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感悟:以点带面,撬动全文中心
爱因斯坦曾说: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当你把学校里学的所有东西忘了之后剩下的东西。我想听课也是如此,听课就是当你把课堂上听的所有内容忘了之后剩下的东西,这些东西才是最珍贵的,最令人感动的,最发人深省的。9月23日,我在站前路小学云飞路校区听了汪智星老师的《慈母情深》一课,课后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汪老师对于文中母子对话的挖掘。
品读课文环节,汪老师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个提纲挈领的要求:默读课文,把文中描写母亲外貌、语言的句子找出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理解感悟。简单交流了描写母亲外貌的句子从而体会到母亲挣钱的辛苦后,汪老师就重点引导学生品味母子间的一段对话。
第一遍梳理母亲语言的内容: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是在问“我”来的目的。“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是在强调事忙。“要钱干什么?”是在问要钱的目的。“多少钱?”问的是钱的数量。每一句话都目的明确却又不啰嗦,也从侧门证明母亲工作非常忙碌,挣钱非常辛苦。第二遍引导学生感受母亲的话与“我”的语言之间的区别,认真观察标点符号,学生明显能感觉到“我”说话吞吞吐吐,老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我”说话会吞吞吐吐?从而引导学生领悟“我”看到母亲疲惫瘦弱的身躯及她工作的场景后引起了内心极大的震撼,看到母亲挣钱如此辛苦,“我”实在不忍心向母亲伸手要钱,因而说话吞吞吐吐。两相对比,母亲的话却干脆利落,知道儿子要钱是为买书时,毫不犹豫地用皲裂的手数出一元五角给他,用行动诠释着慈母情深。
反思我上这篇课文时,在描写母亲动作和外貌的句子上平均用力,既耗时过多效果又不好。汪智星老师抓住母子间的对话,让学生体会到母亲虽然挣钱特别不容易但非常支持我读书,通过母子对话这一个点带领学生理解体会全文表达的感情,真正做到以点带面,学生学起来容易,老师教的也轻松,这样的课堂才高效。
【本文作者:张旺甜(微信公众号:红谷一小语文名师工作室)】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