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学习心得>

电影《暴雪将至》观后感;消磨时间

春生分享

  编者按:电影《暴雪将至》观后的心得,优点是演员演技在线,道具过关,全程暴雨很有诚意,镜头和光影运用的不错。但我并不推荐大家去看,除非是消磨时间。我们来看看作者的文章吧!

  【原创】电影《暴雪将至》

  没有点想法

  最开始看到这个片名,我下意识的以为是灾难片,然后发现他的标签是犯罪、悬疑,国产片,我内心撇了撇嘴,但是我看到了段奕宏。这个好帅也算得上会演戏的男人。然后我看到了江一燕,嗯,最近被安利了好多次这个美女。所以我老老实实的坐在了第六排2号,朋友坐在我的边上,等着电影的开映。

  118分钟的影片,是的,跟很多人的感觉一样,我没看懂。或者是说,我好像知道了导演想要表达什么,但是太过于刻意,然后想说的又太多……就好像我前段时间说的那本书一样,是观点的罗列,没有让人思考的余地,当然也没有让人共鸣的地方。如果让我评分,我给他7分,因为他的优点是演员演技在线,道具过关,全程暴雨很有诚意,镜头和光影运用的不错。但我并不推荐大家去看,除非是消磨时间——我现在看到消磨时间四个字都觉得好可怕呢!

  好了,小伙伴们,接下来我要剧透了,想看但是没有去看的亲们可以关掉这篇文章看下一条了。

  段奕宏是分割线

  影片开头是男主角从监狱里出来(恩,后面我们知道他坐了十年牢),然后迫不及待的给我们展示了他是怎么进去的。这是一个有正义感,有“眼力”的保安科“劳模”,能一眼看出谁“干了坏事”,一心想抓住连环杀手。

  故事发生在1997年(这个时间段太刻意了,刻意到后面特意展示了工厂改制大片工人下岗的场景强行呼应),是的,1997年。虽然那时我只有……恩,不能透露真是年纪……反正我只有几岁,对那时发生的变革和波动完全感受不到,还是一样去游戏机室帮姑姑看表哥有没有又偷溜进去打游戏。可是现在我知道,那时,是企业改制的开始。

  改制之后,工厂再不是家

  其实那时必然也是影响到了我的,只是太小不能察觉。那年春晚多了个给车胎打气的黄宏“咱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或许换做经历了那时代痛苦的人,车胎爆了的时候,他们一定不会笑。他们也许没有机会说什么,导演替他们说了,只这一点,给导演点赞。

  但是,是的,但是,没了。导演好像直接站在你的面前,说,想想你的1997,看看他的1997,有没有共鸣?是不是觉得我很棒?我还要给你讲好多那个时代的不一样的。这种感觉,太过于刻意,反而让我不知所措。

  导演啊,你简介里写的很清楚啊,这是找杀手的故事,不是时代纪实也不是文艺片啊。

  江一燕出现了

  接下来的故事,画风好像转向了爱情文艺片。从很多情欲的角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好像《金瓶梅》里潘金莲一样的女性,和一个仿佛“深柜”的男性。你看过这本天下第一奇书吗?这本书里,其实我最喜欢的是潘金莲,因为她真实而倔强,以一个看起来让人“无法理解”的姿态维护她的“自尊”和“爱情”——是的,不要忘了,她是杀夫偷人的潘金莲啊!而,这部影片里,江一燕饰演的女主角,也是这样一个人格。

  观影时,女主角第一次出现,身份大概是流莺。朋友评价她说:看她的眼神就知道她很狡猾功利。按照电影的一贯套路,想要丑化世间人性,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美化妓女,我想这部电影也是如此。于是我说,可能是保护自己吧,也许这样的角色最单纯。哈哈,我猜对了,果然几个画面之后,女主角爱上了男主。那时,我说了句,你看,眼神完全变了呢。

  女主我很喜欢,最喜欢的却是她最后的那抹纯粹。就像潘金莲死了也不要和其他人葬在一起。那是他们因为无能为力所以必须强调和坚守的“尊严和爱情”。

  饰演一个“流莺”

  反而,我段奕宏男神,演技被碾压了。衬托江一燕,衬托时代,衬托导演。或许,这个男主角不是男主,只是一双眼睛和一双手。

  男主有着那时代特有的一些性格,是个痞、不着四六、有些坏、讲义气、同时又极富正义感(或者是自我实现的某种映射?)、有责任心的小人物。是的,他是个小人物,一个保安,“我骄傲”的那种。却拿了“劳模”。(来,这里插上几句,大概是导演的铺设,在故事的尾声,导演借一个工厂老员工的口里说了这么两句话“保卫科不产生效益,没有评过劳模”、“1997年?那年谁有心思评劳模”。那么,想来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男主自我安慰的过程中,对自己评的劳模;要么,是时代变动,评不评、是不是“劳模”没有意义,所以老员工不在意不记得。第一种,会让这个男主更加的丰富立体;第二种,会让那个时代更加的“风雨交加”。按照我理解的导演的思路,第二种可能性更大些。这点从导演特意在影片中加入老工厂爆破开发这个小片段来跟那个时代告别可见一二。)

  看爆破·跟时代告别

  男主工厂附近发生了杀人案,是该市的第三起,男主通过一些判断,找到了女主,然后通过女主提供的线索“躲在黑黢黢的地方偷看的男人”,锁定了嫌疑人,并且这个嫌疑人能够穿上他之前用另一种方法引来的嫌犯逃跑时留下的鞋子。他认为这个嫌犯的下一个作案对象是女主,于是,保持跟女主的亲密关系,暗中窥探监视,直到抓到这个嫌疑人。

  可是,女主无意发现了他的目的,选择了永别。她坐在天桥栏杆往行使中的火车倒下去时,我心揪了一下,是的,又是那“可笑的坚持”。

  男主抓到了嫌疑人,女主的永别刺激到了他,他那么努力却一无所有了?不,他还有所谓的正义,然后一怒之下重伤嫌疑人。锒铛入狱。

  追凶

  可是,导演不会让这个小人物成为悲情英雄。2008年,他出狱,见到了当年负责侦查案件的警官——阿兹海默症中的张队长。从张队长给他的信中,他辗转得知,他重伤的不是连环杀手,连环杀手已经被车撞死了。(当然,我看的时候,轻轻说了声不对,因为只要血液分析,没有DNA对比。我当然有理由认为证据不充分,不过,是不是导演故意留下的bug未可知,反正我们不谈。)

  最后的场景,就是2008年的暴雪来临,与十一年前车里电台天气预报的暴雪将至遥相呼应。(片中类似“彩蛋”的呼应特别多,也很有意思,就不累述了)

  嗯,我写完这些,如果没看过你也许会想去看看,但是,我不推荐你去看。因为里面的东西太多太多太多了,除了我说的这些,还有关于“情欲和人性”的,关于“时代变革”的等等等等,而我也不想看再多一遍去一一体会,因为他没有给你体会的机会和角度,他直接告诉了你,把这些直接罗列在你的面前。就比如说,他就差一点直接说男主是“深柜”了,可是我没有足够的理由把这个分析放进我的这篇文章里,因为类似的太多了,太刻意了。

  但是值得表扬的,是镜头和光影的效果。不精彩,很阴郁。很符合导演想说的话。嗯,豆瓣里有人说,对于一个导演的处女作来说,应当给予肯定。对,我还是赞同的,但请别给他打上“犯罪”、“悬疑”的标签好吗?他明明是时代纪录片+文艺片呀!

  公众号:没有点想法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90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