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教育心得>

校长的教育感悟:心里要有那么一点规划

晓晴分享

  我读初三那一年,是在一所偏僻的乡镇中学。那时候,很多学生并不热衷于学习,班里的学习风气也不是那么浓厚。我记得临近寒假,各学科陆续进入了总复习。班主任张老师突然一反常态,郑重其事地开了个主题班会。他要求我们每个人拿出一张纸来,用一节课的时间,尽可能详细地列出自己中考前这段时间的想法和安排。

  这着实难坏了很多同学,不少人呲牙咧嘴,啃坏了笔头儿,也不知道写什么,于是就不耐烦地嚷嚷:这有什么用?但张老师依旧不为所动,逼着大家必须要写出来,否则不允许回家。

  我是属于那种绝对乖巧的孩子,因此,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地思考,认真地撰写,详细到了每天的中午和晚上怎么安排,怎么根据自己的特点调配学科的学习时间,属于记忆的内容如何安排背诵的进度,等等。

  最后,大家终于全都完成了,老师明确要求:一式两份,一份贴到课桌上,一份贴到自己的床头。

  这件事之所以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是因为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学习计划,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它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严格的自律,让我尝到了按计划行事带来的甜头儿。于是,在参加工作之后,我“炮制”了老师的做法,每一届学生,我都会要求他们耐心细致地做好学习计划,力争按照自己既定的想法去生活,尽可能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

  当然,这种思维也在影响着我自己。我愈发认识到做事有规划的益处,虽不能时时处处形成文字性的计划,但每一年、每一个阶段自己大致要做些什么,总会在心里尝试着罗列出来。每年的年底,我会对一年的情况进行一个总结。其实,总结的同时,我就开始谋划一个新阶段的目标。这些年来自己的不断成长,不能不说受益于对未来的想法和规划。

  我渴望着把这样的思想和生活态度传递给周围的每一个朋友,每一个老师,于是,我不厌其烦地跟大家讲着我的观点:你今天想要什么样的生活,需要的是昨天的努力,而你明天想要什么样的成就,那就靠今天的把握!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极为重要,否则,你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人、一个盲目的失败者,你就根本无法享受到教师这个职业所能带来的真正的幸福。一句话,对自己的未来完全没有规划的人,不能简单地用“随遇而安”来遮羞,而实实在在地应该用“浑浑噩噩”来形容。

  曾经跟一个年轻教师探讨这个问题,她对“规划”一说相当迷惑,在她的认识中,只要我不断努力,做好眼前的事,踏踏实实,自然不就有发展了吗?她说的有一定道理,只要努力,就会往前走。但如果能够更清楚地知道终点的方向,不是能确保走得更快、走得更远吗?这就是规划的价值。如果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的老师在写写自己的“规划”或者“计划”时,就不会再有“被逼无奈”的感觉,就不会再简单地“百度”应付了事了。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资料:

  科学家对25——35岁职场的中坚后续力量人群进行了调查,汇总出这样一组数据: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继续对这个人群进行追踪,结果发现:3%的人,后来成为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的人,后来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60%的模糊目标者,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27%的人,后来是生活不如意,常常失业,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我没有看到过对教师群体在这一点上所做的科学调查,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假设而把这个结论推而广之,教师也不会例外,有清晰规划并不断追求和糊里糊涂、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两种情况的结局定会迥然不同。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三年前你的行为决定了你今天的生活,同样,今天你的态度和做法,也将决定三年后你在一个学校的地位和价值。

  有人说,自己根本不会做什么“计划”、“规划”之类的东西。其实,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不要把做好规划当作多么神秘的事,这是和自己的具体工作息息相关的。每一年要达到哪些具体目标?比如,上一节公开课或研究课;精读一本教育理论著作;撰写几篇教学心得、教育随笔或教育论文;投入精力研究一个教育教学的小问题;深刻了解与研究一个学生;结交一位教育专家或学者,等等。三年或五年内要达到哪些标志性的目标?比如,晋升一级职称,获得某种教师称号,等等。把这些内容捋清,规划自然也就充实了。

  计划未来需要采取小步子的原则,宜细不宜粗,注重点滴成就的积累。这样就使自己知道想干什么,该干什么,还有什么差距,迫使自己未雨绸缪,把握今天。同时,也能使自己清晰地评估每一个行为的进展,正面检讨每一个行为的效率,能把重点从工作本身转移到工作成果上来,使自己在没有得到结果之前,就能想到结果、看到结果,从而产生持续的信心、热情和动力。

  计划最忌讳流于形式。让那些“网上下载,一交了事”的应付之风远离我们的生活。不要空话、套话,实用就好;不用长篇大论,简洁最好;如果实在写不出来也没关系,在心里琢磨琢磨,给自己定个发展的调子,这总比“稀里糊涂过春秋”要强多了吧!


  【本文作者:王福强(微信公众号:王福强的小院)】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6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