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原创作品专栏>教育心得>

语文教师磨课心得:国学传承,我们在路上

晓晴分享

  2017年11月28日上午,有幸参加了有阜阳市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太和县王成杰名师工作室协办,太和一小承办的“阜阳市小学教育教研活动之磨课活动”。聆听了太和一小付丽老师和阜阳市北城小学的叶慧老师带来的精彩国学课,受益匪浅。

  第一节课是太和一小付丽老师执教的三则《论语》。从开课伊始,她带领孩子们学习古代拜师礼仪,然后了解孔子,简介《论语》。学习第一则论语,先从注释理解词语,连词成句说出译文的方法,然后学习第二则,稍加点拨,最后学习第三则,彻底放手,让学生自己说出意思。这种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让我深切的体会付老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而本节课最精彩之处,莫过于观摩课尾声时,付丽老师指导孩子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去其精华,取其糟粕”的学习国学经典。总之,听付丽老师的这节课后,坚信孩子们以后真的是“腹有论语气自华”。

  来自阜阳北城小学的叶慧老师所执教的《道德经》,不仅让我感受到执教教师的深厚的语文素养,也感受到她游刃有余的课堂掌控能力。首先用《孔子拜师》引出老子,瞬间让孩子产生对老子的崇敬和向往之情,然后通过不同版本的书和介绍海外印刷的1600多版本的《道德经》从而勾勒出老子的形象,这样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介绍老子,一下子让学生们带着虔诚、崇敬的情感走进文本。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叶老师带领学生,运用多媒体教学,古文今学的多媒体教学方法,让学生把文本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比如《战狼2》的视频插入,战争图片的展示,很好的辅助学生,懂得“要做有道之人,不做无道之夫”的道理。最后,叶老师引导学生巩固积累,三读“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引出“知足常乐”一词,引申“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容易: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困难”。再次举例用玩手机和写作业作比较,从而让学生明白:什么时候都不能放纵自己,要学会克制自己…

  阜阳市教研室周鹏主任在观摩活动总结时说:“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文化瑰宝之一”。就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行走在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经典的路上吧!


  【本文作者:王成杰名师工作室杨晓梦(公众号:太和教研)】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6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