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读后感>

《看见》读后感: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子文分享

  编者按:《看见》书中作者回忆之前采访的一些人物,在她的叙述里让我渐渐的学到了,对于新闻、对于媒体人应该是怎样的态度。

  这几天把柴静的书《看见》看完了。

  作为半个媒体人,看后还是非常有感触的,看着她回忆之前采访的一些人物,在她的叙述里让我渐渐的学到了,对于新闻、对于媒体人应该是怎样的态度。

  特别是对于事实真相的这个看法:

  1

  有一次,柴静收到一封盖了很多红手印的民众举报信,说他是重庆某一个工厂的工人,自己被黑帮份子拿枪顶着头,被逼迫签了场地拍卖协议。

  希望记者前来报道有人非法操纵土地拍卖案。

  柴静过去后,采访了相关工人,他们每个人声泪俱下,说当时是如何被黑帮份子拘禁,如何被殴打逼迫签了协议。

  我们现在的社会也还是一样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我想底层人民永远是最苦的,他们总是被那些有权优势的人压榨着,他们永远都是弱势群体。

  柴静需要把事实调查清楚,她和拍摄的小伙伴们准备去采访那个操控非法土地拍卖的黑社会大佬,希望听听他的看法。

  去的时候他们也很害怕,领导叫他们把手机卡换成一次性的,说采访不到就算了,安全第一。

  一开始他们也没抱多大希望能采访到,于是先打个电话问问,没想到对方马上就答应了采访。

  采访时,他几乎得意洋洋的承认了所有的事实,包括纵拍卖,收了一千七百多万中介费用,但“操纵拍卖”,在他看来是一次正当的劳动,因为他觉得对的起出钱的人。

  而对于那些被他拘禁要挟的“工人”,他认为都是想从中多捞一把的脓包。

  那些向柴静举报的人就是领头闹事的,他们把一个工厂厂长赶下台,焊上铁门不让工厂生产,还私卖了厂里设备分了一部分钱,不久又把一位厂长赶下台又分了一部分钱。

  等黑帮大佬拍卖控制成交后,他们以暴力相抗,拒不交地,把厂房和荒地拆成一个个格子租出去,又是一笔钱,都是这些举报的十几个人掌握的。。。

  这些人不是我们想象的工人阶级,没有群像,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穷苦人群体,只有一个个诉求利益的人。

  我想,所有你认为的坏蛋在心里都不认为自己错了。而你认为的好人,也不一定真的是好人。

  2

  还有一次,福建某残联机构,为当地老人安排免费白内障手术,没想到手术发生了医疗事故,导致多人失去视力。

  柴静前往调查报道,发现残联机构把这些手术外包给一个没有执照的医生。

  看着这些失去视力的老人,看着他们穿着破洞的解放鞋,吃饭只能一勺一勺抖抖索索喂在嘴里,面对这样的老人,面对这样的结果,我想每个人都会对残联机构负责人而感到愤怒。

  柴静前去采访了这位负责人,采访了一个多小时,结束后她哭了。柴静有点意外,以为怎么着她了。

  没想到她说:“这件事后,从来没有人愿意听我把话说完”

  是啊,要是没有采访她,没有听她说完一个多小时,就没法知道手术的晶体是怎么购买的,怎么出的质量问题,医生从哪里来,定点医院为什么会承认给一个没有执照的人,谁给残联机构布置非完成不可的“复明工程”指标。。。

  她说:“这个人的背后,隐而未见的复杂因果如同大网,铺向无边”

  3

  一件事情的因果总是很复杂,有时候我们很容易被片面的报道所左右。

  我想,作为一个媒体人,应该不偏见,不应该用情绪来引导人去树立起某个网络公敌,而应该是用客观事实说话。

  而作为一个普通网民,应该在求证前不轻易下结论或不做评判。

  公众号:桃子的成长路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928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