经卷有《赐福》、《报娘恩》、《十劝人心》等等,好多已经记不清了。当他们念得稍有歇息时,男主人便敬烟致谢,女主人就马上端来油饼子,倒上糖茶,娃娃们还趴在炕沿子上,双手掫着头,回味经卷里的意思。

  后来,又流行唱戏。当第一场雪来临之后,预示着离过年不远了,于是有人组织戏剧排练。等到了大年初一,中川小学院子里早已搭好了戏台,全村男女老少自行携凳,前来观看。唱的戏有《铡美案》、《李元贵卖水》、《韩琪杀庙》、《辕门斩子》、《穆桂英挂帅》……一年又一年地唱,中川的戏唱出了名气,走出了外界,大靖、裴家营、海子、土门等地方的人们都雇个大汽车排队来请,据说最远唱到了武威,还听说几个姑娘因为戏唱得好,找的对象都是公干家庭。那时,中川的大人娃娃都能随口唱上几句秦腔,仿佛冬天的中川是戏剧的世界。

  ……

  梦回故里的同时,岁月的痕迹渐渐拉开了隔膜,忙碌的奔波中,一切童真都已远去,对于家乡的事儿,回忆成了唯一的奢侈。清明祭祖,重返故土,眼前情节,不堪入目,家乡已鸡犬不闻,荒无人烟,鞠为茂草,面目全非。此情此景,吾心落泪。唯愿早日落实退耕还林,给九泉之下的祖辈们留一片净土,享一份绿意……

  作者:王忠堂

  公众号:大靖明月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4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