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读后感>

读张淑明《我的故事》有感:是什么让我流下热泪

晓晴分享

  编者按:《我的故事》是有作家张淑明创作的文章,作者看后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的故事吧!

  2017年9月24日,乌鲁木齐气温骤降。怕受寒感冒,我没有外出。由于最近“数学是发现还是发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于是开始精读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坐久了,在家里度步休息时,无意中瞅见桌上的2017年第2期《新疆军休》杂志,随手一翻,《我的故事》映入眼帘。从前言部分看到作者是一位82岁高龄的老人,便坐下阅读起来。作者小时候上学的经历,勾起了我童年的记忆。在我的印象中,母亲梁昇灵是墙壁上的一幅剪影:深夜常常醒来一看,母亲还在做针线活。煤油灯的亮光把母亲的身影投射到墙上,成为我脑海中常常让我心疼的木刻。在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积劳成疾突然病故。那年我的小妹妹四岁,母亲在她的印象中只留下模模糊糊的身影……

  父亲张正斌带着我们兄妹五人艰难度日。按照我们老家的乡俗,男耕女织,男人是不进伙房的。母亲离世后,父亲从地里干完活回来,还得下伙房做饭,烟熏火燎,迟迟吃不上饭。三年级开学时村里来了一位姓裴的女老师,老师见我常常迟到,就做了家庭走访。之后,遇到刮风下雨天,老师就留我在学校与她一起吃饭。一开始我不敢,老师专门跟父亲打招呼,由于我家离学校并不远父亲没答应,老师说经常迟到会影响到孩儿的学习,父亲才勉强同意。

  次年冬天,父亲为了应对家里揭不开锅的窘况,揽下了村里醋房翻倒麯牌子的活路。由于干活发了汗,出来后寒气侵袭,患了重疾,卧床不起。母亲的离世对我产生强烈刺激,每天放学临近家门,都会产生深深的恐惧,深怕父亲也离我们而去。我的反常现象,裴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是老师母亲般的呵护温暖了我幼小的心灵……

  有一年回老家探亲,大姐提起了我小时候的一件事。我小的时候没有玩具,就自己用修车铺废弃不用的自行车链条,拆解组合,自己制作了用火柴头做火药的玩具枪。为了炫耀枪法,趁父亲不在家的时候,我当着玩伴们的面,一枪打碎了家里安装不久的电灯泡。事后害怕挨打,躲藏到外面不敢回家。裴老师出面才使事情缓和下来……

  现在想来,老师的循循善诱总是能把我身上消极的因素转化为积极情绪,并能在不经意间发觉我小小的优点。记得老师布置作业,让大家写一张请假条。我写的请假条语句通顺,受到老师的表扬。事情虽小,效应不小,我的学习兴趣被有效调动起来。前几年网上推广周弘赏识教育法,我看后不以为然,因为这种教育方法,我们的裴凤英老师,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已经运用到日常教育中了。

  由于中小学基础打得好,1978年参加高考时,我考出了较好的成绩。虽然没有被录取,但得到了学校专门的复读通知。可是,学校收取的五元复读费却成了难题。因为那时家里的柴米油盐都要靠鸡窝里的鸡蛋换取,家里哪来这笔经费?邻居张大桢大爷赵大荣大娘一家见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年幼无助,常年累月怜爱关照。赵大娘知道我的难处后,专门送来五元复读费,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虽然我是参军后从部队考取的军校,但赵大娘一家对我的恩情却永生难忘……

  高龄作者张淑明在文章结尾写下这样一段感人的情节:“我决定自己带着孩子去新疆寻找丈夫……路过农八师的招待所,一个服务员知道了我们的情况给了我们几个馍馍和一斤粮票;买车票钱不够,有个要去伊犁的大爷借给我们两元钱,我说回去给他老人家把钱寄去,他说不用然后就走了;火车站的一位科长买了几个高粱面烧饼让我带上路上给孩子吃;在乌苏电报处帮我垫上两元钱让我发电报终于联系上丈夫的陌生的工作人员,走路到奎屯,路上让我们搭便车的陌生的司机。在奎屯招待所一个拄着拐杖的大叔给我和孩子买了几个馍馍……”读着读着,就想起了我小时候给我以母爱的裴凤英老师;读着读着,我就想到了雪中送炭的赵大娘一家;读着读着,就想起隆冬给我做新布鞋的田铭大娘;读着读着,我就想起那年初夕给我赶做新衣服的本村长辈;读着读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我仰起头,尽量不让眼泪溢出眼眶,然而泪水还是流了下来……

  《我的故事》如同没有上漆的新木家俱,如同没有染色的新织的棉麻布,朴素自然,质朴清淳,不知不觉中触动着我年近花甲的泪腺,让我在自然而然的阅读中,对原汁原味的真善美有了原生态意义上的体验与理解,同时让我感悟到:质朴无华的文字、有生活底蕴的文字,能引发联想的文字才能拨动读者的心灵之弦……

  在书房行文至此,客厅飘过电视里降央卓玛演唱的歌曲《金瓶似的小山》柔美舒缓的歌声:

  金瓶似的小山

  山上虽然没有寺

  美丽的风景已够我留恋

  明镜似的西海

  海中虽然没有龙

  碧绿的海水已够我喜欢

  北京城里的毛主席

  虽然没有见过你

  你给我的温暖

  却永在我身边……

  裴老师呀我敬爱的裴老师,您是否记得《金瓶似的小山》这首歌,就是我在上小学三年级时您一句一句教会我们的啊! 这首蕴含我们几代人共同美好记忆的歌曲,是声波动态意义上的时代的年轮吧……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岁月如歌,情深似海……

  作者| 张天鹏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99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