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优秀作文欣赏:芦笙少年
学习啦:芦笙少年们的坚定不移委实令观众敬佩不已,相信你看到他们也会赞叹。下面我们来看看这篇《芦笙少年》。
一片人的海洋,一片喧闹的海洋,一片繁华的海洋。
忽然——“唔啦,唔啦!”一阵震耳欲聋的乐声盖过了鼎沸的人声。
刹那间,成千上万名游客一齐驻足,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涌向广场的浩浩荡荡的芦笙队伍。整齐的芦笙方阵迈着矫健的步伐朝着广场中心的评审走去……。
炯炯的,是澄澈的目光;俊俏的,是红彤的脸庞;热情的,是响亮的芦声;一致的,是游人的呐喊。
芦笙选手在广场中心站定,随着评审宣读完毕,只见几个红服少年从芦笙阵中蹿将了出来。他们每个人都捧着柄长芦笙,每人都面色庄重,伫立不动,凸显对表演的重视。在场观众无不对他们肃然起敬。
“呼啦!”一位红衣少年深吸一口气,又将满口空气吹将出来,吹出来的空气化作一道劲力旋风,在芦笙的长管中翻滚,冲荡,直至融合为一声曼妙的音乐。仅这一声芦声,是多么来之不易,又是多么的振奋人心。
观众中不乏当代芦笙界的英豪之士,他们无不为这群后生的勤奋、胆识赞叹。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表演便已过半,少年们吹得也更起劲。运劲、吸气、吹气,一气呵成,芦声热烈,舞动欢快,侗族广大人民府纳百家的宽广胸襟在观众面前一一浮现。
突然,场上刮起一阵疾风,整个广场旋即尘土飞扬,观众为这突如其来的变动乱了阵脚。“呼呼”风中隐约夹杂着一缕芦声,它悠悠地传来,又悠悠地隐去,犹似一首变幻莫测的催眠曲。混杂的人群顿时缓过了神,循芦声而去。
寻到声音的源头时,漫天的黄沙早已散去,红服少年的身影渐渐显现出来,他们如群山般傲立于众人中间,竟未曾动过!
少年们的坚定不移委实令观众敬佩不已,登时,场上掌声雷动,喝彩不断。好一个侗寨芦笙,好一群侗族少年!
作者:初二 李子喃
公众号: 清风飘我衣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