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散文推荐:否定自己,是不容易的
否定之否定,是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运动的根本规律。
知易行难。绝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在生活中能虚心倾听别人建议,清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能主动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向,需要大智慧。
半个月前上了一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因为篇幅较短,权衡再三,用一个课时完成了这篇课文的教学。上完的感受是课堂很满,我跑得很快,学生一直在后面奋力地追。一节好课,应是轻松的。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一节好课,也应该是闲适的,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一路狂奔,甚至汗如雨下,是不会有高质量的思维的。因为精力都花在怎么跟上队伍上了。
所以,一个课时,还想教这么多内容,是不合适的。
明知不合适,却又总囿于自己的第一稿。所以需要对自己毫不留情的批驳。
解码诗歌的核心是“情”,这首诗最为人驻足的就是“佳节倍思亲”。那是一种喧腾背景下的落寞。让学生强烈感受这种对比,应是真正读懂的很好路径。
由词串:
一年一度 扶老携幼 兴高采烈
头插茱萸 手挽着手 登高远眺
到句子:
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
(这两个环节,我预设的情感都是热闹而喜庆的。事实上,学生的确也是这么配合我的。)
再到创作背景:
唐代有个大诗人,名叫王维。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两年了。
(这个环节,预设的是让学生体会诗人的孤独、寂寞)
最后再回到上述两个句子,由此让学生体味冰火两重天的情感反差,理解“倍思亲”。
细细想来,笼罩整首诗,整篇故事的情感基调难道不是统一的吗?可以被分解如此得泾渭分明吗?我遵循了正常的阅读规律了吗?其实只是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由“乐”及“愁”的过程,于是真的就展现出了这样的过程,只不过是我的编排而已。也许很多学生读一遍故事,他就能体验到浓浓的思想愁绪。结果他也跟着我在课堂上兜了一个大圈子。
这样的教学框架刚刚搭建好的时候,甚至还为自己完全重组了课文内容而有点沾沾自喜。我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何顾?
两个课时的框架:
第一课时,读通读顺课文,把字教好,把故事概述好,读好第一自然段——坐实“孤独”的情感基调。
第二课时,练习概述,巩固写字;顺应故事顺序,立足想象,体味情感,感受诗歌表达之妙。
但愿是一次成功的否定。明日见分晓。
【本文作者:田小秋。(微信公众号:时间的流里)】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