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原创作品专栏>教育心得>

教师业务学习心得体会:溯本求源论课建,尺码相同更远行

晓晴分享

  为了有效区域推进学校课程建设,做好学校课程的有效整合,更好了解当下全国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前沿动态,9月18日,在滑县进修学校精心组织下,教体局张局长和各业务股室领导的带领下,全体教研员、中心校业务副校长、高课核心组成员及部分高课核心校领导一行66人踏上了山东师大取经问道的旅途。从9月19日-23日,培训安排了满满五天,针对课程建设如何推进、学校课程有效整合、学科课程改革审视等几方面进行了专业解读,让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主要收获梳理如下:

  一、对学校课程建设要准确定位。

  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师针对学校的育人需求或问题,而对学校课程进行持续改进的专业活动。所以,学校的课程建设应该以学生发展作为根本目的,以学校教师为真正主体,以专业理论为主要依据。反观当下个别学校,在没有准确审视和定位学校课程建设的出发点,没有真正了解学生发展的诉求,没有专业理论作为建设依据的情况下,仅仅为了顺应课程建设的潮流和风气,甚至是为了迎合上级领导的检查而一拥而上,缺乏长远的规划和设计,又没有专业的指导,教师也缺乏系统观和整体感,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仅仅停留在浅水区、低层次,甚至出现中途夭折的现象。所以,准确定位学校课程建设是前提:学校课程建设包括学校中的所有课程;是对学校中不同类型课程的整体规划、重组和整合;学校课程建设要基于学校的理念、目标与需求,反映学校特色。

  二、学校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值得警觉,要避免重蹈覆辙。

  山师大教育学部孙宽宁教授总结了当前学校课程建设的乱象:1、行政主导的主体缺位。自上而下的推进路径、行政主导的科层制运行模式、行政思维惯习在学校层面课程建设中的渗透。2、功利取向的舍本逐末。盲目追求学校课程的外铄特色、过分形塑学校课程的完美体系、悄然抹杀学校教育的独特价值。3、专业缺失的技术虚妄。他山之石的过度攫取、本土理论的范式缺失、实践理性的妄自尊大。通过调研,直指课程建设存在问题:三类课程缺少内在关联和呼应;校本课程过度膨胀,学校课程结构失调;学校课程建设的投入与产出失衡;提出要超越校本课程层次,统筹规划学校课程。孙教授的总结简洁精辟、令人警醒,找到了学校乃至全国诸多名校在轰轰烈烈进行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让正行进在课程建设道路上的诸多同仁少走了许多弯路。

  三、选准学校课程建设的切入点,采取针对措施有效推进。

  推进学校课程建设要结合学校实际选准切入点:比如从教学的目标、方法、过程某一方面入手;从某一门课程知识的整合、资源的再开发入手;从某一类课程活动中的取得的经验入手;从学校课程体系的规划设计入手等等。学校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资源制宜,选取学校有自身优势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面作为切入点,采取专业引领,整体规划;工作联动,多措并举;系统衔接,持续跟进;试点先行,有序推广的有效措施,而不宜铺的过开、过大,全面开花,否则只能有其形而无其实,忙而无效、劳而无功。

  四、榜样引领,砥砺前行。

  在几天的培训中,我们有幸聆听了青岛浮山路小学的“一篇带多篇、多篇带整本”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介绍,这种教学方式有效地增加了学生的阅读数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多篇不同作家、体裁、内容的文章阅读中,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习得略读、默读等读书方法,慢慢掌握抓住关键词表情达意、理清顺序表达清楚等学习技巧,这些无不为他们学习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及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基础,从而实现我们的阅读素养目标。

  专门安排一天到济南市南山区西营镇的几所学校进行了实地观摩学习,西营镇村庄学校分散、学校规模小人数少,但就在这样的山区乡镇,却开发了“学做好人”为主题的区域推进的学校课程,学校依据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遵循科学、规范、有序的原则, 立足学校与社区资源条件、学生个性需求,规划和设计了学校课程。从学科活动课程、德育课程、作业课程到特色课程、补偿教育课程等,每样课程从开发到实施和评价都非常详实具体,富于创意,让我深深感悟到了他们在课程建设上呈现的领军风采,拓宽我对课程建设及改革理解的视野,激发了我们立足实地、砥砺前行做好本地课程建设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时光匆匆,我们在山师大丰厚充实的学习也拉上了帷幕,带着收获的喜悦,带着承载的希望,带着深夜研讨思维碰撞的火花,带着学以致用的深深思索,我们踏上了归程,一路研讨一路诗,这也许就是我们滑州教育振兴的希望,我也趁兴赋小诗一首表达自我勉励的决心:

  《问道山东》

  课程建设彩纷呈,落实践行现真功。

  同伴互助利成长,典型引领共提升。

  顶层设计定框架,风格特色方鲜明。

  筚路蓝缕凌云志,滑州杏坛沐春风。


  【本文作者:赵营乡 单晓宁】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8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