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游记散文随笔:白鹿原游记
秋日,适逢天气晴好,我与一二好友驱车前往蓝田。并无具体目的,只是随性以至。
树木沐浴在明媚的晨光中,远处峰峦层层叠翠,山色微黛,又杂红枫黄叶,近处路边农家门前庭院,偶尔一棵柿子树,褐色的枝干上挂满了火红的柿子,一路上秋景连绵,就如色彩斑斓的油画,美不胜收。
行了半小时,便觉毫无目的散漫游走总得有个落处,朋友商议着,我提说,不如去白鹿原么。友人一致赞同。白鹿原,心驰已久,但从未谋面。初次遇见,会是怎样的?
道路逐步狭窄,过了将军岭隧道,友人说,白鹿原到了。只见右手边一排簇新的农家小二层,家家户户红门青砖。门口划满了车位,一家竟有十数二十个之多,我们选择了一家标识比较清楚明显的,停好车。便向西出发了。沿着道路,边上有卖山货核桃松子的,有卖洋芋糍粑的,糍粑是放在石板箍成的石槽里,用木槌砸成粘泥状的食物。石槽崭新而整齐,却没有野意。穿过小吃摊,便到了原下,买好消费卡,我们便开始沿着阶梯上原了。
没上多高,就看到陈忠实故居的牌子,故居里游人甚多,迈入居内,土墙青瓦,干净利落。院内一丛绿色灌木,颇有生气。两边厢房来不及细看,就被游人拥至上房,上房左手边有主卧,我趴在门缝看,青砖铺地,盘有小炕,有两三样散发年代气息的木头家具,实属殷实家庭。
我们出了故居,便沿阶而上,一路皆有流水,有干枯的荷梗立在池中,间或还有残荷,可惜那天无雨,便是体会不到残荷听雨的意趣了。水里除了残荷,还有新鲜茂盛的植物,头顶一串串紫色的小花,叶子与茎深绿粗壮,看起来很结实,还有一丛丛飘摇潇洒的芦苇,顺着水望向远处,此时最能体会,打翻了颜料是什么,浓烈却又内敛,那就是秋天。
塬不高,第一眼就看到了田小娥窑洞,还有田小娥蒸馍、田小娥磨坊,生意很好。“田小娥”要真是老板娘,她就没那么恓惶喽。
过了小娥窑洞,继续朝右坡上。走上一会,就进了滋水县城了,县城并无古迹,对城门洞和戏台印象较深,还是有些年代,其余的都是仿古建筑,卖各种小吃,蓝天饸饹、油泼裤带面等等关中常见的吃食。我对一种小吃比较感兴趣,豆皮,小吃点前,豆浆热气腾腾的装在容器里的,不一会儿,面上便固成油状凝结物,再凝结,便成一张皮,然后用极细的铁丝从豆皮底下游至中间,轻轻一挑,挂至晾干,就是一张美味的豆皮了,老板将豆皮切成宽条,舀上高汤,浇上辣椒油,撒点葱花、香菜,插上两根竹签,看起来热气腾腾,煞是好吃。其实不然,吃到嘴里,豆皮倒是好豆皮,只是调味并不鲜美,略微有些失望。
县城并不吸引人,走到街头便到村里了。村里要比县城有意思,土墙木门,有些门楼很精致,建筑布局也很讲究。虽然不乏游人,但是整体感觉幽静古朴,我们绕到人迹寥落的巷口,有一家人的门口开着,走进院内,挺好的房子,却并没有收拾的干净利落。柴火玉米杆满院堆积,窗台下还放着一篮子鸡蛋。退出院落,便往回返了。路上碰见情景剧,将田小娥和二狗押着在宗祠前审判的那幕,看了一眼,演员穿着漂亮的裙褂,满脸的无奈。我不忍看下去。
转了几圈,决定下原了。
返渭途中,我们折到水陆庵,一进门,佛家庭院森森,润物无声。穿过几处庙,行至最深处,刚进门,满墙的壁画让人震撼不已,僧人或默或笑,或怒或嗔,精巧而有张力,站于其下,强大的气场,让人连赞叹声都发不出来,伟大的艺术直通人性,直至人心,观看如此壁画,便觉生而何幸。
水陆庵对面的庙宇后院有一溪水,溪形玲珑,泉水雪白。甚妙。路上还遇见了野生小猕猴桃,芝麻米团,米团很好吃,外皮金黄酥脆,内里软糯甜蜜。猕猴桃也不错,酸甜适口,是我喜欢的味道。
一天快结束了,转眼就是暮色西沉,秋冬天气,到了傍晚,就想回家。再见白鹿原,没有失望却无惊艳的你,希望越来越有内涵。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来源公众号:三贤文苑
作者简介:赵学敏,关中碎女子。一生无它好,唯爱美与真。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有一双想写绮丽的手。