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原创作品专栏>学习心得>

语文写作指导:议论文中的记叙不宜过详

春生分享

  【基础知识】

  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议论、记叙、说明、描写和抒情。五种表达方式在议论、记叙、说明不同的文体中各有侧重。就议论文而言,应以议论为主,综合运用记叙、说明、描写、抒情几种表达方式。因为议论文主要是摆事实,讲道理,所以除了议论之外,用得最多的当属记叙了。但议论文中的记叙,目的是为议论服务的,能达到证明中心论点的目的即可,切不可从头至尾叙述过详,过详的叙述喧宾夺主,失去了议论文以议论为主的原则,以致议论文不像议论文,文体模糊,违背了高考作文中“明确文体”的基本要求。

  【写作技法】

  1.议论文中的记叙具有概括性。

  议论文中的记叙,能达到为中心论点服务的目的就可以了,且不可从头到尾叙述过详,叙述占了过多的篇幅,变成了以叙述为主,那就成了记叙文了,以致南辕北辙,达不到写议论文的目的。根据论点的需要,对记叙的事例作定向限制,着重记叙符合论证需要的内容,突出某个侧面,而不是完整地、面面俱到地叙述事实。、根据论证的需要,对涉及到的事实,叙写时要高度概括。舍弃不必要的细节描写,只保留与论证观点有着密切关系的部分。

  2. 议论文中的记叙具有针对性,要选择符合中心论点的事例。

  同一件事蕴含的意义不是单一的,同一个事例可以证明多个论点。

  例如:

  带着母亲上大学的孝女楷模——孟佩杰

  5岁,生父因车祸去世,生母无奈将女孩送人领养,不久生母因病去世;5岁的孟佩杰由刘芳英照顾,三年后养母刘芳英因病瘫痪,不久后,养父不堪生活压力离家出走,此后杳无音讯。

  8岁的孟佩杰开始为生计而操劳,承担起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每个月俩人就靠养母微薄的病退工资生活。12年来,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帮刘芳英穿衣服、刷牙、洗脸、换尿布、喂早饭,然后一路小跑去上学;中午放学,回家做饭、喂饭,给刘芳英擦洗身子、活动筋骨、敷药按摩、洗漱更衣、倒屎倒尿,换洗床单、被褥,再匆匆忙忙去上课;放学回来,匆匆赶回家做晚饭、做家务,服侍刘芳英睡觉。每次全部收拾完都得到9点以后,然后她才歇下来做自己的功课。”

  从此,孟佩杰日复一日照料养母刘芳英,任劳任怨,不离不弃。孟佩杰被距离家乡百公里外的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录取,不放心瘫痪在床的养母,她决定“带着母亲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继续悉心照料着养母。临汾市委授予孟佩杰母女文明和谐家庭荣誉称号,孟佩杰成为临汾市年龄最小的十佳道德模范。

  多维解读

  弱肩担重任 孟佩杰是一个柔弱的女孩,有着瘦削却有力的肩。年少的她,是母亲的手,是母亲的腿,是母亲头上的那片天。那间陋室,四壁空空,只有真爱环绕在里面。是黑夜里母亲床前的那盏灯,是寒风中母亲心头的那份暖……”

  孝心无价 年少的她,是母亲的手,是母亲的腿,是母亲头上的那片天。是黑夜里母亲床前的那盏灯,是寒风中母亲心头的那份暖。那间陋室,四壁空空,只有真爱环绕在里面。无价的孝心照亮了养母的心,尽孝,是一切善德之始,也是一切幸福之源。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小小年纪,撑起几经风雨的家。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着每个细节。在这样落寞现实和浮躁的社会里,你是千千万万人的楷模。

  同一件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炼出不同的论点。

  我们在论证观点时,采用同一事例作为论据,记叙内容就必然有所侧重和取舍,而不可能是同样的记叙方式和内容。具体来说,首先要明确所叙事件中与论点联系最为紧密的内容要素,删除掉那些无关痛痒的要素,然后把相关内容简练叙述出来,并灵活地加以强化与扩展。否则,枝蔓太多,事件的叙述固然完整了,但意义指向却模糊不清了,这样就导致论据和论点之间关系松散,甚至论据游离于论点之外。

  3. 根据论点的需要来确定记叙的角度。

  一个事例,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不同的论点。论点不同,材料叙述的侧重点也要有所不同。根据论点的需要,对记叙的事例作定向限制,着重记叙符合论证需要的内容,突出某个侧面,而不是完整地、面面俱到地叙述事实,为了议论的需要,定向转述要选择恰当的角度或口径,转述有关的事件,为议论提供依据,使叙述的材料与观点一致。

  例如硅谷女王----卡罗尔·巴茨的事例。

  平淡地面对挫折 巴茨上任欧特克的第二天就被诊断出患了乳腺癌,更加糟糕的是,她所领导的首次重大产品发布会惨淡收场。但巴茨并没有因挫折而消沉,她面对挫折表现出了超人的毅力。她在进行乳房切除手术一个月后就上班了,而且表现出了对工作的高度负责。

  因时而变,因事而变 “公司就像一只帆船,随天气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方向;当经济环境改变时,技术就得随之变化。”根据情况及时做出正确的决定,及时改变做法,灵活机动,不因循守旧,这是飞速发展的商品经济时代制胜的法宝。

  与职工打成一片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巴茨没有架子,她能与任何员工交流,不管他们是什么级别,在哪个部门工作。她努力为员工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她制定并实施了优厚的福利计划。与职工打成一片,了解职工的所需,能有效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我们根据论点对同一件事做不同的取舍,恰如其分地证明我们要论述的中心论点。这样这样既可以恰当地为论点服务,又可以有定向地裁剪掉与论点无关的内容。

  【经典引路】

  说“勤”

  林家箴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勤天下无难事”。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这就是说,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

  勤,对好学上进的人来说,是一种美德。我们所说的勤,就是要人们善于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勤于总结。看古今中外,凡有建树者,在其历史的每一页上,无不都用辛勤的汗水写着一个闪光的大字——“勤”。

  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了四十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一千五百种以上;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就开始漫游生活,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五十八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有关上千本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女知识青年曹南薇,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奋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勤出聪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浑浊,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但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雨雪风霜,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我国宋代学者朱熹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元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读熟。可是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与日惧增,后来终于“无书不读”,成了一个博学之士。这说明,即使有些天资比较差、反映比较迟钝的人,只要有勤奋好学的精神,同样也是可以弃拙为巧,变拙为灵的。

  实践证明,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一个人的知识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唯有勤奋者,才能在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才能不断地开拓知识领域,获得知识的酬报,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也说过:“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这就是说,只要我们不怠于勤,善求于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能得到真知灼见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意的。

  【评析】

  这篇文章第三段,分别举了马克思、司马迁、歌德等名人的事例,证明“勤出成果”这个分论点的。根据这个分论点,恰当选材,叙述很概括;第四自然段举了德摩斯梯尼、陈正元的证明“勤出聪慧”这个小分论点,叙述具有针对性,且能恰当地证明“勤出聪慧”这个分论点。

  “勤出成果”、 “勤出聪慧”又证明“说勤”这个中心论点。文章环环相扣,结构紧凑,浑然一体。

  本文作者:陈青莲(公众号:北京文鑫作文)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79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