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待孩子的故事随笔:陪伴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陪伴非常的重要。
我们都会觉得工作非常的重要,事业非常的重要,其实对孩子的陪伴更重要。
有一段时间我离开了学校,打拼于自己所认为的事业,我经常给美国的叔叔写信,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事业进展,讲讲自己的收入又有了新的增长。叔叔总会及时地回复我,他对我汇报的工作、事业、收入等表现得很冷淡,他会不厌其烦长篇大论地谈及他的家庭生活,而且会嘱咐我要多陪陪老人和孩子。在我的心目中,叔叔从农村开始的求学之路,经过北京,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休斯敦大学,读完博士后,留在美国当老板,率领大学生从事科研工作,事业上是成功的。但是他很少和我们谈及事业或工作,他关注的是家庭,好像家庭才是他的重心。这让我感受到,一个真正在事业上成功的人无需在口头上没完没了的谈事业,谈成功。或许,家庭上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关注孩子的生活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也或许,只有家庭上的成功才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和保证。任何忽略家庭忽略孩子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不要拿着事业和工作来掩饰和推脱。
带着这样的认识,我开始了自己对孩子的陪伴。在陪伴中,我不断地调整自己。人无完人,每个人都难免会犯错误。
记得有一次,女儿拿着她的数学作业来找我,让我帮她检查一下,这是多么好的交流机会呀,可是,我却没能很好地把握它。我非常认真地检查着每一道题目,当我检查到最后一题时,我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怒火了,怎么错了这么多,怎么搞的,上课时听什么了,带着如此的愤怒,我开始了对女儿暴风雨般的批评。面对突如其来的批评抱怨,女儿的思路更加的混乱,后面的改错效果可想而知。
之后,我进行了自我反思。我的发火是不理智的表现,我的发火是无能的表现,发火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这样的陪伴是有负作用的,如果我不改变方式方法,不改变自己的态度,一定会影响到与孩子的沟通。
有一句话说的好,润物细无声,当我们想要达到某种效果的时候,直来直去往往不是很好的方式,简单粗爆发火的方式往往就是不假思索直来直去的行为,这种方式不是智慧的行为,遇到情况缓一点慢一点,换一种方式,不要直来直去。想想当初,如果我心平气和的和女儿一起分析出错的原因,找到正确的解题方式,效果要远比发火强多了。其实,孩子刚学一个新知识的时候,如果某一点没掌握清楚,在作业中一定会大量的出错,可是知识点往往并不多,只要弄懂了一点,大部分错题都可以改正过来,问题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又何必大动干戈呢。
最后,我想说,对待孩子,要陪伴,更要智慧的陪伴。
本文作者:乐水(公众号:乐水微言)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