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军晶《月光曲》有感:情感的盛宴
蒋老师执教的《月光曲》,以“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问题引领着学生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反复地走了好几次来回,走进去,走出来,读进去,想开来。教学完全着眼于学生的学,指导细致缜密,因而学生学得扎扎实实。听写词语老师不是简单地报一个词语,学生听写一个。有的字笔顺不易掌握、容易写错,给予提示;“清幽”这个词语是难以理解且难用文字来解释的,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想象情景;“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说这个传说讲了一件什么事儿”,看似不经意的引导,却一举多得。
“究竟是什么打动了音乐家贝多芬的心”导入课文,围绕中心问题在字里行间寻找答案,体会人物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如盲姑娘对音乐的追求与梦想,渴望听到贝多芬的曲子,家境贫寒买不起入场券,又不忍使哥哥为难,明明内心有强烈的愿望,却以“随便说说罢了”来掩饰(用“掩饰”来替换“压抑”,这就是语文味)。教师的引导丝丝入扣。二是选择了最能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重点段落反复朗读,以此来再现盲姑娘与哥哥对话的动人场面。有朗读又有默读思考,情理交融,有“感”又有“悟”,感(读)得越透,学生悟得也就越深越多。
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围绕“知音”边读边思。盲姑娘与贝多芬对话的“潜台词”很多,先让学生提问这一设计精妙。盲姑娘从弹奏者“弹得多纯熟”“弹得感情多深”猜出了“您是贝多芬先生”,贝多芬也因此找到了知音,愿意为盲姑娘即兴再弹奏一曲。教师较多着眼于课文内容,这样的内容在表达方法上,作者的用意能否引导思考呢?譬如当学生理解贝多芬为什么对盲姑娘的提问避而不答,主动说“为您再弹一首吧”,这样表达文字更简洁,且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语文课是教人智慧的,智慧蕴含在文字表达之中。
第二次写话,目的是再次引导学生走进贝多芬的心灵世界,通过想象体会一位伟大音乐家博大的情怀。这也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直接动因。教学设计是颇具匠心的。每一位学生的发言,教师都有内容上的点评;学生交流较为充分,当肯定了一位学生的发言以后,一句“他心里还在想什么呢”,引导广开思路,使交流充盈而丰富。需要研究的问题是,这种交流目的是什么呢?即便说“释放心情”,了解贝多芬心里在想什么,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但是把自己理解了的内容说出来就是一个“表达能力”的问题,表达得恰当是不容易的,是要经过训练、经过教师指点的。
语文课要有浓浓的语文味,因为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课的专务,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所在。蒋老师的整堂课着眼于学生的听说读写,听课内交流的声音,更听文本的弦外之音;说自己的所思所想,更说文中人物的无声言语。读得丰富,写得充分。
【本文作者:杜兰芝(微信公众号:红谷一小语文名师工作室)】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