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芳华》有感:时代掩饰下的拷问
看完电影之后挺难过的,大半夜的堵得慌。但终究明白那只是一场电影,里面的诸如时代的运动、集体主义的政治正确以及战争的残酷等等都已离现今的时代远去,我也不必为其太过忧心。然而,有那么一些情节,却是掩饰在那个时代的正确里,也会不经意地出现在现今的生活中,令人难过。
每个人都独具鲜明特色。刘峰,老好人,活雷锋;何小萍,因个人的成长与遭遇而与集体格格不入的孤僻;萧穗子,善良而有点怯懦;郝淑雯,标准的高干子弟;等等。这些个人特色尽管在集体主义中被最大力度地掩藏,但还是造就了每个人的人生。刘峰,好事做尽,立功无数,但仅仅是一次青春悸动的拥抱之后被贬职下放;何小萍,在那个时代里努力向好,但终究只是不断地被排斥。也许这些都是时代的悲剧,但刨去时代的外衣,何尝又不是在每一个时代里都会发生的事情?
诚然,这部以70年代的文工团为主要线索的电影,也许冯小刚更想表达的是对他们那一代的青春的缅怀以及对时代的反思。我没有那么深刻的思想,只是从那个时代的表达中看到了这么一点会在这个时代里仍有呈现的事情。利益人人所求,善良难被人知。
影片结尾,追求财富权势的人也过得并不幸福,或是日子蹉跎,或是糟心事多;善良的人也并不是太好,也就这样生活下去,电影收尾似乎是作一点无力的平反与协调。正如结尾所说,何谓好,和烈士陵园里那些坟墓里的人确实好很多,但是和其他的人呢?
影片上映之后,最火的一句影评是“没有被善待的人,最容易识别善良,也最珍惜善良”,想想大概也就这么一个意思。抛却所谓的不同时代而言,如今不也是这样的吗?
看电影过程中,还要一个细节很令我难过。当刘峰去看患上精神病的何小萍时,医生说何小萍一生都在希望得到别人善待,渴望成为英雄,如今作为一个战地护士归来,真的成为英雄了,脑子却受不了了。画面里医生指了指脑袋说“这坏了”的时候,影院里有几个人笑了。也许他们认为何小萍的变傻了大概和范进中举是差不多的意思吧。只是这笑声,真的挺让人难过的。
本文作者: 陈弥远(公众号:弥远阅读汇)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