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前CEO卫哲最新演讲:阿里不去清华招人的真正原因》读后感
【读后感】之我们该树立怎样的公司人才观
前言
这篇文章是帮朋友写的读《阿里巴巴前CEO卫哲最新演讲:阿里不去清华招人的真正原因》读后感,算是一篇旧文,也算是自己的一点小思考。
01
读完这篇文章,我问自己一个问题,什么是人才呢?
在过去,我们很少谈人才,我们往往称之为劳动力。为什么叫劳动力呢?是因为那时我们往往把人作为工具来看待。对于一个公司运作来说,员工只是一个个微小的部件,是个随时可更替的螺丝钉。
但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竞争越发的激烈,我们慢慢发现,产品虽然是我们在上市竞争中的竞争力之一,但产品背后所站着的人,却是我们竞争中的核心所在。所以就像《天下无贼》电影中台词说的那样“二十一世纪什么最值钱?人才啊!”所以进入新世纪,人才越发受到各大公司的重视,人才的培养与挖掘也逐渐步入正轨。
02
那么,这时候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什么才是我们衡量人才的标准呢?
这其中便应运而生了“学历观”,一所985、211毕业的学生,一定比二本三本学校的学生优秀,研究生博士生一定比本科生甚至中专生强。所以,社会上越来越追捧名校生,甚至越来越多的公司以自己公司研究生学历员工数量,作为产品卖点。
所以这个逻辑很简单:高学历=高能力=高匹配度。但这个逻辑最大的问题在于,学历并不能与能力等同。所以我们看到了,诸如北大高材生上书任正非被开除的新闻爆出等等。越来越多的公司也发现学历不能等同于能力,但是,这个问题依旧存在,从来没有被改变的原因是什么呢?
那就是,很多公司没有自己的人才观,没有自己的选材标准,所以,他必须也不得不依赖于学历进行人才的遴选。
03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树立怎样的人才观,如何通过公司的人才观来发掘人才呢?
正如文章中所说,首先,明确自己公司的定位。你是一家金融公司还是贸易公司,或者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等等。你要明确你的定位,你才知道,你需要什么人才。就像金融公司需要丰富的金融法律背景,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等等,所以你要依旧你公司的定位去遴选人才,也就是丰富你选材的标准,不以学历为唯一。
其次,能力并不是单纯一方面的能力,而是一种综合的素质。那么,在专业能力过硬之外,一个员工的道德水平,理想信念是否与公司一致,这同样需要考察。就像,我们希望拥有同公司同舟共济的员工,伴随公司一同成长,而不是随时都会跳槽走人的员工。所以,专业能力是一小方面,一个人才的综合素质需要全方位的考量与评定。
最后,我们通过上面的方式,成功寻觅到自己公司适合的人才,那么我们该如何留住人才呢?如何能让人才全身心为我所用呢?这时候,就考量一个公司的格局与细心。人才是人,不是机器,尤其对于90后员工来说,高昂的薪水只是诱惑他们的第一步,如何真正打动他们的内心才是关键。
04
而打入员工内心很简单,只有你足够细心,或者换个说法,如何站在员工的角度考虑事情。在考虑公司需要什么的时候,也考虑一下员工需要什么,不同年龄层次的员工,其关注的重点同样不同,老员工考虑的是自己在公司未来发展中的地位,自己未来的发展空间、薪资、股权等等。年轻员工考虑的是这个公司的氛围,自由度,和领导同事们相处的融洽度,是否获得认可与尊重等等、
综上,我们会发现,如何树立一个公司的人才观,说简单也简单,说困难也困难。
总结起来,其实就六个字:“用人者,用心也。”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作者: 闫威
公众号:我不是鸡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