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影评:我们的青春,我们芳华的岁月
一群风华正茂的文艺青年在七八十年代,那个伤痕文学崛起的年代,“”、战争的年代,五湖四海的他们在文工团成长、生活,演绎谱写着自己的人生,书写着仅属于自己的芳华岁月,然而每个不同的个体却被当时这个“大背景”所笼罩着,时代的烙印在每个人身上都清晰可见。
《芳华》中的每首音乐都有更深层的含义。主题歌《绒花》来自于一部多年前在荆州大北门取过景的老电影——《小花》。就在文工团解散前的最后一场演出中,昔日的战友见到了精神分裂的小萍,当演到舞曲《沂蒙颂》时,音乐再度唤醒了小萍多年来内心深处对舞蹈的挚爱,小萍一人翩翩起舞,《沂蒙颂》的音乐与当时的情景相吻合;文工团解散时所有人合唱的曲目《驼铃》,在音乐响起时,那含泪的离别情和期待佳讯的心情和浓浓的友情,充斥着整个屏幕,感染着观众;毛主席去世时的歌曲是《绣金匾》,歌曲很好的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恩来总理的热爱、思念之情,在应景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对人民子弟兵的深厚情谊,给影片的时代背景做了一个强有力的陪衬反映。陈灿在录音中放的邓丽君的《浓情万缕》,甜美圆润的声音拨动着影片中每个人心中的情感,抚平观众观影情绪,也让故事的情感更加丰富、细腻,把隐藏的情绪点慢慢的逼现出来。
电影《芳华》中还有一个突破,在战争中的一场战斗戏份用了一组宏大的长镜头来进行拍摄,全程靠摇臂将摄像机跟随在演员身旁,这个长达6分钟左右的长镜头堪称是电影中拍摄战争画面的一个巨大的创新,演员在跑,镜头引导观众的视线也在跟着跑,相对于画面的直观刺激来说使人物身处的危险能够在荧幕上给予观众相同感受,但塑造出的真实感是其他视听方式所无法比拟的,无论是镜头的晃动还是移动,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
剧中的刘峰和何小萍在文工团里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却一样的渺小平凡,不过两个人又是相对的两个极端:一个是“活雷锋”,备受喜爱;一个则是被欺负和排挤。在一个集体里,两人唯一的相似点就是都相当英雄,因为不够自信,所以自始至终的追求都是被人“看得起”,与此相对应的却是同样的愈发与这个集体不断疏离。过于完美的刘峰如同高高在上的完美标兵一般,被各种典范和规矩牢牢束缚,以至于在追求一个女孩的时候都能被认为是个人形象的毁灭,进而被驱赶出这个文工团,不过在最后刘峰走下完美神坛时,何小萍成了英雄,何小萍独舞一曲时,整个世界都是她的。两人无论怎样变化,但心中的美好从未改变过。
芳华总会逝去,但善良却是永存的。青春的芳华岁月,正如一出悲剧中英雄逝去的段落才真正是它的华彩一般,再回看这个不同的时代时,曾经的美好也只能留在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每一个人的心中,任其翻页,不做停留。
【公众号: 次宇曦的编导小屋】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