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电影观后感范文:电影中的人性
学习啦:看电影是人们的一种艺术感受活动,而观后感正是谈论影片观赏感受之作。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孙佳君同学的作文《电影中的人性》。
我爱看书,也爱看电影,有的书被翻拍成了电影,上映后票房很高,但我看了心中不免有些小失望。
电影毕竟是电影,投资了人力、物力、财力就要有回报,这是以钱为代价的艺术,是平常百姓玩不了的艺术。就《芳华》这部电影来说吧,电影开场三分钟,我就开始有点揪心。书中的女主人公叫何小曼,电影中却改成了何小萍,我不是幕后人员,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只是这一小小的改变就像是西装上的小小线头,远看无伤大雅,近看总有些不自在。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一个读者心里都有一个电影放映室。我瞪大了眼睛渴望从影片中寻找到何小曼(姑且再让我叫她一会儿“小曼”)的童年时光。可影片里只一句话便匆匆带过,我很伤心,为小曼感到伤心,不过转念一想,兴许她也不愿提起这段往事……
没有人知道那十年寄人篱下的生活她是怎么度过的。渴望在妈妈的怀里睡上一会,便在冰冷的水里泡着, 把水泡热了,直到牙齿打颤,分不清是泪是雾。雾以泪聚说的便是如此吧。现在的人一定很难想到母亲为了一件绒线衣对自己的女儿大打出手,她是爱妈妈的,也更想爸爸。对父亲的最后记忆便是一根油条,她永远都不会忘记哪根油条有多么香,多么好吃,更不会忘记父亲在赊下油条后无力付账,在妻子奚落,“”压力下选择了用安眠药结束自己,结束和小曼的全部记忆。没看过书,就永远想不到他在新爸爸家里过得多么小心翼翼,吃饺子永远吃破皮的,总是被弟弟妹妹欺负,一只被鸡嗉子酸了的鸡舍不得倒,用酱油蘸了给她吃。如果不看书,那么我无论如何也不知道他为什么那么拼命在征兵处做自己不熟练的空翻,摔倒了还说自己可以继续。她渴望离开家,去一个有人爱的地方,她对爱的渴望到了一种病态的程度,这是那个时代的通病。
那个年代“标兵”的称号是最让人嫉妒的,不过不是“标兵”的称号有多么光荣,而是他能带来相当优厚的好处。文工团里的每个人都说向活雷锋学习,却又总是拿他开玩笑,笑话他。脚底起水泡了,找刘峰;猪跑了,找刘峰;要结婚,买不起沙发,找刘峰……刘峰是真心爱林丁丁的,他说他一直都没敢告诉林丁丁,害怕影响她进步;他给林丁丁做甜点,煮面条。我不知道为什么摄影干事的抱是拥抱,活雷锋的抱就是猥亵。她哭的那么伤心,那么委屈。她一直在刘峰无私的爱里,尽情享受着,却又在刘峰真诚的表白后,毫无掩饰地无比嫌弃着。这人性真是捉摸不透,他爱我,可以;你爱我,不行。默默地享受着、索取着,可以;真诚地表白,希望真诚以待,不行。还是什么?我不知道!人性、人心是分你我他的,是分对象的。
电影《一九四二》里逃荒的千金小姐为了一口饼干亲了一个马夫,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有点难以置信,可这就是事实,1942年的河南省,每一秒都会有人从身边离去,杀死他们的是寒冷、是饥饿。军队抢走老百姓的粮食,为了支援前线“饿死一个灾民,地方还是中国的。如果当兵的都饿死了,那么我们就会亡国。”我想到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很多人守着来年的种子活活饿死。千金小姐养了只猫,她宁可自己不吃饭也要用粮食喂猫,作为知识分子,大学生,逃荒路上也要看书,后来,嫂子生孩子,父亲跟她商量杀猫煮汤救嫂子,她提出的不是拒绝而是她也要喝汤,没有柴火,因为树皮都吃光了,那就撕书生火……环境变了,人也变了,人的追求也就变了,这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一致的,人的需求被分为五种,如果连活下去都是一种奢侈,那么也不会有人养猫,捧着书活活饿死。这是什么?我不知道!人性、人心,又是不分对象的。
我还不了解人性多么矛盾,还不知道真挚中有多少做作,高尚中蕴藏着多少卑鄙。或者,人性本就如此,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作者:昆山市第一中学 孙佳君
指导老师:吕艳
公众号:玉峰文苑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