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秋思》有感:初窥“和美”风景
12月8日下午,我有幸一观盛老师真容,初窥“和美语文”之风采。
这一次盛老师带来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词被誉为“秋思之祖”,整首小令用了一连串意象的组合,勾勒出了萧条、苍茫的景象,传递了作者伤感、寂寞、孤独的思乡之情。像这样的名篇,可谓字字珠玑,读者可以从中开发出无限的解读空间。这样深沉的情感,没有丰厚的阅历是很难体会的,更何况是一个小学生。因此盛老师采用“深文浅教”的方法,先是通过对课文意象的品味,感受文中的意象是如何表现作者孤独寂寞的思乡之情的,找到“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引入读词的方法。我们可以“胖读”,把一首词读胖,此时盛老师出示京西古道图,引导学生说这是一条怎样的路?学生很直观的就能理解“古道”之“古”,这是一条年代久远的破旧的路,这是一条崎岖不平的路。一个“古”字,唤起了学生这么多的感想。而后再一次读胖,把这首小令改成散文。孩子们将一个个意象胖读成丰富的画面。而后话锋一转,引导学生将整首小令“瘦读”成断肠一词。因为是断肠人,所以他看到的景物不一样,原来是借用景物传递感情。在“创读”阶段盛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马致远不是潦倒流浪,而是高中状元,荣归故乡,那他会选择怎样的意象呢?学生经过分组讨论,想到了很多能够表现作者“荣归故乡,得意人意气风发”的意象“青藤碧树欢雀锦道阳道暖风春风壮马骏马”等等,最后大家各抒己见,充分表达了自己为什么要选择此意象的观点,合作完成了一首新的《天净沙》。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孩子们不仅懂得了“借景抒情”,更懂得了“不同的景可以抒发不同的情”。
好课种种,韵味各异;有的像美酒,芬芳浓烈,饮之醉人;有的似白水,纯极淡极,还原本真;有的则如清茗,回味久久不散。盛老师说:“教学要追求两极之美,既要有阳春白雪之美,又要乐意做下里巴人,也就是雅中有俗,俗中有雅,达到融会贯通。”从《秋思》初窥“和美”风景,我感受到了盛老师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沉醉于语文大师的教学艺术魅力之中。语文路漫漫,教无定法,教无止境,我将不懈追求......
【本文作者:黄辉 (微信公众号:红谷一小语文名师工作室)】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