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故事创作>

关于家庭和睦的故事:兄弟

晓晴分享

  这是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甘肃一个偏僻的山村,幽静的农家小院里,映出煤油灯昏暗的光线,屋里兄弟俩在商量事情,由于意见分歧,兄弟俩怒目圆睁,一人一句争吵起来,一阵激烈地争吵后,是短暂的沉默。天色越来越黑,嫂子在做针线活,拿针拨了拨煤油灯,灯光亮了一下,瞬间又暗下去。兄弟俩互相狠狠地瞪一眼,恨不得把对方吞掉。

  “我求你了,你别走,你走后生产队会扣掉另外2个人的工分,妹子一出嫁,娘一个人的工分养不活一家7口人,我3个娃还小,一家人要挨饿,这日子难过啊!就算哥求你,帮衬帮衬我吧?”哥再次央求弟。

  “你别求我,不成,我要走,她不适应农村的生活,再说她父母没有儿子。”弟决心已定。

  “谁让你娶个城市的媳妇?当初说你咱就不听呢,正是瞎了狗眼让你结婚!”哥言辞激烈,八仙桌拍得山响。

  “娶城市媳妇挨你什么事?反正我是铁了心要走,你管不着!”弟毫不示弱,用手指着哥的鼻梁。

  “非走不可吗?”“非走不可!家里有上顿没下顿的,我走了不是更好吗?”

  “好,我让你走个够!”哥黑着脸气愤地说,拿起身后刚割完麦的镰刀扎在弟的小腿上,顿时血流如注,哥望着镰刀上鲜红的血,吓得面如土色。

  “哎要,疼死我了。”弟眼前一黑,身子软下去,晕到在地。

  “杀人啦!”弟媳妇惊叫着,赶忙去扶快要倒地的男人。嫂子吓得脸色煞白,2个娃被噪杂的吵闹声惊醒,吓得哇哇哭叫,家里乱成了一锅粥。“我只是吓唬吓唬他,怎么会这样?”哥显然没有预料到事情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赶紧向生产队跑去,在他的苦苦哀求下,村干部答应借给钱,会计递给他钱,拿着借到的30元钱,飞跑到家。在村里人的帮助下,把弟用人力车拉到公社医院,大夫查看伤口简单包扎后,要他们连夜送到市医院以防不测。几个汉子轮流拉车,一路小跑到20里外的市医院后,弟失血过多休克。哥后悔得要死,一时的冲动,差点酿成大祸。哥身体不怎么好,在哥的强烈要求下,他的血缓缓流进弟的身体。“病人已脱离危险,先让他休息会儿。”主治大夫对哥说。“唉!好。”得知弟得救了,哥长长地叹口气,心里悬着的石头落了地。2日后弟出院,走不成只能在家休息。弟心里恨透了哥,每天对哥的问候,用无声代替。

  数月后,弟腿伤痊愈,出门准备离去,哥一家人送到大门口,弟狠狠瞪了哥一眼:我走了,再也不回来,以后别管我。哥拿出几个洋芋:过不下去了回来,这是你的家,家里没有能给你的,只有这几个洋芋,你嫂子炕洞里烧的,带上路上吃吧?弟拿上洋芋转身给了侄子口气很生硬:“给娃们吃,用不着。”“我不是……”哥没有说完,就被弟的话打断了:“命差点没了,在乎你这几个洋芋?别来假惺惺的。”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弟媳回头望了一眼:“回去吧,别送了。”弟不知道,那几个洋芋是哥在生产队挖过的洋芋地里翻了一宿找的。家里吃的是苞谷面糊糊,实在没有东西给弟捎带。

  弟带着媳妇远走他乡,从此杳无音信没有联系。半年后,包产到户,哥分得9人责任田十亩,精耕细作,粮囤满满。

  数年后,弟来信道歉:哥,对不起,是我太自私了。哥回信:原谅我对你下手,出于对你的留恋,没想到伤害了你,是我不对。

  三十年后母亲去世,弟接到家里的电话,通知弟来奔丧,弟见到盖棺里的母亲嚎啕大哭:娘,儿子不孝啊!

  四十多年后的一天,弟来电:非常想念哥嫂一家,孩子们要回家看看,征询哥的意见。哥回信:落叶归根,这里是你永远的家。

  数日后,弟带着一家人回乡。在路口,哥一家人出来迎接弟。一看弟瘦弱不堪,脸色蜡黄。弟媳没有了往日的俊俏,体态臃肿。侄子英俊潇洒,侄女楚楚动人,均已成家,两人孩子活泼可爱。兄弟俩已近七十的人了,一见面抱头痛哭,请求对方的原谅,从青丝到白头,两人感慨万千。寒暄一阵后来到母亲坟上祭拜,弟痛哭流涕:妈,我对不起您,离家后才知道生活有多难,可是我无脸回来啊!现在我得了病,不知道能否看好,现在来陪陪你,娘啊,我这辈子欠了大哥和你的,呜呜……哥惊愕地瞪大眼睛骂:你个没良心的,干嘛早些不回来?得病了才来,早来我也不怪你呀!

  哥筹集家里的钱,送弟到北京、上海看病,苍天有眼,弟痊愈出院,小院里回荡着兄弟俩久违的笑声。


  【本文作者:徐晓政】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57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