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观后感>

《剪枝的学问》观后感:做一个“剪枝能手”

邱惠分享

  薛法根老师的大名早就耳闻,但是真正意义上仔细地看他上课还是从这个暑假开始的。薛老师心中有智慧,有着无限的课堂教学机智,风趣幽默,不紧不慢。

  本课《剪枝的学问》是苏教版第六册的课文,讲述的是种桃能手王大伯为了能让桃树结出又大又甜的桃子,剪去桃树的枝条的故事。我想薛老师设计这么一堂精彩的课,也是经过了精心修剪的。他保留了核心内容,留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经过王大伯的修剪,能结出甜美的桃子,经过了薛老师的修剪,学生也能学有所得。

  ❂ 听写字词,重点把握关键笔画。

  薛法根老师这种听写生字的方法我是第一次见到,他的听写又不是普通的听写,而是教师报一串词汇或者是说出几句带有同一个词汇的句子,让孩子们根据这些词汇或句子猜出要听写的字,这使得学生注意力集中了起来。新课标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写字应做到规范、端正、整洁。而薛老师提出一个词汇——主笔,也就是一个字的关键笔画,一个字的关键笔画把握到位了,字也就端正美观多了。

  ❂ 设置填空,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在阅读方面,第一学段的孩子只要求理解文章大意,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而第二学段要求孩子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薛老师根据时间顺序设计了三个填空题板书在黑板上,带领着孩子们抓住关键词汇,按照顺序、准确地概括出文章的内容。

  ❂ 朗读指导,诲人不倦

  义务教育的每个阶段都要求孩子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了薛老师针对朗读方面的指导,我不禁感叹,真的是很有耐心!朗读重在区分不同的语境,不同的角色,根据这些不同,语气语调要发生变化,比如生气的时候语调要直线上扬,读王大伯的话语速要放慢,并且语调要更加厚重。经过指导,孩子朗读的进步真是看得见听得到的。


  【本文作者:汪梦云(微信公众号:红谷一小语文名师工作室)】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55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