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观后感的优秀作文:观复印象
基本上马未都播讲的《观复嘟嘟》每期都看,他写的博客也爱看,主要是爱听他讲得一些老理儿,对他讲得关于收藏品的事儿倒是听一听就罢了,因为要想听懂需要太多的历史文化积淀了。今年,在一个炎炎夏日里,我终于踏进了这座向往已久的展馆“观复博物馆”。
观复博物馆是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创办的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 1997年1月18日在北京开馆。观复取自老子《道德经》之《归根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那个地儿挺偏,一个小院儿门口挂着“观复”字样红底黑字的牌匾,铁栅栏门上面的拱形门圈爬满茂密的爬山虎,绿涔涔地通向院内的U型建筑,顺着院中通道进到一个宽敞的院落,红顶二层小楼,外墙同样也爬遍了爬山虎,翠绿翠绿的,叶片被正午的太阳照射的发着油亮的光。南面的正墙上写的正是那句老子的话“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院内马先生专为他养的猫搭建了一个猫舍,木制结构上安着玻璃窗,对舍内的“观复猫”的一切活动看的真真的,每只猫都被马先生起了名字,嘟嘟里面讲过“猫谱”,中国古人写过猫谱,叫《猫苑》。里面分门别类地把各种猫做了详细的解读,以及各花色所代表的含义进行了记录,比如,白猫脑袋顶上一块黑,一个黑尾巴,叫“鞭打绣球”,就上了猫谱;黑猫,漆黑,四个白蹄,叫“雪中送炭”;白猫,身上一根黑毛没有,却有一根漆黑的尾巴,叫“雪里拖枪”等等。
博物馆内分为瓷器馆、家具馆、油画馆、工艺馆、影像馆、门窗馆,这里只是马先生收藏的部分藏品,在上海、杭州、夏门还有地方馆。进入博物馆内,气氛是安静低沉的,当日观者并不多,我们随着一位高个子女讲解员进入了展区。展区的设计与摆设是一股纯粹的古风韵味,一进入就被陶冶其中,体会着中国古老的渊源文化。
至于专业的知识我真不懂,全部都在听讲解员为我们导读,只说说我的感受吧,展区内的每件展品都特别美观精致,在这看文物,感觉不同于去国家博物馆或其它地方看文物,这的文物让我首次感觉到了什么是“包浆”,细致地近距离地观察后,看出了物件经过历史岁月的浸润后,那表面的温润光泽,已将厚重的年代感与物件交融一体了。每款物件都显出了收藏者对藏品那精准的鉴别力,全部都透着一种精气神儿,即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精美绝伦的精湛工艺。
陶瓷馆里有各色美丽图案的坛坛罐罐,在这里被安静陈列,文物放在这个博物馆内也算是有了安身之所,因为这里真得是能让古老陈旧的文物又显出了当年的光彩华贵,被干净整洁完好地珍藏在这里。特别想提的是,在这里盛放的每件文物的下方都有一面镜子反衬着文物的底部,观者能够清楚地看到文物底部的样子,落得什么款,刻了什么字。这在其他展馆内并不多见,可见是收藏者的精心安排,一个小小的体贴、细腻举动,让观者能全方位地观看,从而不留遗憾。
在门窗馆里有这么一对窗框,一个上面雕刻着“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另一个雕刻着“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这是明朝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中的名句,意思是说,嫁女儿选择品质好的女婿,不索要贵重的聘礼,娶儿媳要求端方的淑女,不要计较厚重的陪嫁。还有一对窗框上刻着朱子家训中的另一句名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亲自检点”,这些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我们都应该学习这其中的道理。
馆内都是古人用过的物件,很是心生妒忌他们生活的品质,连门窗都被雕刻的层次分明,细致的让你不由自主地想去抚摸,无法想象古人的生活是怎样的一种闲情、雅致和讲究。
正在细心观看时,听到我身后有人说话,讲解员抬头告我马先生来了,我回头一看,可不是吗,不仅有马未都,还有高晓松,马老正在给高晓松当讲解。他们冲我们会意地一笑,我也客气地点头一笑,马老继续在我们身边讲解,没想到我还有幸听到马老的讲解,不觉得一阵欣喜,我们的女讲解员也是抓住跟马老学习的机会,就这样,我听着马老的讲解,同时穿插着女讲解员的讲解,一同跟随着马老走完了剩下的展馆。
就感觉这趟没白来,临出馆前,在门厅处有个留言本,就在上面写了句“有缘与马先生今日相见,不虚此行”。回去继续看《观复嘟嘟》,感觉虽当日不虚此行,但还是没看够。
【本文作者:山隽 。(微信公众号:小笔拙见)】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