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教育心得>

《摔跤吧!爸爸》影评:关于家庭教育

晓晴分享

  编者按:观影作为一种通俗的消遣方式拉近了观众与影片的距离,我们常常在观看后或捧腹大笑,或唏嘘不已,也常常只是转瞬即逝。而作者将此纳入生活认知的契机,青春感想,父母之情,已然被推向了另一个高度。

  终于,再期待了好久好久后可去影院观看这部印度神级电影,看看它是否真的如此神乎其神。结果,它没有辜负这样的盛誉。

  当你听到《摔跤吧,爸爸》这样堪称奇葩的中文译名时千万不要被它欺骗了,它真的是一部顶着怪帽子的好片子。其实本片的故事内容并不多么出奇,甚至你从看过预告片起就好准了情节的脉。到你却不能控制自己在吉塔比赛时心脏狂跳,不能控制自己在国歌响彻整个场馆时泪流满面,好的影片总是能让你感动的一塌糊涂,后劲还大的让你贼久贼久不能忘怀。

  贯穿影片始终的是印度对于女性的歧视问题。影片中有一幕是吉塔和巴比塔同学的婚礼,婚礼上充满欢声笑语,难得偷溜出来的两人羡慕着女友的漂亮礼服和轻松的生活,开心地舞着,唱着,而女友却一直是一副要上刑场的悲壮表情。在两人被父亲逮到后同女友诉苦,女友终于放声大哭,为自己十四岁嫁给陌生男子而泣,为自己一生要和锅碗瓢盆的交道而泣,为自己没有马哈维亚这样为自己着想的父亲而泣……也正是这是吉塔和巴比塔主动走向自己的摔跤生涯的开始。当一次次在沙地摔跤中战胜男孩子的吉塔荣誉归来时,导演给了街上,楼上那些抱着衣服的女人一个又一个镜头,那种眼神,那是羡慕的眼神!羡慕她从此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有的人批评影片中的父亲强行把自己的摔跤梦想压到女儿身上。诚然,在影片的前半部分,父亲是一个专制者的形象,不容反抗地剪掉女儿的头发,拉侄子为女儿做陪练,用二十五卢比买一百卢比的鸡肉……很像我们的父母,不断地逼迫我们去做我们不愿意做的事情,但是事实是我们错了。影片中部吉塔开始反抗正如青春期的少年,可错误的判断和对自己的放纵使她一天天地堕落,当她把父亲打倒在地时她以为自己已经长大了,终于赢了父亲。其实,从这时起,她才开始输了。当然,我们也不能把这样的个例当成望子成龙的典范,分清何时该与时俱进,何时又该不忘出心才是我们应该学到的。

  关于体育,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体育界满是蛀虫的印度,连一块专业的摔跤垫都不肯准备;愚蠢又功利的教练;不得不因生活而转行的运动健儿。我们需要做的不再是谁谁谁拿到金牌时对他大加赞扬,我们的社会应该给予所有从事体育竞技者一份足矣活下去的保障。

  关于成长“我们的青春,既不辉煌也不颓丧”,可谁又甘心接受自己注定平庸一生的事实呢?吉塔与巴比塔怎会相当自己会作为摔跤手为祖国争光?我们都有那万分之一的概率是那个将要改写历史的人,关键在于这万分之一的概率你是否会去尝试。

  成长的路上,即使背后空无一人你是否依旧能支撑自己砥砺前行?吉塔的最后一战,没有父亲在看台上的支持,也成功了。所以,即使你深感孤独,也不要因此放弃前行。 最后,致敬那个五周减肥25公斤的阿尔米·汗!致敬那个为了一分钟摔跤镜头苦练九个月的桑亚!致敬那个脱臼骨折担心自己练不好被撤角坚持的法提玛!致敬这部优秀的影片!!!

  评语:这是一篇不成熟的影评,全文没有对影片的对白、音乐、光线、色彩进行所谓的专业分析;这是一篇真诚的影评,年轻的心被同样真诚的影片打动,因为激动与感动,写下了这篇方言与书面语交杂,评论与杂感互糅的“高氏影评”。短短千言,重新认识父母之爱,客观评价制度缺失,动情倾诉成长艰难。这当是优秀影片的魅力,让我们从光影中探求现实;这当是动人文字的魅力,让我们于书写间重塑生活。(彭玲)


  【本文作者:金慧(微信公众号: 曲一奏雅】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49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