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议论文:样样落实天天坚持
(一)何谓“样样落实”
“落实”一词,《辞海》中的解释为:计划、措施、统计数字等通过周密的研究,达到具体明确、切实可行。从字面意思来看,落实又解释为结出果实、贯彻、确定、切实、安稳和踏实。综合而言,我想“落实”可以这么理解:能够明确目标,制定切实的措施,并且贯彻始终,工作任务能够完成有个结果,才能踏实安稳下来。
由于抓落实的力度有轻重,办事情的质量有好坏,干工作的效率有高低,有些事情虽然也在干,却没能达到理想预期,有的虽然天天喊落实,却未必落到实处,也就是所谓的“言论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同理,教育工作,也是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没有落实,再完善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再正确的决策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民间有言:没有实干,等于白干;没有落实,就会落空。当我们在中考首战告捷之时,曾经一起探寻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究竟在何处,大家认为就在于我们有一支具有高度执行力和凝聚力的队伍。对学校饱含感情,充分认同学校的理念;同时又对工作充满激情,能沉得住气、静得下心,耐得住平凡工作的繁琐、重复;还能对学生们的成长倾注足够的爱和关怀;把敬业当作一种习惯,把工作当作一种享受。在布置任务时,没有敷衍,而是认真管理,确定工作目标与效果;在工作执行时,没有拖延应付,而是实实在在的推进;在工作完成时,没有不求甚解,而是总结反思;在遇到困难时,没有知难而退,而是集体研究,及时分析调整。我们常说“事事画圆”,有布置就有检查,有检查就有评价,有评价就有反馈,有反馈就有调整。我们任何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是抓落实的结果。也正是育才人求实的态度、朴实的作风、务实的管理、踏实的执行,才创造出实在的幸福。
教育应遵道而行。教育之道就在于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教育能够成就的最大功德,就是让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潜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我们总以为,一栋建筑的基础厚薄不匀,就难以做到均衡承重。偏重于分数奠基,学生的人生大厦就容易倾斜。教育者应眷注精神,育人教书,注重学生的精神奠基。
因此,样样落实,指的是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按国家教育方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对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身体和心理等诸多方面提出的每一项具体要求,都要言行一致,落到实处。如果当下做不到,宁可不提。不能让学生养成一种对学校要求无所谓、当作“耳边风”的习性。做人是靠自己做出来的,能做到的,一定要竭尽全力去完成。让落实、踏实、扎实、笃实、致实这些词语,铭刻在心头上,融化在血液中,镶嵌在骨子里,进而落实在行动上。
(二) 何谓“天天坚持”
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般认为,志为气之神,气为志之形,志为气之帅,气为志之用,志持于内,气动于外,志以动气,气以实志。美国卡耐基曾言:朝着一定的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走到底,中途绝不停止是“气”,两者结合起来就是“志气”,一切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此。
现在的孩子大多在父母的鼓励下,从小就有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志向高远。通常教育中重视“志”而轻视“气”。但志向毕竟还是“知”的东西,是人文社会的衍生物,是本能需要之外的,没有迫切性,往往并非出于“本心”,非自愿,从需要层次上说,是“次要”的。由此,就导致了实现志向的力量强度不够,表现为志长气短,甚至有志无气。而人生来就有好逸恶劳、避苦求乐的倾向,而践行志向要“劳”,有时也不那么快乐。令人纠结的是人天生的避苦求乐倾向往往强过大多数人的意志,从而使得人的潜能得不到发挥。后天的意志力培养,大部分用来压制住先天的惰性,少部分余力践行志向。
孩子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人才,教育必须从未来往现在想,同时又必须脚踏实地,从现在往未来做。我们提出着眼于孩子志气凝练的“四个坚持”从高往低依次为信仰坚持,原则坚持,规范坚持和习惯坚持。在操作层面从低往高做,由习惯坚持,规范坚持,原则坚持到信仰坚持。
在我看来,志气就是一种坚持。志长气短的本质,就是有远大理想而缺少坚持,没有落实。
因此,天天坚持,指的就是基于坚定的文化信仰而确立的基本习惯、基本规范必须每天坚持,绝不退让。贯通志向与志气,成为一个习惯坚持、规范坚持、原则坚持、信仰坚持的人。
【本文作者:汪老师。(微信公众号:汪老师阅读写作馆)】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